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居延海

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居延海

从祁连山和胭脂山流下来的两条河流,在河西走廊中部合而为一,变成如今被称为黑水的大河,一路向北,流向大漠里的巨大湖泊。

那个湖泊,叫居延海,而两河汇聚之地,有一个古城,那里就是汉代的张掖。

唐代因为这里有甘泉,因此被称作甘州。

甘州和凉州之间,胭脂山下河流之畔,有一个巨大的草场,如今那个地方叫删丹,后世中国最大的马场——山丹军马场,就在那里。

河西节度使的幕府,就设置在甘州,而沿着黑水往北直到居延泽,就是苏油为巢谷精心挑选的建牙之地。

这里的人汉化程度一直就很高,北凉在这里建都,大力推行汉制,大兴儒学,佛学,农业高度发达。

这里的小米是整个西北最好的小米,黑水两岸还有许多稻田,黑水稻在后世一直都是宫廷的贡品。

唐代在这里大搞农业开发,“开置屯田,尽水陆之利,稻丰收稔,一缣数十斛,积军粮数十年。”

其后因为西域历年战乱,曾经的鱼米之乡,膏腴之地,被渐渐荒废。

直到元朝,这里才重新恢复,这里出产的军粮,足供整个河西。

马可波罗曾经在旅途中经过这里,惊叹此地的富庶。

这里的矿藏也极度丰富,西夏著名的青锋钢,祁连铁,就产自甘州西南的祁连山麓。

除了最厉害的煤、铁、芒硝、石灰、钨、锰,这还盛产金、银、铜、硫、钾、铬、石棉。

可以说,这里具备如今军工工业所需要的一切资源。

有马,有粮,有矿,有商路,立国之资。

这里会是今后的主要移民地点,有了如今大宋的矿冶开发技术,这里甚至比凉州还要重要。

要是能有两支新军拱卫甘州,以后这里就是大宋向周围扩张的大本营。

但是要做到这一步,需要先在这里安置大量移民,让图干野利两部高度汉化,起码得建成户口两万以上的大城,让汉人在此地占据绝对的人口优势,之后才敢开始展布工业。

苏油觉得起码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十多年的移民。

难啊……

事情需要一步步的做,现在已经进入了三月,苏油要做的事情,是先去居延海帮牧民们分配各自的牧区。

之后便要回来,等待四通工程队,探矿队和狼渡马场迁移过来的优质种马群。

明年过渡期后,巢谷必须过来坐镇,到时候水泥厂和铁厂应该已经修建起来了,第二步就是建城。

“叔!叔!”怀里的国梁伸出小手,指着树林里一头大鹿。

巢国栋纵马而出,举起手里的小猎铳,那是苏叔叔给他的见面礼。

“砰”地一声响过,那头大鹿倒闭在了大树之间。

几个牧民过去将大鹿抬起,丢到了队伍后边的大车上。

巢国栋将枪托竖在鞍上,熟练地将枪栓一扭一拉,一枚小巧的黄铜弹壳嘣了出来,飞向半空。

巢国栋飞快地枪栓复位,一个俯身捞住了落向地面的弹壳,扭头兴奋地向孙能展示:“孙大哥,我做到了!”

孙能笑了:“你小子,这是你马术厉害,有本事儿别俯身抓住弹壳才算。就像这样——”

抬手朝刚刚大鹿倒下的那棵树射击了一铳,扣着扳机的右手一翻一抹,又还原成了瞄准的姿势。

巢国栋疑惑地问道:“孙大哥,弹壳呢?”

孙能这才将铳放下,把右手摊开,掌心里边,摆着一枚黄灿灿的弹壳。

“哇——”巢国栋眼睛都亮了:“孙大哥你太厉害了!”

童贯在一边吐槽:“那是,你孙大哥为了练成这一招在军中显摆,手掌心都烫出老茧了!傻不傻……”

巢国栋才不管这个,这一招简直太帅了:“孙大哥我看看你手上的老茧,咦你这个老茧好圆……”

这回轮到苏油吐槽了:“哼!那是你孙大哥以前在汴京城当纨绔,被人收拾射箭射的,国栋你可是好孩子,这方面千万不能学他。”

巢国栋将孙能的手翻过来,果然,手背上也有个疤,正好和手心相对:“谁这么厉害呀?连孙大哥都打不过。”

孙能翻了个白眼:“呵呵……小栋你要讲道理,那人就连你苏叔叔益西威舍都打不过,我算老几?!”

苏油:“……”

居延海一眼望不到边,如今正是最美丽的时候。

童贯看着脚下丰美的草场:“天啦……这么大!”

