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看透

祸害乡里这破事儿得低调低调再低调,所以“借刀杀人”选什么样的刀,也得精挑细选,横竖扬子县的老李是不行了,有黑历史啊,而且跟老张这么些年“狼狈为奸”,一旦动手,太露骨了。

得选洛阳新贵,跟着李董一条道走到黑的那种新贵,还得跟老李不一样,没什么黑历史,最次也得不那么响亮。

最后就是业务上跟桑蚕丝麻产业冲突,最好跟上下游产业都有冲突,什么丝绸啊布匹啊成衣啊绢布啊,能得罪的全得罪了。不但要得罪,还不怕十八学士或者“南朝风流”,得硬气……

这么些条件一罗列,老张不由得感慨万千:“偷偷害人难度高啊。”

害人也是技术活儿了啊现在。

还没上任的江阴县令张大安跟着老张继续考察,也没注意自家哥哥内心的龌龊灵魂的卑鄙,反而觉得武汉这局面,嘿,它真是深不可测。

“这垒砌梯田,北地也曾见过,只是一年也垒不出几亩地来。实在是坡地种糜子,没甚收成。”

大约是受张德影响,张大安素来喜欢实地考察,成年之后,身形矫健精神矍铄,也是出于“行万里路”的锻炼。

“举凡乡里‘大业’,不管是垒砌梯田、开沟挖渠还是说修筑塘坝水库,要紧之处,并非是在营造法式的优劣,而是在人。”

张德不介意手把手教导张大安,指了指不远处一片水梯田,“此等工程,最要紧的,就是如何把人调动起来。三郎成了县令,让三五个衙役听你的话,不算甚么;让几十个仆妇听你的话,也不算甚么。可要是让几百城中富户,几千城内百姓,乃至几万县内丁口都听你的,那就次第艰难。”

“哥哥是说,用人最难。”

“倘使别处做官,用人没甚难的,用住了大户人家,还怕甚么黔首苍头。只是三郎是要做个寻常‘清官’,或是‘庸官’么?如武汉这般的,倘使只治大户,混个朝廷考绩倒也没甚,可要是还想效仿李奉诫‘为生民立命’,那是远远不够的。”

“哥哥请讲。”

“说来说去,其实想要提高用人的手段,无非是‘组织’二字。可是,什么是组织,它如何产生又如何倚靠?这就需要摸索、思考,乃至身体力行。”

“组织?”

“外朝是组织,内廷也是组织,六部是组织,衙署是组织,甚至徐州团结兵,也是一种组织。”

“是,吾明白了。”

非是笨人,张大安脑子一转,顿时悟了,只一句话,便让张大安许多思考都清晰明了起来,片刻,他内心转过几种推演,便觉得武汉的“组织”定是要强过襄阳的“组织”,盖因在武汉的“组织”中,不管是官吏、工商、百姓,都要比襄阳的“组织”要强。

张大安望着梯田,心中暗道:差一些的组织,梯田也不是不可以修,只是用时兴许要五年十年甚至百几十年,今天修不好,明天也能修好,不过是光阴荏苒。只是,我辈奋斗,朝夕必争,因此便不能真去等五年十年百几十年,有道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我张大安不是为了做后人而生,而是要为后人做前人,这才是道。

“看来你确实是瞬间就懂了。”

羡慕地点点头,这是天赋聪敏,羡慕不来的。李景仁琢磨组织,是靠身体力行,自己参与到了江夏的建设中去,才体会到了武汉“组织”的不同,为什么在武汉这里,“征发”民夫的方便程度,远超关内、京洛、淮扬。

但张大安是要参与实务的国朝正牌官吏,而且是江东富庶之县的一县之长,他的视角和李景仁这个二世祖还是有本质的区别。至于李景仁倘使没有认李道兴做爹这一遭,能不能用“身体力行”的方式感受不同,都还两说。

“那末,为何武汉和别处有所不同呢?这其中的根本,却又很难说透。”顿了顿,张德看着张大安,正色道,“说到底,别处用人,之所以治大户便可,实在是大户掌控钱粮丁口,大户平安则治下平安。武汉却是大大的不同,此地富庶,非是大户种田,而是工商。有道是无工不富,治武汉便是治工商,只是恰好工商所属兴许就是权贵又或者恰好皇亲国戚,但道理不能颠倒。”

张大安一愣,但还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更是说出了自己的观察所得:“便是用工用人,武汉也不同旁地。外地做工,只算男丁,然在武汉,女工童工约占四成半,非同小可。故而武汉算工,不能只算男丁。”

“你懂其中道理?”

