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老王头

“杜明理被贬何处?”

听说了东宫的事情,曹宪也觉得头疼,当今皇帝实在是偏心的明显。这是拿杜正伦杀鸡儆猴呢,李承乾到底还是儿子,至少没被专门下中旨训斥。不过堂堂太子左庶子被发配,已经够说明问题。

“交州。”

老张也是无语,李世民这简直就是耍脾气,大臣们都知道李承乾是必须稳住的,偏偏皇帝中意李泰,于是就出现了君臣作对。

连大唐第一喷子都没把李皇帝喷服,这趟浑水,能淹死不少人。

“交州?李道兴不是在交州吗?倒也好作伴。”

“作甚伴?”

一脸郁闷的张德掏出一张驿报,递给了曹宪。

曹老爷子扫了一眼,瞪圆了眼睛:“这皇帝……嘿。”

这份驿报是公文邸抄,官僚直接可以抄,百姓想要看朝廷传达的政策消息,也能听人讲解。此刻上面写的是,交州都督李道兴平獠抚民成果颇丰,有罗伦江两岸獠属归顺中国。

总之一句话,李道兴拓地千里谈不上,拓地一两百里总归是有的。

交州的疆域面积张德估算了一下,应该是增加了一倍还有多。按照道理,起码也要过个一两年,先羁縻统治一下,然后平稳过渡中央直属。

结果这事儿吧,它恰好遇上了太子在淮南道推广《音训初本》,同时又恰好遇上了杜正伦躺着中枪,于是皇帝就直接找来王珪,说老王啊,你只要在宰辅会议上提出交州过大须分李道兴之权,我就记得你的这份情。

很显然,记得老王的这份情是肯定不可能的,李董是谁啊,杀哥宰弟且为乐的铁血英雄。无本买卖好做,还要啥自行车?

王珪心说这特么老夫要是提出来,且不说得罪了李道兴,就李道宗的儿子过继给李道兴,老夫肯定还要让江夏王给惦记住。哈,这又不提,李景仁在汉阳和张德打的火热,老夫又不是傻逼……

更要紧的是,眼下事情有点大条,皇帝要让他从太子老师的身份转化成魏王李泰的老师。

这些也可以不提,闭着眼睛提建议而已,可要是被人知道是皇帝叫他干的,肯定要被人吐槽阿谀幸进。

唉,难啊,做官难,做大官更难,做宰辅级的大官更难。

一咬牙,王老头跺了跺脚第二天跑到朝会上就率先跳出来,皇帝一看,满心欢喜,心说这老王头很可靠嘛。然而王珪出列就上奏道:“陛下,臣自侍奉中国,已有数年。然才识俱陋,外不可为表率,内不能为干臣。“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温彦博。处繁治剧,众务毕举,臣不如戴胄。耻君不及尧、舜,以谏争为己任,臣不如魏征……”

群臣当时就哆嗦了一下,连长孙无忌这个下岗待业无业游民也猛地一个激灵,然后一副“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的表情。

没错,老王头他咬咬牙,辞职了。

李董一脸懵逼,接着脸色铁青,一副你玩我的神情。

然而老王头脑袋压的很低,六十多了,他虽然还想继续浪,凭他王氏名声,只要愿意,还是能继续做官做下去的。

可现在老王头觉得风头不对,储君至今未归,性质已经变了,变成了“有家不能回”,皇帝可能是在等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很有可能是储君犯错。而只要储君犯错,那么别说本来就不存在的东宫卫队,搞不好还要在某个奇葩地方思过。

天王级人物不是没感觉,只是眼下这个皇帝,比十年前更霸气,比六年前更狂傲。更让人郁闷的是,他的确有霸道狂傲的资本。

自来中国两线作战,敌人一般也就是一个,可这个贞观朝呢?一脚踩着吐谷浑,一手摁着高句丽,更他妈的让世家豪族蛋疼的是……赢了。

地区大国不是打不赢,可双线作战两边都打赢,听都没听说过。

贞观皇帝的人气值,直接从玄武门的负值到渭水之盟的无下限值,到现在的爆表,才几年?

