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人精的舞台

西域大国高昌亡了,从侯君集出现在鄯善到它灭亡,只用了十天。麴文泰举族被斩,共计两千四百余人。麴氏就此从西域的历史上抹去,领兵大将在外诛杀王者,一般来说都会引起中原皇帝的震怒。

然而这一次,侯君集诛杀麴氏王族及亲族,乃是奉皇帝诏。

中书令温彦博阻拦过,但没有用。

这是一次近似秘密行动的斩首,麴文泰在西征行营外的道旁痛哭原本是试探和缓兵之计,一般来说,中原皇帝都要几次诘问才会动手。

但是这一回不一样,非常的不一样。

太极宫工地外,视察工地的李世民一身明黄常服,头戴青玉冠帽,脚踩苏丝软皮靴,负手而立,听着手持拂尘的内宦在那里禀报。

“噢?麴文泰死了?张公谨北伐那年,焉耆上表要重开商路,朕准了。朕为什么准?难道不是因为朕对外民亦视为子女吗?重开商路,难道高昌就国将不国?还是说麴氏要亡国灭种?”

李董像是提问,又像是自问,一旁的卫士和内宦们都是低头不语,无人回答。

“贞观七年,高昌人竟然跟着西突厥抢劫大唐的商队!这是什么?”

李世民突然微微转身,冲侍卫和内宦们提高了音量,“这是以下犯上!这是作乱!这是目无君父!”

“当诛。”

像是生闷气一样,又突然把音调降了下来,“那些可都是运的蜀锦,蜀锦……那是皇后的,也是他麴文泰能抢的?侯君集干得好,薛万钧干得好。”

这番话说出来,像极了报复后的解气,无比的痛快。

“陛下,伊州刺史,检校西州刺史谢叔方有奏书。”

“拿来给朕。”

吱吱吱吱吱……

滑轮组正在将一根粗大的原木提到三丈高,侍卫们紧张地护卫在皇帝身前,深怕那滑轮组突然崩塌。

然而作为大帝国的大老板,李董什么风浪没见过?没当回事一样,一边走一边看着奏书,感慨了一声:“这个宣纸,真是好东西啊。大业年间,帛书无比金贵。在太原时,李靖的兵书还都是木椟。微言大义微言大义,先贤要是有宣纸,哪需要微言大义。”

“……”

大老板的思维跳跃的飞快,小的们跟不上,也不知道怎么就转进到宣纸上的。

不过内宦们本能地跟着拍马屁:“陛下乃千古圣君,宣纸出于贞观,乃大兴之兆。”

李董斜眼看了看家奴们,这样的马屁,太低级太俗气太刻意,没意思啊。

“张德还在汉阳?”

“‘万骑’回报,张工部近日就要返京。”

“这个宣纸,就是张德所制。”

“……”

侍卫们此刻的心情是崩溃的,要不是没办法,实在是不想吃这碗饭。老板的思维太跳跃,太飞扬。而且……谁不知道老板的女儿嫁不出去是为啥?

没人敢答话,也不能怪这些手下,毕竟这些手下级别太低。级别高的像房玄龄,他就只会说“糟糠之妻不可弃”,人徐小芳多好的湖州姑娘,他张操之要是敢抛弃了转身尚公主,那就是下三滥是负心汉是渣男。

李董有时也想问问房玄龄:你家里到底谁说了算?

至于大舅哥长孙无忌,李董也旁敲侧击过,说作为四大天王之首,你好歹也给朕使使劲,让张德上路点。

而老阴货作为一个下岗待业国家干部,本来就心生怨气,这种时候一般就冲妹夫大声咆哮:我有什么办法!我也很无奈啊——

至于杜如晦,李董曾经以为他是个好人,然而一旦涉及到张德的交配权问题,杜天王就低声吟唱:“我躲在车底,手握着香精……”

长子跟安利号的关系很复杂,难道他杜如晦会随便跟人乱说?

所以,李董一直很纠结,尤其是,张德十九岁了,马上二十岁。就梁丰县男在城西的宅子,时不时就冒出来一两只适龄或者即将适龄的美少女,他能不糟心吗?尤其是,他手下的鹰犬们告诉他,武士彟的俩闺女,居然还在张德府上住了很久。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董的心情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操操操操操操操……

“唉……”

虽然手中看的是谢叔方的奏书,然而心情很复杂的李董,怅然一叹,心酸的让内侍们都有点想哭了。

不过,谢叔方的奏书,还是在下一次的大朝会上掀起了些微的波澜。

“谢叔方的奏书,你们怎么看?”

关于杀麴文泰全家这件事情,是长孙无忌通过戴胄提议的。戴胄在宰辅会议上提了一下,因挂着东宫老师的头衔,侍中王珪一个身家清白的人,咬咬牙,就起草了那篇如何杀高昌国王全家的诏书。

中书令温彦博从来没想过王珪会起草这样的血腥玩意儿,于是狂喷王珪丧心病狂之余,更是直接找老板谈判,说你要是这样干,往后西域到底怎么统治?靠屠刀吗?而且下刀子的是侯君集,难道你指望这个豳州老流氓能约束自己的欲望?老板你这是在玩火知道不?

