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赐号忠武军

罗成的意思就是,如今形势不一样了,以前的战争都是短期战争,征召兵马,大军开过去,打几仗结束,然后各回各家。

可如今不同了,要久镇边疆,要消化那些土地,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行的,甚至得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时间。

所以过去府兵制下的边疆军镇制,已经行不通了,毕竟军镇大的不过一两千,小的才五八百人,如何能够有效的防御作战,而要把边疆的军镇驻兵,甚至是边疆的后备力量动员起来,那些镇将则级别不够。

因此罗成才建议在新的形势之下,于边疆之地,设立节度使,在边疆增设镇、堡、戍,增派兵员,同时派兵军垦屯田,移民实边。节度使统边疆之地,能够更积极和更灵活有效的镇守边疆。

“陛下,如今的边疆形势,在吐谷浑、高句丽等平灭之后,大的国与国战争已经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小规模的持续性的叛乱之战。原来那种以几百人甚至一二千人为单位的镇戍部署,完全无法适应。”

“我们需要在边疆之地,建立驻有集中指挥的大军团军镇。而这样的大军镇,必须得是常备型的,如果还是由原来隶属于各卫府的府兵临时征调组成,则反应太慢。”

“一支军队拉起来,要从各地卫府征召府兵,要从京师各卫将领中选将,动员、训练、发兵,以及后勤的粮草征召转运等,这些都需要太多的时间,待这些做好,那些叛乱的敌人早就跑了,那些来劫掠的敌人也已经换了地方。”

虞世基反对。

“我大隋立国之根本便是府兵制,府兵闲时耕种,战时为兵,如果常年驻扎在边疆,那府兵岂会愿意?”

这是一个问题。

“陛下,我以为,征召府兵戍边,可以边耕边战,屯田戍边。对府兵,可以实行轮戍制或者是移驻制,既然府兵可以入京轮戍,那也一样可以到边疆轮戍。只要不是太频繁的轮戍就行,比如一次两年期,然后隔多少年再轮一次,在边轮戍期间,朝廷还可以给予他们的家人钱粮补贴,而府兵在边轮戍,耕种戍边,也可以将屯田所出除供军之外,余者分赏将士,或者给予其它赏赐。”

“哼,你说的倒是轻巧,可如果要给钱粮,你知道这会是多大的开支吗?”

罗成不理会裴蕴,直接对皇帝进言。

“陛下,辽东之地,我大隋前后三征,耗费了百万之兵,几百万之民夫,以及无数钱粮才拿下,难道就要随便的再浪费?如果不常驻一支边军,那么臣敢说,朝鲜道的五郡不但可能永远都不能收回来,而且辽东四郡,都有可能重新被侵。我们不能等失去之后,再来叹惜。”

这句话倒是打动了皇帝。

“罗成,你可有相应的计划?”

“回陛下,臣以为,边关之地,必须设立能统一指挥的军团,这军团未必是统领一整道,但只需统领边地就行。如辽东朝鲜两道,这里是新收复之地,所以当驻一支重兵,可以把现在辽东的五万一千府兵,皆划到一起,不过是在把现留守衙门改为节度使衙门而已。”

“而如中南之地、岭南之地、河套之地、青海之地,这些边地,都可以设立军度使,屯驻一支重兵。比如中南之地,现在还未收复,所以可以将整个中南四郡,皆设为节度使辖下,驻派两到三万兵马。”

“而岭南可以在交趾九真日南三郡,设立一个节度使,在此驻两三万兵马。”

“青海四郡可直接设一个节度使,统两三万兵马常充。”

········

“那照你这么说,这岭南道最南的三个郡设节度使,这节度使和岭南的安抚使谁大?”

一直不吭声的罗艺道,“那倒也简单,可以把岭南分成两道。”

萧瑀则道,“对辽东、中南、青海这样的用兵之地,可以干脆与其它道区分开来,这些道可以设节度使,节度使在安抚使之上,或者干脆只设安抚使,至于观察使,他行使的是监察之职,不冲突。”

杨广则在考虑,如果这一步放开,那会不会影响到他的统治。

“陛下,对河北河东这样的地方,则可以设立使持节都督,统领一郡或几郡之地,但他需受安抚使节制。”

皇帝思虑良久。

“我觉得这个倒是可行,辽东道和朝鲜道可合为安东道,设节度使和观察使、安抚使,安抚使管行政钱财,观察使管监察司法,节度使则位在安抚与观察之上,掌总军旅。”

“岭南道,可拆出一个安南道,以郁林、宁越、交趾、九真、日南五郡列入辖下。设安南节度使和观察使、安抚使。”

“中南道四郡之地,以及牂柯郡、明阳郡编为云南道,设云南节度使、安抚使、观察使。”

“以青海四郡,以及伊吾郡,设立青海道,设青海节度使、安抚使、观察使。”

“以灵武、五原、榆林、定襄四郡,设立漠南道,设漠南节度使、安抚使、观察使。”

