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贪残逞一时

“真是气煞人了。。所以这番出来,我已然不打算再回去了。。”

“我要报请成长期工,好好某个场里的出身才是。。”

片刻之后继续向前行去的牛车上,鼻青脸肿的年轻汉子孔三多已经初步的平复下来;而在杨师古的循循善诱之下,说起来自己变成这么一副模样的缘由。

他的三多之名正因为家中排行老三而得名,被赋予了某种农家人世代以沫改善自身的寄望;然而,他正好属于兄弟姐妹排行当中那种不上不下,特别没有存在感的情形。

因此当这些占据了对方的草贼,派人下来宣布要征调夫役的时候;村子里根本没有人相信会有酬劳和补偿的说辞,而将其视作很大概率劳死在外,却又无力抗拒的恶途。

要知道,在一个多月前他在一片愁云惨淡的气氛中被送出家门的时候,身子只有一件单薄的麻披;也许将来还可以充作他埋坑的裹尸布。

而在前天回来的时候,他可是带了用这些日子省吃俭用下来的工分,所置换的好几匹粗布和两大袋子干麦,用一辆小车从河边慢慢得给推回家来。

然而,当他重新从家中逃走的时候,他所带回来的一切都没有了;就连身上用布袋改制的号袍和长的足以遮住脚踝的胯裤,都被家里给用亲长尊卑有序的缘由剥夺了。

仅仅因为他是在气不过家里老人的苛刻和与小气,只给男丁盛了小半碗麦饭,女的和未成年的孩童就只能在边上眼巴巴的咽糠菜粥;而与一贯固执己见的阿爷争执了起来,还信口对本村的族长兼做村头孔不更,孔大善人说了两句质疑的话;

然后就引得家里一片的哗然起来。兼职村中更人的老父亲,更是痛心疾首咆哮着呵斥说,他才给草贼干了几天活吃几天米糠,就给弄坏了心眼污了肝肠,竟敢说起本家族长的是非来了;

毕竟,包括家里在内的全村人若不是孔族长好心给减了租佃,又刚刚宣布宽缓了例子钱,早在这世道中早就饿死、逃荒去了。还能全家人囫囵的凑在一起勉强度日,这都是感激不尽的莫大恩泽了,怎么还敢、还敢蹬鼻子上眼的忘恩负义呢。

一时之间整个家里都闹翻了,母亲揽着弟妹担惊受怕的眼泪,嫂子阴阳怪气的责备,老实巴交兄长的埋头生闷气,二姐和上门女火烧浇油一般的明劝暗怪,。。。。。。。

然后,由他大哥和父亲亲自动手将满肚子委屈和不解的他,给剥了衣服而绑起来强令跪在祖宗牌位前,请罪赎过一整个晚上。。。。。

就连孔三多,贴身藏着打算给弟妹置办身像样物件的十几枚铜子,都被父亲搜了去打算用来买香油,请替村尾矮脖子树下的张神婆他驱邪云云。。

然后他越想越想不通,越想越是愤恨和悲哀起来,明明是自己代替兄长去受罪,也明明是自己一番心意的给这个家带来了好处,却是为了一句话而变成了这副众叛亲离的遭遇。

他忽然就想起来当初在那些太平“贼”新开辟的农场里干活时,那些管教他们的工长们,在无论吃饭睡觉出工前后,所时时在口头上所念叨的那些口号和道理。

“穷汉头上三把刀,租重、税重、利钱高。”

“农人脚下三条路,逃灾、讨口、坐监牢。”

“田主算盘响,佃户眼泪淌!”

