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炮楼

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炮楼

焦炭通过水蒸气,能够得到氢气与一氧化碳混合气,在水蒸气继续作用下,进一步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氢气。

如果是红热的碳,则空气中的氧会变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与氮气的化合物。

经过去杂吸收,就得到了合成氨所需要的物质——氮气与氢气。

说起来很轻巧,但是过程很难,非常难。

因为提纯的过程需要高压,让二氧化碳溶于水,被吸收除去。

不能让氧气残留,否则与氢气反应会发生爆炸。

之后气体反应还需要两百个大气压,六百度的温度以及气体循环。

这套高压容器,直到前年研发柴油机的过程中才研究出来。

除此之外还要产生高压的动力,双螺旋气体压缩机,则是研发冷库时的产物。

具备条件后,还需要催化剂,这个倒是简单,苏油带着前世的记忆,铁氧催化。

但是问题还多,即便有了催化剂,氨转化率也不到百分之二十,因此还得让高压气在管道内反复循环,不断通过催化板,这又需要精密铸造与焊接工艺。

好在铝热剂和电弧焊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还有压力容器要用到钢材,钢材含碳,在高温高压下容易被氢气搞脱碳。

这个问题苏油做了贡献——简单,咱们以前焊接技术不行的时候,不是拿铜皮制造火车蒸汽机的内胆,然后在外边包上钢壳加强耐压程度吗?

那咱也可以在高压容器内壁贴他一层纯铁皮,铁有正好具有催化作用,这不就解决了?

张天师试验了一下这方法,效果很好,还连带解决了加工难度的问题——铁皮包钢壳,铁皮容易加工,钢壳分体分段冲压再用铆钉固定就行,两百大气压的强度完全可以保证,还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

合成氨铁氧催化剂和铁包钢的点子,让苏油缺席拿到了年前的化学杰出贡献奖。

理工人理工魂,解决问题人上人,降下成本才是神!

这是现在流行在京师大学堂各个学院的俏皮话。

有了廉价氨气,后世的侯氏制碱法和真正的三酸两碱盐化工才算是诞生了。

这是大宋理工发展的最新成就,也是大宋如今科技之最高成就,技术含量比制造枪炮还要高。

没有前几年诸多新工艺新发明的爆发式进展,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穿越四十三年时间在大宋搞出合成氨工艺,这已经是二十世纪初的技术,以后的人们评价这段时期的科技发展,恐怕只能用“牛逼”二字来形容。

到此再进一步,就是化肥跟炸药。

赵煦的一千五百万贯,光这一个长芦盐化工基地的产能就能给他搞定。

这玩意儿辽人那边再怎么看都不怕,这可是比炼钢高炉还要领先整整一代的科学技术。

唯一要命的是地理位置,苏油视察了基地之后,严命德州、冀州、深州、恩州、沧州五州官府,发动民力疏浚诸多河道,不许侵占,深度要够,务必保证这个基地的安全。

继续前行,船只过了清州,进入文安洼也就是白洋淀,再转入拒马河,逆流而上,就抵达了霸州。

拒马河边,一雄一霸,雄州就是瓦桥关,霸州就是益津关。

锁钥两关征战地,行人到此望燕山!

当年后周柴荣气吞万里,挥师北伐契丹,兵不血刃拿下这两处地方,将瓦桥关改为雄州,益津关恢复旧名霸州。

一雄一霸,寄托了一代雄主多少豪情!

可惜壮志未酬,当年六月柴荣去世,之后,就再没有之后了。

霸州有两支军队驻守,镇宁军孙能,破虏军曹南。

孙能基本就是苏家半个孩子,曹南也是老交情。

当年为取占城,苏油偷偷通过海船将他安排在会安市舶务潜伏,多备弹药却示敌以弱,故意引诱诃黎遣军渡河相攻,让大宋拿到“自卫还击”的政治正确。

本来那一战守稳就算赢,结果曹南巧妙设计了圈套,实施狙击的时候故意放过一处竹林,让受到狙击的诃黎军以为那里是一处安全区。

结果溃败的前军将之作为避难所,后到的中军将之作为前进基地,最后被曹南狂轰烂炸一锅端。

那一战是新军第一次独立作战,五百人打得两万占城军队几乎全灭,曹安民从此名扬四海。

也是那一战之后,大宋水师正式成立了陆战队。

海军陆战队的作风也从此奠定,那就是永远背水面敌,永远在最绝望的情形下,战胜最不可能战胜的敌人。

苏油乘坐的小火轮可让曹南羡慕坏了:“司徒,啥时候给俺们配上这玩意儿啊?给我五艘这个玩意儿,沿着桑干河进去,整个长城以南我都能给你拿下。”

苏油白了他一眼:“嗯,你咋不沿着滦河进去呢?那样连长城北都是你的了!”

