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印证

琢磨了点东西,端木原在长沙又捞了盘缠,心想也不能光自己知道,于是就跑去武汉,又见了张德一回,把自己的琢磨,和老张全盘托出。

“平之兄的意思,我已经明白。”

老张点点头,“其实说起来,倒也不只是房相如此,旧年河南总统府杜总统,亦是有如此考量。”

考量什么,就有点说道了。“忠君”是肯定的,但“忠君”是主要业务还是顺带的,就有分歧。至少当初杜如晦是“忠君”为主,为杜氏谋三代是为辅。毕竟,跑去河南跟山东人贴面搏斗,绝对是典型的“为王前驱”。

事实也是如此,事后就是李董收割山东河南各大世家,可要是没有杜如晦先行试水,也没那么顺利。

其中影响的变量太多,当然是不仅仅杜如晦一人,比如还有洛阳豪族,江淮新贵,甚至还有新兴产业的土老板,牵扯到的人物相当多,杜如晦也只能说是其中一个。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李董“卸磨杀驴”的意味有点浓,基本事后洛阳为核心的河南地区,杜总统的影响力不断走低,最终被边缘化。

“噢?如此说来,此举莫非会成为常例?”

“不拘皇帝还是宰辅,都希望如此。”

此言一出,端木原顿时愣住了,“行中书省”成为常例,显然就是皇权相权博弈后的结果。相权是死定了,三省五省官长,最终结果,大概也会成为荣誉加衔。当然相权不可能主动去死,都是人杰,凭什么就因为你是皇帝,所以老子就要听你的乖乖去死?

能做到帝国宰相的人杰,又岂是那么好糊弄的?没点交易,门也没有。

李董固然是一步步地试探,收回股份搞“私有化”,弘文阁的建立,就是亮明了态度。

闻弦知雅意,一众天王心中有数,中央没份,地方总归是有仨瓜俩枣的吧?

而李董默许的地方,都暂时不是他的基本盘,朝廷的威仪并没有彻底贯彻。扔给老伙计去折腾,他不心疼。

饶是到了贞观二十年,粗暴的“南北对立”依然是存在的,不过大唐立国,到底也是快三十年,哪怕是一个人,三十岁也是而立之年,心思也不可能继续放在掀女生裙子这种事情上。

也该收心上班,然后挣钱养家啊。

而立,除了成家,也该要立业了。

“听操之公的意思,这‘湖南’是应有之意?”

“不但有‘湖南’,还有‘湖北’。”

“还有‘湖北’?!”

端木原提高了音量,“如此说来,怕不是下来几年,‘行中书省’之官长,当成汉时州牧?”

“又没有军权,州屁个牧。”老张摇摇头,也不瞒端木原,“这既是皇帝让出来的甜头,也是皇帝挖的坑。做好了又怎样?做好了添丁进口,这还不是国朝民部账面上的数字?难不成还能是总督府的奴婢?”

“话是这么说,但毕竟一省之地,稍作经营,赶超五姓七望,不在话下。”

五姓七望的地盘,也差不多是这么一个意思,盘踞数十州,除了府兵不归他们管,人事权、财政权,中央的腰杆以前还真不硬。也就是中央财政发达起来,才全家老小一波流带走一家。

就这,还多亏心理变态反社会带路党……

“也只能如此自我安慰,于房相而言,这江西省总督有甚意思?只是如今大唐越发强盛,贞观一二三年甚么光景,如今又是甚么世道,平之兄也是知道的。这大势犹如大风,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个大小风口,想要上青云,不在风口借力,又去哪里呢?”

“操之公,说句大不敬的,当今皇帝自以为得计,但长此以往,却未必如愿当初。”

“话虽这么说,但这个长此以往,是多长?贞观朝一结束,后人说起,言必称‘贞观大帝’‘圣人可汗’,还会管那许多。”

李董会不知道其中的风险吗?但和眼前的收益比起来,还是拿老伙计当长工来用,收益最大啊。

四大天王哪个不是人杰?这样的人杰,财政拮据的时候,凑在中央一起跟山东人较劲,那也不是不可以。对外跟人干仗,也要用到人杰的超凡能力。

可作为一个老板,数钱数到手抽筋,还要啥老战友的“主观能动性”?你他妈给朕老老实实上班干活就行了。

公司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朕!

