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节 不可思议的丰收

秋天到的时候,是收割的时候,是收获的时候,是对一年辛勤劳动的馈赠。

而出兵的话,如果没有收获的话,那么岂不是就丢人现眼了?

这个世界上暴力的机构不少,可是没有谁的能够厉害过一个堂堂的国家军队的,看着以前出去打仗到处搜刮的行为,叶檀表示,不合适,所以,松洲早就没有所谓的入城税了,有人才会有钱财和其他的东西,否则的话,就是白瞎了。

叶檀不知道松洲的事,他此时正在和秦琼以及芮登几人一边聊天,一边说着这次的事。

秦琼的糊涂的,而芮登也是惊讶的,因为看过史书,没有找到结果,最后就有点迷茫了,似乎没有了史书上的东西都是假的一样,对于这样的人,叶檀的态度就是不理会。

“叶檀,你这次真的打算将这些战利品都吞了?”秦琼这话是担心地问道,这小子简直就是不当人子啊,你不知道陛下现在都难吗?大唐贞观初年的一年的税赋钱财只有一百五十万贯,说出来都丢人,他现在可是知道的,松洲多半年的交易赋税已经差不多十万贯了,这个还是因为没有到年底,加上叶家村暂时书院免税的行列,否则的话,一年至少二十五万贯,天下上百个州,大部分连一万贯都没有,而松洲不过是恶偏远的小地方,却有如此多的税赋,可见叶檀的本事了。

“没啊,我不是给了朝廷好几千了嘛。”叶檀表示自己可是个老实孩子,不像是你们想的牛羊一毛不拔。

“一百头牛,五千只羊?”秦琼觉得吧,如果别的州给这些东西,陛下肯定会高兴的,而且松洲给的话,也是会高兴的,可是你这样子不合适吧,羊一人一只的话,松洲的人都会领取五六只的样子,你这样子将陛下当成傻子了吗?

“是啊,松洲穷啊,很多人都吃不上饭,而且你们没有发现最近很多地方的牧草都少了很多吗?看来旱灾和蝗虫都来了,我松洲也是需要保命的,这些东西有的时候真的不是我吝啬,而是本来就穷啊,穷怕了。”叶檀的话说的也没错,只是两人的角度不一样,叶檀想的是松洲,而他想的是国家。

似乎都没有错,可是秦琼却是错了,国家出现问题,叶檀不会受到什么影响,松洲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可是松洲如果出现问题的话,那些人都是自己的乡亲啊,如果饿死的话,就是大事了,朝廷的人是不会在乎你做了多少,而是要看结果的,因为如此,很多时候,结果就是你死定了。

叶檀不会为了一个所谓的好名声而去做事,那样子的话,用人的生命换取的名声,他不屑于要的。

“可是,你不是囤积了上百万石的粮食吗?那些你不会也不拿出来吧?”秦琼现在才明白这小子的意思,打算将松洲的人都变成胖子,而其他地方的人,他暂时是不会管的。

“哎,秦伯伯,你看看后面的那些人,他们可是什么都没有啊,可是我又不能直接将东西给他们,否则的话,松洲的百姓非得吃了我不可,所以,而这些人也不能随便就放在某个县令的治下,这些人虽然受苦的很多,可是毕竟都是身体不错的人,他们需要为了自己以后饭碗,去干活。”叶檀从来都不相信所谓的好处给了你,就可以获得别人的尊重,升米恩斗米仇的事,他前世可是遇到了很多次了。

“你要干什么?”秦琼发现这小子可真够可以的,这就上了打算了。

“我打算回去之后,就将松洲的城门给拆了。”叶檀早就看着那个不大的城门不顺眼了,虽然卡在山谷里,可是毕竟阻碍了松洲的发展,还是朝外面拉拉的好。

“你打算建城?”秦琼的脸色直接就变了,这个小子到底想要干什么,现在马上就要出现饥荒了,他不想着如何帮忙赈灾,却要建城,自古建城,运河以及修建其他的官家的东西总是会带来的就是克扣,饿死以及过度使用民力的事,这个东西一出来,大家就会发对的。