四边之地,设立五道,各设节度使。

皇帝还特别给四道的驻军赐下军号。

安东道的驻军,赐军号忠武,估计名字是因为统帅罗成曾经被他授过忠武的谥号吧。

“安东道,赐军号忠武,节度使罗成!驻军五万一”

“安南道,赐军号静海,节度使罗艺!驻军两万四”

“青海道,赐军号昭武,节度使裴仁基!驻军两万四”

“漠南道,赐军号振武,节度使云定兴!驻军两万四”

“云南道,赐军号镇南,节度使宇文述!驻军两万四”

边疆五镇,总驻兵十四万七千兵马。

罗成的安东道忠武军,兵力最为雄厚,独拥五万一千兵马。

而在这五镇之外,皇帝还决定在河东设立雁门都督,统马邑、雁门、楼烦三郡边兵,驻兵一万二。

在河北设北平都督,统北平、渔阳、安乐三郡边兵,驻兵一万二。

另外岭南、剑南、陇右等边地,也设立了几位总督。

于是天下二百一十七郡,共划分为两京三府十三道。

总授两守三尹五节度使八都督十三安抚、观察使,二百一十七太守。

萧瑀的妻子是狐孤太后的侄女,李渊则是孤独太后的姐妹,因此他跟李渊也是亲戚,他向皇帝举荐李渊接任裴仁基离去后的江淮空缺。皇帝考虑了会,最后看了看罗成,“罗卿?”

“臣以为王世充在江南平叛有功,可授江南安抚使。”

杨广没料到罗成不说李渊,却说王世充,笑了笑,“李渊是你外舅,你也不必如此避嫌,其实满朝的公卿,不都是联结有姻。”

话虽如此,皇帝还是对罗成的避嫌很满意,然后宣布授李渊江淮安抚使,授王世充江南安抚使。

“臣举荐封伦出任安东安抚使,举荐李百药任安东观察使!”虞世基举荐了两个人去安东,而罗成知道,这两人都是虞世基的人,都曾在他手下担任过内史舍人,这是要给他掺沙子了。

“罗成,你觉得如何?”皇帝问。

“臣不敢置议,此事但由皇帝裁决。”

皇帝微微一笑,“封得彝和李百药二人都很有才情,皆为干吏,朕都许了!”

第1322章 圣人仁慈第1375章 张记杂货第513章 江淮之王第1311章 总督第856章 悔恨的泪第1290章 秦怀玉、萧瑀第1517章 开元二十年第1094章 冰消雪化成甘露第776章 劝进第900章 下克上第627章 翅膀硬了第566章 两京十三道第1091章 铁骑踏破叛军营第539章 铁面无情第1451章 刺猬第671章 独立王国第485章 槊挑楚皇第582章 长乐王第1524章 波斯都督第659章 这样也行第1352章 昆仑第991章 何须马革裹尸还第1449章 挖坑第487章 元帅之争第872章 皇帝万岁第1318章 蝗神第666章 渡海南下第735章 二虎相争第373章 攻入平壤第954章 已报生擒吐谷浑第1107章 雷人第619章 惊弓之鸟(感谢刘安钢万赏)第800章 洛阳兵变第480章 杨老二第568章 赐号忠武军第283章 无悔第816章 王世充降唐第1034章 手下败将的败将第142章 福利第684章 造反吧,兄弟!第1120章 倭寇第813章 罗成不怕吗?第824章 一朝祸起萧墙内第955章 后宫岂可干国政第1354章 战争财第652章 军旗坠落第401章 水陆会师第9章 擂鼓瓮金锤第14章 傻弟弟第1001章 党项封建成国丈第822章 一战灭秦第655章 张须陀第1073章 宝船扬帆战兵至第1496章 太子激将第895章 十万尽坑杀第83章 少年军团第667章 山东节度使第723章 忠武军登陆第1107章 雷人第1358章 秋狩第534章 虎口拔牙第1057章 半亿人口九亿田第1039章 先捉后放宣天威第381章 杀个回马枪第64章 要杀要剐随你便第481章 楚帝第172章 过小年第1360章 争功第634章 洛阳天子,关外罗成第615章 逆战第1378章 敌营十九年第444章 无间道第80章 聚伙第293章 “负荆”请罪第1458章 深入大漠第523章 十八道金牌第1525章 扶上马再送一程第1259章 彩礼灭国第15章 嫂嫂第774章 投降也有讲究第667章 山东节度使第647章 昏君奸臣第1403章 蛮子凶狠第598章 皇帝突围(十连更!)第968章 无赖汉子占花枝第38章 王薄第1018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1418章 泰山封神第28章 软硬兼施第1029章 朕与将军解战袍第744章 李渊李密第847章 最后防线第671章 独立王国第862章 死节第470章 狼子野心第754章 奉正朔第74章 你要什么赏赐第979章 夜闯宫门救圣驾第959章 禁中新拜羽林郎第1001章 党项封建成国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