“大路弯弯一条龙,一家发财九家穷。佃户半夜就起身,田主睡到太阳红。”

“神权、夫权、族权三座山,欺压到死不翻身。。”

原本孔三多对此有些不明白和糊涂的地方,但是想到了家中的遭遇和反应之后,似乎一下子就变得有点么似懂非懂的通透起来了;

身为三孔村大姓孔氏的族长,这位孔不更,孔大老爷,岂不是被太平军所言中的情形之一了。况且他也不是个真正手上干净的才对。

要知道虽然他整天笑眯眯的总是一副与人为善的模样,但是每到青黄不接和秋收之季,这位世代行善积德之家,总是会勉为其难的带着公人催逼下来,而锁拿走了一串串哭哭啼啼的乡人;

然后再居中打点的名头,让那些家眷按下变卖田产或是借贷下一笔例子钱,才得以被放还回来。而在他家宅里的地牢和刑房也是有所耳闻,那可是为那些一时还不上租佃和契子钱的乡人,所格外准备的额事物啊。

不要说村子里的那些外姓之家,就算是本姓同族的另外一些穷家破户,也有进去一次就彻底疯了,然后连夜赤身露体的跑出去溺死在河里,留下老婆孩子“自愿”卖身为奴来还债的例子。

如今,那些横行乡里的胥吏都不见了,孔家大宅里的狗也不叫了;而这位孔大老爷也越发的好心和热衷慈善起来,新近甚至还牵头重修了祠堂,还不要大家出钱出物,只要人工到了就行。

所以,相比为此感恩戴德容不得别人一轮上半句的老父和兄长,他又不免有些困扰和惶惑起来。

“我们走后,他们或许会给你们减租子和宽缓重贷,会提高你们的工钱。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在前驾车的柴二娃,突然对着他说出了这么一段话。

“这是管头在岭外巡视乡里的时候所说过的。这世上可没有什么无缘无故的好处和善心的,若是没有义军到处杀尽土豪劣绅,逐一清算那些豪强大户欺压百姓的罪迹;这些恨不得把穷苦人敲骨吸髓的血虫子,又怎么甘心舍出一点儿小恩小惠来收买人心,好胡混和欺骗一时以为自保的手段呢”

这一刻,相对于目瞪口呆而不明觉厉的孔三多,杨师古却是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道。

“虽然是出孟子性恶之说,但唯今世间变成这个样子,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勤恳良善者毫无立锥之地,应是这个道理才对。是以才有义军应时而起呢。。”

这时候,前方道路边上的稀疏林子里,突然就闯出两个相互搀扶的身影来,随即又跌跌撞撞的扑倒在了土路上,车上孔三多却是忍不禁惊叫起来:

“大狗子。。。李团儿,你们怎么变成这副模样了。。其他的人呢,”

他还记得这两位也是这次从做工农场里,同行回来的乡党之一,只是属于规模更大的另一个邻村;因此,这次一起结伴回来的足足有好十几个人呢。如今这两个却是一副遍体鳞伤,衣衫身上占满泥土和血垢的模样,看起来尤为凄惨和可怜。

“究竟是出了什么状况了。。”

想到这里孔三多不禁再问道:

“他们可都遭了难了,只有我俩见机得快才跑出来啊。。。”

名为李团儿的邻村青年不由又是惊惧又是愤恨的咽声道

按照他有些结结巴巴而时常语无伦次的反复描述,他们这一次回村本来还是好生生的,多少得到家中的欢喜和赞叹。

但是其中有一个叫马石头的,回家之后发现自己的妹妹不见了;询问之下却是因为家里欠债太多,已经被同村陈不举陈大官人的庄子拉去抵债了;然后他就想拿自己带回来的一点粮食和东西,上门去尝试着说些好话交上部分例子钱,好把妹子给讨还回来。

结果就是被拉进门去痛打了一顿扣了下来,传话要他家人拿钱财来赎免无端冒犯之过;然后另一个喜欢他妹子的同伴,听见了他家的哭声之后实在有些不甘心,便找上了那些一起回来的同村青年,一起道陈家庄子去要人和讨个道理。

这一次对方倒是出来个颇为面善的管家,口口声声说是一场误会,又痛骂了看门的门子一通,再颇为客气的将他们请了进去,然后突然关起大门。

随后这些被骗进庄院里的青年们,在那些围起来的家丁和仆役棍棒下独立难支;而相继被头破血流的打倒在地奄奄一息了;只有大狗子和李团儿两个靠的墙边近,而得以在挨打之下乘其不备拼了死力跳逃出来;

