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拓边

绍圣元年的恩科,在一众目光中,有条不紊的收尾。

朝廷的抢人大战也直接掀开,进入白热化。

朝廷各级衙门都急需人手,尤其是年轻的新鲜血液,哪怕有赵煦定调,对这些人的去向进行了划分,可细节上还是有诸多可操作的。

政事堂,枢密院,六部,国子监,大理寺,御史台等等,一些主官都亲自下场抢人。

除了一甲,尤其是敏感的孟唐外,其他三百人,近乎被瓜分一空。

面对这种情形,吏部尚书林希坐不住了,这着实打乱了吏部的计划,不得不拒绝各部门的要求。

各部门又没有私心,完全是为了公事,理直气壮的与这位林相公辩论,要求吏部走程序放人。

这种情况,政事堂的几位也不好说话,打起了太极。

最终,这场抢人大战,变成了御前官司。

赵煦也没料到,着实是花费了一番力气,才将这些重臣安抚住,顺手将今科士子的前程给安排了。

绍圣元年,三月初。

垂拱殿。

章惇,章楶,蔡卞,文彦博,王存五人正襟危坐的坐在下面。

赵煦同样身形笔直,他的桌上,摆放着三份国书,分别来自辽国,西夏,吐蕃。

赵煦拿起辽国的国书,又再次认真看去。

辽皇的开篇很老套,很是热情的赞扬了素未谋面的赵煦一通,溢美之词溢于言表;中间是回顾了两国友好交往史,大谈两国历代贤君,尤其是宋仁宗。最后,才是‘乐见息戈,免祸灾劫’。

辽皇的态度从这份亲手所写的国书里可见一斑,对于大宋极其热忱的‘互市’,他们并不感冒,即便在边境问题上向大宋退让,‘互市’是一点没有松动。

赵煦审视着,心里也是暗自摇头。

若是辽国能答应互市,那对大宋来说,绝对是巨大利好,可惜,辽国也不是傻子。

沉吟良久,赵煦抬头看向王存,道:“王卿家深入虎穴,勇于抗拒契丹,不堕我大宋威仪,朕深感欣慰,赏!”

王存已经洗漱过,还是难掩风尘仆仆之色,连忙站起来,抬手道:“臣不敢当。”

王存之所以去辽国,是赵煦对他‘抗拒新政’的惩罚,本就没打算他会活着回来,当时萧天成刚刚被赵煦给杀了。

王存活着回来了,是以,现在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格外小心谨慎。

赵煦又看向章惇,道:“大相公,你怎么看?”

章惇道:“官家,辽国这种态度,我们事先已经知道,无非是在等这份国书。辽国不想打,我们也不适合打,暂且就放置。请官家手写一封国书,回馈辽国,已定辽国边境之安宁。”

赵煦面色不动,目光看向章楶,道:“章卿家?”

章楶侧身,道:“官家,臣已经对燕云十六州等进行布置,对辽国进行严密的渗透与监视,确保他们不是诈和。”

章楶这是‘就事论事’,秉持着他‘不参与朝政’的原则,没有发表看法。

“文卿家?”赵煦又看向文彦博。

文彦博老的不像话,身体枯瘦,他动了下,与赵煦道:“官家,臣认为,即便辽国要和,我大宋也需要保持对辽国的压力,北方的兵力,不宜撤回太远,还需不断提醒辽国,我大宋军队的存在。”

赵煦双眼微微眯起,看着文彦博,伸手拿起身边的茶杯。

蔡卞也有些意外的看向文彦博,这位老相公,居然不劝息兵?

旋即,蔡卞就心头若有所动,道:“官家,臣认为,水师,可以动一动。”

赵煦喝茶的嘴一顿,抬头看向蔡卞,面露异色。

“不错!”

赵煦放下茶杯,看向章楶,道:“章相公觉得?”

章楶面露推敲,片刻就道:“臣认为可以。”

赵煦道:“好,在朕出京之前,命郭成率水师北上,沿着半岛北上,转一圈,必要的话,火炮狠狠的放!”

王存神色犹豫,还是道:“官家,水师本来是奇兵,若是辽国知晓,跟着新建水师,怕是……得不偿失。”

赵煦笑容更多,道:“我就怕不建,他要是建了,我还得帮忙!简单来说,辽国不应该修生养息,要穷兵黩武,要年年征战不休!至于他们新建水师,哼,徒劳无功,有的他们哭的时候。”

王存见状,便没有再多说。

赵煦见他们都不说话了,又拿起西夏李乾顺的国书。

李乾顺的国书,就相对来说‘恭敬’了,先是大谈辽国与西夏的翁婿关系,澄清了大宋才是西夏的宗主国。接着是含糊其辞的请罪,请求‘以民生为念,望万世太平’。

后面还有进贡的礼单,除了金银丝绸之外,还附赠了三百头牛羊。

“李夏,你们怎么看?”赵煦拿起刚才未遂的茶杯,再次喝茶。

蔡卞瞥了眼章惇,道:“官家,李夏还有存在的必要,暂时不能灭亡,否则辽国必然会调转枪头,于我来说,弊大于利。臣以为,暂且弃置不顾,等我大宋国内的变法稍稳,再兴讨伐之师!”

