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拜封节度使

“我觉得倒是可以帮下王世充,这人挺有本事,很会讨皇帝喜欢,你帮他,他也会记下这个情。而且,李渊是你外舅,让他到淮南,也不是坏事。”魏征咪了口烧酒,再夹了一颗豆子入嘴,有些满足。

魏征的话倒是让罗成心里一动。

李渊。

他对李渊虽然一直也很警惕,觉得李家父子跟他并不怎么同心,但让李渊到淮南来,并不比他在江南差,或者若是他这次不出手,可能李渊不太可能有机会任道一级使职。

如魏征所说,不管怎么说,在外人眼里,李渊跟他都是姻亲,这个时候拉他一把,那也是壮大自己同盟的力量。

毕竟宇文述虽然被赶去云南,可并没有就此倒下,宇文家在朝中还有很强的势力,尤其是罗艺告诉他,裴蕴虞世基这两个宰相那是很厌恶他们罗家人。

罗艺这次得去交趾,朝中没有了宰相撑腰,以后还不知道会如何变化。

········

“臣觐见至尊。”

罗成入殿,拜礼。

今天皇帝没有头顶九旒珠冕,也没有穿那玄上纁下的礼袍,他今天只戴着顶黑帻巾,身上穿一件明黄色的衮龙袍。

皇帝笑着道,“起来吧。”

殿里还有其它几位宰相,六位宰相,如今宇文述的参知政事衔已被免去,罗艺的也即将被免去,不过他今天还是被召来,但宇文述则没被召来。

除了五位宰相外,还有一位中年男子,长的很高大儒雅。

“这位是皇后之弟萧瑀,朕已经拜他为内史侍郎,加参知政事衔。”皇帝给他介绍。

罗成心道原来是这位,他是萧后的弟弟,后梁明帝的第七子,梁靖帝萧琮的异母弟。他七岁的时候在后梁封王,后来姐姐嫁给杨广,他便跟着到了长安,可以说一直是跟随姐姐生活长大的,也是杨广看着长大的。

本来杨广对他很不错,不过萧瑀这人比较耿直,看不惯的地方肯定得说,经常直言相谏,于是惹的杨广十分不快,几次把他贬到地方上去。

这次皇帝接连把宇文述和罗艺两位宰相外放,于是又把这个小舅子召回朝中,还授他宰相之职。

其实以前杨广也授过大舅子萧琮为宰相,不过不是实授,毕竟萧琮以前当过皇帝,不过是拉出来摆摆样子,安抚一下荆襄之地的后梁子民而已。后来等皇位坐稳,很快就把萧琮踢下去了。

不过对萧瑀,杨广还是跟对萧琮不同的,毕竟这位是从小在他身边长大的,也不曾当过皇帝,对西梁更谈不上什么感情。

“早闻萧公忠直敢言,十分佩服。”罗成拱手。

萧瑀也打量着罗成,这还是两人头次见面,不过萧瑀明显对罗成观感不错,“罗帅为朝廷平灭高句丽,可谓不世之功,否则迁延日久,还不知道要遭受多少损失。”

他笑着道,“若非罗帅太过年轻,其实倒适合入朝为兵部尚书。”

罗成连忙摆手,他对做兵部尚书还真没什么兴趣,这兵部尚书跟十二卫四府职权分的太乱,并没有什么可当的。

这时杨广回到御座坐下。

“罗成,你之前跟朕提议的实道一事,朕思虑许久,又与诸位相议过后,觉得可行。今天召你过来,就是想让你也一起来参与下关于如何划分道与使职之具体事务。”

罗成不过是一个留守,还是入京朝集,现在却得以入宫跟着众宰相一起议事,这简直就是万分破例了。

虞世基呵呵笑道。

“罗家父子二人同殿议事,传出去可是千古美名呢。”

罗成对着这个大奸臣笑了笑,这家伙拍马本事第一,而且笔杆子确实厉害,不但字堪称当代大家,而且这文章写的妙笔生花。

对这种人罗成没好感,可也没想要去得罪,只要他不过份的来惹自己,罗成也不想去动他。

毕竟,小人难惹。

“臣以为,十三道可行,但节度使无必要。”虞世基直言。他的论调是节度使职权太重,毕竟按罗成的建议,这个节度使其实就是过去的使持节大都督,或隋初的大总管。连观察使和安抚使这样的大员,都得受节度使节制。

而裴蕴也出声。

“臣也以为十三道可设,但节度使不必要,甚至,安抚使和观察使设一便可以。”

而裴世矩则表示,不如按过去的制度,在边郡,设立都督兼太守,以统领军政。或在紧要之处,一都督统数郡之兵。但道一级,不设更高的统领军政的节度使,而是大小都督都受安抚使统辖。

比如说在河北河南河东三道,河南道就完全没必要设立都督,而在河北道,可以在涿郡设都督,以统领涿郡、渔阳、北平、上谷四郡之军事。而河东道,可设立马邑都督,或雁门都督等。

这几位宰相都是反对设立节度使这样能够统辖十几二十郡的地方统兵大帅,认为将来可能尾大不掉。

甚至裴蕴直接进言,认为留守一职其实没有必要保留,可以一并废除。

“罗成,你认为呢?”

