第一百七十四章 杀鸡儆猴

皇宫里,如临大敌。

赵煦坐镇机要房,看着从各处来的情报,也盯着开封城的各种事态。

慈宁殿外不远处。

一个中年黄门,拿着鞭子,狠狠抽打着地上跪着的两个黄门,三个宫女。

啪啪啪

十几鞭子下去,五个人是皮开肉绽,血迹若隐若现,却没人敢吭声。

中年黄门盯着五人,冷声道:“给我记清楚了,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这皇宫里,黄门令是陈公公,最大的是官家,再敢三心二意,我打死你们!”

说着,中年黄门挥动鞭子,再次狠狠抽去。

五个人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啜泣不止。

不远处围观黄门,宫女,缩着头,抿着嘴,脸上都是惊惧之色。

宫外乱象是此起彼伏,风潮变幻,宫里也不太平,怪事跌出!

中年黄门打了一阵,冷声道:“收拾东西,即刻出宫,还有什么同党,自己带着赶紧走。念着几年的情分我不追究了,要是再有糊涂的,直接通通杖毙了!”

“谢给事!谢给事!”

五个人连连磕头,惊慌又惊喜的爬起来,急匆匆跑走。

中年人看五人的背影,冷哼一声,目光冷漠的环顾四周,道:“你们也给我听好了,老老实实做事,不要想有的没的,若是心怀不轨,做了糊涂事,不止你们的小命会丢,还会连累家人!”

黄门,宫女神情变色,纷纷躬身。

中年黄门又看了眼,转身离开,来到了垂拱殿正殿的侧门外。

陈皮正站赵煦边上,他瞥了眼,对着赵煦微微躬身,悄步退到侧门外。

中年黄门躬身上前,低声道:“已经做好了。”

陈皮抱着手,眼神冷意森森,道:“便宜他们了。你继续盯着,再有跟慈宁殿不清不楚的,找个理由,杖毙几个。”

中年黄门躬着身,低声道:“小的知道。另外就是,宫外进进出出不少人,那燕王府的长史最频繁,每天出入好多次。”

陈皮回头看向垂拱殿里面,想了想,道:“燕王身份特殊,不能乱动,盯仔细了。另外,御厨,裁造院等也要盯好了。”

中年黄门深刻的感觉到了宫里的肃杀气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张,道:“是,公公放心!”

陈皮嗯了一声,不敢离开太久,交代几句便又回到垂拱殿,安静的站到赵煦身侧不远。

赵煦正看着奏本,仿佛无所觉。

慈宁殿。

一片肃静,本来走动的黄门,宫娥不知道去了哪里,半个人影看不见。

赵颢坐在床上,正看着书,忽然侧耳动了动,皱起眉。

外面是一队队陌生,杂乱又整齐的脚步声。

长史从外面匆匆进来,道:“大王,刚刚打了几个黄门宫女,现在,禁卫冲进来了,说是近来宫里不太平,保护太皇太后与大王的。”

赵颢双眼睁大了一些,放下书,摇头道:“要说我这大侄子,行事大胆不说,处处还谨慎。他近身的禁卫是换了一批又一批,宫里的防卫也不时调配,真是谨慎的不能再谨慎了。”

长史深为赞同,道:“我还听说,城外有两千人入城了,来自那虎畏军。一千入宫,一千归皇城禁军。”

赵颢笑了声,感慨的道:“还真是里里外外,一点角落不落下。”

赵颢说着,看了眼隔壁,道:“母后怎么说?”

长史认真了一分,道:“太皇太后没什么话,但很生气。”

赵颢不意外,掀开锦被要起身,道:“母后肯定生气,官家走的越来越远,不生气才怪。”

长史连忙扶着。

两天后,机要房。

户部尚书梁焘,工部尚书杨畏站在赵煦的身前。

杨畏一脸的凛然色,抬着手,道:“启禀官家,今年的汛期基本已经过去,河北两路不会再有大涝,请官家安心。”

杨畏这个人虽然品行不太行,但能力确实有,这次治水,许将对杨畏的评价是‘衣不解带,夙兴夜寐,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赵煦微笑点头,道:“朕看过你们的奏本了,十三弟对卿家很是夸赞。卿家辛苦了,等边疆战事停下,政事堂会叙功。”

杨畏面色从容,道:“臣不敢居功。”

赵煦笑着,继而又一肃,道:“工部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杨畏稍稍思索片刻,道:“官家,工部目前有两大计划,第一个是对全国官道,桥梁等铺设,整修等。第二是以‘两河’为主的河道疏浚,目前工部在紧张做着计划,前期准备。”

赵煦当即道:“侧重点,重点先是北方各路,要加强对各路,尤其是军队的支持。不止是对官道,还有城寨建设方面,工部也要给予支持,工部与兵部合议,拿出具体的条陈给朕看。”

杨畏一躬身,长声道:“臣领旨!”

