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不急不躁

关于谋私利,杜如晦并不讳言,但是杜天王所做的谋私利,都是在规则允许之下,哪怕是按照宰辅联合重臣,参考《开皇律》、《大业律》所制作的《大唐律疏》,杜氏从来没有违规违法。

唯一涉及到的,无非是“家风”有损,仅此而已。

端木蔓菁并非是杜如晦的“家臣”、“谋士”,作为幕僚,这个曾在辽东新型官场厮混过的人,是想要在洛阳开拓眼界。

求知欲,是端木蔓菁一直愿意奔走,并且为自己的经历“著书”的动力。

因张公谨,端木蔓菁颇有重回炎汉的豪迈;因李客师,端木蔓菁眼观地方和中央的博弈争斗,品味其中汉末也似的尔虞我诈;因王孝通,端木蔓菁发现往日佐官,皆豚犬之流。

然后,端木蔓菁辞职了,除却汉装换胡服,游历草原及靺鞨、室韦旧地,积累的资料和见闻,在洛阳著有三卷《北地戎狄考》。

和《地方志》不同,端木蔓菁不但掌握了十几种室韦方言,契丹大小各部方言和靺鞨诸部语言,全部精通。当时沧州刺史还是薛大鼎,且是个一筹莫展的沧州刺史。自张德入河北之后,李德胜勾引范阳卢氏出昏招,这才有了后来长孙冲于鸿胪寺中差遣大展拳脚。

而长孙伯舒这个帝国俊杰的风采背后,自然是一大堆前赴后继的底层经营。而端木蔓菁,就是在那个时候,展露出了惊人的眼界和才华。

最重要的一点,他的行动力实在是让人敬佩。

因为张德和王孝通的缘故,加上张公谨、李客师曾经是上级,在北地行走,端木蔓菁有着相当大的便利。更有福威镖局这种民间势力的支持,天时地利人和总能占据一二,以至于在默默无闻间,端木蔓菁做出了时人不能理解,但杜如晦和张德却心知肚明的壮举。

《北地戎狄考》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有地里分布图,有特产实物手绘,且手绘相当精准。它有各部名称来源考及丁口柱形图,以及部族主力的人口增长率,牛羊存栏数及大体的迁徙路径……

但是,这部著作,端木蔓菁并没有打算在这个时候发布。因为还有一样东西没有做好,这个东西,是一张地图。

自幽州以北,一直到北海的地形图。

在没有官方支持将这张地图拿出来之前,端木蔓菁不打算发布。

而想要让朝廷同意将这种“涉及谋反”的玩意儿印刷出来广而告之,难度相当的大。问题不在于这张地图仅仅是草原,问题在于有了这么一个口子,那么是不是中原的州县,也能公印地图,然后分发天下?

有趣的是,在这件事情上,四大天王全部同意,连李靖都同意。但是他们同意的同时,又很有默契地认为此事不可行……

端木蔓菁还年轻,和已经死过一回,五十三岁的杜如晦不同,他等得起。

不过杜如晦却对端木蔓菁保证,这两年肯定能发布。

同样的保证,端木蔓菁从辽东王孝通那里,也听到过。不过这样说的人,却不是王孝通的弟子,而是沔州长史张德。

而现在,杜如晦突然告诉端木蔓菁,三年前,作为宰辅的杜如晦,已经和张德有了默契,要灭绝五姓?

回去办公的端木蔓菁久久不能平静,他突然觉得,梁丰县男张德张操之,并非传说中的那么平易近人犹若汉时东方朔前隋侯君素……

那种喜庆滑稽又颇有聪慧的形象,让人觉得亲切。可当杜如晦陡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端木蔓菁品味三分,只觉得江阴子深不可测。

而就在这个要紧当口,新郑县的“飞骑”马不停蹄前往河南府前往东都,传来一条惊心动魄的消息。

“康大令!洧水有民变!速将消息传回长安——”

杜如晦也收到了消息,刚刚坐上总统宝座,结果治下就出了民变。这个事情,多少要负点责,当然,实际情况是半点责任都不会有。黑锅,自然是由郑州和新郑县来背。

“总统,变民并未啸聚山林,反而打造了器具舟船,过新郑顺洧水治下长葛。眼下已经到了许昌,离鄢陵也不远。”

“消息从何处传来?”

