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干儿子邓艾

时间一天天过去,离蔡琰正式嫁给陶应已经过去了十天。这天陶应抱着蔡琰从睡梦中醒来,轻轻搂了一把身边的可人,陶应问道:“文姬,今天华佗又要来给糜贞诊断,绮玲还要忙着军队上的事,今天你要帮我一个忙了。”

蔡琰笑着问道:“夫君是说那个叫邓艾的小孩?”

陶应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我已经调查好了他的家庭地址,今天我想亲自前去拜访。如果他愿意做我的干儿子,你可以当他的干娘吗?”蔡琰有点不理解的问道:“我们三个人当中,你为什么偏偏要选我啊?”

陶应笑着问道:“这很奇怪吗,只是当天你是和我一起遇到他的。你要是不愿意,让她们两个去也可以啊。”

蔡琰拍了拍陶应的胸膛,“要去就早点去,还在这里和我耽误什么时间。”

说罢蔡琰翻身起床,陶应看了一眼蔡琰曼妙的身材,笑了一笑,也是翻身起床。两人在屋里简单的洗漱了一番,陶应蔡琰两人来陪着蔡琰吃掉了早饭。

吃完过后,陶应起身对着糜贞说道:“贞儿,过会儿华佗会来给你检查身体。我现在和文姬要出去一趟,你有什么事就叫家丁来唤我,我就在徐州附近不远处。”

糜贞闻言笑道:“夫君今天是要去收干儿子吗?”

陶应笑着指了指糜贞和蔡琰,笑道:“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你们两个。”

说罢对着蔡琰一挥手,道:“走吧,快点出发了。”

蔡琰冲着陶应一点头,对着糜贞说道:“姐姐,我们先去了,待会儿叫华佗给你好好检查啊。”

糜贞笑着冲他们两人挥了挥手,另一只手抚摸着已是高高鼓起的肚子。道:“夫君,文姬,早去早回啊。”

陶应他们两人冲着糜贞点了点头,两人出了陶府大门。刚一出府门,陶应就看到华佗的马车过来了。陶应急忙上前拦住华佗的马车,华佗见到陶应,急忙下来行礼,陶应扶起华佗,问道:“神医,内人的身体还好吧?”

华佗回道:“禀卫将军,夫人身体一切安好,腹中胎儿也是平安的成长着。”

陶应点了点头,道:“那就好,神医这段时间费心了。”然后用手指了指大门,“神医进去检查吧,我现在有事要出去,不打扰了。”

说罢带着蔡琰上了马车,华佗也回过神来,转身进了陶府。马车一路上颠簸行驶在徐州城外的乡间道路上,剧烈的摇晃使得陶应和蔡琰都有点不适。不过这两位也还是吃过苦的人,马车的颠簸还是能够忍受的。

大约行了一个时辰,马车在徐州城外一处乡间小屋前停下来了。陶应牵着蔡琰下了马车,蔡琰揉了揉有点酸麻的腰,问道:“夫君,为了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你觉得这样值得吗?”

陶应笑道:“这你就不懂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还有啊,邓艾虽然是个小结巴,但绝对是这个年代的不世奇才,你相信我夫君的眼光吧。”

蔡琰闻言对陶应投去了白眼,眼里尽是深深的不信。陶应摇了摇头没有理他,指着身后的郭淮说道:“伯济,上去叫门。就说我陶应前来拜访。”

郭淮闻言点了点头,快步上去叫门。不一会儿,门从里面打开了。陶应抬头望去,一个身穿缟素的中年妇女从里面走了出来。对着那个中年妇女略一施礼,道:“在下乃是徐州牧陶应,阁下可是邓大人遗孀?”

那妇人闻言点了点头,跪下说道:“民妇拜见州牧大人,州牧大人今天此来,有何贵干?”

陶应笑着扶起那妇人,道:“夫人不用着急,邓大人当初随我前来徐州,帮了我不少的忙。现金邓大人亡故,陶某特来拜访。

那妇人闻言急忙让路,迎接陶应他们一众进屋。陶应带着蔡琰在主位上坐定,环视了屋子里一圈,发现这屋子里装饰的很简单,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物品。而且陶应特意留意了一下邓艾的身影,屋子里没有发现邓艾的影子。陶应开口问道:“夫人,令郎邓艾现在何处啊,为何不见他啊?”

邓母闻言急忙答道:“今天是亡夫归天半月之期,小艾带他爹前去感谢那些在亡夫葬礼上帮手的乡里乡亲,应该很快就回来了。”

蔡琰在一旁说道:“好懂事的孩子,如此幼小就知道感恩,却是比普通孩子强了不少。”

邓母闻言脸上充满了喜色,不过嘴上还是很客气的说道:“犬子顽劣,当不得夫人如此赞赏。”

陶应笑着说道:“她可是蔡文姬,一般不轻易夸人的。邓夫人用不着太客气,我也很看好邓艾这孩子。”

邓母闻言一愣,接着恍然大悟道:“原来阁下就是昔日名冠京城的天下第一才女蔡大家,民妇有眼无珠,还请蔡大家恕罪。”

蔡琰笑着走过来扶起邓母,道:“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夫人不必再提。”

邓母急忙点头,随即又问道:“两位今天来此,除了看望我们孤儿寡母,还有什么事吗?”

陶应笑道:“邓夫人,实不相瞒。我们今日前来,是为了收邓艾作干儿子的。”

邓母闻言吃了一惊,问道:“卫将军,您说什么,要收小艾当干儿子?”

陶应笑着点了点头,看着立在一旁目瞪口呆的邓母,陶应刚想开口解释,外面传来一阵推门声,接着便听见一阵稚嫩的声音传来,“娘,我……我回来了。”

话音方落,一个小身影走了进来。看着屋里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小邓艾愣在了原地,此时陶应走上去摸了摸邓艾的头,问道:“小邓艾,你还记得我吗?”

