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一个简单的道理

“王哥。”

福威镖局几个年轻弓手见了王祖贤,抱拳喊道。

“伊吾那边怎么样?”

风尘仆仆的年轻人虽然身心俱疲,但还是回复道,“消息传了出去,三天后应该会有回执。”

“侯尚书奉旨西进,决定在高昌绿洲设新城,以我之见,若是筑城,民夫苦力数量肯定不少。眼下谢伊州兼任西州刺史,有些事情他不便去做,需要我等使力,方能显雪中送炭之情。”

王祖贤早已不是当年的寻常武夫,虽然是个独臂刀客,却在河东河套闯出了极大的名头。

去年张德告诉他,朝廷会西进,让他早早准备。他通过镖局的名气,很快在漠北、河北、河东招募了大量刀客、弓手以及小部落的控弦。

这些汉胡混合的年轻人,迅速成为丝路商道上的重要护卫。

又因为参与过平灭铁勒,王祖贤在侯君集那里,也是颇有地位,即便谈不上礼贤下士来照顾王祖贤,可作为堂堂兵部尚书,还是派人告诉他,一旦高昌覆灭,西州就要成立统军府。

都尉一职,虚位以待!

人到中年的王祖贤并非不能拼一把,他也绝非是靠着李思摩张德来混日子。对西北的熟悉,加上这几年丝路上的厮杀,侯君集当然要用他才能来铸就自己的功业。

各取所需。

“叔父,可是要捕奴?”

舔了舔嘴唇的弓手高眉深目,是个胡人,他是焉耆人,原先的姓名,已经被他扔了。王祖贤救了他,给他取名进喜,跟他姓。

又因为比王启年小,算是行二,镖局总多称呼他二郎。

“二郎觉得如何?”

王祖贤侧目看着他。

“正当其时!”

王二郎一脸兴奋,“叔父,眼下西域大乱,除了焉耆,往西一直到疏勒,处处都是流离失所之人。俱毗罗碛以西,有河名叫思浑河,上溯葫芦河、拨换河,至勃达岭,乃是绿洲宝地。这几年阿史那氏互相攻伐,西突厥实力越发不如从前,拨换城的吐屯去年甚至被杀,眼下俱毗罗碛群龙无首,正是下手的好时机!”

他其实还有一些话没有说,眼下不仅仅是群龙无首,更是有大军压境。眼下的唐军,比隋军强了不知多少。光健壮战马的筛选,以张公谨原先执掌的左骁卫为例,五千匹马,是从漠南四十万匹马中挑选出来。

这是张德的策略,纯数学问题。

不错,蒙古马是不行,但矮子里面拔高个,千里挑一难道还筛选不出能够让左骁卫骑士冲锋的战马吗?

更何况,眼下青料塔、牧草、精料的配比越来越系统化,河北一地的马匹存栏量,一年就是翻一番。

同时为了保证良马率,河曲马青海骢金山追风都建立了血统档案,可以说只要唐朝还保持着对外攻势,就不用担心骑兵的战马消耗。

作为王祖贤的“侄子”,这个被焉耆人遗弃差点致死的胡人子弟,眼下有着疯狂的报复心态。

在王祖贤这里,在镖局、在河套在河北在河东,他都感觉自己是个人,不是一只畜生,更不是随时可以被抛弃的垃圾。

过去的事情让他仇恨愤怒甚至无比的暴戾,但是此时此刻,这些负面的情绪,都会转化成力量。他要建功立业,他要去长安,他要做唐人,他要福泽子孙!