结果李董面无表情地看了温彦博一眼,就说了:房玄龄觉得也可以搞,而且杜如晦说了,公司财政给力,账面流动资金丰厚,这时候不搞收购吞并,有点说不过去啊。趁我们还能干,先干死那帮小公司,以后子孙就省点力,专心搞基建,岂不美哉?

温彦博还想反驳,李董又说了:小温这个人朕很看好的,只要功劳够了,朕不会吝惜爵位。

这特么还有什么说的!

于是中书令在王珪的草案上盖了章,交给房玄龄去执行,房玄龄于是就给侯君集发了个快递,接着就有了侯君集问谢叔方“我们出去砍人用啥理由”的场面。

而谢叔方给的理由是:这帮人祖先跟我们是一起的,结果现在给隔壁伏低做小,这让我们很没面子,难道不应该砍死吗?

豳州老流氓一听说的太特么对了,砍!

砍完了高昌,罐头兵们一边拿着水壶喝水,一边望着焉耆的方向,然后问西州特别行政区首席行政长官谢叔方:那边又该用什么理由去砍呢?那边的老大好像贞观六年的时候,去长安朝贡过的。

谢叔方眼珠子一转,派了个快递到长安,上书说:“焉耆王龙突骑支,嫁女为阿史那处纳为妻。阿史那处纳之兄,乃西突厥将军阿史那屈利。六年龙突骑支乞开莫贺延碛商道,得中国便利,今又私通突厥,乃小人尔。”

于是大朝会上的大佬重臣们眼睛一亮,心说这特么也能想到,谢叔方人才啊。简直是他祖先谢玄灵魂附体,太牛逼了。

日天操地组合之一的程咬金一看皇帝的表情,顿时心里有数,赶紧跳出来大叫一声:老板,我看焉耆这个地方非常好,有山有水有湖泊,可以搞养殖产业,我个人建议是养沧州猪,出肉率高不说,一窝能生十几个!

大家一看拍马屁怎么能少了自己?连忙跟着程操地一起跟着拍,一看李董眉飞色舞,作为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还能不知道龙心大悦?

很快,长安人民群众得到一个消息:皇帝说了,焉耆国王不愿意养猪,他活该被打。

第三十章 隐疾(第一更)第三十四章 做文章第五十三章 成长第八十八章 乐见其成第八十一章 冬天里的一把火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第四十章 让人嗑药第四十六章 教育大鳄第七十一章 有才无德第三十一章 美好印象第三十一章 关系学第九十九章 成长第四十六章 杜断第十四章 增长点第十三章 豪门稻草第六十章 聚餐第十二章 门路第十一章 备份第七十五章 生态链第七十几章 生命第七十七章 请你吃饭第九十五章 吃肉第九十二章 令公行第四十三章 和平保证第七章 算术怎么算第九十一章 罢了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门生意第十六章 交配权第十五章 想做官第九十章 瓜丁之旅第五十二章 出口转内销第五章 太平地界第九十五章 令公所谋第九十七章 这节奏不对第四十六章 理智第七十章 变化第二章 浪里白条第十八章 求援第四十二章 缺人第九十九章 激烈第四十章 凯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荐票)第三章 拜第十章 乾坤莫测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十三章 很满意第九十一章 慢慢来第八十一章 黑锅难背第八十五章 螃蟹相第二十八章 当年朱雀街第二十章 另类富庶第二十五章 放下屠刀不成佛第七十八章 实利第三十七章 忧虑第九十六章 大功德第四十五章 精英阶层第二十章 定下章程第五十九章 人的名树的影第五十九章 演技(第一更)第六十六章 跟谁姓第六十三章 开拓第七十八章 进京打牌第九十七章 谋生第五十二章 龙门客栈第二十五章 给个理由第五十四章 真的不是圣经?(第二更)第十一章 站队第六十二章 不请自来(请票上身)第五章 皇帝的愤怒第五十二章 阿杜的歌最好听第四十二章 百万贯(求推荐票)第三十九章 真会玩第七十章 人老成精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们第十七章 又到河北第九十七章 这节奏不对第三十二章 同一件事第十四章 飞扬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第二十七章 思路广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五十三章 不罢休第六十七章 货币变化第二十八章 人心思变第四章 流言第三十九章 真会玩第九十一章 非主流说客第二十章 做官不易第五章 大买卖第五十章 都不甘心第二十三章 一个简单的道理第二十七章 读书的方法第二十四章 不同凡响第六十六章 威海第十一章 办事漂亮第八十三章 形象第三十二章 改变第十四章 盛情难却第五章 有所预见第五十六章 蚂蚁们第七十三章 变化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