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陶应南下

闻听曹丕率军前来关中的消息,陶应当即也不在犹豫。任命闫行为凉州都督,使庞德,马岱等人为辅。节制整个西北之地。并且授予闫行临机决断职权,要他看准时机,南下夺取关中。现在的陶应,真的是雄姿勃发,有一种吞并天下的气势。可是,胜利真的会来的那么容易吗?

听了陶应的安排之后,身边的司马懿劝解道:“主公,淮南乃是曹氏的南大门,就算曹氏眼光全在这边,想来防守也必然不弱。仅凭张辽将军麾下的汝南士卒,恐怕难以速破淮南啊?”

陶应闻言摇了摇头,道:“这点我早就想过了,不过要是调动一般士卒,行动速度太慢,不足以对曹氏发动雷霆一击。调动骑兵,动静则太大。现在陷阵营在幽州,并无大事。我决定了,就领着他们一起南下。”

司马懿闻言还想说什么,陶应笑着摇了摇头,道:“我这人一旦下定了决心,你觉得区区几句话就可以改变吗?”司马懿闻言一愣,接着无奈的苦笑一下。陶应接着道:“还有,仲达,你的夫人最近快要生了,你也不用随我南下了。我已经通知元直整顿陷阵营,只要我秘密潜回邺城,就即刻南下。”

陶应说完这番话,带着马超下去了。看着陶应离去的背影,身后的闫行问道:“司马先生,你说这次主公能够成功吗?”

司马懿闻言摇了摇头,道:“我也说不准,按道理我军现在连曹操都灭了,平定中原已经是铁板上钉钉的事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这心里总是有点不安。”

说罢司马懿又想了想,自我安慰似的说道:“不过就算此次我军南下受损也无伤大雅,就算实力有所损失,想来也不至于一败涂地。就算是一败涂地,我们也只有一个选择。”

“什么选择?”

司马懿闻言苦笑一声,道:“除了陪这混蛋一起死,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闫行闻言语塞,司马懿点头说道:“罢了罢了,现在说这些也无用了。既然主公任命你为凉州都督,那懿就在这里恭贺彦明了。不过关中之地鱼龙混杂,彦明切不可轻举妄动。懿河内老家还有事,也就此告辞了。”

闫行闻言点了点头,“大丈夫即领重任,除死方休,又何须多言。仲达一路顺风,我会派遣百余精骑送你回家。”司马懿闻言道了声谢离开,不过没想到闫行这番话差点成了现实,差点就真的以死来保卫这西北之地了。

三日之后,陶应领着马超王双秘密潜回到了邺城。此时一万陷阵营士兵已经准备完毕,就等陶应带他们出发。不过陶应似乎预感到了危险的来临,此次南下死活不肯同意吕绮玲随行。吕绮玲无奈,只得留守邺城。陶应随即领着一万陷阵营士兵,悄无声息向着汝南而来。

此时节制整个汝南之地的张辽也得到了陶应南下的消息,亲自来将陶应接到了营中。此次陶应南下,因为要对汝南动手的同时也要防备东吴,所以陶应把魏延调到了徐州,把徐州的张绣调到了合肥,东向防备东吴。

而他自己则领着高顺的陷阵营,会合张辽的汝南士卒,准备对淮南之地发动雷霆一击。来到了张辽的大营,几人见礼之后,陶应笑道:“文远,好久不见啊。我知道你和高顺两人配合最是默契,所以此次特地把他也掉了过来。这次陶某就在一旁当个观众好了,看你们两人尽情的发挥。

几人闻言都是哈哈大笑,笑过之后,陶应身边的马超问道:“我们什么时候去打淮南?”

陶应摇头道:“别急,先听文远说一说这边的情况。”

张辽闻言点了点头,道:“汝南这边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消息传来,驻守此地的李典乐进两人也没什么大的动作。倒是东吴那边,周瑜在九江附近大张旗鼓地训练水军,似是有大举北上的意图。主公虽然派遣了张绣镇守合肥,还是的小心为上。”

陶应听到周瑜的名字,自然也不敢怠慢,眼光移到了一旁的徐庶身上,问道:“元直,周瑜在九江大肆操练水军,其志不小。强敌在侧,如鲠在喉。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先暂时解了东吴这边的后患,让我军好全力攻打淮南?”

