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为国献身

提前让王玄策准备好设置州县的原因,就是天竺都护府很有可能就会安置在“苏河”两岸。

一般为了表示对朝廷的忠诚,方便王师入驻,朝贡邦国的王庭、都城,往往都是安置在便于帝国军队出入的道路上。如果帝国的军队经过的时候,会遭遇一条河,那么往往都城就会在河流的北岸。

所以举凡羁縻州的都督府或者刺史府,大多都是当地土族豪帅的驻地,随着羁縻州的消失,也就演变成了建制州县的驻所。

于是如果王玄策要建设南苏州,一期工程的主要土木营造,都会集中在北岸,而不是南岸。

除此之外,程处弼选择王玄策委以重任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王玄策在北天竺诸国走了一圈之后,跟玄奘老法师一样,居然搞了不少拥趸出来。

只不过玄奘老法师的随行者大多都是僧人,而王玄策则是效仿“榻上苏武”,搞了一堆的土邦“公主”……

就现在“苏河”上那帮听话的船工,有一半以上,都是来自一个叫“妮吉雅”的女大君投献。

这些船工,是“妮吉雅”的“嫁妆”,除了低种姓的船工之外,还有十五万亩的耕地,都是可以通过“苏河”灌溉的上田。

围绕着十五万亩耕地,大概有十几个村镇,是“妮吉雅”的附庸、仆从。其中有个镇子,属于“妮吉雅”世代管家家族所有,基本上“妮吉雅”的意志,就等于这个镇子的意志。

而现在,王玄策理论上就是唐朝来的新大君,当地人称呼王玄策为“苏河阿贾德”,意思就是“苏河”的主人。

这事儿吧……王玄策不敢认账,不是说拔鸟无情这种。而是他是带着唐朝官身的,过了勃律山口,就是敦煌宫的地盘,北方蕃人南下,又都是唐朝的鹰犬爪牙,他别说没那个贼心,就算有,也没那个贼胆。

只不过想要给皇上尽忠,给朝廷效死,你得有所牺牲不是?

王玄策失去的只是肉体,获得的,却是皇唐天朝的声威!

壮哉,长孙……王符!

原本蒋师仁差点中招,要不是老蒋灵醒,差点就被天竺娘们儿给睡了。反应过来之后,蒋师仁就寻了个由头,说是要前往“黄冠子”真人那里领点罐头尝尝,这便跑去北面坡地招募雇佣兵。

戒日王朝解体之后的事情,那是军阀、反王四起,而且这些个军阀、反王、土公当真是菜鸡互啄,人死了不少,却一块像样的地盘都没有搞出来。

唯一占据河流开拓生存空间的,居然还是远道而来的唐人。

“太昊天子”这个概念在加强之后,“天命”这个说法,也逐渐在大大小小的土邦王国之间有了认识。

而李淳风几次“伐山破庙”,把诸多圣地打造成了一种形态之后,斩龙台上的龙骸,当真是震惊各方。

各大流派信徒不管原本多么狂热,见到斩龙台上那巨大的龙骸之后,立刻匍匐在地瑟瑟发抖。

“圣遗物”造假这个事情吧,李淳风还真说不上熟练不熟练,毕竟就算是他自己,看到一堆巨大的骨骸时候,也是差点吓尿。

而中国来的雕刻家们,把巨龙头骨被利刃斩断的痕迹,做的当真是活灵活现,完全瞧不出PS痕迹,这如何不让人震惊呢?

要知道,骨头是真的……而伤口既然也是真的,必然是有顶天立地的大能,手持斩龙剑,把巨龙一剑斩杀。

狂信徒对未知的大恐惧,自然可以从原本的宗教中寻找答案,但很可惜,他们原本信仰的神,打不过“太昊天子”。

“黄冠子”真人的伐山破庙,倘若包装得好听一点,大概就是统一思想认识,加强思想管理,建设对大唐帝国主义事业有益的思想基础。

当年编排“李真人三戏白牡丹”的根脚,那也是李真人把某个以“牡丹”为标志的符号的淫祀给灭了三回。

编排成故事之后,画风有点歪,传唱度却很高。

但本质上就一个意思,“李真人”……牛逼!

