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破解

近来,赵煦频繁的找政事堂、六部等各级高官谈话,章惇是最后一个。

章惇没有意外,仔细看完这份名单,递给裴寅,低声道:“给蔡相公拿件毯子。”

裴寅无声的应着。

章惇站起来,出了青瓦房,转向福宁殿。

福宁殿,在福宁宫内,福宁宫在不大的皇城内,也就是个小院子。

陈皮站在门口,上前迎了两步,抬手躬身道:“小人见过大相公。”

章惇面色严肃,淡淡道:“官家可有空?”

陈皮知道,外面这些读书人向来看不起他这样的阉人,章惇现在的态度,已经算是好的了。

陈皮在赵煦身边日久,见惯了大人物,悄然修炼出了脸皮,平静的道:“官家正在用膳,大相公请。”

陈皮话音未落,章惇已经抬脚走进去了。

偏殿内,只有赵煦在。

他在拨弄着桌上的饭菜,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宋朝的菜肴,大部分是蒸煮,赵煦以前还不适应,现在却觉得挺不错。

章惇进来,正色看了看,认真的抬手,道:“臣章惇,参见陛下。”

赵煦对于他极其正式的动作、称呼仿若未绝,道:“卿家来了,坐。这是今年的最后一天,朕想来想去,还是与卿家一起过。”

宋人对过年其实没什么感觉,最重要的节日,是元宵。

“谢陛下。”

哪怕章惇不知道过年对赵煦来说很重要,依旧认认真真,礼数十足。

很显然,他也清楚,今天这场召见,不同以往。

今天,是元祐八年的最后一天。

严格来说,从今天开始,高太后的垂帘听政才算结束,眼前的陛下才是真正的亲政!

明年,才是开始!

他们变法人的再次的起点,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的伊始!

章惇面色严肃的在赵煦对面坐下,身姿笔挺,庄重,肃穆,远胜于在紫宸殿。

赵煦余光瞥了他一眼,继续拨弄,笑着说道:“蔡相公累的睡着了?”

章惇道:“是。蔡相公有一天一夜未眠,着实是累了。”

赵煦嗯了一声,道:“诸位卿家都辛苦了,越过今天,所有人放五天假,所有事情,开朝之后再说。”

一般来说,朝廷开朝,都要过了正月十五,年休是二十五天。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放假,还是须有人值班。

章惇倾身,道:“谢陛下。”

赵煦见章惇惜字如金,将身边闷了一肚子菜肴的罐子放到小火炉上,这才坐回去,道:“卿家放轻松一点,没有外人。对外面那些臣工,也要宽容一些,过于严厉,会适得其反。”

章惇对权力握的是越来越紧,不说吏部,礼部,刑部这些章惇的势力范围,对于户部,工部也在不断施压,将权力不断收向政事堂。

这是赵煦鼓励的行为。

章惇躬身,语气坚定,道:“陛下,我大宋官员,懒散敷衍成风,臣若是宽和了半点,怕是下面就要松三分。”

赵煦看着章惇,心里思索着怎么劝说着大相公。

站在他的角度,对于朝野诸多官员的优缺点可以说看的很清楚。

章惇的缺点就在于,过于刚直,直来直往,并不是说他没有手腕,而是手腕也过于简单粗暴,缺少转圜。同时,章惇在包容心上,与王安石等迥异。

‘旧党’在朝廷以及中高层,其实已经清理的差不多。但章惇对‘旧党’的打压,排斥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发激进,有种‘非我既异’的决然。

王存,文彦博,苏轼,若不是赵煦一力抬举,没可能在朝廷立足。

即便如此,‘旧党’在朝廷依旧形如孤舟,随时可能倾覆,在权力方面,更是牢牢的被固死。

这种行为,哪怕是历朝历代的奸臣、权臣都没有这般不假遮掩,多少会顾全方方面面的颜面。

章惇没有。

他的一切行为,目的都简单明了,没有任何藏匿。

嘭嘭嘭

不知道过了多久,桌上的三个罐子,其中一个热气腾腾,喷洒热水,要掀开盖子。

赵煦收回思绪,一边伸手揭开盖子,一边说道:“一切行事,都应该归结于两个字:规则。既要遇事设规则,也要预判而设规则。对于陈朽僵化的规则要变,对于新兴事物的规则要立,对于不足应对的规则要改。这是我们变法的初衷以及目的。我们变法不是要毁灭,是要创造,我们要在过去的基础上,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创造新的法度,适应现在,展望未来。将来有一天,我们也会变得陈朽,也需要改变,他们也需要立新法……”

章惇认真的听着,心头微微震动。

这是一种解释,是对他们‘新法’的阐述,这些话中的观点,解开了章惇心头不少的压抑,理清了他脑海中的混乱,破开了某些固有的僵化思维。

章惇越想越多,越想越认真。

赵煦的话,是一种简单的大白话,在他脑海里,已经形成了官话的‘翻译’!