赵煦嗯了一声,转向梁焘。

梁焘抬手,却有些迟疑,道:“官家,今年的夏税目前上来的不足一半。除了汛期的关系,还有地方的故意拖延,按照往年惯例,到年底能上来八成左右。”

宋朝国都开封城的位置,决定了漕运的重要性。宋朝赋税的绝大部分,高达八成的钱粮,是通过漕运。

长江、黄河汛期一来,漕运受阻,必然会有所延迟。

但到了临近十月,才上来一半,其中就大有问题了!

赵煦能猜到一些,无非是那些‘旧党’故意的。

他面色如常,淡淡道:“军饷有没有问题?”

梁焘连忙道:“官家放心,军饷充足,并无不妥。”

赵煦习惯性的右手捏了捏耳垂,道:“传话政事堂,以战事趋紧,地方赋税拖延为由,在职官员俸禄暂发一半,无职位的发三成。”

杨畏神色立变,飞速又恢复如常。

陈皮应着,快步出去。

赵煦的目光,转向梁焘,杨畏左手边的人。

这是枢密院承旨,他一脸坚毅表情,道:“官家,目前通往环庆路的情报站,信鸽等基本准备就绪,其他各路也在加紧准备中……”

“嗯,其他问题呢?”赵煦顺手拿过茶杯的问道。

承旨神情越发坚毅,道:“回官家,北方各路,尤其是环庆路附近,出现了大量的逃兵,大部分都是官宦,富家子第,各路以及州府等查报上来,大约有两千多人了……”

第二十五章 危机第四百七十八章 很生气第两百八十三章 反对如潮(求订阅)第五百六十三章 哑然第六百五十八章 中京第三十四章 盛世年华第二章 借力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清洗第一百六十一章 围堵皇宫第六百七十六章 新格局第三百八十一章 嚎啕大哭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阶段的开始第八十五章 送你回家第五十二章 品出味道第三百六十六章 影响第两百三十二章 苏轼,主考官?第两百五十六章 利益决定人心第五百三十六章 风雨第四百八十四章 怎是一个复杂第二十八章 料理第两百五十四章 大祸临头第五百五十三章 和谐一幕第七百三十一章 回马枪第三百七十章 措手不及第六百四十六章 百态第一百一十一章 非我既敌第四百三十八章 摆平第五十四章 乘胜追击第一百五十四章 打官家的脸第三百六十五章 虎狼之地第七百三十一章 回马枪第五百四十九章 严肃第四百九十一章效果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动山摇的改制第四百五十八章 议立太子第七百六十七章 光阴似箭第六百四十章 追剿第六百五十一章 热烈第两百六十三章 朝会第一百章 横行无忌第二十七章 醒来第四百六十九章 宦海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沉沦与奋起的抉择第一百八十九章 古来第一大奸佞第三百七十八章 夏人疯了第两百八十九章 清算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族坐镇第三百九十一章 内外第五百二十章 备案第五百三十章 边境第六百零二章 南来北往第五百二十三章 破解第二十四章 最后一个第六百一十三章 两可第五百零二章 大赦不赦第四百零八章 狗急跳墙第七百一十五章 南北差异第两百九十一章 严厉回应(求订阅~)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头第四百八十三章 谁的网第三百五十二章 会转弯的章惇第一百零五章 风波荡第五百一十一章 岂有意乎第六十五章 腐朽不堪第一百六十三章 全数罢黜第八十三章 请官家正身第六百九十二章 好狠第六百三十五章 集结第两百八十一章 新法的第一个困境第十四章 要快第两百五十二章 我其实在五层第五百九十四章 陆陆续续第两百三十四章 蔡京的惊人举动第五百二十八章 治家第三百九十五章 辽人的斡旋第五百九十章 来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迫降第七百三十三章 贵客第三百七十五章 援军不宜来的太早第一百八十九章 古来第一大奸佞第四百章 纠合第七百三十三章 贵客第十一章 打弟弟第六百五十四章 面圣第九十二章 请假就批第六百三十一章 悍匪第六十七章 喝骂第六百六十章 环绕第四百一十四章 凝结如冰第一百三十七章 党争祸国第两百三十八章 逼宫第六百六十四章 难想第一百八十一章 胜了!第三百零四章 图穷匕见(第二更)第六百九十二章 好狠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心第两百二十三章 大军改第六百九十四章 先斩后奏第一百零七章 怒气腾腾第五十四章 乘胜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