这话也不算是完全开玩笑,桑干河流域包括整个燕山分水岭南部地区,如今行船能够抵达奉圣州,归化州,也就是涿鹿一带。

滦河能够抵达北安州也就是承德以上。

大宋水师全球独一份儿,早就已经取得对辽战略上的绝对优势。

这也是苏油一贯的风格。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你敢来,我敢埋。

北洋水师没有成立之前,宋军只有在雄州和霸州的东边营造出六百里的水泊,以阻挡辽人从雄州霸州东面突破南下。

然后在雄霸两州部署重兵,驻守两关。

即便如此,因为地势低平,一样防守艰难,真正的战略作用,是吸引辽人军力,或者威胁辽人进军之后的后路。

因为以前都是盐碱地,两周方圆百里几乎没有人烟,补给全从后方调运,河北一路的役务沉重到无以复加。

黄河改向北流后,夺两州下游的界河河道入海,治理好后,反倒是在两州东面构成了一条天堑。

而且黄河水带来的黄土和流水,将盐碱地都冲没了,淤积在六百里水泊里,反倒能让水泊变成了良田。

如今这一带也来了不少移民,加上军中现在牛马众多,自屯加招募商屯,竟然能够实现粮食上的自给自足。

对辽态势已经大为改观,保州以东都有河防为支撑,而保州以西,基本就只有通过太行山和燕山之间的豁口飞狐道南下攻击真定府。

否则就得再往西数百里,绕过五台山,从雁门南下攻击太原府。

不管哪个山口,一支新军足够应付。

不过曹南的话倒是给苏油提了个醒,虽然在战略上大宋其实已经不怎么畏惧辽国,但是战术上人家还是有偷鸡的机会,比如冬季封冻的时候,所以倒是也不得不防。

想到这里,苏油想起来后世一种曾经让中国人民深恶痛绝的东西:“你们知不知道有一种东西叫炮楼?砖石水泥土构建成的三层九米的圆柱形建筑,四面都有高低不齐的十几个射击孔,十几个观察哨,楼顶还可以架迫击炮,楼里存放足够的粮食,弹药,一个炮楼可以住十几个人,外围还可以设计壕沟,铁丝网。”

“平原地区,一个这样的建筑能够让十几个军士完全控制方圆六七百米的范围,而且不是孤立的,炮楼与炮楼之间还可以相互呼应,构成交叉射击火力网。”

“有二十个这样的小炮楼,四五百军士,控制百十来公里不在话下。”

说完取过书包拿笔画了个大致的形状和内部图,然后有画了个点状分布图:“像这样分作两排,一排十个,交错五百米布置,如此每个炮楼都能够与另外两个形成三角攻击区,想要通过那是千难万难。”

孙能取过笔来:“这东西看着像城墙的棱堡独立了出来,要是依托县城……像这样,老师你看!”

曹南将本子和笔接过去,也在上面画了起来:“依托山体,在山谷通道两侧搞几个,嗯……再通过战壕连接……”

说完又将本子还给苏油:“没啥意思,最多就是保护屯田很稳当,等着别人来打,不是取胜之道。”

第二百八十四章 琼林宴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水培第七百六十四章 驸马难当(加更,祝大家元旦快乐)第五百六十三章 郭淮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请客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得国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苏鱼公第九十二章 模棱公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隐君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大调整第三百三十六章 朝会第五百五十一章 讨论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血战第六百七十二章 承包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海州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回府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工程第五十九章 河帮雏形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体罚第二百零八章 心累第五百九十六章 送行与教育第五百零四章 何为先第五百九十六章 送行与教育第四十章 生计第八百二十八章 齐射第二百七十四章 磨刀石第五十二章 卖鱼搭档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文物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年报广告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交锋第九百一十四章 瓮城战第五百九十三章 传说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复行汉制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胡辣汤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念书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死牛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章大黑心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否认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海鬼爪螺号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众将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美食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光屁股重骑第六百四十三章 老太君的智慧第六百八十二章 拜访第一百六十七章 纵横家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复杂性第六百五十三章 又见王雱第五十一章 加油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照相机第四百五十五章 乐于县第三百章 再见张方平第四百四十章 再见可龙里第二十二章 试烧第八百三十四章 公平的方案第七百八十章打鱼摸虾甲天下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自贬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老河工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沈括入门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文殊奴第二百一十章 眼镜第二百四十九章 措施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总得讲道理吧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洪井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理由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隐君第二百二十九章 论计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惨败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大名府第五百零三章 第一笔收入第四百一十章 弹劾来了第八百七十二章 基地第二百三十二章 苏伯纯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金殿捉婿第四百八十二章 复绥州第六百二十一章 弊端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方夜谭第七百三十四章 顶级数学家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高永昌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复官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局势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交涉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分割财产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计划第一百零四章 买山第九百七十一章 廷对第八百三十五章 杨曙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大名府第七十六章 在藜将军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起义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锁院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骗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纲要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话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弊病第三百九十四章 变化中的渭州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宾图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一个承诺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崛起中的帝国第七百五十四章 咖啡第九百三十二章 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