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一章 风波

芝心斋中,瑞娘在罗汉床旁小心翼翼的问高夫人:“夫人,申时过了,该用饭了。”

高夫人心中一阵烦躁,皱眉摇头,说:“等会再摆饭,十二娘还没回来?”

自下午十一娘独自回来,并告诉她十二娘被单独留在了沛王府,她的心情就十分糟糕,之前对女儿能去王府玩的期待,变成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矛盾情感。

她一方面嫉恨不已,为什么被留下的是干瘦弱小的十二娘,而不是她靓丽可爱的女儿?十二娘有什么本事,在外处处受到关注,连沛王也对她另眼相看!

另一方面,高夫人又觉得有些憧憬,若十二娘真的进了沛王府,高家离重振门楣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虽然不是十一娘,但她好歹是高家走出去的女儿……

她心里翻来覆去的想着,十二娘一刻不回来,她就一刻吃不进饭。

正烦躁着,有丫鬟进来禀报:“十二娘回来了!”

高夫人立刻从罗汉床上坐起,瑞娘更是走到门边亲自替十二娘挑帘子。

十二娘提着两盒许锦记的糕点面容带笑的走进来,进门就说:“许锦记的生意真是好,我想买些糕点回来给大伯母打打牙祭,谁知等了足有半个时辰才买到,一时耽误晚了,险些被关在外院呢。”

高夫人疑惑问道:“你不是在沛王府吗?怎么是从西市回来的?”

十二娘早就预料到大夫人会盘问她,便说:“沛王带我去西市看赛花节了。”

大夫人更是疑惑了,追问道:“都去了哪些人?因何独独留了你?”

十二娘本着少说少错的原则,装作一问三不知的样子,说:“带了我还有他就几个侍读,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带上我,沛王留下我的时候把我吓坏了,后来什么也没说,只是带着大家去街上玩。”

高夫人心中已有计较,惊疑不定的想到,莫非沛王真就喜欢十二娘这种瘦小的女子?或者,是王勃从中牵线,故意拉拢他们的关系?

如此一想,高夫人心中悔恨,她早没料到这个王五郎有这样的造化,若是知道,就对他亲近一些,也让十一娘多跟他一起玩了!

想到十二娘有朝一日也许会飞上枝头变凤凰,她脸上就带了假笑,说:“你上街玩一次还记得给我带些点心回来,真是个有心的孩子,不怪你大伯那样疼爱你。”

十二娘也陪笑说:“大伯母和大伯父对我有再造之恩,我自然时时刻刻记挂在心里。”

大夫人听了这个话,心中稍安。

回到结香草庐,十二娘写了一封信给朱掌柜,让阿兰送去给秦刚转交。

朱掌柜正在为莫名丢了珍贵花草而担心,不知该怎么交代,看到秦刚送信来,心中更为忐忑,以为是来询问赛花节结果的。可是拆开信一看,见花主已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如此清楚,还安慰他不必为此事担忧,一切等沛王府的消息即可。

他感慨万分,对秦刚说:“你家主人真是通情达理,我正愁不知该如何交代,他反倒先宽慰我的心,朱某感激不尽!”

秦刚虽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但见朱掌柜夸十二娘,就笑着说:“那当然,我家姑娘心最善了。”

朱掌柜倒惊了一跳,问道:“姑娘?”

他的东家当初告诉他有人要送花来寄售,并未说清楚对方身份,只让他好生接待着,后来牡丹花卖了大价钱,他与东家一起议论时,东家更是不提花主的身份,只让他把账目整理妥当。

如今听秦刚说是个姑娘,他更是震撼,居于深闺里的姑娘能够把下午发生的事情知道的一清二楚,可见真的不简单!

秦刚也惊了一跳,朱掌柜似是不知道花主是十二娘,又想到十二娘从不直接跟百卉阁接触,当下不敢再多说,送完信匆匆告辞。

宫中收到沛王进献的冬梅,一时称奇,又有祥瑞之说传开,当下人人歌颂天佑吾皇,降下冬梅以治恶疾,更赞沛王忠孝仁厚,贤明睿达。圣上下旨褒奖沛王,加扬州大都督,赐良田布匹无数,朝中众人一时之间只知沛王贤,而不知太子弘。

百卉阁因此得到百贯赏赐,赏花节悬而未定的花魁也自然落到了他家,名头瞬间打响,赵大郎和赵吴氏喜不自禁,托了熙娘从中牵线,借着珠姐儿满月酒的机会,亲自向十二娘道谢。

赵吴氏再次和十二娘见面,态度比之前更为客气,对十二娘的感激是诚心诚意,并不觉得客套。十二娘也不跟她生分,直接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能有这样的造化,实是我没有料到的,这是百卉阁的福气,姐姐不必如此谢我。只是如今祥瑞之说被传的越来越玄乎,我怕过犹不及,还请姐姐多注意一些,千万不要被皇家琐事给缠了进去。”

听了这个话,赵吴氏神色凛然,想到了他公公对丈夫说的那番话……

赵大郎偷偷开花店的事情,赵老爷是知道的,但因为书香门第不愿与商贾直接有关联,所以面子上一直装作不知道,任由赵大郎夫妻私底下去弄。

一向不插手花店之事的赵老爷头两日突然找到赵大郎,与他说起朝廷上的事,言语中的意思就是沛王如今之势几乎要盖过太子,他恐怕会生出事端。

赵大郎自然知道父亲在担心什么,仔细听训之后去百卉阁里要求众人决不可拿祥瑞造势,纵使有人说起来,也要尽量推掉之间的关系,毕竟当初拿祥瑞说事的是沛王府上的人,而不是他们百卉阁的人。