“陛下,臣以为,几位宰相之言老成持重,十分稳重。不过,国家决策也当顺时适势,过去征讨是由征军总管和大总管统领部队临时出征,事毕则解,所以卿相率兵御戎,戎平则师还,并无久镇。缘边之地,其在边疆,虽设军镇,可毕竟我朝府兵制度,府兵多在中原,边地兵少。

过去大隋实力强劲,无人敢犯边,而如今虽然大隋依然强大,但朝廷多年开疆拓土,如今东边已经深入到了辽东和朝鲜半岛,北边也已经控制着河套平原漠南之地,而在南边,大隋不但远及交趾,而且现在还要重入中南之地,在西边,平灭吐谷浑之后,朝廷在那里设有四郡,未来还打算进入西域。”

“陛下,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如今都已经扩张到极致,距离中原腹心,那都是数千里之遥。边关形势严峻,辽东还有高句丽,随时可能还有叛乱风险,所以必须驻大军镇守,一步步不断的威压才能把高句丽彻底吞并下来。”

“西北吐谷浑灭亡已数年,但到现在叛乱都还未停过,所以也一样得常驻军队稳固。”

······

第609章 飞虎(吐血第十一连更,感谢农民伯伯万赏!)第584章 段姥第588章 流民第269章 箭(第六更、再为秋怀涵梦盟主贺!)第1071章 五岭之南再兵乱第1115章 天子侍官第1416章 剑出鞘第505章 吴帝第131章 七战七捷(第五更!求订阅!)第993章 今日帝王亲出狩第1406章 长孙贤妃第653章 威震中原第438章 一时纳尽豪杰第1433章 便女第68章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第1105章 雷神第1329章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第300章 谗言第533章 血战四平山第1084章 血战到底一当十第4章 表哥第428章 死士第823章 母以子贵·后戚得宠第1060章 八方朝贡开贸易第703章 鸿门宴第412章 罗成的烦恼(感谢大萌万胜万赏!)第166章 跃龙门第1393章 清算第640章 槊挑金狼汗(感谢农民伯伯盟主!)第1345章 两湖熟天下足第432章 征召旧部第501章 李氏当有天下第607章 背水列阵第894章 吴越梁楚第1503章 玩火第1451章 刺猬第918章 请赐公主 忝列子婿第622章 东山再起第621章 军师联盟第1008章 圣文神武天皇帝第1011章 只听调令不听宣第1487章 二转第437章 重建左五军第254章 第一团第760章 钝刀割肉第679章 清君侧第64章 要杀要剐随你便第99章 内应第352章 罗家铁军第701章 李靖收徒第85章 陌刀不出,谁与争锋第900章 下克上第810章 虎牢第656章 李渊第969章 恩断义绝燕双飞第373章 攻入平壤第1014章 孤注一掷赌国运第1304章 黄金酒器第1528章 煌煌帝都第522章 割据辽东第1298章 灭国第930章 权力的游戏第735章 二虎相争第746章 死地(感谢大吾王万赏!)第1071章 五岭之南再兵乱第626章 拦路虎第1481章 异教第1377章 世民夺城第940章 父母就是最大的佛第1092章 羽林初阵斩贼帅第783章 大败李世民第606章 潜龙在渊第973章 胸有良策定西疆第1494章 代天巡狩第110章 嗣子第833章 汉城第1243章 行刺第499章 天子脚下第753章 李密称臣第281章 窦建德第189章 秘笈(谢青翼追光打赏盟主!)第981章 龙战于野血玄黄第270章 夜第656章 李渊第319章 刺杀第78章 战火第1313章 朕很高兴,当赏第1018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1047章 引咎辞职挂冠去第629章 李靖参谋第443章 久别重逢第192章 群英聚会(再为青翼追光加更!)第224章 小霸王第614章 骄狂第171章 身世揭开第846章 颉利突袭第288章 襄阳侯第956章 皇帝御封新门神第217章 钓得美人鱼第707章 节制天下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