这将是他们应对反对变法的顽固派的有力反击,将会是他们的‘绍圣新政’的指导思想!

赵煦放开盖子,拿起碗,自顾的盛了一碗菜汤,道:“边吃边说。”

说着,赵煦吃了一口,看着章惇拿起碗,继续说道:“变,是这个世间的永恒,人要么跟着变,要么被淘汰。我们现在要确立很多东西,只是暂时的,这个暂时是多久,我也说不清楚。就国政来说,第一步,就是礼法。我重‘法’后‘礼’,法度应该是最高的,包括朕以及日后的皇帝,都应该在‘法’的范围内行事。‘礼’,是为人处世的标准,因此,‘礼’在‘法’的范围内,人要在‘礼’的范围,不能在‘法’的边缘反复横跳,左右试探。有些法度要宽松,有些纲纪要严苛,这些,都要在实践中摸索,改进,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

章惇端着碗,神情越发认真,嘴里的菜咀嚼的很慢。

眼前的官家,明显对很多事情有着深思熟虑,却极少说出口。

这些想法,比他更为深入,深刻,深远。

第六百五十一章 热烈第五百一十二章 捆了第两百四十五章 死亡序幕第两百三十五章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第一百六十章 天地间的一把刀第十二章 畜生(求收藏)第两百五十三章 风声鹤唳第四百六十四章 下马威第八十一章 好戏(求收藏~)第六百三十三章 狂风第六百五十九章 中京事第三十四章 盛世年华第一百一十二章 进一步第七百五十六章 兵临城下第六章 冰山一角第二章 借力第四百六十五章 反将一军第一百二十八章 突然爆发的大战第四百零三章 方略第四百一十八章 特别时机第六百零五章 阉宦第三百二十八章 牌面第三十四章 盛世年华第一百四十四章 御前争辩(为‘漫云舒2020’掌门加更)第五百三十三章 插曲第七百四十八章 行文走武第五百六十章 处境第三百三十二章 恶俗的古老套路第三百零一章 元祐不佑第六百五十八章 中京第一百八十七章 赵煦之威第两百五十五章 抄家第四十六章 权力熏心者第六百九十八章 矛头所向第六百一十五章 升级第三百五十二章 会转弯的章惇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京第七百六十八章 没有终点第三百七十九章 是时候了?第二十五章 危机第五百二十七章 绍圣伊始第四百零七章 一群猪队友第七百四十五章 速战速决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局之策第四百一十八章 特别时机第四百九十章 容第五十二章 品出味道第十五章 受惊的兔子第两百五十三章 风声鹤唳第七百四十八章 行文走武第五百零四章 严肃整顿第一百二十七章 苏轼回京第五百八十一章 对峙第一百七十六章 诛心第四百一十四章 凝结如冰第六百五十七章 恩科第四十六章 权力熏心者第六百八十一章 拓边第四百六十一章 血腥色第三百九十八章 诏书:顺诚王第三百九十八章 诏书:顺诚王第三百八十七章 风云变幻第四百六十三章 文半城第五百三十四章 托献第六十九章 见缝插针第七百六十一章 边患第五百二十二章 举步维艰第七十二章 不对劲第六百一十三章 两可第六十章 暗潮(为盟主‘朕躬钦处军国事’加更)第七百二十九章 上岸第三百六十七章 坚决第两百五十五章 抄家第五百一十二章 捆了第两百二十五章 擎天卫第九十六章 君无戏言第两百一十五章 都是钱惹的祸第三百七十三章 如是我闻第四百六十三章 文半城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一路第四百三十一章 好一个察哥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大宋必胜第七百一十四章 虚假繁荣第五百八十五章 用刑第四百零四章 嫡长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个圈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赵煦之威第一百八十五章 刀兵凌厉第三百三十一章 散财童子第五百七十二章 亲信第两百一十章 弟弟还小第七十五章 邀功(求收藏~)第七十二章 不对劲第一百四十一章 官家要做什么(为盟主‘码字工异客行’加更)第五百七十二章 亲信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国角力第四十九章 昏招第七百六十八章 没有终点第十八章 酸儒第三百五十四章 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