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苏州府

开封城里的热闹,赵煦自然不会不知道。

手里拿着各种密奏,私信,公文,赵煦不断的摇头。

“下棋。”

赵煦将这些公文,书信扔到一旁,看着李恪说道。

李恪瞥了眼那一叠书信,便端坐着,认真的与赵煦对弈。

他能感觉到,随着他与这位年轻官家对弈次数的增加,这位官家的棋艺在不断增加,有了十足的进步。

赵煦看着棋盘,随手拿起茶杯,道:“咱们下一站,就是苏州府吗?”

孟唐在身后躬身,道:“是官家,路上还有停靠,主要是为了补充食物与淡水。”

赵煦嗯了一声,抬头看了看天,道:“这天气是越来越热了。”

李恪也看了眼,有些忍不住的道:“官家,京城里,不需要回信吗?”

他与赵煦相处时间日长,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顾忌。

赵煦喝了口茶,道:“没什么好回的,有着他们闹吧。咱们下棋。”

李恪便没有再说,认真的盯着棋盘。

两人走了十几手,李清慢慢走过来,等赵煦微笑的时候,笑着问道:“官家,最近有没有新作呀?”

赵煦一怔,摆了摆手,道:“朕不会写诗作词,不要不信。”

李清问的不是一次了,奈何赵煦真没心思在这上面。否则,他自信好好学学,也能写出一些像模像样的词来。

不过,在未来的李清照面前,他就没必要显摆了,否则一不小心就‘遗臭千年’了。

李清嘟了嘟嘴。

赵煦落着子,道:“苏州府的知府是谁?”

孟唐接话,道:“是司马向德。”

赵煦眉头一挑,转头看向孟唐。

孟唐低头,不语。

赵煦明白了,这位恐怕与‘旧党’,甚至是司马光都脱不开关系。

李恪自然也知道司马向德,双眼盯着棋盘,一句话都不敢说。

赵煦抱着茶杯,看着棋盘,许久还是摇了摇头,道:“我大宋虽然没了藩镇,可这官场上的门阀还是随处可见,纵观我大宋官场,绕来绕去,好像还是那么些人。”

李恪哪敢说话,连棋子都不敢拿。

大宋从真宗开始,名臣名相辈出,一直雨泽到现在。

范家,韩家基本上都是四世三公,赵煦亲政前的门下侍郎范纯仁是范仲淹的儿子,韩琦的儿子韩忠彦是枢密使。

章惇的上两辈也有人为相,现在的礼部尚书李清臣是韩琦的侄女婿,历史上也入相。

仿佛间,大宋的官场无形中被一些人给垄断了。

这还是在朝廷最高层面,往下,这些豪门大族,一门两进士都是丢人,三四五,甚至一门七进士!

大宋官场庞大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就在这种情形,织的越来越密,转个弯,谁都是亲戚!

这样的官场,想想就觉得可怕!

“问题出在哪里?”赵煦若有所思。这种情形,不是有人刻意为之,是自然而然来的吗?还是这些高官显贵有意的在不断联姻,不断发展,无意中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赵煦落着子,道:“科举的改革要深入,所谓的南六北四还是不够的,寒门子弟没有出头的机会,于国于民都是大不利。士族垄断了田亩,商业,又垄断了权力,我大宋怎么能民富国强?”

虽然赵煦是在自言自语,李恪还是听出了一些什么。

船队沿着运河,不断的南下。

原本赵煦想走海路的,但大宋的水系着实发达,内河就能直达苏州府,走海路还得绕一大圈。

与此同时。

苏州府。

司马向德作为知府已经好些年了,从元祐二年就一直在苏州府。

章惇掌权后,一度想要将他调离,可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居然没能成功。

这会儿,苏州府一众大小官员随着他,正走在一处田埂上。

一众人穿着笔挺,干净的官服,脚下不沾一点泥土,后面还有一众的男男女女,足足近百人,都是下人!

司马向德今年五十出头,却有着满头的白发。

他走在最前面,看着有些荒秃的田地,叹气道:“近年我苏州府越发的干旱,收成一再减少,百姓困苦啊……”

他身后一个官员,随声附和,道:“可不是,府尊一再的向朝廷要求减税,可朝廷不断不减,还催促我们补缴拖欠的钱粮,这不是逼死我们苏州府的百姓吗?”

有一个上前,颇为愤恨的道:“府尊,容下官说句不敬的。自从大相公拜相以来,一再逼迫地方,尤其是苏州府,他高坐朝堂,俯瞰天下,哪里能看到百姓的困苦?一心想要变法,想要政绩,这是他一句话就能成的事情吗?”

