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三震

“襄州既定,这路,一路修过去也是无妨。”

“京中流传还要修一条路,是修到长安城去的。”

“是有这么一个说法,不过,这是个赔本买卖,三五年见不着回头钱。”

“这不是听说路政司衙门派发了‘铁道票’么?”

“你想要?老夫还想要呢!”

京中的茶馆中,偷空遛弯儿喝茶的新贵不少。有些得了闲职,有的得了差遣,总之贞观二十六年的正月,热闹得很。

烧煤越多,这运煤业务就是个大活儿。如今煤还分了等,有的煤那是御用的,寻常人固然也能用,但得排队,或者多掏钱。

寻常的煤,就指着运进来挖出来。

都是费钱的事业,没有家底根本玩不转。

但同样的,只要砸钱进去,就跟种地一年,没遇上天灾人祸,那就是稳稳的年年有收成。

和种地不同的是,这收成相当的不错。

虽然正式拿到了湖北总督的身份,但张德依然逗留在京城,没有南下回归武汉的意思。

只是湖北传过来的消息,远比张德直接返回武汉还要劲爆。

荆襄被平定的速度之快,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而且薛仁贵这个陪人嫖娼上位的幸运儿,居然做出了这么惊人的业绩。

三炮定荆州……威震华夏!

偶尔去一趟洛阳宫视察一下政务的李董,也是连连赞叹薛仁贵,说他是贞观朝的关云长。

随之而来的,就是第二波“威震华夏”,跟薛仁贵还是有点关系。京城朝野之间还处于惊魂未定的状态呢,湖北又传来消息,“谷城蔡氏”居然被委任为荆襄二州及诸县小学、蒙学总顾问。

顾问一职,自来有之,只是大多都是幕僚性质。

但是这一回,教育部却给了“便宜行事”,“顾问”这么个职位,算是个正式的拆迁。

有俸禄也有品级,只是职权比较虚,属于嗓门大力气小的位子。

可眼下对“谷城蔡氏”来说,简直就是量身打造。

而且其中也不乏“位高权重”的,比如蔡行的侄子,蔡三郎蔡京,就是“白水总教谕”,白水南北两岸三县一镇的小学、蒙学筹办,他要具体主持工作的。

和别人不一样,蔡三郎先后在江夏中学、临漳山书院读书,而且不出意外的话,还是张德最后一届“门生”,教育部拎这么一个年轻人出来,绝对合情合理。

还小小地拍了一下张德的马屁。

外界知道“谷城蔡氏”和“南平蔡氏”不对付的极少,所以在京城新贵眼中,这他娘的就是蔡氏被干了几万人口之后,居然还愿意跪舔……整个一下贱到极点。

这就不得不让人揣摩,薛仁贵这个陪人嫖娼上位的,到底做了什么人神共愤的事情,才能把蔡氏逼迫欺辱到这种程度,他们蔡氏还能老老实实地给薛仁贵干活?

换位思考一下,顿时毛骨悚然。

“威震华夏”能来一次,就能来两回。

甚至对新贵们而言,第二次“威震华夏”的震慑力更强。

知道底细的老牌贵族也没心思去掀开真相,说“谷城蔡氏”其实恨本宗大二三房恨到死。他们这些个跟“山东人”联姻数百年的大家族,眼下自己都是不能自处呢,就怕李董和江南土狗彻底不要脸……哪里还敢去管别人的闲事?

至于说吐槽某条土狗或者某个皇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现在的情况看上去,那是半点吐槽的机会都没有。

清河崔氏如今在“昆仑海”挖沙子挖得这么爽,指望哪天返回中原前来吐槽,那都不知道猴年马月才会发生这样的故事。

只是没曾想到二月份的时候,京中勋贵还没来得及消化荆襄大族带来的震惊,湖北省总督府又联合内府、民部、工部、路政总署,准备开建襄州往北的道路。

但修什么路,一开始并没有透露出来,直到路政总署在二月初二那天,突然就改制为交通部,弘文阁中杜楚客陡然功力圆满,进阶为部堂学士。人们这才明白过来,出卖荆襄老世族的势力,庞大到了何等的程度。

