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非一日之功

能够督建“环渤海高速公路”,不管是哪个朝代,不敢说位列三公,“九卿”之一肯定要混一个。就算不是正牌“九卿”,比照“九卿”也是起码的。

巡抚使?那是什么东东?没听说过!

旁人为薛大鼎抱不平的光景,“薛书记”自己倒是很淡定,老板李世民不是没给他选择,回中央做个高官于他而言,毫无难度,一句话的事情。但选择“留守”辽东,却是“薛书记”自己的选择。

无它,有利可图。

“使君,怎地就愿意留在这‘苦寒之地’?”

“‘苦寒’个甚么?入冬是不烧炭还是少了火炕?出行是没有马骡还是少了耙犁?便是甚么都没有,我薛大鼎还有御赐的熊皮来防寒,怕甚么。”

薛大鼎看着张利,风采很是潇洒,让张三哥这个见惯了“时髦人物”的,此刻也不得不承认,薛公着实不输帅过城北徐公的张公。

“老夫问操之要人,为的还是修路。这东段又不是只有两条,除了通海,还要通鸭绿水。皇帝还在‘巡狩辽东’的光景,那鸭绿水的路,算是修了。死了很多人,河口那坟头不知道有多少枯骨。”

言罢,抖擞精神的“薛书记”倒也没显露什么惆怅,反而起身往外走了两步,才回头又道,“如今要修的,就是平壤城到汉州的路。还有汉州到熊州的路。”

“不过……”

语气一顿,薛大鼎眉目有些担心,“眼下朝鲜道东南还有小邦小国,诸如‘展漆山国’之流,灭国容易剿平难。倘使修路,便是个磨人的法子。北地用人,要么只会修路,要么只会打仗,但有一二个既能修路又能打仗的,此刻都在西域,哪里调得过来。”

听到这里,张三哥一愣,瞧薛公这意思,怕不是还要跟土著干架?不是说朝鲜道的蛮夷都已经全部干死了吗?怎么还有余孽的?

其实张利并不知道,朝鲜道并非只有高句丽、百济、新罗,其余诸如黑齿部之类的土著,也是自立为国的。还有海上岛屿,只要有人,便是一国,这和倭地极为相似。

新罗被反手干趴下,那女王也不知道流落到了哪里去,更遑论公主王子之流,于是也成了朝鲜道管辖的地界。

只可惜皇帝眼里盯着的,从来不是白菜棒子咸鱼带子,没有金山银海,岂能“巡狩辽东”?

皇帝在鸭绿水钓鱼那会儿,土著们听得唐朝大皇帝在侧,连个大喘气都不敢。待唐朝大皇帝前脚刚走,便有人举旗呐喊,似乎是要折腾一番。

朝鲜道行军总管又不是省油的灯,上去一通修理,或打或杀,倒也痛快,只可惜这些蠢蛋也是不长记性,流窜了一番,又起来热闹。

如今攀着一个“展漆山国”,便在临海的“釜山”啸聚,共有山大王一十八人,声势不敢说大,却也不算小。

放在之前,那也就是几队人马过去,三下五除二就了账,当兵的赚人头,做生意的也赚“人头”。

可也赶巧了,牛总管调派着人马登陆扶桑,这种小鸡小狗,哪里回去理会,倒是显得他们有些能耐。连扶余种的老铁,都屁颠屁颠过去帮忙做个“参将”,似乎是要给唐朝人一点点颜色看看。

牛进达是懒得搭理,可“薛书记”却不一样,他虽然只是“辽东巡抚使”,可皇帝还偷偷地塞了一个“朝鲜道黜置大使”,俨然就是要在朝鲜道好好地梳理一番州县吏治。谁做官谁不做官,便是他说了算。

不过大概是修地球上了瘾,“薛书记”成了个唯gdp论的顶级官僚,上来就琢磨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把朝鲜道的民力彻底榨干!