赵吴氏回过神,发现十二娘跟他公公担心的是一样,觉得这个女子有高瞻远瞩的眼光,看她与之前更为不同。

皇家之事,两人不敢妄自议论,点到即止。

而王家的小书房里,王勃、王励两人凑在一起也在议论这个事情。

“元之说沛王刚从宫中搬出来自建王府,就弄出这样的事,恐被谗臣拿去说嘴,离间了太子之间的兄弟之情,但是唐子甫却说此乃顺天应命,不必担心这些莫须有的事。”王勃一脸忧虑的说。

王励点头道:“元之的顾虑有道理,圣上今年一连两次对沛王大肆封赏,他如今是所有皇子中风头最盛的,若有人故意生事,风波再所难免。沛王年幼,又是皇上皇后最宠爱的儿子,就算追究起来,也不会轻易贬斥他,一定会从身边之人下手,你跟元之要当心,该劝谏的话还是要说,不然真出事落到你们头上就不好了。”

王勃点点头,姚元崇也跟他商量过,他们两人该说的都说了,但是沛王认为他跟皇太子感情亲厚,断然不会出现他们担心的情况,加上唐子甫在旁怂恿,两人已是劝不回来了。

所谓物极必反,不出半月,就有谏臣弹劾沛王的实封食邑与太子比肩,奏请皇上削减。

唐朝的封爵有食邑,但往往为虚封,只有实封者可以享有所封地的租税收入。

沛王虚封食邑两万户,实封八千户,太子虚封食邑三万户,但实封也仅有八千户。何况沛王的食邑多为扬州这类物华天宝的地方,更显得皇上偏爱。

沛王初次被卷入朝堂之争,显得非常受打击,他与皇太子都是感情用事之人,彼此感情很好,但因为立场,却身不由己的渐渐走远。为了避嫌,沛王进宫的次数少了,人前露脸的机会也少了,转而玩起了斗鸡,虽有人劝谏,不想看到他不务正业,但更多人心里却是松了一口气……

这事儿沸沸扬扬的闹了一阵,皇上皇后心情十分烦闷。

适逢八月盛夏,苏定方将军在高丽大捷,围平壤城的好消息传回,顺利化解了朝堂上的郁闷之气,众人的注意力瞬间被引到战事之上,食邑的问题就这样被刻意压了下来。

朝堂之上的事情,与十二娘并无什么干系,稍有牵连的百卉阁与姚元崇、王勃,也各有打算,一切都相对相安无事。

之前金钱绿萼梅得到的封赏,百卉阁分了十二娘一半,她现在也算是小有资产,在她不知不觉把结香草庐的四只箱子装满之后,燕娘再也没有管束过她花钱之事,反而心疼起她,让她不要因画画赚钱而把自己累到。

而高夫人因为沛王的原因,对十二娘温和不少。就在一切静好之时,高家内部却发生了一件小事……

闷热的夏夜,十二娘开了窗,打着扇子在房里慢慢踱步,燕娘在一旁拿着针线做活计,一边与她说着家常,正说到六娘今日回来探望大夫人,特地给十二娘带了一盒香粉的事,两人忽然听到院门被敲的砰砰响,并伴有女子的呼叫声传来。

“十二娘,救救我,救救我……姑娘……”声音紧张而凄厉。

十二娘大惊,从窗边向外看去,阿兰已经跑到了门边,隔着门紧张问道:“谁、是谁?”

“阿四,我是阿四……”

————

【小羽:十二娘的处境要发生本质变化了……】

第32节 少年第一百一五章 横祸2第一百二七章 心意第40节 拜师第16节 晚宴第60节 瑶台第77节 行事第一百二零章 守岁第95节 婚事第一百一三章 转折第168章 问候T第38节 生辰第106章 侍读第168章 问候T第37节 生辰第一百一九章 喜事第34节 少年第21节 请帖第106章 侍读第一百一八章 驱逐上架感言第3节 高家孤女第63节 夜行第30节 闺秀第109章 邀请(二)第1节 高家孤女第102章 送嫁第65节 私会第131章 会友第66节 私会第8节 姐妹第18节 请帖第26节 刘府第57节 送书第42节 拜师第72节 见机第176章 坐赃第133章 表白T第36节 黑心第13节 误会第76节 行事第33节 少年第157章 探花T第7节 姐妹第70节 重九第87节 曲江池第101章 送嫁第164章 奉笔T第163章 备用T第78节 选择第102章 送嫁第163章 备用T第28节 刘府第155章 东宫T第109章 邀请(二)第8节 姐妹第一百二零章 守岁第99节 卖花第3节 高家孤女第150章 噩耗T第14节 误会第4节 羊皮书第19节 请帖第27节 刘府第84节 拜年第136章 水中捞月第一百三十六章 水中捞月第46节 请客第34节 少年第169章 用心T第12节 赴宴第169章 用心T第130章 先机第142章 提亲T第146章 云起T第一百二七章 心意第45节 请客第44节 请客第163章 备用T第46节 请客第一百二一章 冲撞第156章 太子妃T第37节 生辰第31节 少年第18节 请帖第166章 任务T第41节 拜师第一百一九章 喜事第150章 噩耗T第61节 瑶台第60节 瑶台第一百一三章 转折第61节 瑶台第46节 请客第2节 高家孤女第147章 拒绝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