赵煦微微点头,忽又看向文彦博,道:“文卿家?”

文彦博拄着拐,微微侧身,道:“官家,臣认为,吕惠卿在成都府路讨伐吐蕃,李夏与吐蕃素有冤仇,又在吐蕃侧翼,可命李夏从侧翼先行进攻。从,则大利。不从,便坐实李夏不臣,随时可讨伐。”

这次不止是蔡卞了,哪怕是王存都向文彦博投来异样的目光。

章惇回头看了文彦博一眼,目色平静的与蔡卞对视一眼。

他们回朝已经两年了,与前面这位年轻官家相处日久,哪里会察觉不出,文彦博的话,太像这位官家的手段!

实际上,赵煦也意外,这老东西莫不是成了他肚子里的蛔虫?

赵煦放下茶杯,道:“好。就按文卿家的意思办。现在,吐蕃?”

三份国书,在场的几人都已经看过。

相比较于辽国,西夏,吐蕃是最不再大宋眼里的。

章惇道:“官家,吕惠卿已经准备的差不多,预计四月初发兵,争取一战拿下青塘!臣等已经计划,一旦拿下,就挪百姓七十万,以彻底站稳脚跟,以此为基,不断拓边,收复故土!”

第两百一十章 弟弟还小第一百二十六章 对六部的布置(第三更)第两百四十三章 图穷匕首见第六十七章 喝骂第六百六十四章 难想第五百二十章 备案第两百八十九章 清算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六百七十章 蠢货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阶段的开始第七百六十(一)章 捷报第六百九十七章 民退国穷第二章 借力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秋无义战第五百五十五章 破除第两百九十六章 触及儒家礼教第六百四十四章 逃跑第三百六十七章 坚决第六百零一章 千丝万缕第三百六十五章 虎狼之地第一百九十二章 所图越大第四百六十五章 反将一军第五百五十三章 和谐一幕第五百九十五章 旧人新事第四百六十三章 文半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恶俗的古老套路第三百五十一章 见你一次打你一次第一百七十八章 面红耳赤第一百九十八章 开堂第五百七十六章 告示第一百三十六章 泼皮第六百五十四章 面圣第一百九十八章 开堂第六百零六章 来人第两百九十四章 暴力(求订阅)第七百二十六章 故人相见第十一章 打弟弟第十二章 畜生(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三章 高太后的愤怒第六百四十七章 善后第三百零五章 走人(第三更,求订阅)第七百三十章 八个字第两百一十五章 都是钱惹的祸第一百三十七章 党争祸国第两百五十七章 处置四位相公第六百三十九章 过往第九十一章 还得再快上架感言第七百一十八章 混乱第一百一十八章 你爹不怀疑娘能怎么办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换思想就换脑袋第十八章 酸儒第五百三十二章 争议第五章 恩威并用第三百九十章 强硬第九十二章 请假就批第四百六十七章 牌序第三百七十八章 夏人疯了第八十五章 送你回家第六百七十二章 水师第四百八十四章 怎是一个复杂第五百二十八章 治家第六百六十七章 发兵大理第一百三十六章 泼皮第五百九十四章 陆陆续续第一百四十九章 干就完了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一路第两百九十一章 严厉回应(求订阅~)第六百三十二章 封锁全境第四百九十二章 能忍敢狠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期而遇的挚友第九十二章 请假就批第两百零三章 认输第六百五十七章 恩科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四百八十四章 怎是一个复杂第一百七十九章 ‘旧党’的困境(求订阅~)第六百八十章 去向第五百三十四章 托献第十九章 查封康和宫第六百三十章 监审第三十七章 着急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破除第两百三十四章 蔡京的惊人举动第六百九十章 失控第四百八十章 套路第二十二章 布置第一百五十二章 形同谋逆第五百二十三章 破解第两百二十三章 大军改第一百六十五章 西夏来袭第七百三十六章 可能第一百六十五章 西夏来袭第三百零六章 谶语第三百三十三章 朕要减你们的薪了第两百一十三章 着急了第六百零六章 来人第两百九十二章 利益不一致(求订阅)第两百二十五章 擎天卫第三百三十三章 朕要减你们的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