“俱毗罗碛西北绿洲,原本有口三万八千,部落三百多。即便阿史那氏互相攻伐,然西域广大,逃民无算,户口即便锐减,人头却未必少。”

“二郎,若是捕奴,镖局自行其是是不行的。还需上禀西征行营,得侯尚书手令,方能行动。”

“此事就要看镖局、叔父、张公在侯尚书心中的地位如何了。”

听到镖局同袍提醒,王二郎也是心知肚明,不过他这句话说出来,其实就一个意思,和镖局和王祖贤都没什么关系,只和张公有关系。

而这个张公,绝对不是张公谨,而是张德。

外人或许并不知道,但是福威镖局的人是知道的,侯尚书的儿子侯文定,是唯张德马首是瞻。

独臂的王祖贤思忖了一番,点点头道:“老夫去西征行营一趟,尔等稍做休息,随时待命。”

“是!”

朝廷新增西州,这是开疆拓土之功,但对贞观朝的文臣武将来说,开疆拓土之功太多,已经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当征服成为一种习惯,只有别的东西才能刺激到他们。

咕咕咕咕……

蒲昌西征行营内,有李思摩的人在那里守着一处鸽舍。这些鸽子是从伊吾送过来的,还不认识路,需要训练几个月。

西州成立并且高昌王城被大军包围的消息,是先由快马奔赴伊州治所伊吾城。到伊吾城之后,朝廷的驿站自然是快马奔赴瓜州,而华润号却是大不相同,这里用的是信鸽。

华润号伊吾堂有信鸽六百,发一个消息出去,一次是五十只信鸽。这是为了保证消息传达到,西北多猛禽,风沙又大,难保有信鸽被猛禽猎杀甚至因为突然生病而无法继续飞行。

消息是由数字组成,设有密码本十套,如第一个数字是9,那么对照9号密码本开始一一对应接下来的数字。一个数代表一个字,整条消息是完整的一段话,信息量是不低的。

当消息抵达瓜州后,在瓜州治所晋昌,同样有华润号晋昌堂,这里同样有六百只信鸽。然后把消息复制,再放五十只信鸽出去,目的地是肃州。

以此类推,最后抵达长安。

整个大唐,能够和华润号比拟消息传递速度的,一个都没有。

贾飞培养筛选这些信鸽,就是依托家禽养殖这个名头之下。并且张德和贾飞测试过这些信鸽,三代合用信鸽,能保证一个时辰飞行距离是两百四十里左右,也就是每小时一百二十公里。

这样的速度,已经远远地把快马甩在后面。

虽然单只信鸽准确传递消息的成功率不高,但通过提高一次投放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华润号一个分号,一次投放消息就需要五十只的原因。

一般来说,普通消息只需要五只到二十只左右,只有遇到类似西征这种大事的时候,才会一次消息投放五十只。

这些信鸽只能在固定的线路上飞,并且不能太远,加上同时训练需要的人力物力,能够承担这种成本的,眼下也只有“忠义社”这个怪胎。

没有几万只鸽子,没有几十个分号,没有数千精干人员,没有合适的养殖训练环境,没有持之以恒数年见不到回报的投入,根本不会有现在的信鸽传递系统。

李思摩虽然知道张德在搞鸽子传递消息,老疯狗也的确尝试了自己做,可惜就算知道了训练方法养殖技术,最终也受困于庞大的投入,最多就是在怀远城和长安两地设立通讯点。

然而精明的老疯狗却又并不知道,张德传递的消息,用的是密码本,而不是像李思摩那样,直接“微言大义”来塞到竹筒内,绑在鸽子腿上。

华润号张德用人一向是来者不拒唯才是举,然而唯有此事,所有操之密码之人,皆是坦叔筛选过的江水张氏本家,甚至连张公谨的魏州老家,一个人都没有用。

高昌灭亡之际,汉阳的张德在陪着白洁沿着河堤走了一段路之后,收到了西北的消息。

片刻后,张德道:“七郎。”

“郎君。”

“去长安散布消息,就说西州发现了超大煤矿,可使长安全民使用五百年!”

“……”

张松白整个人都抖了一下。

“还有,‘兴夏号’得金沙数十壶,配合他们,在长安游街炫富一回。我回长安的时候,要听到平康坊人人得赏黄金的事情。”

“是!”