不弄死荆襄集团,修什么路都只会是修到邓州,然后到此为止。

当荆襄集团被薛仁贵这个湖北省警察厅少监一路碾压之后,局势瞬间明朗过来。

原本过南洋至穰县的路,级别未必有多高,但现在,为了接通襄阳,原本酝酿的正式流程,在二月份提前把很多事情做完。

交通部真正意义上的亮相,就是在二月初二。

杜楚客以交通大臣的身份,参加了这一天的一系列国朝大型集会。

弘文阁会议上,也是正式以学士的身份,成为帝国的新“巨头”。

而促成这一切,明面上的一线爪牙,依然是薛仁贵。

从襄阳四散出去的警察,有不少直接前往穰县,看到的人极多,自然而然也会让人联想。

于是乎,原本湖北省内部消化的“铁道债券”,再度被拔高到了帝国全局的层面。

“汉安线”已经不能够满足京中新贵们的胃口,而李皇帝长孙皇后也颇有点时不待我的意思,在原先早就有过论证的基础上,大胆地规划了“三纵一横”铁道线路。

其中“三纵”就是以“汉安线”为基础,然后东西各以襄州、濠州为转运中心,设置“铁道转运使”,主持修建未来北上的铁道线路。

濠州北上线路是为了联通徐州、兖州,最终接入济水,等于就是南运河以北广大地区的重要运输路线。

襄州则是北上通过邓州,最终按照原有的规划路线,进入京畿。其终点和“汉安线”是一致的,只不过让荆襄更加直接地和中国接触交流。

这“三纵”,因为地理地貌的缘故,对于钢材消耗量不大,工程难度也要相对简单,沿途的城市人口、原物料资源、农副产品、手工业品又极其丰富,对朝廷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甚至还能通过“三纵”线路,在资源分配上进行中央调控,这种需求,对于弘文阁诸位相公来说,本就是实现政治抱负的本能。

而“一横”,则是把原有的“京洛线”进一步拓展,自洛阳出发,进一步向东,过郑州、汴州、曹州、宋州最终也接入徐州。

长期看来,对南运河的利用率,可能会大大降低,但短期内的影响微乎其微。因为想要达成“三纵一横”,其工程规模之大超乎想象。仅仅一个“汉安线”,就已经是千难万难,总投资量对武汉而言,都是贵得惊人,而且什么时候回本,都是遥遥无期的事情。

按照“汉安线”的成本来计算,“三纵一横”不管哪一条路线,都是千万贯级规模的投资。

这种长期的大规模投资,已经不是普通土豪能够参与的游戏。

没有中央朝廷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普通豪强面对这种规模的投资,连伸手的勇气都没有。

只是,但凡看了两年报纸的贞观新贵,对“铁道”这个新事物,并没有陌生感。

“汉安线”东宫之前,《洛阳日报》就已经吹风了一年多,各种“蒸汽机”模型和应用安利,也早就为人所知。

最出名的,便是“永兴象机”,哪怕是现在,从武汉学到一点技术的地方巨头,只要是涉及到采煤业和煤炭加工业的,复制一台“永兴象机”,甚至连2.0版本都不是,造出来也不会亏本。

精英基层对新技术的应用,基本都做到了心中有数。

所以,当弘文阁对外公布“三纵一横”铁道线路的时候,薛仁贵的名字只是在报纸上一闪而过,逆旅、客舍的小报、杂志上混了个脸熟,但这不妨碍他第三次“威震华夏”。

即便版面很少,但鼓吹薛仁贵是湖北省两条铁道线路的“守护神”,却三天两头没有停歇的意思。

整个官场和民间的气氛,逐渐把薛仁贵的形象在推高。

不管是在湖北还是在京城,薛仁贵绝对算得上是“政坛明星”。

有识之士以及两朝老臣们都敏锐地把握了一种变化,那就是,以往“养望”的方式,可能将会在贞观二十六年之后,彻底失效。

市场,或者说贞观朝君臣百姓这些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每掏出一个开元通宝在投资一项事物的时候,要看到它的全貌,要看到它的真实。而真实,需要曝光需要描述需要活灵活现。