那么“李真人”能三戏“白牡丹”,就能两戏“黑牡丹”。今天能戏牡丹,明天就能戏个莲花荷花什么的。信度河的河口有金合欢树,那李真人砍几棵金合欢树,镇杀几个天竺金合欢树变成的精怪,也是实属正常。

眼下在“象泉河”给“苏河阿贾德”当差的象雄人,不是真服气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王玄策,而是服气“太昊天子”,还有“太昊天子”麾下手持六道圣旨的掌教真人李淳风。

阿罗本老神父领会精神然后来一出“西游记”,那也是发现拜了这“太昊天子”啊,这江湖险恶也没那么险恶嘛。

因为江湖险恶就是我,我就是江湖险恶啊!

只不过“伐山破庙”之后,那么多的“善男信女”想要收拢起来再教育,也是相当的不容易。

天竺这个地界,族群极其割裂,没有哪个部族是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唐人的突然到来,才彻底改变了本地区的政治生态。

随之而来的,不过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作为天竺几百个国家的事实主人,唐朝黑手要下,但义务也要担。

十几二十万失意教众哪怕突然全员暴毙,产生的瘟疫也足够让人喝一壶的。

所以哪怕王符再怎么不愿意,为了帝国,该献身的时候就得献身。献身一时爽,一直献身一直爽。

而且只要“苏河阿贾德”没有公开造反,没有学着这个那个豪帅,去唐朝朝贡,那就屁事儿没有。

还是帝国主义事业中的一个好同志嘛。

至于说“妮吉雅”这等天竺土著大贵族的想法,根本不重要。事实上戒日王朝解体之后,军阀们也在寻找出路,其中最好的方法,自然是获得唐朝的支持,然后完成北天竺的再次统一。

只可惜找人打架也得看情况,就算现在找上了“西秦社”的好汉,东天竺那些个军阀,也不是省油的灯,照样找上了“广交会”。

现在东天竺境内,不但有“广交会”“苍龙道”的势力,还有巴蜀豪强以及“茶马道”的地方豪强。

尤其是像剑南龙日天这种特殊存在,因为是张德学生的关系,他能够轻松地借贷到大量资金,同时还能从汉阳钢铁厂直接赊欠一批优质武器装备。

“茶马道”上的护卫团体,目前是东天竺战斗力最高的。

毕竟,能够从剑南道流窜到东天竺,探险本身就已经是“九死一生”,而维持沿途的据点,除了要收买大量沿途土族之外,还要有一定量的军事存在。

这其中又涉及到了诸爨的合纵连横,后期力量的不断锻炼,很考验发起者的统筹能力。

政治、军事、经济、外交……一个都不能少,甚至还要学一点气象学、地质学、考古学以及语言学。

除此之外,对于山地作物要有认识,山区养殖要有概念……一个超大型的系统工程,需要的后方支撑,可不是什么区区钱粮二字可以支撑的。

为了吸引一定量的汉人进入这片地图,哪怕再怎么不喜欢,张德还是帮助龙日天同学打造了一系列的“翡翠”饰品进入上流社会。

老冰种起胶放强光满苹果绿飘正阳绿翡翠A货……赞。

至于给河流改个名字,叫作“金沙江”“金沙溪”,基本操作。反正骠国以北,被称作“大金山”“小金山”“满金山”“金多山”的地界,不知道有多少,反正一听就特别能发财的那种。