司马向德顿时面露不悦,训斥道:“这种话,在这里说说就行了,不得向外说。大相公,还是要尊敬的。”

这人听着,连忙就道:“是,谨遵府尊教诲。”

这会儿又另一个说话了,道:“府尊,不说常熟县,就说我平江,去年至今打井三十余口,惠及百姓数万人,上书请朝廷拨款钱粮,打井,通衢以应对旱情,可朝廷,至今置若罔闻,一毛不拔。下官纵然有为国为民之心,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着实,没了办法啊……”

司马向德看着他,面色愁苦的轻叹一声,道:“你的事,我倒是知道。府仓你是知道的,前日放粮,又上缴朝廷,夏粮未至,拿不出来多少。这样吧,从我府里出,拿出三千贯,让你继续打井,等夏粮上来,我再从中兑取,没有别的办法了……”

“府尊,这不可啊!”

顿时有人叫道:“这是国政大事,岂能从你私人所出?再说了,从夏粮兑取,难免落人口舌,外加朝廷一再催缴我们的欠粮,这样下去,您怎么承受得住啊?”

“是啊,朝廷已经不断要将您调走,不是我们一再上书,恳请留下您,怕是您早就不再苏州府了……”

“若是窟窿越来越大,朝廷必然不会轻易放过您,府尊,万万不可啊……”

司马向德摆了摆手,一脸无畏的表情,道:“好了。不用为我叫屈,我这是为大宋,为官家,为百姓,不是为了升官,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好了,不用再说了。咱们继续向前走,看看一些百姓吧,东西都带着了吗?”

有随从管家的人上来,道:“主君,十石粮食,五十斤猪肉,三十斤面,都带好了。”

“嗯好,走吧。”司马向德满意的点头。

第六百九十三章 目的第五百七十六章 告示第三百九十九章 归京第四百二十八章 眼前一黑第五百零一章 大赦一事第两百六十一章 最富有的阶层第七百四十章 离第两百三十二章 苏轼,主考官?第四百章 纠合第两百二十三章 大军改第六百一十三章 两可第一百三十章 殿中交锋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清洗第一百二十八章 突然爆发的大战第五十二章 品出味道第两百一十五章 都是钱惹的祸第五百三十六章 风雨第六百九十七章 民退国穷第五百四十七章 开禁第五百二十八章 治家第三百八十五章 亡国之厄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能放他们走第二百零五章 震动天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备时第两百八十八章 打脸第五百四十五章 正月二十一第两百八十七章 朕是大恶人?第四百二十章 一家人第六百章 离心第四百四十九章 瑞兆第三百九十二章 梁太后死第两百四十六章 对皇后出手了第五百四十六章 昭告天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破碎的谣言第两百五十章 赶尽杀绝第四百一十八章 特别时机第四百九十四章 钓鱼第四百零三章 方略第五十四章 乘胜追击第五百三十四章 托献第两百六十五章 眼里不揉沙第二十章 窗户纸第五百零七章 私与公第七百五十九章 条件第五百八十一章 对峙第五十章 谣不可止第两百八十二章 严打(补更)第四百八十一章 帝心第一百八十三章 地狱司第四十八章 后进之路第两百五十一章 做大事的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道第六百五十七章 恩科第七十七章 久等的一刻第五百七十二章 亲信第两百二十章 官家三问第三百八十九章 李乾顺的野望第六百八十五章 微妙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一个皇后娘娘第一百九十章 我辈风骨第七章 又一条线索第两百零二章 剖开你们的心肝脾肺(求订阅~)第五百零一章 大赦一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高太后出手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压力第一百六十八章 嚣张的夏使第四百七十一章 一网打尽第五百四十一章 借钱第七百四十章 离第五百四十二章 备时第六百五十四章 面圣第二十七章 醒来第三十五章 不单纯第两百八十八章 打脸第一百六十四章 弄死几个也无所谓第四百八十九章 兼听第三十一章 政治手腕第六百一十三章 两可第两百二十七章 冬天里的熊熊烈火第两百四十三章 图穷匕首见第四百零九章 贺轶死第一百七十八章 面红耳赤第六百七十章 制衡第五百二十六章 软弱第一章 有人害朕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城司第三百七十章 措手不及第七百四十章 离第一百八十六章 好一张大网第六百二十四章 旋涡第五百八十四章 靴子第七百三十六章 可能第六百八十三章 比例第七百三十章 八个字第四百四十八章 无形第六百一十八章 猖獗第三百四十八章 根源被遏阻第一百一十八章 你爹不怀疑娘能怎么办第五百六十七章 惊呼第三百七十五章 援军不宜来的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