旧有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在这一刻,彻底没了意义。

或许经过很漫长的一段浮躁期之后,人们又会返璞归真,但是现在,“逐利”这种天性,使得人们更相信薛大鼎、王中的、薛仁贵等等长期为人所知的“能吏”。

那些个孤高的“深藏功与名”之辈,不管他们是不是真有才能,为了稳妥地实现自身财富的大规模增值,人们也会选择放在一旁。

只有等到他们把自己的业绩拿出来,在阳光下曝晒,才会受到人们的追捧。

有鉴于此,那些个看到其中内在变化的顶级精英,面对薛仁贵的第三次“威震华夏”,其震惊的缘由,和旁人是大大不同的。

甚至见惯了大风大浪,一向都是淡然处之的唐俭,在张德那里吃酒的时候,也是一脸震撼地叹道:“贞观吏治之变化,始于今日啊。”

“怎么?茂约公以为不妥?”

老张笑呵呵地给唐俭倒了一杯酒,二月里的黄酒,温热暖胃,对老者很是友好。

嘬了一口,唐俭点点头又摇摇头:“妥或不妥,说实话,老夫着实不知。操之啊,老夫一生不落人后,自认当世之英雄,便是去年,老夫也不以为差了薛仁贵这等小辈几何。”

“如今再看……”

顿了顿,唐俭把黄酒一饮而尽,一声长叹,“垂垂老矣。”

第五十章 数百年风流第十七章 谜一样第五十二章 过招第六十七章 怎么看第八十五章 螃蟹相第八十章 鸡肋第五十四章 基业长久第七十四章 踏浪而行第八十一章 秋战第二十二章 肉糜第二十二章 肉糜第二十七章 资本第九十二章 房二郎的事业第三十一章 关系学第二十六章 君子六艺第六十二章 业务多第四十八章 省内直属第九章 和蔼可亲的狼人第五十六章 半步人瑞第五十章 都不甘心第十三章 斗争艺术第二章 两朝勋贵第七章 谋事在人第八章 变动第二十二章 等第八十七章 求人办事第七十五章 保护费第七十四章 借来一用第六十六章 威海第十一章 大开发第四十三章 纷纷请战第五十七章 和说好的不一样第十章 江夏王第九十二章 信息反馈第十一章 太子又至第八章 刨食之辈第三十三章 十万火急第三十章 进学(求推荐票)第三十八章 钱老板故智第五十几章 今天太平无事第二十八章 浪费感情第六十几章 泡汤第八十三章 工程热潮第九十九章 微变第九十二章 良心第三十四章 曲江夜宴第十九章 平淡是福第六十三章 玩法第三十九章 拼搏第三十八章 肥皂掉了第四十五章 人要有梦想第二十五章 一生平安第八章 和谐社会第二十二章 肉糜第九十五章 世道无常第四十九章 思考第七章 种树第九章 斗智斗勇第九章 道生一第六章 极品飞马1第二十二章 万万没想到第五十三章 宝贝第二十五章 情义第六章 顺利南下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十章 撒手锏第八十六章 横行霸道第四十四章 祥瑞中的祥瑞第八十五章 激动的杨都督(二更求票)第二十三章 关注点不同第一章 保利营造第九十七章 造纸第二十五章 放下屠刀不成佛第八十八章 再来一罐第五十章 改名第八十四章 女郎不凡第九十七章 再上疏第十五章 务农第九十一章 非主流说客第六十八章 尿地图第三十三章 开导第九十八章 意思第二十九章 武汉第五十九章 演技(第一更)第七十二章 富矿(推荐票!)第八十二章 旧时之言,今日之见第八十五章 寻思着第九十章 这是什么力量第九十三章 茌平马周第八十八章 上钩第九十章 眼界第五十九章 算你狠第七十五章 狗仗人势第四十二章 争权夺利第五十六章 拆了第三十七章 忧虑第四十三章 忠臣(凌晨有票投点俺)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