“叶檀,这个是万万不能的,如果你这么做的话,我一定会上报朝廷,弹劾你。”秦琼的脸色煞白,后背都湿透了,他有些明白陛下为什么会让自己跟着来的,这不是来享福的,这是来受罪的啊。

看着秦琼的手指指着自己,叶檀忍不住翻着白眼道,“秦伯伯,我有的时候都不好意思说你们无知,可是你们做的事,真的不是什么好事啊。”

“什么意思?”芮登胡须都白了,问这话的时候,一脸的严肃。

“我就举个例子吧。”叶檀叹了一口气,和这些人聊天真的很累啊,在唐朝还没有所谓的以工代赈的事,都是什么地方出现问题,那么什么地方就发粮食,如果灾民的运气不好的话,被上面的人贪污了,那么你就等死吧,而且自古便有一种拿着自己的子民出去折腾的先例,反正史书上都有的,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问题,大不了拿自己命去填了就是,至于说别人的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不容易,谁会在意呢?

“你们说运河好不好?”叶檀的问题让两人一愣,这算是什么问题,说好呢,还是不好,如果说好的话,那么当初就不会出现天下大乱了,可是如果说不好的话,这话有点违心。因为运河的出现彻底沟通了南北,所以有人说,唐朝就是捡了便宜了。

“看你们的表情就知道肯定是个好事,可是杨广却将这件好事干的天怒人怨的,为什么呢?”叶檀自然是不会在意的,在李承乾的面前,他都是如此,何况是他们两人呢?

“因为他滥用民力。”芮登直接回答道,这个谁都是知道的,自然不是什么秘密。

“是啊,他们滥用民力,因为老百姓才是他们当上皇帝的根基,如果没有百姓的话,隋朝就一个人,杨广,你觉得他这个皇帝做的如何,肯定是毫无意思啊,因为没有人统治啊,这就说明老百姓是根基,可是他却将自己的根基挖断了。这不是灭亡怎么可能呢?”叶檀笑呵呵地说道,然后指着地上的野草道,“其实,很多时候百姓就像是这地上的野草,你看着不起眼,可以随意地践踏,可是如果这片草原上没有草的话,会如何,牛羊活不下去,狼也活不下去,人也跟着活不下去了,那么这个地方不管是谁当皇帝,意义何在呢?”

“而如果当初杨广带着大军去高丽,然后将他们的人口抓回来修建运河,或者说是采用给钱的方式,你觉得会如何?”

叶檀的办法不上台面,却让两人陷入了沉思。

是啊,如果当时这么做的话,国内的百姓还是过着自己的日子,就算是将高丽的人都折磨致死,国内的百姓也不会在意的,毕竟不是自己国家的人,因为如此,那些想要造反的人根本就无从下手,因为没有根基啊,没人支持啊,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你有天纵之才又能如何,就算是你武力强劲又能如何,在隋朝还在的时候,李世民可是去救过他,可见在那个时候,李世民也没有想要反抗的意思,只是想要让这个国家坚持下去。

“如果我们这里弄回去的这些人全部按着松洲百姓待遇来,这些人身上的懒惰就会产生,同时,对于松洲的百姓来说,这些人可以说是不劳而获,你觉得他们会答应吗?既然如此,我何必要让这种事发生呢,而随着这些人的进入,陛下的突厥那边的事也差不多了,国家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属于平和的时候,这样的时候自然是国内百姓疯狂增长的时候,我松洲虽然地处边塞,可是这里的很多东西都是大唐之最,这个时候,来通贸之人就乎非常之多,同时,因为这里的特殊环境,也会让人愿意在此停留生活,如此一来,现在的松洲城就有点小了。”叶檀的话让两人似乎明白了很多,却又似乎不明白,反正迷迷糊糊的。

