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机遇

“这都多少度了,快四十啦!热死人热死人……”

张沔蹿到前厅,看了看温度计,一看标示,连忙叫嚷了起来,引来帮佣一阵笑声。

“阿娘,今日快四十度啦,不是说过了伏天,就会降温的么?”

“这哪有一个准数的?四季司神的事情,岂是我们说了算?”

头也不抬,依然在刺绣的白洁扬了扬手中的秀面,这是一只活灵活现的猫儿。就当真像是一只活过来的猫儿,落在了眼前。饶是张沔是个熊孩子,也神采连连,然后叫了起来:“阿娘,给我可好?”

“还没做好呢,再有个七八日,兴许就妥帖了。”

“那说好了,这个给我。”

“你一个小郎,要这物事作甚?”

“自有用场。”

跟母亲央求了一番,白洁到底还是拗不过儿子,将这猫儿绣花答应留给张沔。

迈出门去,张沔心中暗道:雪娘最喜欢小猫小狗,阿耶不让她碰活的,有了阿娘这个似真个一般的,定能让雪娘高兴。

“到时候,央着阿耶一起去鲁湖采莲。再去看杀蛟的好汉扑杀蛟龙!”

攥着拳头,张沔眼神放着光,计划……完美!

熊孩子有熊孩子的计划,熊孩子的爹自然也有自己的计划。程处弼那里也是有温度计的,而这几日传来的消息,白天沙砾中温度,普遍都在六十度以上。气温一直维持在四十五度左右,一应工程都停了下来,连骆驼都不愿意在外面晒。

碛西州的一些防务工程,基本上已经可以定局要延后到入秋。今年的夏季高温,又让碛西草场遭受重创,一场大火过来,各部族损失惨重。即便是牛羊十数万的部族首领,眼下除了家底,也不比本就一无所有的牧奴好过到哪里去。

这场大灾,放在唐朝介入西域之前,地方势力都是靠自生自灭或者跟着突厥人出去抢劫来渡过难关。

但唐朝到底不是突厥,更不是靠抢劫为生的强盗集团,千年以降的惯性,不管是处于收买人心还是职责所在,在朝廷正式下达公文之前。敦煌、碛南、碛西三地两级政府,都已经着手抗灾。

只是说,想要指望敦煌方面对待疏勒遗民和关内百姓一样,自然是不大可能的。

敦煌方面,不管是敦煌宫传达过来的皇帝旨意,还是碛南都督府的指示,都明确的表明,这是一个分化疏勒遗民的好时机。

“程处弼居然弄了一票博陵崔氏的人跑去做教书匠,有想法。”张德连连点头,程处弼的做法相当正确,在西域佉卢文日渐式微的当下,有曹宪的《音训正本》加持,加上西军在侧,南部勃律、象雄虽然略有扩张,却在高原地区无法做到一统或者独大。

这是一个夯实唐朝根基在西域的绝佳时期,只要保证二十年内相对稳定,在没有外部对手可以威胁唐朝霸权的情况下,整个西域被洗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这和洗脑或者说文化侵略无关,纯粹就是和商业经营差不多,最终会形成消费习惯。

更何况,即便是吹牛逼或者讲“天命”,唐朝直接甩一个汉朝老哥出来就行,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真正承担风险的,是那些处于一线岗位的业务员,军事上就是程处弼麾下的西军大头兵;文化教育上,就是博陵崔氏等流放在此“政治犯”;经济上,就是一撮撮来自不同地方出身不同民族的唐人。

博陵崔氏这些一线教书匠,死个六七成不奇怪,想要稳定到教书没风险,起码也是三五十年后。

期间非常朴素的复仇主义,会让博陵崔氏等教书匠认清社会现实的。

“嗯,不错。”

继续看着信,张德发现程处弼很快就凑齐了不少崔氏女,嫁给有心“豁出去”的麾下精锐。

这些人的某些属性和程处弼、屈突诠等二代类似,比如在家族中,重要性偏低甚至直接家族难以为继无法倾斜资源到其身上。

程处弼是在赌,赌唐朝会不惜一切代价维持西域;同时,程处弼也是在坚持,作为帝国军方的新锐将领,他的主要事业,前期贡献给了漠北,现在全部扔到了西域,眼界开阔的他,早已不是那个只会盯着长安一亩三分地的废柴。

身前身后名,或者说,程处弼将来的子孙能不能有一份不错的“家业”,就要看他在西域攒下的“家底”如何。

“看来,此次大灾,倒也不是没有好处。”