然后他们逃回家去叫人帮忙,却发现左邻右舍的乡人都是避之不及的将它们孤立起来。那些老人们更是脸生的咒骂和责怪,他们这些尽给家人招灾惹祸的愣头青。

随后,更有来自陈官人家的奴仆在村中敲锣喊话,声称走了两个光天化日之下强闯宅子劫夺财物的贼人,让村内邻里不得包庇私藏。。。

这时候听到远处隐隐的犬吠声,半边脸都青紫血肿起来名为大狗子,却一直没能说话的年轻汉子不由浑身颤抖起来粗声道:

“坏了,这些狗贼和杀才又追过来了。。”

然后,就有几个青衣小帽的身影从林子里钻出来,手里牵着一只叫嚣不停的黄皮大狗,汹汹然的扑上前来隐隐的叫喊道:

“兀那汉子莫走,竟敢当道勾结我家主人追拿的贼人。。。定不轻饶。。”

这一下,就连靠坐在牛车边上的孔三多也不禁脸色煞白起来:

“难道他们竟敢当道杀人不成,我们可是给义军做事的人啊。。”

“完了,完了,他们可是说了,就是要给那些为贼做事的人以儆效尤啊。。”

李团儿更是用哭腔回答道

然后却见柴二娃拿出个哨子吹了一声,就听得空中又细微嗡嗡似得蜂鸣声响起,那些持棒端刀冲过来的家丁,突然就纷纷惨叫起来而滚倒在了地上,就连那只大狗也是哀嚎一声就被无形的力量钉死在了侧旁的树上。

这时候,从道路另一边的不远处,纷纷走出一些挎刀披甲而端持着连弩的灰衣士卒来,走到这些逐渐死透了的面前

而在几个义军骇然惊吓的手软脚软,而相继扑腾跪倒在地年轻村汉目瞪口呆的表情当中,柴二娃这才转头对着杨师古解释道

“杨先生勿怪,这是为了出来行走的安全计。。却不想撞上了这种事情了。。”

。。。。。。。。

“这种事情还有必要上报我来决断么。。就近的屯庄和驻留据点,难道就不能有所反应和作为么。。”

当周淮安藉此得到消息的时候,心中却很不适滋味对着左右喝声道。

倒不是因为在杨师古面前出丑丢脸的缘故;而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底层人们,实在是被世世代代的苦难和强权,给折磨的麻木不仁或是顽固愚昧到极点了。因此,想要从心理上改变他们的认知,显然要不肉体消灭的强制手段更难,也更加的任重道远啊。

“义军不是宣称要替天行道,于穷苦人讨还公道么。。若是各地的驻留士卒和乡官、屯长之属,遇到这种事情若是不能代表太平军替他们出头,那这世上还有什么人能替他们出头了。。”

“不管之前的是怎样的缘故,归根结底他们可都是替太平军做事的人;若是太平军连他们都保全不了而任人残害的话,那这世上还有脸说让人追随和出力么。。”

“这一句不是乡里可以自决的事情了,而是涉及到太平军的权威和尊严。所以一定要彻底盘根究底的严查下去,那怕宁枉勿纵和有所诛连,也要把所有可能有所干系的人都给我揪出来,接受相应的后果和代价。。”

“另外,再让正在休整的三支队成员,重新编成行动组深入相应地方。再以检查军法和风纪的虞候司为协力,彻查这其中是否有基层办事人员和乡官、吏目,以及驻队的头目;是否接受乡里的交接、招待和求请之事。。”

“再传令下去,只要是在太平军手下做过一天的工,那就要收太平军的节制和庇护,不是别人可以轻侮的。。可以鼓励那些正在各处工地、农场、矿山中的本地民壮,踊跃出首和揭举所在乡里的各种弊情和不法之事”

“若是事后得以查证得实,出首者可获罪徒的部分家当,以为酬赏和举家他乡安置的待遇。。”