邓艾闻言仔细的打量了陶应好一会儿,说道:“你……你是州……州牧大人,那……那天我……我见过……过你。你怎……怎么来……来我……我家了?”

陶应笑着刚要答话,一旁的邓母说道:“小艾,快,快向州牧大人叩头,叫义父。”

邓艾虽然不明白怎么回事,但还是很听话的跪下向陶应叩了三个头,叫道:“义……义父。”

陶应大喜过望,急忙扶起邓艾,道:“好儿子,快起来。”

扶起邓艾过后,陶应笑着问道:“小邓艾,你今年多大了?”

邓艾闻言一笑,目光还是那样呆板,张嘴露出一对小虎牙答道:“义父,我……我今年五……五岁了。”

陶应点了点头,摸着邓艾的头,似是自言自语的说道:“五岁,也差不多了。”

说罢看着一旁的邓母说道:“邓夫人,既然现在小邓艾已经是我的儿子了,那他以后的教育交给我了。你们母子都随我入城,我在城里为你们安排一个宅子居住。每天白天邓艾就到我府中学习,傍晚就回府安睡,你看可好?”

邓母当然没有不会拒绝,当即点头答应下来。陶应随即叫人安排马车送邓母入城,陶应随后也带着蔡琰他们动身入城。一路上,陶应的心情别提有多高兴了,他原本以为这事会大费周章,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解决了。蔡琰看着身边眉开眼笑的陶应,没好气地说道:“收了干儿子就这么高兴,等过几天姐姐生下你的亲儿子,你不还得高兴死啊。”

陶应笑道:“那当然了,我自己的儿子我为什么不高兴。”

说罢幽幽的看了一眼蔡琰,笑道:“要是你能给我生一个一男半女的,我会更高兴的。”

蔡琰闻言满脸变得绯红,嗔怒道:“这么大人了,一点正形也没有。”

两人在车里嬉闹了一会儿,蔡琰正色问道:“不过夫君,我真的没有发现那孩子有什么特别之处,你为什么这么执着呢?”

陶应摆了摆手,道:“也许现在他的确还没有展现出他的非凡之处,但以后你就会发现了。至于为什么,我这里不好和你细说。不过你应该相信我的眼光。”

陶应说完用手指了指马车外,此时郭淮正骑着马离陶应他们不远处。陶应说道:“你就看伯济,当初我执意要将他留在身边。元直仲达他们对他也不是很看好,但现在伯济不是也展现出他将才的一面来了吗?上一次如果不是他建议我说服袁熙,说不定现在我就不在徐州了。”

蔡琰笑了笑,道:“好好好,只要夫君你愿意,我当然都是支持的。不过这糜姐姐马上要生了,你这干儿子也收了,以后你可要多抽点时间来陪陪她了。”

陶应笑道:“这我知道,今天安顿完了邓艾他们,接下来的两个月我哪也不去了,就在府里陪着你们几个,你觉得如何?”

蔡琰幽幽的说道:“你的信誉,我是不太相信的。”

陶应有点气急败坏的问道:“那我要是做到了你怎么弥补你这句话的过失?”

蔡琰闻言看了一眼陶应,道:“你有什么要求只管提,不过不要太过分。”

陶应笑着问道:“一言为定?”

第50章 对敌蔡瑁第17章 吕布来投第194章 诸侯动向第188章 决战之始第28章 吕布结局第163章 大军北上第100章 狼骑再现第108章 草原再乱第269章 定军山下第212章 曹氏分裂第113章 徐庶的计谋第79章 回师徐州第24章 生擒张辽第191章 英雄落幕第253章 各怀鬼胎第38章 兵进汝南第155章 神一样的对手第145章 名义上的胜利第69章 乱世隐雄第15章 悲喜交集第263章 亦敌亦友第190章 从生变数第182章 联合还是归顺第185章 南边风云第45章 陶应买马第258章 再度相持第227章 兄弟决裂第183章 蠢蠢欲动的刘备第234章 挽回损失第89章 闲谈刘备第94章 再收良将第92章 北上青州第62章 交战琅玡第18章 曹昂来徐州第99章 司马出招第281章 同归于尽第147章 夜袭敌营第170章 会见曹操第15章 悲喜交集第109章 合作第197章 四女同堂第200章 分封诸侯第60章 失败之后第104章 横扫草原第208章 韩遂结局第250章 潼关事了(2)第263章 亦敌亦友第198章 四女的异同第174章 甘当人质第89章 闲谈刘备第49章 有人袭营第143章 故主相见第139章 春日郊游第115章 说降袁熙第59章 荀谌出招第253章 各怀鬼胎第160章 三年之后第5章 联合世家第125章 北上辽东第268章 汉中风云第25章 合兵刘备第208章 韩遂结局第74章 黑山张燕第99章 司马出招第30章 前去宛城第167章 首战告捷第283章 东吴事了第149章 大破马超第74章 黑山张燕第67章 金城闫行第63章 烧营破敌第216章 郭嘉身亡第228章 曹植入河东第93章 夜战青州第101章 离间计第153章 塞外趣事第2章 兵临城下第274章 许昌琐事第45章 陶应买马第268章 汉中风云第147章 夜袭敌营第265章 如火如荼第238章 战场转折第118章 人质制敌第95章 幽州之事第154章 邓艾接驾第241章 双下战书第13章 父子交心第81章 最后的努力第188章 决战之始第134章 蔡琰的婚事第70章 陶应比剑第206章 诸侯动向第222章 约战河东第59章 荀谌出招第102章 漠北佳人第226章 名士北顾第108章 草原再乱第141章 战前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