程处弼在信中已经说明,疏勒故地各部牧奴,现在都是贱价脱手。原突厥、疏勒、铁勒的头人奴隶主,他们需要迅速变现,换来牛羊或者田地。此时,手头的牧奴要么杀掉要么卖掉,想杀的人肯定是没有的,但如果没有粮食喂饱牧奴,那还是得杀。

至于底层牧民,早在程处弼打下朱俱波时,就已经暗中“通唐”。对他们来说,跟哪个可汗不是跟?圣人可汗明显更大更强,那当然是跟着圣人可汗了。

“要是这次做得好,西域要少打不少仗。”

疏勒核心人口数量不多,但在疏勒势力范围内厮混的杂胡多不胜数。首鼠两端的奴隶主经历突厥、唐朝的几次收买之后,不但安安稳稳地存活下来,牧奴数量加起来,少则六七万,多则二十三四万,就看唐军的手能伸多远。

胡人也不是蠢货,既然唐朝能够为了保奴隶的性命,拿出粮食牛羊,那么普通牧民农户,又怎会见死不救?

这是一个将心比心的简单道理,在本就汉强胡弱的当下,正常人都会有一个直观的价值判断。

这对于将来可能持续一二十年的治安战,是有很大帮助的。这场大灾,可能让大多数地区的治安战甚至骚乱都发动不起来。

军事文化经济全面优势,连人性道德都要领先,底层带脑子的“豪杰”,又怎么可能做亏本买卖。

“不过说到底,还是钱粮。”

横竖程处弼都是要钱要粮,能够不怕敦煌方面卡他,程处弼也正是因为有张德明面暗地的支持。

想了想,张德组织了一下语言,给程处弼先写了一封信过去。

第九十一章 年关将至第八十六章 刺蛇和飞龙第五十五章 拜门何求第五十四章 一池水中一池鱼第四十章 探底第四十四章 红口白牙第八十一章 惊人业绩第九十九章 说客第四十几章 工科狗的烦恼第四十三章 随便收徒第三十章 李大哥第七十五章 人在江湖飘第四十七章 现实需要第十九章 工程第四十八章 大建出奇迹第五十三章 不罢休第二十四章 人精的舞台第三十九章 需求第五章 和蔼可亲我李氏第十五章 想做官第十四章 筵席第七十四章 珍珠弘忽(票!)第三十八章 二代少年第十一章 食肆见闻第二十一章 新阶层第七十几章 从无畏惧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门生意第二十八章 时代嘲讽第六十一章 薅羊毛(薅点推荐票)第二十三章 活跃的气氛第四十一章 夜杀第七十章 老兵的纠结第六十四章 事发第六十八章 贩卖人性第五十八章 公子哥第一章 一只唐朝的工科狗第七十九章 老国公寻欢又作乐第五十几章 叫爸爸第三十六章 高句丽君臣第九十四章 卖到辽东第二十章 虎威第六十六章 亡国之兆第三十八章 最后一断第四十六章 运数所至第七十九章 经验第三十九章 搞事!搞事!第十五章 务农第二十八章 浪费感情第十二章 不掺合第十四章 优势碾压第六十一章 领会精神第十七章 光第二十三章 智障大师(求推荐票)第四章 最后问对第八十八章 忍者神帝第二十六章 都在酒里第八十七章 小盘算(年初二第三更!)第十四章 盛情难却第六十七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四十三章 进阶版本第四十九章 燃烧第十四章 鸡汤有毒第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六十几章 泡汤第五十六章 用人第四十八章 投资第六十八章 一支穿云箭第十三章 斗争艺术第八十七章 巡狩辽东第五十六章 背锅侠(迟到的一更)第二十五章 我们的事业无人知晓第七十三章 过路费第八十二章 贞观禽兽第五十五章 宽慰第六十一章 回忆狗第二十章 同人不同命第十五章 闲聊第五十一章 有人好奇第六十一章 俱静第五章 大买卖第二十一章 先做文科生第七十八章 取名第四十八章 满庭芳第十八章 拆分江南第九十八章 不夜城第三十一章 烘炉第六十一章 复杂的事情第八十六章 进京三件事第六十几章 化郁闷为食欲第七十五章 浴血奋战第二十一章 跳第七十四章 一颗正义的心脏第四十八章 此间节操第十五章 老阴货第六十几章 化郁闷为食欲第五十三章 你来追我呀(第一更)第六十七章 疯了第五章 遗留第五十六章 不可思议第十五章 金狗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