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蚂蚁们

“大騩山的泥腿子是要有些胆气啊。”

手中攥着一只江南紫砂壶,撲头镶着一颗且末白玉,指头白的和女郎也似,甚至还带着些许润红,若非美髯飘飘,实在是不敢相信,这是个几近知天命年纪的中年男子。

“郎君,索水那边……”

“荥阳郑氏不过是犬豚之流,郑穗本堂堂一州之长,却也做些卖女求荣的勾当。也配同我崔氏并称。”言罢,这中年男子将手中紫砂壶放下,感慨一声,“大騩山的茶,倒也别有风味,好茶啊。”

“郎君说的是呢,这大騩山的茶确实不错。”

“所以啊,大騩山得种茶,怎能种地呢?嵩山不也种地?也没见种茶么。”

他说着,更是笑道,“九兄在登封可比我……痛快多了。琅琊王氏在郁洲有船有码头有人有门路,帮我卖些茶叶,算得了什么?只这些大騩山的泥腿子,硬要攀扯甚么崔氏同门,啧,他们也配姓崔?”

“那……郎君,这些洧水崔……洧水农户,如何处置?”

“如何处置?”

他眉头一挑,看着打问的仆人。

这仆人一见这眉目,连忙道:“小的知晓,郎君放心就是。”

“嗯。”

大户真正可怖的地方,不在于其人其地,而在于其宗法。皇权当真不下乡么?只是这乡野之间,宛若林立分封的“诸侯”,“诸侯”们有着自己的“土皇权”,来管理着乡野的秩序、道德、生存、繁衍……

大宗和小宗,嫡出和庶出,大姓和小姓,主家和奴婢……以及这些人的后代,这些人的配偶,这些人后代的后代,这些人后代的后代的配偶,都像是蚁群一样,分工明确无比。

嫡系本家,资源最多实力最强,它们就是蚁后,而小宗庶出以及家生子,就是兵蚁,需要它们唱黑脸露出尖锐的爪牙,要顶住外部压力的同时,更要镇压那些“工蚁”们的不服。

而“工蚁”们悲惨的地方不在于他们如何的弱势如何的无助,他们不仅仅是人身自由被控制在了“兵蚁”及“蚁后”手中,他们的思想、知识,都被“蚁后”用诸如“传承”“同族”“法度”等等玩意儿控制着。

人们羡慕五姓七望,那么,人们羡慕五姓七望的一切吗?会有荥阳郑氏的人,去羡慕清河崔氏的一个本家老仆吗?还是说,会有李唐宗室,会以娶上一个清河崔氏庶出之女而眉飞色舞?

这大抵是传奇一般的故事,总归是不会那么令人愉快的。

世上的“聪明人”,总以为自己会成为名门望族的长子嫡孙,亦或是自命不凡到认为可以娶上一个世家嫡女,否则不足以形容其万一智慧,不足以为“道德”“传统”大为称赞。

倘若位列宰辅,再去寻个崔氏庶出的女郎,女郎的生母更是个卑贱奴婢,那末,这个宰辅还会洋洋自得,与同僚前面有得色?

娶妻当娶五姓女,这从来不是说那些为五姓默默做“工蚁”的吧。

和这些“高贵”无比的五姓七望相比,老张还是觉得荆襄大地上的楚人,要可爱一些。

至少,老张这个沔州长史在汉阳城的乡野,还是有威望的,也不至于地方豪门要靠“家法”来弄死一个婢女所出子弟的时候,他这个长史说话没有族长放的屁管用。

作为江水张氏南宗的宗长,张德在芙蓉城老家,在籍之人,有名有姓的,占整个张氏总人口,也不过才四成不到,也就是说,剩下的那些,要么不在籍,要么……等同奴隶。

因为张德的存在,这些原本的“牲口”,终究是在张氏内部重重阻挠之下,获得了“重新做人”的机会,他们不再是“张五六”“张初四”“张十七”……而是在江阴县的县衙,那个管着人口花名册的官僚那里,成了货真价实的丁口,只是没办法和李唐建国时候那般,直接弄上百十来亩永业田。

张德为什么要小霸王学习机?因为用小霸王学习机学习的时候,不用管自己是不是长子嫡孙,更不用管这个月要不要回去帮爷娘收粮食。

所以,老张觉得自己的穿越重生技术还是不错的,因为,他做到了和绝大多数“聪明人”想的那样,成了“蚁后”“兵蚁”的一份子,而不是“工蚁”。

但是,老张有时候也会想,作为一条工科狗,他要是没有成为江水张氏南宗的扛把子,而是江水张氏南宗扛包的,那末,作为一只“工蚁”,在这“大治”的时代,他玩上小霸王学习机的概率虽然一样低,可是,他只怕是连用玻璃做个斯特林发动机给别人看,都很有可能此生无望。

倘若如此,这人生,该是何等的残酷!

二十二岁的张德,唯一见过算是翻身做人的,只马周一人。而马周,他走到这一步,需要太多的如果。

可是老张知道,不管是唐朝还是一千多少年之后,所有的“聪明人”,都以为自己是马周。而别人,那些蠢货们,自然都是风花雪月之下的倒霉蛋。

在收到杜如晦的消息之后,张德就知道这一回,虽然不是五姓七望和李世民的生死对决,但至少,要有人被撕扯掉一块血肉。

至于有没有机会舔舐到下一次厮杀,他不知道。

“都管,都管……老都管,我们大騩山就算改粟为茶,可……可总要有个活路吧。这总不能,地种了茶,便……便不管了吧?怎么说,怎么说我等……大騩山,也算是祖上崔氏一员……”

“住口!”