至于分公司,凡是朕伸手就能摸到的地方,你们就不要去了;凡是连年亏损的地区,你们就去努努力……

很公平嘛。

就算房玄龄杜如晦他们不爽,还能怎样?造反?那是肯定不可能的。他们先后造了隋朝造了武德朝的反,再造反是要疯啊。就算真的要反,那都是子孙后代的事情,肯定不是他们的事情。

再者因为“地上魔都”这个奇葩,加上海外金银产量暴涨,使得地方对外收益出现了质变,这样人杰们滚到地方厮混,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开源节流”“止损割肉”……都是基本操作。而跟“地上魔都”勾搭在一起,只能说利益趋向,导致了这么一个结果,个人意志在其中的作用,只不过是起到了推动。

“没曾想,老夫竟然身处大势之中。”

感慨了一声,端木原又道,“如此说来,这个‘湖南土木大使’,早晚都要换成‘湖南观察使’之类?”

“正是。”

张德直接承认了这一点,“房相筹谋江西,自然是要集中资源办大事,‘湖南’多少有点放任自流的意味。”

“有功房相不缺,有过房相不背,好算计。”

“贞观名臣,哪有差的。”

端木原继续感慨,拿起茶杯,从张德敬了一杯。

“老夫还是继续‘行万里路’吧,这勾当见多了心烦。”

“平之兄是个纯粹君子,看得到却不去做,境界高我太多啊。”

听到张德的话,端木原又拿起了茶杯,不过这一回却是没有应和,他从官场逻辑能看懂房玄龄之流,但眼前这位,用官场思维是看不懂的。

官场老油条讲话,可能九真一假,但张德说的每一句话,端木原都不会当真,不是说不信,而是端木原觉得,张德说什么话,都是就那么一说,而听众,也不过是就那么一听……

第十九章 课业第三十三章 还是算计第八十九章 扩产第二十一章 新阶层第七十二章 办事第四章 玩数学的真厉害第六十六章 开饭了第六十二章 业务多第六十章 风流潇洒第三十章 功德取舍第四十四章 等待第二十四章 不同凡响第九十三章 炮击第四十四章 等待第四十二章 准备还价第二十六章 铁路第八章 期望第四十五章 有利可图第六十七章 太谷县令(一更)第十二章 人物第八十四章 家业(一更求票)第七章 谋事在人第十九章 需求第十一章 公关第八十五章 见君王第五十八章 服第四十三章 和平保证第七十二章 反应第九十四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八十九章 给人撑腰第四十四章 好本事第三十一章 谁是张小乙(求推荐票)第二十三章 麻烦第九十三章 光明正大第七十章 人老成精第八十章 半成利第十六章 猎杀第七十章 人老成精第六十六章 深坑第八章 期望第五十四章 决心第九十九章 摸底第五十一章 有备无患第十二章 恶心人第四十四章 义务教育第九十三章 革新第五十五章 不一般第九十三章 要领会精神第六十九章 与人为善第七十六章 为了民主(一更)第七十三章 凭本事吃饭第十九章 平淡是福第五十二章 好手艺第七十七章 无穷无尽第七十七章 愿景第二章 震荡第五十六章 柴嗣昌的忧郁第五十章 吃他用他第十八章 求援第十一章 抗税背后第七十章 京城风华第四十三章 纷纷请战第九章 方向第十五章 想做官第四十三章 喜事第七十五章 浴血奋战第五十三章 宝贝第四十二章 贤明第八十九章 巧取豪夺(二更)第三十四章 曲江夜宴第四十六章 表哥的进化第八十四章 家业(一更求票)第八十七章 歪打正着第三十二章 喜剧葬礼第八十章 帮闲第六十一章 我跟太子交情莫逆第四十六章 事涉禅宗第二章 读书识字第七十五章 浴血奋战第十九章 温文尔雅第十七章 光第十六章 幽州来客(第三更)第十六章 心灵港湾第十四章 增长点第七十六章 贵族气质第三十八章 编排第七十二章 随意第四十八章 投资第九十二章 胃口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员第十七章 孺子可教第五十章 吃他用他第九章 皇后让利第七章 令人拜服第七十章 京城风华第九十四章 薛氏大炮第四十三章 皇帝是不同的第九十四章 在川上第十五章 想做官第三十六章 高句丽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