底气不足的皇帝,可能对某些“诤言”会捏着鼻子嗯嗯点头。底气十足的皇帝那就不一样了,在下达“罪己诏”之前,那绝对是我们航行不靠风也不靠浆,全特么靠浪啊。

老王头亮出这一招,绝对是亮瞎不少人狗眼。知道皇帝找过王珪的人,整个大殿中,不会超过一只手,其中就有长孙无忌。

老阴货面对老王头的辞职,他是既欢喜又忧愁,欢喜的是老王头离职,他就有希望下岗再就业啊;忧愁的是,这时候上岗,会不会背黑锅啊。

天人交战的不仅仅是长孙无忌,一群宰辅都在天人交战,温彦博心中更是郁闷,心说你老王头辞职就辞职好了,辞职时候夸我们干嘛?你这不是害人嘛。到时候老板找我们提意见,我们是提呢还是不提呢?

戴胄作为一个低配版宰相,他就站那儿假装自己是木头,心里默念:看不见我看不见我看不见我都看不见我……

几天后,汉阳城的公文邸抄又有了大新闻,说是侍中王珪跑去南山修道,顺便种点菊花,念几首陶渊明的诗什么的。

然后秘书监老魏,所有脑子灵活以及“心胸开阔”的宰辅,都纷纷表示门下省的话事人,那必须得是老魏啊。

老魏铮铮铁骨,一定能和老板一起铸就一段佳话啊。

虽然大唐第一喷子胆色过人是不假,连夜勇闯大内这事儿也做过没错,可不代表老魏是智障啊。

眼下这行情,谁来接盘谁就要背锅,更要命的是,皇帝让建议分置交州新土是虚晃一枪,真正麻烦的是后续,不出意外,皇帝是要整杜正伦,而皇帝要杜正伦跑到帝国最南方的目的是什么?连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都已经有点数目。

头一次见到同僚们这么努力地为别人谋宰相之位,老魏一点都不感动,他此刻只想用《音训初本》拼一句汉阳方言:我有一句妈卖批,不知当讲不当讲。

第九十一章 顾忌第二十四章 基本套路第六十四章 事发第三十九章 假装自己是好人第七十二章 捉婿第六十章 令人感动第三十一章 闻弦知雅意第三十章 白日第五十九章 要求第三十三章 还是算计第四十二章 贤明第十九章 黑金黑装备第三十九章 万里海角第四十四章 义务教育第三十八章 最后指望第八十七章 求人办事第二十五章 效率第六十六章 技术强第五十一章 有备无患第七十四章 喷子找不到方向第八十三章 一桩“富贵”第二十九章 兴师问罪第四十五章 九鼎第四十一章 大唐(第二更求推荐票)第三十三章 灵车漂移第四十三章 和平保证第七十章 非一日之功第十九章 课业第六十五章 杜正伦自救第七十八章 天下谁堪为敌手第二十九章 旧时物业第八十六章 打听消息第六十五章 春天(春天的票!)第四章 招降纳叛第四章 癫狂第三十三章 十万火急第三十七章 王法追求第六十九章 与人为善第二十一章 跳第八十二章 贞观禽兽第八十三章 工程热潮第四十六章 运数所至第五十章 功绩第六十六章 熟烂第八十一章 牛郎第七十八章 一阵风第十三章 猪肉炖粉条第十七章 谜一样第十章 肥鸡第八十二章 新政令第五十五章 暗爽不已第七十六章 发现第八十五章 大建是大计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八十三章 阉人不易第三十几章 怪癖第四十章 让人嗑药第八十四章 撒谎第六十八章 吃肉长生(第五更)第三十章 表哥很忙第十七章 府中心情第七十九章 暴发户们第六十章 九月初二的共识第八十八章 一事不烦二主第十六章 心灵港湾第四十七章 张德的七夕(第一更)第八十一章 退路第四十八章 江阴来船第八十二章 夕阳红第九十九章 宣纸第八十三章 凉州好第九章 喜事第九十三章 爱的距离第九十八章 遮羞不成第四十一章 天后宫第二章 响应号召第二十七章 美滋滋第五十二章 出口转内销第四十二章 平海伯第三章 千里驹第二十三章 走私品第二十七章 继续流芳百世(求推荐票)第七十六章 值多少钱第九十九章 流亡第七十三章 杨六郎的差事第六十四章 方向第六十九章 修通之后第四十八章 精神分裂第六十八章 尿地图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六十二章 果实第七十九章 经验第四十六章 “寒门”崛起第四十九章 正经事要紧第二章 两朝勋贵第六十四章 老王头第三十三章 大佬们都来看他第二十章 问程老三借钱第五十二章 龙门客栈第三章 江山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