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请假就批

天色渐亮,陈皮从各处找来了一大堆的资料。

包括环庆路与西夏的以往战事,朝臣们的奏本,还有就是现在环庆路的人事,军队数量等等。

以往不清楚,这以了解,赵煦吓了一大跳。

其中最令他心惊的,是环庆路的目前的战略是朝廷内斗的妥协结果:新党要战,旧党要和,最终就成了不战不和的被动防守!

还没开战就定了这种策略,其实已经是未战先败了!

毫无进攻的锐意,不就是明摆着告诉敌人,放心过来打,我们只防守!

赵煦看的心惊,出离愤怒。

这样下去,难怪会有靖康之耻,不亡国简直是奇迹!

不知道过了多久,陈皮悄悄进来,在赵煦耳边低声道:“官家,苏相公,梁尚书等都在垂拱殿等着了。”

赵煦拧着眉,心里怒火如潮,听着就将身前的资料收拾好,又深吸一口气,压着怒气,起身道:“走吧。”

在说着话的时候,他已经决心扭转环庆路的作战思路,重新定位对外战略,尤其是那所谓的狗屁岁币!

在此之前,他得收拾好朝局里的旧党,否则根本难以成行。

赵煦心里思索着,尽管太急了一些,可能会引起朝局动荡,却也顾不得了。

陈皮见赵煦一边走一边还思虑丛丛,跟了几步,还是道:“官家,太后过世的消息传遍开封了。另外,二范相公齐齐告假。”

赵煦脚步猛的一顿,道:“你说什么?”

陈皮连忙低着头,递过两道文书,道:“尚书省,中书省刚刚送上来的。”

赵煦看都没看,气的笑了,道:“好好好,很好!还真是我大宋的中流砥柱,朕的股肱大臣!”

陈皮缩着脖子,不敢说话。

现在,整个大宋朝廷高层,也就一个枢密使苏颂在撑着。

这位却又畏畏缩缩,除了枢密院的事,其他都不沾,理由是:枢臣不闻政。

枢密院与政事堂掌握军政两权,确实两相制衡,这个理由堂堂正正,没有半点毛病!

赵煦眯了眯眼,目中若有杀意闪烁,冷声道:“去垂拱殿!”

陈皮应着,跟在赵煦身后,脚步不自禁的跟着赵煦加快,心里却担忧不已。

官家太过着急,有些冒进,现在将朝廷里的几位相公都给得罪了,而且官家明显又不会善罢甘休,要出大事情了!

赵煦赶到垂拱殿侧门的时候,苏颂,梁焘,沈琦已经在等着了。

赵煦刚要进去,陈皮忽然又接到消息,低声道:“官家,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的人来了。”

“让他们等着。”

赵煦冷哼一声,直接进入垂拱殿。

苏颂,梁焘等人见着,连忙行礼道:“臣等参见官家。”

赵煦摆了摆手,在椅子上坐下,面色沉凝。

苏颂见着,默默不语,心头轻叹。

梁焘,沈琦等人已经知道二范告假,抬手欲言忽又止。

赵煦坐在椅子上,思忖片刻,直接道:“陈皮,传朕的意思。同意二范相公的告假,再批他们三个月,好好养身体,养好身体才能为君分忧,为国谋事。”

不等陈皮应着,苏颂猛双眼大睁,闭口禅练不下去了,道:“陛下,如此一来,三省空悬,政事被遏,百官不安,天下动荡,还请陛下三思。”

赵煦冷眼看着他,道:“怎么,朝廷少了几个人,我大宋就要亡国了?要不你也告假,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苏颂被赵煦这句话噎的说不出话来,知道赵煦在气头上,不敢再多言。

赵煦呵斥了苏颂,心里也清楚,政务不能停摆,直接道:“在政事堂开辟房间,三省所有人与机构迁入,苏颂,你暂代宰执,给朕挑起来。不要跟朕找借口,你想要告假,朕现在就批,批你十年!”

梁焘,沈琦等人躬身低头,余光悄悄瞥向苏颂。

吕大防,二范的准假一个月,三个月,其实众所周知,以官家脾性,这三人是回不来了。

十年,苏颂七十多年了,未必还能再活十年。

苏颂脸角抽搐了下,他虽然惯常和稀泥,却也不会在这种时候跟着胡来,心里叹息一声,抬起手道:“臣领旨。”

赵煦冷哼一声,道:“另外,环庆路那边势单力孤,朕打算派军增援,枢密院要尽快统筹。”

环庆路有战事,朝廷调兵增援正常不过。

但宋朝对边帅历来十分警惕,深入骨髓,苏颂听着,道:“陛下以为,调多少合适?”

在赵煦想来,自然起码要有十万,但一来粮草供应不上,二来短时间内未必筹齐,沉吟片刻,道:“五万吧,朕要的是精兵强将,枢密院要是糊弄朕,朕就连枢密院一起查封了!”

苏颂老脸又不自禁的抽搐了下,心里默默推算一阵,道:“是归属经略使章楶调遣吗?”