虽然白洁一向不问张德的事情,但此时此刻,白三娘子一边抚着隆起的小腹,一边惊讶问道:“西域竟然如此富庶?”

“你也识字,难道你以为汉朝是为了宣扬大汉天威,才去了西域吗?那里可不是除了牛羊就什么都没有。”

张德依然搀着她的手,继续道,“西域诸国,如小儿持金招摇过市,或亡于西、或亡于东,灭其社稷绝其后嗣乃是必然。高昌本为汉种,今亦亡之,皆是此理。”

三娘子有些落寞,虽然她曾经是个心机婊,琢磨着怀上张老板的种,然后小三上位走上人生巅峰,可惜很快她就知道,江南土狗绝对是史上最恶劣的铁石心肠。他操她只是为了爽,不是因为感情。

所以三娘子此刻觉得自己和那些西域小国差不多,而张德,就和大唐一样。

“与其为西突厥所辱,不如为我大唐所用。”

白洁有些感慨地说道,一旁张德深以为然,不过他却不知道的是,三娘子心里的想法很直白:与其给别人爽,还不如给江南土狗上。

谁上不是上?那既然如此,不如挑一个高富帅,至少生理和心理上,都要痛快许多。

大唐……就是西域诸胡眼中的高富帅,白三娘子诚乃才女也。

第八十四章 不会这么做第三十三章 胡无人第九十六章 内海第八十六章 进京三件事第八十七章 鱼饵第三章 孔祭酒前进第五十二章 好手艺第五十六章 背锅侠(迟到的一更)第二十五章 效率第五十九章 闲云野鹤第八十二章 成就第三十三章 另请高明第九十一章 求生第七十二章 率性而为第四十七章 现实需要第六十三章 双壁才女第七章 总督第二十六章 优质法宝第六章 哟第七十四章 喷子找不到方向第五十三章 结果论第十九章 冷静一下第三十章 拉一把吧第八十二章 成就第七十一章 未来第五十章 一个小风波第四十一章 专利司不成第四十三章 求稳第三十八章 功劳第五十七章 执着的人第七十六章 贵族气质第四十章 争第五十六章 用人第三章 海阔第二十三章 那轨迹第十章 罕见策略第七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八十四章 消耗民力第五十八章 胡思乱想第三十章 真有肥缺第九十七章 我管他第二十一章 西征万象第五十四章 认知之外第八十七章 心痒难耐(二更)第五章 需求第二十五章 效率第八十六章 参差荇菜好吃吗第三十章 拉一把吧第三十八章 功劳第九十九章 一个意外第二十四章 定胡碑(第二更)第七十五章 坦叔的眼神第十七章 府中心情第二十七章 美滋滋第五十几章 叫爸爸第十二章 小圆脸第九十八章 讲究第十五章 金狗腿第六十六章 所付几何第五十五章 不一般第五十六章 深意第五十六章 担忧第八十二章 人物第五十四章 信心第四十一章 奔头第九十二章 分水岭第九十六章 出行第四十二章 争权夺利第一章 一只唐朝的工科狗第四十章 争第三十四章 杜氏生产三要素第八十八章 性质第七十一章 传家第六十九章 进取第十章 撒手锏第五十六章 深意第五十五章 宽慰第二十二章 又丢官(第三更)第五章 大丈夫第六十八章 钻营之道第六十章 仁者爱人第九十九章 微变第三十一章 关系学第六十二章 圆桌好汉第六十六章 威海第八十六章 远胜两汉第二十三章 走私品第二章 贼第二十四章 幸福第六十三章 玩法第三十八章 帮人搞事第十七章 唱歌的程处粥第四章 灵前第二十一章 马周请客第三十六章 称宗道祖第一章 放手第一章 王师第三十三章 套路不简单第六十七章 “招股”第十四章 狗何必为难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