其实这里曾经经历过一场残酷的杀戮,当年梁永能和家梁,率领着西夏铁鹞子,从这里开始直到黑山,将漠北的游牧民族清扫过一次。

不过这锅都是夏人的,大宋如今再次来到这里,是带着和平与美好而来。

到了这里,再搞什么一丁百亩就不合适了,一共才十万帐,在环湖一周都需要走五天的地方,简直就跟洒芝麻一样。

苏油让图干部按照家庭分帐篷,发给了地契,按照后世美国西进运动那样,跑马圈地。

如今的居延海可不是后世那种沙漠,黑水的水量还非常充沛,甚至有洪水引发改道,导致居延海会忽东忽西地飘移。

沙漠离湖区很远,树木也不仅仅只有胡杨,大量的野生动物生活在大湖的周围,湖面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候鸟。

这里还有一座古老的城池,汉代强弩都尉路博德在这里建造的居延城,直到现在都还存在。

登上城头废墟放眼四望,汉代屯田留下的一些水渠痕迹还依稀可见。

一大群牲畜在远处的湖区边栖息,苏油觉得很神奇:“国栋,那是什么?”

巢国栋看了一眼:“那是野马群。失群的马会在草原上蕃息,渐渐成群,大的能够有好大一群,起码几百匹。”

“这么厉害?”童贯都听傻了:“我大宋马监以前那苦逼样……”

苏油笑道:“河西之地鼎盛之时,蓄马两百万匹,这才哪儿到哪儿?”

说完跺了跺脚:“以后,河西宁夏河南,就是我大宋的马场!”

童贯笑道:“那是,国公爷撒豆成兵,扎草为马的本事儿,吓不死不顺服的蛮夷!”

苏油摇头:“这里是夏国疆域最北端,再北方就是鞑靼人。”

“经过夏国前些年的扫荡,鞑靼人已经躲到了乌山之北,等到这里发展起来后,他们搞不好就会南下劫掠。”

“因此保持军力是必须的,居延城我们得修建起来,派驻军队给图干部撑腰。”

“如果鞑靼人来用牛马羊群贸易,我们欢迎,如果敢来劫掠……”

巢国栋喊道:“揍他们!”

苏油哈哈大笑:“对,揍他们,揍完还要抓起来,送他们去给我们挖矿!”

图干部是经商起家的部落,后来改行从事冶金之后,有了巢谷通过苏油走私过来的书籍,部落中的文化水平,理工技术水平,算是西北最高的。

族中自有不少明计算,明丈量的人才,分地的事情也不劳苏油来操心。

反正规矩是定死的,不管大小,都是比照两浙路摸索出来的鱼鳞户册方式,地域所有权得到最大的保证。

就这样,这一带的空地都还多得不得了。

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园林设计第七百六十五章 没活明白第九百一十二章 哭廷第五十九章 河帮雏形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谈判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凉州第九百九十七章 摸螺蛳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集体告状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兵制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计第八百八十五章 聚会第九百零二章 建设兵团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十六号窟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复行汉制第二百零五章 有所求第二百一十一章 托请第四百零三章 朝堂的分析第三百零七章 水转大纺车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政第八百零五章 誓师第八十八章 娃娃亲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防疫第八百五十一章 支持第六章 鸡茸和开水白菜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再见沈括第一百五十八章 东川郡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敌人的阳谋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塔大殿第七百四十四章 晒盐场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复官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政治正确的料理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活与生存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园林设计第七百四十六章 礼尚往来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折柳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困难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书生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救治开个感言吧,一百五十字写不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护送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主意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木兰陂第一千零三十章 基本教育第四十四章 元素周期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嘴仗第九百九十四章 乒乓球第五百六十四章 骑兵铳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朝仪第一百零三章 鳝鱼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出卖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私会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群英第五百六十九章 苏元贞的去向第五百六十九章 苏元贞的去向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胡辣汤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矿藏第七百五十一章 蚝油第六十一章 曲榷协议第三百三十五章 制度第六百一十六章 都难第二十六章 新酒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橐驼口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打题第三百六十八章 说情第九百二十八章 巡视第一千零一十章 苏油的不靠谱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再见司马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析第七百四十章 安和圩第一百四十五章 随手功夫第六十二章 豆花饭第四百八十章 货物第五百三十二章 连消带打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龙筋第六百七十四章 《免行法》第九百七十章 御史清流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伦理》第三百一十九章 九斗碗第九百零七章 各有勾当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又见谤诗第六百三十六章 课程第三百八十二章 司竹监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盘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嘉奖第六百九十三章 君臣之争第九百九十章 汤泉第五百二十七章 赵郡李家第七百五十六章 上报中央第三十章 县令第四十章 生计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玉料第九百七十四章 禽兽不如第五百一十六章 分析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小家第二百三十八章 十二平均律第一千零九章 琥珀和珊瑚第七十九章 竹屋第一千零八十章 针锋相对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