一身长衫的老者怒目而视,手指指着言语的老农:“你这老杂货,也配姓崔?大騩山是我洧水房的产业,我们想种甚么,还要你来多嘴?”

“老都管,这……我们大騩山,可……可是有五百多户……”

“户?”

老都管冷笑,“你这老东西,好不晓得事体。你是不是忘了,这身契都在武城呢。你们何曾入过户籍?不信你去密县县衙问问,看看这丁口册上,有没有你的姓名,有没有你的乡籍!”

只这一句话,便是让老农及身后的数百农家子脸色发白。

忽地,有个年轻后生,约莫是十六七岁光景,愤愤然道:“我听北山学社的小郎说起过,朝廷早就说了,不得私下蓄奴,你们这样做……”

“抓起来!”

老都管神情狰狞,盯着那少年,“好小子,倒是教训起你老主翁来。你这是‘不敬尊长’,更是对贤老口出恶言。那北山学社一贯教些口出狂言的狂生,又被武城子说过不敬先贤诸圣,乃妖言惑众之辈。你交结妖人,更是犯了‘蛊惑族人’之罪!”

“你……可知罪?”

此时,老都管的声音,已经森寒无比。这以往在大騩山人眼中,一向温润儒雅和蔼可亲的老都管,居然有如此森然恐怖的一面。

那少年嘴唇哆嗦,连忙带着哭腔道:“老都管饶命,是我不晓得事体,是小子无知。小子知罪了小子知罪了……”

“好!”

老都管目光冷冽,“若是以往,把你沉河,别人也说不得甚么。只是这一回,念你初犯,饶你一命也是我崔氏一向以‘仁孝’治家。不过,死罪可免,却也不得让你这般周全。来人,把他嘴掰开……”

几个壮汉应了一声,显然熟练的很,也不见那少年反抗,只是瑟瑟发抖嘴里喊着饶命。然后就被壮汉钳住,不远处数百大騩山的男丁,莫说什么义愤填膺,更是有踮着脚张望,想要看个究竟的。

很快,有个壮汉狞笑一声,从脚踝处抽了一个夹子也似的东西,将那少年的舌头,直接从口腔里攥了出来,还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就是手起刀落,鲜血像是喷泉一样,在半空中喷出一道血箭。

雾一般的血,弥散在空气中,老都管眼皮都不抬一下,然后才道:“北山那地方,少去的好……”

第六十三章 开拓第三十四章 大动作第五十二章 阿杜的歌最好听第三十七章 强行装逼第九十八章 君臣之谈第八十六章 拘留所第十三章 斗争艺术第三十八章 有的忙第三十三章 药不能停(第一更)第九十七章 积德种树第五十九章 温家堡的人(求票)第八十三章 猜测第五十七章 和说好的不一样第九十四章 奇葩局面第八十八章 种粮大户第六十三章 轻松第五十五章 拜门何求第三十六章 震惊第五十八章 理解错误(迟来的一更)第四十四章 好本事第七十三章 戏言不戏第八十章 鸡肋第八十一章 冬天里的一把火第六十二章 业务多第七十三章 路第五十三章 掏钱花钱第十一章 自己搬起来的石头第九十八章 西域钱粮第五十八章 行路难第五十二章 那时长安少年第十八章 经验和总结经验第六十一章 反抗的小妞们(第三更)第三十四章 要负责第一章 都很精明第三十章 食肉动物第八十七章 心痒难耐(二更)第九十九章 说客第九十章 查探第九十章 太年轻(第一更)第四十章 故人故事第七十二章 水墨画第十八章 都有诚意(第四更)第十七章 府中心情第四十六章 都不正经第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四十三章 内奸就是爽第二章 名动第四十六章 娶对老婆第三十三章 胡无人第七十五章 崇道第八十九章 扒第六十七章 疯了第八十九章 洛阳生态圈第二十七章 好机会第九十章 隐藏的躁动第六十三章 人生大起大落的张叔叔第八十一章 来不及伤感第四十一章 保佑第五十四章 伤别离是不可能的(第二更)第九十一章 发动第五十八章 年兽第二十一章 后路第三十五章 狼羊论第十九章 人才难得第九十九章 宣纸第二十七章 继续流芳百世(求推荐票)第九十七章 积德种树第九十六章 随口一说第十三章 武氏女第五十一章 此物有玄奇(第一更)第一章 一个声音第九十九章 成长第六十七章 “招股”第十三章 豪门稻草第三十六章 雏形第十七章 府中心情第八十章 长孙之谋第九十二章 胃口第四十一章 看在“良心”的份上第七十四章 一颗正义的心脏第八十三章 贵族不易(猪年初一第一更!新年老铁们大吉大利!)第三十七章 有趣第二十二章 等第三十七章 强行装逼第四十八章 要有诚意(推荐票)第三十八章 肥皂掉了第八十八章 明镜第七十四章 身毒第七十九章 风一样的男子第三十四章 日上三竿第九十六章 平稳第四十五章 九鼎第七十三章 治世以大德第十七章 辣眼睛第九十四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三十八章 吃鱼不易第五十六章 省钱第五十二章 那时长安少年第四十九章 燃烧第五十五章 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