“许州统军府。是……贞观五年左骁卫的人。”

“嗯。老夫知道了。”

关于民变,杜总统淡定的很。当初他自请东行,特意在“治军事”这件事情上留了一手,他不打算掺合军事。整个总统的职务,只对政事民事俗务负责,军事是原河南道各统军府也就是如今折冲府的事情。

至于驻守东都诸卫,他半点调动的权力都没有。

当然,他也不需要这个权力。

眼下的事情,他只是负责把消息从官方渠道传递回长安,这就是有功无过。

剩下的,是长安方面的反应、决断、执行。

考验的不是他杜如晦,而是侍中魏征、中书令长孙无忌、尚书左仆射房乔。

“这……这怎会有民变?!”

重臣中自然有不知道行情的,但有些时候,这种问题只会是明知故问。

“山东诸道旱灾,之前就有消息的,有民变,也是正常的事情。”

“可……可哪怕是……”

有人想说贞观三年那光景,民变也不曾在河南府附近啊。这也太扯蛋了,这怎么可能?

“听闻河南颇有几个地方绝收,灾民聚集逃荒,几成流民。”

“灾情也不至于和贞观三年相比吧?”

当时可是水旱蝗汤……嗯,没有汤。

“你知道个甚,噤声,莫再言语!”

有人打了眼色,一时间,这话题竟然就绝了下去,不过长安的官僚们,却忧心忡忡起来。

不久之前,数万人先突然离开了长安洛阳,结果马上就迎来了山东大旱?

“山东大旱?”

沔州长史张德笑了笑,“怎么不说山东大汉的?这日子,我看那五姓七望去宠妾屋中,看到的也不会是满身大汗的,估摸是满身大汉吧。”

“你怎地笑的这般鸡贼,又是个甚么不要脸皮的说道?”

李芷儿正誊抄着账本,笑着白了他一眼。

张德便笑呵呵地在她耳边解释了一番,安平顿时大笑,然后面红耳赤地瞪了他一眼:“呸!你这狗东西……”

第六章 顺利南下第十三章 张公谨成婚(二更)第五十九章 沉渣泛起第四章 招降纳叛第八十章 半成利第七十一章 深深的佩服第十九章 春意难言(迟到的第五更)第二十三章 一年第三章 时代在进步第四十六章 别样幼学第八章 故人第八十六章 一惊一乍第九十八章 当世名臣第九十一章 看天子装逼第六十三章 点到为止第三章 时代在进步第九十七章 不得不发第一章 一只唐朝的工科狗第十七章 疯狂的选择第二十五章 别人不知道第七十六章 值多少钱第七十几章 生命第十五章 影响力第九十五章 红烧肉在燃烧第六十七章 老干部(第四更)第六十七章 都差不多第九十四章 闹公府第一章 稳第四十四章 封神(第三更)第三十四章 怂恿第八十一章 兴许是大智慧第十八章 大哥第四十八章 投资第八十六章 参差荇菜好吃吗第三十七章 忧虑第三十六章 卫公人情第二十六章 来个痛快第三十三章 耍心机第十二章 门路第十章 撒手锏第六十五章 认真做事第三十章 食肉动物第五十二章 龙门客栈第七十五章 感觉身体被掏空第三十一章 物理、地理、生物第九十五章 吃肉第五章 这一切都是误会第三十二章 认清自己第九十五章 摩诃耶那提婆奴手札第六十四章 清修不易(第一更)第三十章 李大哥第二十章 科学规划第五章 传道第二十五章 情义第十二章 糊里糊涂第八十八章 上钩第九十五章 决心第九十一章 看天子装逼第八十章 倭地生计第九十一章 求生第九十一章 非主流说客第六章 顺利南下第六十二章 业务多第八十四章 跟我学作诗第六十六章 开饭了第三十章 李大哥第九十八章 三震第三十二章 暗斗第八章 刨食之辈第四十六章 事涉禅宗第七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四十章 凯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荐票)第四十三章 胃口都不小第五十八章 最恶世代第九章 樱桃第二十八章 和想象的不一样第三十五章 正当红第五十三章 掏钱花钱第八十八章 明察(求票)第六十七章 莫要欺负人第八十七章 绝非偶然第五十七章 奇诡不正经第二章 杀第二十九章 特殊贸易第七十一章 研究偏差第六十二章 指点一番第十一章 站队第四十二章 贤明第四十四章 祥瑞中的祥瑞第八十九章 给人撑腰第二十九章 聊个天第二章 读书识字第八十七章 辽水之谋第八十章 理想与现实第九十八章 不夜城第二十九章 朕有点乏了(求推荐票)第三十三章 灵车漂移第七十九章 比烂第十章 撒手锏第七十七章 请你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