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躺着中枪杜正伦

太子左庶子杜正伦是个明白人,更是一个聪明人。皇帝召他前来,旁边还坐着一个悠哉悠哉的长孙无忌,九成九是跟太子有关系。

不过杜正伦也不慌,心说早就料到有这一出,马宾王可真是算无遗策,怕啥?

“杜卿。”

李董很是威严地看着杜正伦,人到中年事业正旺的杜正伦微微颔首:“陛下。”

“召卿来,是有一问。”

心中暗爽的杜正伦正琢磨着是不是照着套路就来,结果李董开口道:“朕让太子安抚东南,太子做的很好。”

嗯?!

老杜心说不对啊,怎么不按套路来啊。

“太子在淮南诸事,朕很满意。”

呃……这不对啊,这让人听得浑身难受啊。

老杜美髯微动,正琢磨是不是开口说点什么。又听皇帝在那里一本正经地夸着储君多么多么的有德贤良,可越听越不是味道,老杜心里头那是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

有心想说陛下你特么直接点吧,可老杜胆子小,不敢。

叽里呱啦好半天,连长孙无忌都觉得烦躁,李董这才收了神通,面无表情地拿起手中的《音训初本》,有意无意地扬了扬,然后拍在手中看着杜正伦:“可是太子有些时候做事,太过急躁。须知,万事要循序渐进。”

嘴角猛地一抽,杜正伦额头上都渗出了汗珠子,赶忙道:“陛下所言甚是,臣等必定劝谏太子做事稳妥老成。”

“下去吧。”

“……”

愣了一下的杜正伦这才反应过来,这特么算是结束了?

“臣告退。”

脚底抹油那就是开溜啊,皇帝这节奏不好搞,非常的不好搞。也没说要把暖男太子吊起来打,也没说这事儿过去了,这种吊在那里的感觉,那是相当的糟糕。

回到东宫,老杜心说这破事不能自己埋肚子里,得让牛人来解决一下,于是赶紧写了一封信给太子,跟李承乾好好地说道说道:你爹说了,让你以后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千万要求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写完之后,杜正伦又看了两遍,觉得没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就把信寄了出去。

过了几天,在淮南到处观风的李承乾收到了信,忙着给李承乾擦屁股的马周瘦了五六斤,一看是老杜的信,就看了看,对李承乾道:“殿下,明理所言殿下当牢记,往后此等大事,切不可专断而行。臣等才智鄙陋,不过正所谓‘一人计短众人计长’,有臣等参议,殿下亦可举一反三。”

暖男一脸憋屈:“宾王,本王何曾没有‘三思而后行’?《音训初本》乃是开蒙字书,非大功不足以酬。本王身负招抚东南之职,去岁甚至未曾回京,今有大功,亦不曾独揽而下,乃是勾通外朝上禀内廷之后,这才行事。当时陛下御笔回执,也是宾王所见,乃是陛下意同……”

牢骚话一串串的冒出来,暖男差点就哭了出来。跟他那弟弟比起来,他这个承乾殿出生的,感觉就像是从安利号拍来的,实在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堂堂储君,连个像样的文学馆都养不起,反而李泰不仅家里开了文学馆,今年开春封魏王之余,为了庆祝这件事情,李泰在武德殿住了好些天。

要知道,李泰封王那阵子,李承乾还在外面浪,压根就没回京。不是说暖男自个儿想在外面,而是李世民就没召他回去。

这里面的水有多深呢?

武德殿就在太子东宫的隔壁,就在东宫的西边。更加让群臣胆战心惊的是,李董当年登基,就是在武德殿办公听政。

为了这个事情,马周求到魏征跟前,一边哭一边说:魏公啊魏公,从来只听说储君为国本的,却没听说还有藩王是天子腹心的;从来只听说为了国家安定,藩王成年要早早就藩,却没听说把藩王留在京城还能太平的……

老魏一听:憋说了!看俺的!

那一天,春暖花开,李董非常的惬意,结果大唐第一喷子跑过来就是一脚踹开宫门,新上班的“万骑”小哥正要一刀捅死他,却被旁边的老哥死死按住,这才没出事。然后老魏跑到皇帝那边一巴掌把喂鱼用的鱼食拍翻在地,同时咆哮道:听说你想让魏王在武德殿长住?!

“没、没有的事?是谁,是谁在胡说八道!没有的事!”