赵煦已经对章楶有了一定了解,点头道:“对,朕会赐予他金牌,环庆路一应将领,军队皆听命他调遣,胆敢违抗旨意、军令,先斩后奏!”

苏颂神色微惊,道:“陛下,不可!边帅如此大的权力,会引起朝野不安,并且若是各处效仿,恐藩镇之势复来!”

宋朝对军队的控制,可以说是旷古绝今,有的来自于赵家得位不正的心虚,也有五代十国藩镇林立的历史原因。

赵煦摆了摆手,道:“一时的,此战过后,自然会收回金牌,调章楶回京。”

赵煦不给苏颂反对的机会,转向梁焘,道:“军饷筹集的怎么样了?”

梁焘连忙抬手,道:“回陛下,臣,臣以及户部筹集了一百万贯,正在想方设法筹集更多。”

赵煦心里的怒气稍稍减少,微笑着道:“梁爱卿这个消息,是朕这么多天,听到的唯一一个好消息了。”

梁焘抬着手,不喜不燥,道:“臣之本分,不敢当陛下赞赏。”

赵煦轻轻点头,道:“要是朝野诸公都能有爱卿这样的本分,朕就不用这样忧心了。”

梁焘不敢接话了,要是接了,传出去,得罪的人就不是一个两个。

赵煦接过陈皮递过的茶杯,道:“朕已经命内库,再给户部拨付一百万,户部要做好筹调。再由殿前司调一千人,亲自押运去环庆路。”

梁焘抬手,道:“臣遵旨。”

赵煦说完这个,拨弄着茶水,又道:“传旨,章惇,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领吏部事;曾布,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领工部事,蔡卞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领礼部事,命他们尽快到京。”

苏颂听着,眉头皱起。

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是一种头衔,相当于副宰相,是三相的助手,但是又领六部事,这就很值得揣摩了。

外加,三省合并于政事堂,苏颂隐约觉得,这位官家看似杂乱无章,胡乱硬闯的动作下,藏着深深的目的。

第六十六章 祖宗之法(求收藏~)第六百一十一章 稳乱第三百四十五章 急了第两百六十二章 紧张又期待的一刻第两百一十一章 惊心动魄的夜晚第两百零三章 认输第四百一十章 悄然的变化第四百一十七章 收编第七百六十四章 宰相肚量第两百八十七章 朕是大恶人?第三百九十三章 局势纷乱第六百四十六章 百态第两百五十九章 十三卫第两百一十四章 元祐八年第四百七十一章 一网打尽第五百九十一章 相会第三百七十六章 准备好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看陛下的意思第两百八十四章 推广奇技淫巧上架感言第四百一十四章 凝结如冰第三十五章 不单纯第四十四章 下场第五百二十九章 坚定意志第两百九十二章 利益不一致(求订阅)第四百五十六章 学问第三百四十二章 弥天大祸第六百三十八章 扩大第七十章 立靶子(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三章 不可置信第四百八十五章 民间力量第七百五十一章 战争打响第三百七十七章 我都要第三百一十四章 灵光乍现第两百五十七章 处置四位相公第一百四十四章 御前争辩(为‘漫云舒2020’掌门加更)第九十六章 君无戏言第两百九十章 碰我试试?(补更)第两百三十三章 分化第八十九章 再出手第七百二十九章 上岸第两百五十二章 我其实在五层第三百九十九章 归京第两百二十章 官家三问第四百三十一章 好一个察哥第两百八十八章 打脸第五百三十章 边境第三百一十七章 乌云下的希望(为‘西仙山陡寂’加更)第两百五十二章 我其实在五层第二十四章 最后一个第三十七章 着急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靴子第三百四十九章 好手段第一百二十章 另起炉灶第一百一十二章 进一步第三百五十七章 章惇的人头第三百章 官场百态(求订阅)第五百二十八章 治家第三百零一章 元祐不佑第两百二十五章 擎天卫第四百七十八章 很生气第一百二十六章 对六部的布置(第三更)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城司第七百二十二章 文抄公第一章 有人害朕第一百零八章 竞相入场第三百四十八章 根源被遏阻第七百一十二章 闷话第五百八十一章 对峙第六百二十九章 多少真假第三百一十一章 舆论阵地第一百五十九章 第一军:虎畏第两百二十一章 贬为庶人第五百五十章 没了没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瑞兆第三百一十三章 票号运作第七百五十七章 说话算话第五百七十五章 来人第两百零七章 二十万大军第三百七十九章 是时候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正月二十一第两百九十七章 鼠有鼠道第三百二十九章 以交子发工资第五百一十章 海贸与海军第两百九十九章 压人第两百八十章 人心叵测啊第三百五十四章 杀气第一百三十八章 再等半个月(第三更)第三百六十五章 虎狼之地第六百三十二章 封锁全境第三百七十八章 夏人疯了第七百三十六章 可能第六十二章 奉旨查封第一百零二章 一把剑第三百零四章 图穷匕见(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臣之辈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无是处第六百三十七章 剿匪第三百七十七章 我都要第五百二十九章 坚定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