三旬老汉大大地坏,不过好歹龙日天同学,享受到了这种便利。

人在剑南喝得是“剑南春”,但“剑南春”能卖到东天竺去。

帝国的各方势力以不同的角色,在天竺粉墨登场。这种情况下,天竺本土的精英或者有识之士们,期望用唐人来斗唐人……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唐人不是不可以跟唐人斗,但要承担其中的风险。以“西秦社”“广交会”这个层面,还没有这个资格在一片膏腴之地上玩黑吃黑。

只有最顶级的中央大贵族,才有下场的资格。

而“妮吉雅”忙不迭攀附的王玄策是个啥?在皇唐天朝的政治版图中,就是个弟中弟。

所以实际上王玄策就是白嫖,不但搂了一只天竺美女,还搞了一堆“嫁妆”。

当然了,为组织献身,王符同志是不求回报的,一应所得,都上交给了组织。

很快,组织上就对王符同志进行了考察,认定王符同志是一个久经考验的帝国主义战士,于是“南苏州刺史”一职,就落在了王符同志的脑袋上。

“妮吉雅”吃了没文化的亏,她要是好好地学一门外语,就知道“刺史”其实不是皇唐天朝的王公,那就是个高等级公务员。

不过有一说一,“妮吉雅”觉得自从跟皇唐天朝的高级公务员睡了之后,隐隐间“苏河”以南的十几个部族,都以她为尊。

可见之前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第七章 命令与征服第七十四章 喷子找不到方向第三十七章 观察第五十四章 文风颇盛务本坊(三更)第五十章 星星点点第七十二章 翅膀一扇第七十八章 溜须第三十一章 美好印象第六十九章 明枪易躲第四十二章 刑天舞干戚第十四章 增长点第四十一章 时代变化第七十六章 崔娘子的麻烦事第二十九章 始于足下(第二更)第二十五章 情义第八十五章 见君王第十八章 天赋第六十六章 威海第三十三章 问题来了第七章 百年大计第七十七章 牌桌会议第三十五章 不简单第二十六章 这个破游戏第十四章 另外一个孩子第七十五章 人在江湖飘第八十一章 惊人业绩第九十二章 事业第三十六章 震惊第三十章 进学(求推荐票)第四十九章 艺术生(推荐票)第五十五章 拜门何求第四十六章 别样幼学第五十四章 惭愧第七章 赛尉迟呀小张飞第四十七章 种什么第四十一章 孰为南都第十一章 备份第九十四章 机不可失第二十二章 万万没想到第九十九章 微变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九十五章 令公所谋第五十七章 狗命不同第五章 有所预见第十五章 金狗腿第五十几章 今天太平无事第四十七章 传说第七十六章 崔氏良人第四十七章 阶级属性第八十九章 都是坑第四十五章 精英阶层第二十一章 新阶层第二十四章 纠结的人选第九十二章 雪里寒梅第二章 贼第六十三章 不止于此第五十一章 矛盾之下第六十七章 老干部(第四更)第九十三章 秋收借粮第三十二章 馊主意第六十一章 可怜第三十一章 关系学第二十九章 “狂妄”第六章 主仆对话第九十九章 草原风物大不同第八章 变动第六十章 鸵鸟发怒(第二更)第三十章 隐疾(第一更)第八十一章 秋战第五十一章 皇恩浩荡第五十章 信号第三十四章 曲江夜宴第九十四章 二次问对第三十七章 礼法第八十二章 刀第六十五章 致用第九十二章 骤变第五十八章 时来第十五章 功业第九十章 幽州之事第五十九章 闲云野鹤第九十一章 发动第七十七章 无穷无尽第五十八章 不急不躁第二十八章 和烟花无关第六十九章 非正常护院(三更)第一章 拜佛第八章 期望第十四章 狗何必为难狗第五十章 信号第九十八章 贝州第四十九章 正经事要紧第四十二章 五斗米太少第七十八章 内在联系第七十七章 利好第四十四章 麻烦事第六十章 鸵鸟发怒(第二更)第七章 亲姊妹第六十七章 唱卖第七十二章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