但他老薛也不是榨汁机,一把年纪能当几个人用?手头合用的好汉都在中原,愿意跟他闯荡的狠人也不多,于是乎便想到从外边借人。

这头一个想到的,便是张德张操之那里。

武汉当年是个什么情况,“薛书记”还是知道的。李道宗被封“江夏王”那会儿,遍地的鳄鱼,满山的“獠寨”。武汉创业之时,那是下水斩蛟龙,上山除蛮獠,战天斗地人人佩服。

十数年奋斗,才有二百万雄州傲视天下。

倘若真要寻几个合用的英杰,唯武汉不作他想。

于是“薛书记”就把要求告知了还在长安的张德,老张也是爽快,点了几人,便打包派了个快递,送到了辽东。

南人北上,适应水土就是个难题,好在张三哥数人都是走南闯北过的,抵抗力一等一的强,适应性让北人也是赞不绝口。只看张三哥吃着龙虾喝牛奶跟没事儿人一样,便是和中原老铁大不相同啊。

“使君,南方蛮夷和北地到底还是有些不同。獠寨的法子用在辽东、朝鲜……能不能相通,还不好说啊。”

张三哥虽说知道此来肯定升官发财,但他是个务实的人,也不会跟“薛书记”吹牛逼,如实讲了自己的看法。

见张利如此,薛大鼎更是满意,连连点头:“三郎放心,老夫非是要一日建功,汝安心就是。这熊州至‘釜山’的路,终归是要修的。也不瞒你,老夫受了钦命,要配合杜东海……”

听到薛大鼎说到“杜东海”,张利顿时反应过来。这是新设的衙门“宣政总制院”副总制杜构啊,如今杜相公家的大公子,可是“东海宣政院”的一把手。莫不是这“东海宣政院”……是要放在那个甚么“釜山”?

忽地,张利眼睛瞄到了堂前一副舆图上,这舆图形制不是朝廷规制,用的是武汉的路数。毕竟武汉制图多用等高线,放朝廷那边,等于是“看不懂”的涂鸦,对官吏们来讲,这就没有逾制,没有逾制,那就放心的用就是。

稍微看了一眼,张三哥顿时明白了过来,那“釜山”被人用红笔瞄了出来,这地界,将将好就在“鲸海海峡”的一头,而另外一头,不是倭地还是哪里?更要紧的,两岸中间,俨然还有大岛,简直是一座天然门户!

第五十三章 宝贝第六十六章 丰厚回报第九十一章 发动第九十六章 顺风船第四十一章 淮扬新风第三十五章 “考察”第十一章 太子又至第四十九章 艺术生(推荐票)第五十七章 何来不妥第三十七章 太子来了(二更求票)第二十三章 活跃的气氛第九十二章 春雨春雷第七十章 高人(第二更)第二章 温彦博的刀第二十一章 杀第八章 人地论第五十九章 冷静第八十五章 防微杜渐(大年初二第一更!)第三十五章 皇帝的迂回第九十七章 地方变化第七章 羞愧第五十八章 雅事第八十五章 认清现实第七十五章 奋斗第九十七章 赶巧第二十五章 要上船第十二章 大韭菜第三十章 深挖第二十五章 给个理由第六十三章 玩法第二十二章 赤裸裸第二十六章 君子六艺第三十章 深挖第五十四章 决心第十四章 飞扬第四章 脑洞第八十四章 家业(一更求票)第九十九章 意外之外第二十二章 又丢官(第三更)第六十二章 提督第五章 遗留第四章 癫狂第三十二章 同一件事第六十五章 早秋有点热第六十八章 一支穿云箭第十九章 投石问路第九十八章 冒进第九章 赴宴第三十六章 称宗道祖第八十四章 消耗民力第十一章 两证第八十三章 猜测第四十七章 来客吃什么第六十一章 给个机会第十三章 旧年福地第八十一章 秋战第五十八章 公子哥第八十八章 让利第二十二章 勤奋做事第五章 长安到了第二十一章 先做文科生第三十章 深挖第九十五章 红烧肉在燃烧第五章 需求第四十九章 燃烧第十五章 自由第十一章 大开发第三十一章 道友(第二更)第十四章 有条不紊第八十四章 做狗不易第八十五章 认清现实第八十一章 老一套第二十八章 时代嘲讽第八十七章 求人办事第七十六章 两个成语第二十五章 我们的事业无人知晓第七十一章 传家第十二章 过冬第四十九章 善后第八十六章 拘留所第九十二章 事态第十二章 不掺合第三十六章 卫公人情第十四章 吃“韭皇”第十六章 饼第四十四章 为了艺术第二十四章 探险家第十四章 野性第七章 那人却在(大家多投票啊!)第九十三章 以“义”之名第九十七章 造纸第五十九章 狗局第六十八章 吃肉长生(第五更)第二十二章 拉投资第二十一章 杀第三十二章 改变第九十二章 信息反馈第五十四章 决心第四十八章 变化第三章 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