张德很是严肃地问道。

“略懂。”

张大安点点头。

作为琅琊公主偷偷点评有“宰相之才”的张三郎,他是真的琢磨出武汉的微妙味道来。

只说武汉女上工频繁,随处抛头露面犹如男丁,只这一招,便是将武汉地面所有乡间宗族打的半身不遂。

便是此刻有人支持“乡贤”维持“家法”,甚至这种支持还是来自官方的,可对于武汉各行各业的行业翘楚来说,这就是跟他们作对。

同行是仇敌,因为抢我财路,“乡贤”维持“家法”,要让女子回归宅院,交由宗族一应而决,同样是抢我财路。

不死不休。

“看透不说透啊。”

老张难得露了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拍了拍张大安的肩膀。

张三郎深吸一口气:“哥哥,我等江水张氏,亦非小族小户啊。”

这话有点试探的意思,不过老张还是笑道:“我管甚的江水张氏。”

“……”

张三郎一时无语,却也心中更加佩服。

有些事情虽然冲击着张大安的灵魂,却也不妨事,“宰相之才”当然包括了器量。

“所以武汉才能休整梯田都要比别处快,盖因哪怕是担土盖田,武汉男女老少齐上阵,各有调度运筹。至于营造法式、新式器物,不过是锦上添花。”

感慨了一声,张大安目力极致处,已然多了一条新的山道,依坡势盘旋迂回,犹似龙蛇起舞。

第六十五章 农事院第九章 一点点区别第二十八章 为了猪肉第十九章 春意难言(迟到的第五更)第七章 予其誓第二十八章 简在帝心第七十三章 歪风邪气第十八章 进献第三十九章 需求第七十章 非一日之功第六十二章 不请自来(请票上身)第九十一章 心思第六章 顺利南下第四十三章 很合理的要求第三十章 祭告第九章 老李有章程第二十四章 又是坑第十六章 荒诞时代第三十二章 认清自己第十章 这是祥瑞第七十六章 马蹄声来第四十一章 专利司不成第二章 简单答复第九十六章 放马屁第八十三章 甜第九十八章 不平衡第九十四章 薛氏大炮第三十七章 忧虑第六十二章 圆桌好汉第四十九章 正经事要紧第七十章 旧年缘分第八十四章 江湖险恶第八十章 帮闲第九十二章 房二郎的事业第二十三章 奇特画风第二十六章 恶趣味第八章 故人第二十二章 非分之想第七十九章 见缝插针第八章 特进第三十章 伪劣工科狗第四十四章 麻烦事第四十章 安平获利第三十八章 功劳第十五章 帮衬第八章 金子第五十六章 用人第九十五章 摩诃耶那提婆奴手札第六十章 九月初二的共识第九十八章 垂涎第八十六章 李董的心情(一更求票)第七十一章 你们对算术一无所知第四十章 略作安排第八十三章 凉州好第五章 大买卖第八十二章 学业霸业第九十五章 大无畏第三章 机灵鬼第五十四章 基业长久第六十六章 熟烂第三章 躁动第六十四章 个人优势第七十三章 路第二十五章 义商仁心第十三章 无道第八十四章 女郎不凡第九十二章 信息反馈第九章 无奈第九十七章 积德种树第三十六章 登场第六十一章 薅羊毛(薅点推荐票)第八十七章 歪打正着第八十四章 一觉醒来第五十三章 久违的出场(二更)第三十六章 追求数量第二章 王孝通第四十六章 胡人出身第二十二章 万万没想到第八十九章 长治久安之法第七章 百年大计第二十一章 胃口好第七十九章 安排第三十八章 钱老板故智第二章 读书识字第二十章 不能比第九十六章 蜜糖第三十六章 buff背后第三十六章 危机易转第二十八章 还有流芳百世(求推荐票)第十九章 课业第八十六章 盼着第四十四章 反派第三十一章 赚头第四章 没想到的人第五十二章 要多读书(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非分之想第六十七章 莫要欺负人第十七章 光第六十八章 热闹非凡第三十七章 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