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八章 打脸

赵煦的话,平静如惊雷。

尤其是苏颂与韩宗道,在他们看来,赵煦只差点名了。

两人纵是宦海沉浮多年,此刻还是有些不自然。

官家的话,是大实话。

习惯成自然之下,很多事情,再不合法也成了‘合法’,大家都不觉得有什么,或者觉得有什么,却没办法,只能听之任之,甚至是随大流。

就好比‘丈量田亩’这件事,谁都知道田亩上的龌龊多,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厄需解决,可谁又敢轻易去触碰?

神宗朝的王安石去做了,结果怎么样?

最终变法派又怎么样?

历史上的那些变法者,下场又如何?

大家都知道弊端,但谁也不愿意去做。

不做不错,富贵荣华,又有什么不好?

苏颂,韩宗道默然不语,他们秉持的是‘稳’,最好什么都不要动,但官家将问题戳破,他们能怎么辩解?

章惇直接朗声道:“陛下,此病已久,非猛药不足以治,臣请交于政事堂处置。”

赵煦注视着四个相公,这四人,心思各异,真的要交给他们,或许会走样,直接沉声道:“第一,政事堂,将这道奏本邸报全国官员,问问天下的官员,‘丈量田亩’这件事,到底错在哪里?抵制的是什么人,为什么?最终又有什么目的?我大宋弊政人人可见,为什么朝廷要改,他们就齐声反对,他们居心在何处?要将我大宋带往哪里?”

苏颂,韩宗道满脸肃色,躬身低头。

官家这几句话,着实诛心。

却又是堂堂正正的,天下百官要是敷衍塞责,或者顾左右而言他,只怕会千古留名!

那些人,会怎么办?是继续义正言辞的抵制,还是转向,支持‘新法’?

不等他们思索明白,赵煦继而道:“这个刑部员外郎,不要动,让他带人,去高府门外等着。”

章惇当即接话,道:“陛下,高公绘早上去了户部,狼狈而回,现在高家祥瑞过世,怕是不肯轻易就范。”

赵煦面露冷意,道:“朕是顾念祖母才对高家网开一面,高家要是不知好歹,朕也没什么好顾忌的!就让刑部做!”

苏颂老脸绷直,没有说话。

高家,是高太后的娘家,高太后的儿子都已经没了,高家要是再没,怕是老太后未必能承受得住。

韩宗道有些焦急,欲言又止。

高家地位非常,连宗室都比不过,朝廷要是抄没了高家,天下人怎么看?

太皇太后刚撤帘还政,官家就抄没高家,这未免太过‘不孝’了吧?后世史书,该怎么写这一段?

章惇明白了,瞥了眼苏颂与韩宗道,抬手沉声道:“臣领旨!”

赵煦道:“这件事,一定要占据舆论高点,不是发了一通邸报就了结,要对整个官场的风气进行肃改,大力整顿,要作为政事堂主要工作,重点来抓,不可懈怠!”

章惇果断抬手,领下了这个任务,道:“臣领旨!”

赵煦摆了摆手,道:“朕会盯着你们的,去吧。”

苏颂,韩宗道其实还想说高家的事,眼见赵煦赶人,只得抬手告退出来。

赵煦挥退了四人,与陈皮道:“准备一下,明天去马场看看,过一夜,第二天去田里走走。”

“是。”陈皮连忙应着。

赵煦拿起茶杯,目光看着外面。

现在诸事纷扰,他的注意力还是在‘开封府试点’上,只有这件事做好了,才能进一步推动全国的变法改革。

“还得再推一步……”

赵煦眼神微动,轻声自语。

这时,章惇,蔡卞回到青瓦房,苏颂,韩宗道则去了政事堂。

章惇没有多余的话,径直坐下,开始起草邸报以及以政事堂名义,斥责刑部那个员外郎的公文。

蔡卞坐下,拿起笔,却抬头看向章惇,道:“你说,高家会怎么办?”

章惇笔头不停,语气波澜不惊的道:“我倒是希望高家继续顽抗。”

只要高家继续作死,他就有足够的借口拿高家开刀!

借着高家,打击高太后的残余势力,进一步清算‘旧党’,看还有谁不识相!

借着清算‘旧党’,大力推动‘新法’!

这是一个十分顺手,自然而然的事情。

蔡卞不太愿意动高家,那动静太大,朝野的反对声必然更大,对‘新法’推行不利。

他沉吟再三,道:“高家如果肯就范,这件事要到此为止。”

蔡卞不阻止章惇,但如果高家‘听话’了,章惇不能继续找借口,抓着高家不放。

章惇没有说话,写好斥责那刑部员外郎的公文,递给一个文吏,道:“送给苏相公盖印,立刻发往刑部。”

章惇说完,又继续写邸报,大致内容是赵煦的话,他进行了润笔,同时对这种现象进行了严厉抨击,再次要求朝野官员遵守朝廷法度,政令,不得肆意抨击朝廷大政,更不能影射皇帝!

蔡卞见章惇不肯给实话,眉头皱了皱,暗自摇头,也开始忙碌起来。

不多久,政事堂的公文就到了刑部。

刑部尚书来之邵带着一众人,看着这道‘斥责’公文,有些面面相窥。

政事堂发文,不是怪事,但对一个小小的员外郎发文,就属于‘大题小做’了。

如果是以往怕是会被挂上‘堵塞言路’之名,疯狂弹劾了。

但政事堂既然‘大题小做’了,那就意味着这件事不那么简单。

员外郎邵重神色沉肃,抬手向来之邵,道:“尚书,这是下官惹的祸,下官来承担,这就写辞呈,绝不拖累刑部!”