“而让这些人将自己的住所建设出来,这样子不仅可以缓解松洲的人口怨气,而且还可以将他们的心定在松洲,这样子一来,岂不是两全其美?”叶檀反问道。

“这个,似乎是个好办法,只是以前没有过啊。”秦琼的这话可能是无数的读书人的想法,他们做事的依据来自书本,所以抱残守缺和不思进取也成了他们标榜自己的一种办法,而且这样的办法用了几千年,让大家都认为是对的。

“以前还没有过皇帝呢,难道就是错的?”叶檀不在意地说道,然后看了看四周道,“你看看这片草原,多好啊,简直就是为大唐和松洲准备的草场,以后我们大唐就要将这块地认为自己的,而不是什么羁地之类的,那种东西是不牢靠的,因为如此,还不如不要,光要个虚名有什么用?关键时刻是可以抵御外敌呢,还是可以填饱肚子?”

叶檀不是个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可是你不能将百姓辛苦的东西当成自己的一种可以随意的筹码吧?如此一来,时间长了,大家谁还会这么听话地去干活呢,据说唐朝的时候,倭国的人感觉到了长安的好处,竟然派来了上千人的使节团,目的最主要的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吃饭,因为在长安驿馆里的生活比他们的所谓的天皇的生活都要好,这样的日子谁不想过啊,只要是说几句好话就可以了,这样子的事简直就是无本买卖啊,后来大唐可能也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让他们回去一部分,听说有一些人不想回去,直接就自杀了。

“你啊,你,真的是胆大,可是这件事你不打算报告陛下之后再建设?”秦琼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只好问其他的方面的,建城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可以这么说,这个天下都是陛下的,所以城池也是,只是很多时候大家没有在意而已,可是随着松洲越发的重要了,到时候那些大家族要是不折腾的话,那就是太阳从西边出来的,对于他们来说,家族的传承才是第一的,其他的都不是,到时候又是一堆的事发生。

“这种小事还是不需要的吧,毕竟只是改建一下城墙而已,如果这样的事都要告诉陛下的话,陛下岂不是累坏了,到时候这个责任谁担啊?”叶檀不管是什么事总是可以找到理由堵过去,让秦琼无话可说。

于是这场看似毫无意义的对话就结束了,而边上的负责测绘的人将这里的地形都绘制好了递给叶檀,叶檀看了一下,发现这里的草地还是可以利用的,虽然这次的旱灾和蝗虫会让很多地方赤地千里,可是这里因为天气冬天的时候比较冷,所以蝗虫的幼虫存活下去的机会也少了很多,因为如此,这里的一切都会显得格外的重要。

古代都是人少地多,可是当社会稳定下来的时候,就会变成人多地少,这种少不是因为土地不够,而是因为大家族的兼并以及人喜欢朝密集的地方靠近,如此一来,不过是几百年之后又变成了一个朝代的更换。

叶檀对于朝代的更换很不喜欢,有的时候和朋友聊天总是会说起这个,有人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可是在叶檀看来也就六十年左右。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历史总是在重演,大家似乎都在一个圈子里晃悠,一般情况下都是开头不错,中间稳定,后面继续乱,然后换个皇帝大家继续折腾。