这是虽然是一个令人遗憾和悲伤的结果,但未尝也不是一个转机和突破口;比如对于那些在地方上蛰伏起来的残余乡宦、缙绅、宗长势力,名正言顺的藉此进行一轮有错过没放过的犁庭扫穴。

另一方面,则是以这些愿意出来给太平军干活,或者说有意寻求变化和机遇的乡里青壮为契机,就此人为的造成那些尚未经过战乱破坏的地方上,原本死水一潭的胶着和固化局面就此被分裂和扰动起来。

哪怕去为此付出一些矫枉过正式的偏差和打击扩大化的人为错误,也是可以接受的代价;在这个充满绝望的时代并不害怕犯错的代价,可悲的是哪怕付出了全部努力,也看不到希望和改变的结果。

当周淮安亲自布置好这一轮的行事之后,却又有新的消息传来

“大将军府封我为义军西面统领,后路兵马副总管。。。并邀请我亲自前往江州一会?。。”

书评突然就变得很少了,时不时的安家不喜欢的剧情,就不评论了啊

第二百三十九章 乱投第六百一十九章 妙尽戎机佐上台(续第四百四十八章 他乡各异县第723章 此时顾恩宁顾身(续)第808章 人生只合扬州死(续)第八十四章 心事第984章 单于一平荡(下第五百二十章 尽是将军镇抚功(中第五十七章 城下 (续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惟德被生民(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逞勇赴江汉(中)第五百八十四章 弓矢新韬士马残(下第十一章 活下去第二百八十七章 行路雨纷纷第七十章 夜色(已经错掉的标题没法改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生民何计乐樵苏(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意想(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岩烽火连沧海(续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谲第七十五章 夜间第四百零五章 手招都护新降虏第998章 烽火入洛阳(中)第847章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下)第三百三十章 等闲平地起波澜(上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远道不可思(下第995章 羽檄起边亭(续)第799章 鬼哭啾啾声沸天(续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峥嵘3第五百七十一章 千岩烽火连沧海(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中国浸强胡浸灭(续 章节又弄反了第734章 传道单于夜犹战(续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辗转不相见(中第749章 一生惟羡执金吾(续二)第1003章 收功报天子(中第三百二十五章 遥寄雁南书(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渐变第五百零二章 客路山川生日发(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江东地近保生全(续第六百九十七章 胡沙猎猎吹人面(中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南北路人绝(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弓矢新韬士马残(续第888章 虏阵横北荒(续)第871章 野死谅不葬(中)第九十八章 潮阳(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城池未觉喧(上第750章 秦王筑城何太愚第685章 天下同为尧舜人(续第四百四十五章 书中竟何如第十七章 还是活着(中第十九章,活着不容易啊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苦未平第一百四十章 意想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川北虏乱如麻(续九第一百零一章 城欲摧第814章 乃知兵者是凶器(续二第726章 遥闻鼙鼓动地来(中第972章 挥刃斩楼兰第五百二十一章 尽是将军镇抚功(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尽是将军镇抚功(下第1018章 分兵救朔方(中第985章 单于一平荡(续第五十五章 骤然第695章 手招都护新降虏(续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招远第二百零七章 交州2第964章 画角悲海月(下 又是4000字第十六章 还是活着第819章 请君莫奏前朝曲(续二第882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仇寇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表里两相知(续二第784章 富国强兵二十年(续二第999章 烽火入洛阳(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造4第三章 活着(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行路雨纷纷第996章 羽檄起边亭(续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乱动4第729章 遥闻鼙鼓动地来(续二第八十五章 切换第九十五章 想法第一百四十七章 渐变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千岩烽火连沧海(续七)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定5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洒阵云飞(中第810章 乃知兵者是凶器第732章 传道单于夜犹战(下第731章 传道单于夜犹战(中第1011章 行歌归咸阳(续二第947章 列卒赤山下(续二)第776章 无罪见诛功不赏(中第795章 鬼哭啾啾声沸天第五百七十四章 千岩烽火连沧海(续三)第934章 兵威冲绝幕(中第三百七十八章 既喜朝闻日复日(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复起第八十章 心想第824章 禾黍不获君何食(续二)5000字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