老魏又一巴掌把喂鸟用的鸟事拍翻在地,同时口水喷到李董脸上:听说你想让魏王上朝的时候乘坐人抬的轿子?

“没、没有的事!是谁,是谁在胡说八道!没有的事!”

“哼!你好自为之!”

说罢,魏征甩了甩衣袖,扬长而去。

回到家里,马周一边哭一边等消息,老魏过去拍了拍马周的肩膀:“此事无虞也。”

听到这句话,马周当时就嚎啕大哭,说魏公你实在是铮铮铁骨名臣模范啊。

这个风波到底水有多深,李承乾压根就不清楚,他那会儿正听说《音训初本》是张大郎弄出来的,一门心思要大力推广。

几个月一过,终于发酵出来全新的幺蛾子。

杜正伦给他的信在看过之后,李承乾觉得自己太委屈了,于是连夜就写了一封信给自己的爸爸,说我没有急功近利也没有不做事前思量,爸爸你怎么可以这样冤枉我呢?而且我这么做,都是为了爸爸你的功业啊。

信寄回了长安,李董收到了,然后李董黑着脸把杜正伦找了过去:“禁中奏对,焉能透于中外?”

虽说李董确实说了这样的话,但是儿子跑过来闹委屈,那就是让他下不来台,让他没面子。

于是李董就问杜正伦:你特么把老子的话就这么跟太子说了?那老子以后还能交代你什么事情?你还靠得住靠不住?

杜正伦也委屈啊,卧槽你们父子的事情又不是我能解决的,我特么就是跟太子实话实说,这也有错?我也很为难,我也很绝望啊!

然后,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一口气被贬三千里,太子左庶子被去职,扔到交州自生自灭。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老张都替杜正伦冤得慌,这真是躺着也中枪啊。

第七章 靠山第五十二章 上升渠道第五十四章 真的不是圣经?(第二更)第八十三章 凉州好第五十七章 何来不妥第五十七章 棉布(第二更)第六十七章 彩第五章 需求第十一章 一问第九十九章 广而告之第三十一章 物理、地理、生物第七十二章 捉婿第五十一章 无豚不成家第三十五章 朋友圈很重要第八十章 理想与现实第二章 梁丰县男第九十八章 西域钱粮第二十章 摩擦人生第二十九章 聊个天第三十一章 道友(第二更)第七十五章 南苏州第一章 稳第四十章 争第六十四章 差距第七十三章 我把你当兄弟第三十章 隐疾(第一更)第二十二章 非主流殖民第七十九章 苏烈(一更)第五十七章 旅游指南第三十章 大新闻的背后第十七章 大局为重第九章 套路第六十章 杜天王的直觉第六十六章 难也不难第三十章 真有肥缺第七十二章 为兄长考虑第九十五章 决心第十八章 办事效率第三十一章 南京第二十五章 放下屠刀不成佛第二十六章 都在酒里第七十四章 借来一用第五十八章 雅事第二十六章 来个痛快第三十二章 重器第八十四章 混成了大反派第六十六章 技术强第十九章 采风第六十三章 好处第五十章 信号第八十五章 有钱的反派第七十章 老兵的纠结第九十六章 狗运滔天第九十三章 茌平马周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三十八章 吃鱼不易第二十一章 跳第八十四章 撒谎第二十九章 福寿第九十四章 基调第二十七章 更名第十二章 东风氏第十章 始料不及第六十章 鸵鸟发怒(第二更)第九十八章 巧了第六十三章 试探第三十九章 搞事!搞事!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第五十章 吃他用他第九十章 填人第九十七章 风平浪静第三十四章 史第二十九章 默契第九十一章 众望所归第七十章 分析第二十二章 拉投资第六十九章 魔幻韭菜第八十六章 拘留所第六十三章 机遇第九十四章 卖到辽东第十九章 工程第三十二章 诱惑力第十七章 来打仗的兵部尚书第七十章 分析第三十八章 最后一断第七十三章 群龙无首第五十五章 暗爽不已第七十九章 需要思考的钻被窝第六十六章 开饭了第五十六章 硬性需求第十九章 春意难言(迟到的第五更)第十一章 食肆见闻第三十九章 神威如岳第四十一章 大唐(第二更求推荐票)第七十五章 南苏州第五十七章 何来不妥第七十五章 狗仗人势第六十章 指路第六十七章 怎么看第二十九章 始于足下(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