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忠

“大父,大父,复州鄂州在‘进奏院’的‘院士’缺额,怎地让给了三郎?季叔也太偏心了一些。”

漠北的一处“大城”,夯土墙配合着古怪的“堡垒”,在一望无际的平地行,显得极为突兀。整个“城市”的布局就像是一个大羊圈,低矮的夯土墙一圈接着一圈,在外面不规则地散开,像水波一样,朝着草原荡漾。

此时此刻的漠北牧民,除了极少部分“野人”,已经很少有人自称xx部,多以“漠北人”自称。

强制定牧削减了大量人口,每年多余出来的青壮,都会拿到安北都护府从朝廷请来的“凭证”,或是前往辽东、朝鲜道,或是前往西域、河中。倘使读了书,能够认字的,当时就能混个队正,要是祖上有封赏,出过什么“校尉”,说不定还能混个“义从”将军当当。

唐朝并不掩饰对草原的放血,而草原部众,除了极少数突厥时代遗留的贵种势力,大部分曾经被突厥盘剥到敲骨吸髓的弱小部族,大多都愿意跟唐朝交换这点微不足道的利益。

姑且称之为利益。

都护府内外,多的是愿意给唐朝皇帝、圣人可汗效死尽忠的蒙兀人。作为被突厥人盘剥最残酷的部族之一,蒙兀室韦的青少年,是从祖辈的口口声传突厥人的残忍中长大的。

父亲、祖父是在绝望和恐惧中成长起来的,这世上本来没有救世主,直到唐军出现在了自己的视线中。

连骨力干人都心甘情愿献上最好最大最健壮的公牛,献给帝国的皇帝陛下,哪怕这辈子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一个“救世主”。

簇拥着从帝国故都前来的贵公子,营养跟上来的健壮蒙兀少年卫士们,很是羡慕地看着大都护大人的长孙。

他们并非是第一次见到大都护大人的长孙,但是这一回,“中国”似乎发生了剧变,使得蒙兀少年们羡慕的帝国贵公子,居然显得有些急躁,甚至还很狼狈。

身材极为高大的尉迟恭头发已经有些花白,若非须髯还很浓密,老态已经尽显。

嘭!

看着尉迟循毓,一言不发的尉迟恭站起身来,抬脚就是一踹。

咔、咔、咔……

被一脚踢的岔气的尉迟循毓发出了古怪的声音,半晌不能说话,脸色有点发白,捂着肚子躺在地上,半天都起不来。

“大、大父……”

“就为这点事情,你竟敢前来漠北!”

老魔头显露出来的杀气,周围的蒙兀少年全都以为,大都护大人会杀了他的长孙!别说蒙兀少年,就是厅内军将以及尉迟循毓自己,都感觉到,尉迟恭是想杀人。

“大父饶命!”

“哈……”

尉迟恭被自己的孙子气笑了,竟是愣在那里,“不成器的东西!”

此时,尉迟循毓才知道,自己爷爷想杀的人不是他。他并非是蠢货,脑海闪烁过几个念头,顿时明白自己爷爷想杀的是谁。

右武侯大将军有理由杀那个人。

鄂国公同样有理由杀那个人。

“玄武门”事变重要执行者依然有理由杀那个人。

胆气被祖父夺走的尉迟循毓却猛地鼓起勇气:“大父!此为千年未有之大变革!此时不争,更待何时!”

“找死——”

尉迟恭猛地抽出了佩刀朝着长孙砍去,周围军将见状,顿时一拥而上,将老魔头挡住了。

“都护!都护!息怒!息怒啊!”

“公孙千里迢迢前来漠北,孝心可鉴,都护万不可如此啊。”

一众军将怎可能让尉迟恭把尉迟循毓真个给砍了,而且看得出来,尉迟恭要砍死自己一个孙子,居然是半点眉头都没有皱。

在漠北轮换几茬的军将都很清楚尉迟恭一个脾气,倘使他骂骂咧咧吵吵嚷嚷,反而是无事的。

倘使一言不合就拔刀砍人,这是真要砍人……

连自己亲孙子都能随便砍死拉倒,这种狠人,让一种都护府的军将校尉都是胆寒不已。

“大父!大父难道不知道此刻正是最好时机!事情尚不明朗,正是一片混沌,倘若之后‘进奏院’诸事尘埃落定,到那时,再想争个位子,难如登天!”

此来漠北,尉迟循毓是做了充分准备的,他从自己老子尉迟宝琳那里可以确定一件事情,尉迟家跟张家是有默契的。

这种默契,源自尉迟恭和张公谨两人。

至于有没有牵扯到秦琼,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但是,只要有默契,那么尉迟循毓就可以断定,长安城中的变化,自己的祖父大人不可能不知道。而且很有可能,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

可是毫无疑问,不管是以“右武侯大将军”还是“安北都护府大都护”任何一个身份,尉迟恭都没有办法开口。

明明尉迟恭是忠心耿耿的,但并非臣子忠心耿耿就一定作数,要君上认为你真的忠心耿耿,才算真的忠心。

而李世民给出的条件很简单,让尉迟恭尚一个公主……

尚公主就是真的忠心耿耿,不尚,这忠心的含金量不够。

问题就出在这里。

“撒手——”

尉迟恭抖了一下巨大的身躯,直接将几个军将都震开。几人本来打算继续阻扰,却见尉迟恭把手中的战刀一扔,刀稳稳地扎入地砖的缝隙中。

“俺戎马一生,入唐事主,功名已然赫赫……”缓缓坐回原处的尉迟恭声音都有些变了,“如此荣宠信任,还要求个甚么?!”