而这个里面有很多原因,土地是个根本,没有土地的人最后就没有了食物,没有食物就会饿肚子,饿肚子的时候就会找事。

这么一个怪圈,相信发现的人不计其数,可是他们丝毫不在意,只是在上面继续折腾。

“没有想到这次出去竟然可以赚到两个松洲的面积,不错,不错。”叶檀哈哈大笑,将地图放入怀中,然后一鞭子抽在自己的马匹的屁股上,一下子就速度快了很多。

而在后面的芮登则瞪大了眼睛,没有明白什么意思,只有李夸父和秦琼明白,这小子的胆子太大了,以后可能就没有所谓的草原地带了。

第九十四节 治病与生病第二百四十三节 监狱几日游(1)第一百七十四节 佛不是道(1)第七十八节 猎鹰虽好,你也得会玩(3)第二百四十节 太原家族(91)第一百二十三节 墓中玉石第二十五节 夜陀(3)第二百四十八节 小蛮回家(1)第一百零一节 不讲理的占有(2)第一百十五节 不讲理的占有(16)第二百二十节 太原家族(71)第四百零二八节 年关的兄弟(5)第一百六十一节 变样的套海镇第二百二十六节 太原家族(77)第二百九十一节 肃清第二十八节 刺史府(3)第一百三十八节 一惊一乍奈何爽第二百六十六节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3)第四节 躁动的人群(4)第三百八十二节 利益分配(3)第二十二节 吃饭就要有吃饭的感觉第三百二十六节 叶氏家族(6)第三百一零节 青雀之怒(4)第二百三十一节 不是产业的产业(3)第二十节 临时的地方也不能临时对待第三十五十节 谈谈养殖的事第七十七节 开始准备回家第三节 备战第二百四十八节 小蛮回家(1)第五十七节 抄底李元昌(1)第二百八十节 吐谷浑的来回(30)第四百零二五节 年关的兄弟(2)第三百十五节 青雀之怒(9)第二百五十五节 破案(1)第一百七十四节 太原家族(25)第二十六节 夜陀(4)第三百九十一节 糊涂县令(4)第三十二十七节 扫荡寨子(2)第二百七十九节 吐谷浑的来回(29)第一百三十六节 御雪而来,夜谈军营而谈第一百五十节 太原家族(1)第二十二节 人心如火点金(3)第二百二十九节 太原家族(80)第二百五十五节 破案(1)第二百九十二节 凉州第三百四十八节 仁义的皇子与太子(3)第一百一八节 查案(2)第二百三十五节 嚣张跋扈第一百零八节 三天与三天之后(3)第一百二十一节 残忍的温柔第三节 备战第四十六节傀儡第六十二节 插曲第二百八十九节 没有家的草原人(2)第一百九十节 太原家族(41)第二十二节 肃州世家心声(5)第二十九节人数人群分析可能第二百六十节 吐谷浑的来回(10)第一百五十四节 父亲管儿子(2)第四百零三八节 年关总结(3)第一百一七节 查案(1)第四百零三五节 女人心思(2)第一百一八节 刁民第三十四十九节 他如第二百六十六节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3)第三百四十八节 仁义的皇子与太子(3)第二百零四节 太原家族(55)第四十八节 温馨的打脸(1)第四百零一四节 粗暴的开始(6)第一百一一节 告刁状(1)第三百一十九节 有头有脸地人定方案(6)第二百四十三节 监狱几日游(1)第一百四十九节 冬天不冷第1309章 叶氏家族(26)第一百一零节 前站九里铺第十八节 破屋也好第二百四十二节 太原家族(93)第二百九十六节 吐谷浑的来回(46)第九十八节 狩猎惊魂(6)第二百二十九节 让你有苦难言(2)第二百三十七节 抽丝剥茧第二百零八节 太原家族(59)第三百四十三节 众筹建光明殿(3)第一百一十八节 向昆仑第九十八节 叶家村很神秘第一百八十八节 太原家族(39)第六十五节 诗句与比武第四百零三八节 年关总结(3)第1308章 叶氏家族(25)第二百五十六节 破案(2)第一百四十四节 自私的人是不能讲理的第四十八节 温馨的打脸(1)第三百三十三节 叶氏家族(13)第三百三十一节 没有准备,我们就不会下手(1)第二百七十六节 吐谷浑的来回(26)第一百二十七节 六率威武第七十八节异常带来的麻烦第一百四十九节 冬天不冷第二百八十六节 吐谷浑的来回(36)第二百零三节 太原家族(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