来之邵看着他,道:“你想的太简单了。”

刑部的不少人,已经悄悄远离他。

令政事堂发文斥责,前途堪忧。

邵重不以为意,道:“下官一心为国,绝无私心,政事堂的相公要是惩治下官,下官绝无怨言,但初心不改,绝不会退让!”

刑部不少人默默不语,在他们看来,邵重的那道奏本,纵然是有些‘过’,但也不至于令政事堂发文这种形式来斥责,小了是有碍威信,大了就是堵塞言路,不妥。

邵重看着这道公文,知道是章惇所写,心里思索着里面的深意。

他是章惇的人,章惇完全没必要这样公开斥责,递句话他就处置了。

除非,这里面有别的问题。

“将你那道奏本再详细的说与我听。”来之邵看着邵重说道。

邵重刚要说话,一个主事急匆匆跑进来,道:“尚书,政事堂的邸报,全国的。”

来之邵神色一怔,近来政事堂的邸报不少,这主事这么紧张做什么?

来之邵接过来看去,顿时神情惊变。

他看到的这道邸报,只见里面写着的是:新法之恶在何处?……丈量田亩,太祖太宗不为乎?……非祖法焉?抵制的人目的为何?目的是什么?……有何居心?

他只看到了一个个质问句,这些问句,如同重锤,击中了他,令他呼吸困难。

他顿时明白邵重那道奏本的问题在哪里了——立场!

这并非反对‘新法’那么简单,还藏着不可揣度的‘大恶’!

反对‘新法’,‘有何居心’?

以往‘旧党’攻讦‘新党’最重要一点,就是乱法祸国。

现在,章惇在反问,丈量田亩,太祖太宗都做的事情,现在反对的这些人,是‘维护祖制’吗?不是的话,他们居心何在?

居心叵测!

这是诛心!

来之邵面无表情的看了眼邵重,将邸报递给其他人,自行回了值房。

侍郎,郎中等看后,各个面色剧变,看了眼邵重,便相继离开。

员外郎在刑部品级很低,等到邵重的时候,已经没几个人。

他看着这道处处是质问的公文,一时间脸色青白交替。

他是站在‘祖制’上反对‘方田均税法’,现在章惇用‘祖制’打脸,质问他的立场,他该怎么办?

偌大的刑部大堂内,只有邵重一个人。

“邵员外郎,尚书命你带人去高府,配合皇城司行事。”

邵重正心里凉飕飕的,一个小吏悄悄过来,低声说道。

邵重顿时后背一阵冰冷,剧烈颤抖了下。

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手段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根胡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朕的天子亲军(求订阅)第三百六十二章 日进斗金第六百二十七章 豪情第四百二十章 一家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囊中第六十一章 从未有过的事第六百二十二章 无法作答第七百六十六章 荣宠第五百四十章 开不了口第一百五十八章 背锅侠第三百九十八章 诏书:顺诚王第五百七十四章 重心第五百四十章 开不了口第七百六十八章 没有终点第六十一章 从未有过的事第三十三章 意想不到第四百八十三章 谁的网第四百四十二章 僵局第五百九十四章 陆陆续续第两百二十七章 冬天里的熊熊烈火第六百九十五章 乱政祸国第三百七十八章 夏人疯了第二十三章 君臣斗第七百三十三章 贵客第三百六十八章 虎狼之地第两百九十九章 压人第六百零九章 棍棒第一百零七章 怒气腾腾第七十九章 弃车保帅第一百零一章 深刻的变化第两百一十九章 凶狠的赵佶第七百二十章 聪明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宦海人第六百二十五章 推进第五百五十三章 和谐一幕第六百五十九章 中京事第五百六十三章 哑然第七十章 立靶子(求收藏~)第三十二章 文化交流活动第六百七十一章 内外第八十章 不从(求收藏~)第七十五章 邀功(求收藏~)第九十九章 分果果第二章 借力第三十五章 不单纯第四百八十二章 行事如风第三百一十三章 票号运作第五百零二章 大赦不赦第九十七章 奸臣有道(求收藏~)第一百二十章 另起炉灶第三百一十五章 世家大族第六百二十六章 合流第六百三十二章 封锁全境第三百一十八章 居心叵测第一百一十章 大势所趋(求收藏~)第两百九十九章 压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抵达第七百一十五章 南北差异第一百六十三章 全数罢黜第六百二十四章 旋涡第六百三十六章 惊觉第五百七十一章 结束了第两百四十七章 巫蛊第三百零四章 图穷匕见(第二更)第二十七章 醒来第四百九十六章 标签第五百三十八章 初雪未晴第六百四十章 追剿第两百五十六章 利益决定人心第三十五章 不单纯第三百一十六章 狼性第六百三十九章 过往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心第四百九十八章 舆论第三十九章 上朝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约而同第四百九十九章 梦想第四百九十二章 能忍敢狠第八十三章 请官家正身第一百二十章 另起炉灶第一百二十二章 风声骤紧第两百三十二章 苏轼,主考官?第三百六十一章 辽国内乱第五十二章 品出味道第三百一十八章 居心叵测第六百八十一章 拓边第七百一十六章 真实第三百五十四章 杀气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城司第三百八十九章 李乾顺的野望第两百一十二章 故人故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环州被围第七十章 立靶子(求收藏~)第五百一十二章 捆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能放他们走第三百一十九章 清理‘新党’第九章 球,进了!第六百二十章 欲速则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