仿佛是在问自己的长孙,但实际上在场中人,除了蒙兀少年,军将校尉都清楚,这是大都护在拷问自己。

长安发生了什么,军将中有门路的,已经从太原来的马队那里,得到了消息。如此“剧变”,边军要是一点动静都没有,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甚至有些灵醒的军将,早就开始动员麾下的校尉旅帅,只待长安城一声令下,他们就要千里勤王。

可偏偏“勤王诏书”是没有的,整个北地,都安稳的异常,一如往昔。

“求活、求存、求变!变者生,不变者死!”

尉迟循毓声音洪亮,双目血红盯着尉迟恭,“大父!这是大势,大势所趋!难道我们尉迟家不下场,‘房谋杜断’之辈,就不会继续吗?大父!旧时宰辅今何在?若非‘巡狩辽东’,若非‘弘文阁’,岂会有今时变化!若非死了心,怎会冒出甚么江西总督?大父难道还不明白,天下英杰,再不争,那就是死路一条!累及三族三世!”

“哈哈哈哈……”

听完长孙一通话的尉迟恭仰天大笑,“俺纵横天下数十年,甚么英雄豪杰君子小人没见过?争权夺利说的这般好听,说的这般迫不得已,俺还是头一回见。”

言罢,尉迟恭目露凶光:“俺便告诉了你,要说俺对陛下一点抱怨都没有,那是假话。但是,俺既为陛下爪牙,倘使有朝一日尔等无法无天,俺必奉诏来战!滚吧。”

“大父!”

“滚——”

忿怒咆哮的尉迟恭目露凶光,死死地盯着自己的长孙。

尉迟循毓哆嗦了一下,他知道,在自己的祖父这里,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

“大父保重!孙儿告退!”

捂着肚子,脸色惨白的尉迟循毓退了出去,到了外间,尉迟循毓微微叹了口气,旋即离开。

第六十三章 点到为止第六十五章 从未见过第七十一章 有才无德第二十九章 特殊贸易第四十八章 见者有份(第二更)第三十二章 改变第五十三章 掏钱花钱第五十三章 杜斩仙第六章 露面第六十九章 做事第二十六章 提携第六十三章 轻松第二十八章 被摩擦的人生经验第五章 太平地界第九十章 眼界第七十二章 随意第四十三章 气度第八十二章 此事无关金钱第九十八章 朝野“合流”第二章 王孝通第七十四章 珍珠弘忽(票!)第二十六章 都在酒里第三十八章 校书郎(一更求推荐票)第三十四章 有价无市香辛料第九十章 前瞻第七十一章 沔风第十一章 大开发第二十八章 被摩擦的人生经验第三十四章 有价无市香辛料第九十四章 恩·威第七十八章 溜须第十九章 采风第三十七章 有趣第二十一章 不死心第七十九章 见缝插针第三章 机灵鬼第一章 保利营造第六十一章 俱静第三十二章 诱惑力第七章 羞愧第九十八章 不夜城第十九章 人才难得第七十五章 坦叔的眼神第八十三章 工程热潮第三十章 谋生第五十二章 上升渠道第二十七章 给人添堵第三十四章 仗剑第七十七章 愿景第八十五章 筹谋第四章 癫狂第八十五章 有钱的反派第十四章 壮胆第十章 江枫渔火对愁眠第三十一章 关系学第七十二章 丝织竞争第三十一章 南京第五十章 定局第八十三章 猜测第六十八章 无人理会第五十八章 羡慕嫉妒恨第四十章 故人故事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们第三十几章 纯洁的友谊第四十六章 别样幼学第五十八章 时来第五章 地上魔都第八十五章 寻思着第一章 京中急件第五章 抓老鼠的第七十五章 别致唐茂约第三十章 生活哲学1第十三章 无道第五十五章 卢照邻(求票)第八十六章 铁面方能无私第五十九章 要求第六十三章 我信佛第三十四章 盼国强第三十章 兄友弟恭第七章 又是小道消息第二十九章 朕有点乏了(求推荐票)第三十四章 做文章第五十三章 知识就是力量第二十四章 公道第三章 千里驹第六十三章 点到为止第四章 招降纳叛第六十二章 开阔眼界第七十八章 地位第十四章 忙碌的狗第十二章 睡吧第八十四章 多年结果第七十一章 要做鸡头第七十一章 破壁第七十六章 崔娘子的麻烦事第四十章 自发性第四十五章 洛阳来客第二十七章 谁算计谁第九十一章 求生第六十八章 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