徐庶闻言想了想,道:“主公,周瑜在下虽然没见过,但也是听过其人之名的。年纪轻轻,就官拜东吴水军都督,想来必是能力非凡之人。要对付此等人物,难啊。”陶应闻言苦笑一声,道:“我自然知道周瑜难以对付,不过现在我要的不是和他作战,只是要阻止他北上的想法而已。”

徐庶闻言眼睛微闭,沉默了片刻之后道:“周瑜现在操练水军,无非就是想趁我军和曹军两败俱伤的时候,杀出来捡便宜。要想让周瑜放弃这个想法,倒也不是没有办法。”

“什么办法?”

“其实说来也简单,周瑜心里一直抱着我军和曹军两败俱伤的想法。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打消这个想法。让他认为我军必胜曹军。而要做到这一点,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说罢看了陶应一眼,徐庶接着说道:“现在天下的目光都还集中在关中之地,并无人知道主公已经来了汝南。主公只要明日领着大军前去大军去和周瑜会面,周瑜只要见了主公在此,断然会打消两败俱伤的观点。到时候我军就可以全力攻打前面的淮南之地了。”

陶应闻言大喜,道:“就照你说的办,今天派人去给周瑜下战书,邀他明日在广陵会战。只要我亲自出面,我就不相信周瑜还敢大张旗鼓地袭击我军后方。”

***一天时间眨眼便过,第二日,陶应领着张辽,马超等诸多将令,并着随军军师徐庶,带着约有十万大军,前来广陵城外和周瑜对敌。很快,两方部队就在广陵南边的的城郊相遇了。

却说昨夜周瑜接到陶应的战书之后,着实是觉得不可思议。倒不是他怕了陶应,而是陶应这些天一直在关中,突然出现在南方之地,确实是有点耸人听闻。他身边的一个奇丑无比的谋士看了陶应使者发过来的书信之后,道:“难道陶应真的来了汝南?”

周瑜闻言不解的问道:“先生何以知之?”

那人闻言咕噜一声喝了一口酒下去,道:“某家有一个同门师兄,乃是陶应身边贴身谋士。这份书信就是他的笔迹。他既然到了,想必陶应真的来了。”

说罢又喝了一口酒,道:“不过这些也只是某家的一个猜度而已,说不定这也是某家的师兄说出来震慑我军的手段。具体怎么操作,还请大都督自己定夺。”

周瑜闻言淡淡一笑,“无妨,明日见过了陶军在说,如果明日陶应果真来了,那此次我军想渔翁得利的办法恐怕要缓一缓了。如果没有见到陶应的身影,那就说明陶军真的在虚张声势。到时候就看我周瑜的手段。”

很快,陶军和吴军就在野外相遇。两方很有默契的约定了一箭之地,各自排兵布阵。不过不知道是故意和陶军找茬还是什么,吴军的阵法和陶军阵法居然如出一辙。这弄得陶应的脸上很挂不住,而且他身边的徐庶也是满脸的疑惑。

很快,陶应一众就来到阵前和周瑜相见。虽然两方阵前有一片空地,不过由于事前陶应向周瑜说明了他不是为了要和他作战,所以双方之间的距离并不是太远。至少对陶应来说,可以清清楚楚的看清对面的周瑜。

仅仅是打量了周瑜一眼,陶应就强自吸了一口气,压制住自己难以平静的心情。内心里不断地告诉自己:没什么,只是长得帅一点而已,千万不要生气,用不着和这种人生气。只是上天不公平而已……

这边的陶应为了周瑜的帅气心里十分过不去,那边的周瑜也在摸着胡须打量陶应。难道他真的是陶应,看他的年纪长相,倒和传说中的陶应一般无二。而且就凭此人身上的气势来看,确实北方之地不作第二人选。

就在两人都是各怀心思的时候,周瑜身边的一道明亮的咳嗽声,把他两人都拉回了现实。陶应循声望去,只见周瑜身边的一个奇丑无比的人,正对着己方微笑。此人面色糟黄,脸上没有一寸地方是让人看着舒服的。

反正要形容他的丑,简直不是人类语言可以描述清楚的。

再对比身边英姿勃发的周瑜,两人之间简直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陶应压低声音对身边的徐庶说道:“周瑜身边那个丑逼是谁啊?长得这么难看,也好意思和美周郎站在一起。这不是自讨欺辱吗?”

不过徐庶仿佛是没听见陶应的问话一般,只是静静的打量着对面的那个丑逼谋士。这一下,陶应更觉得奇怪了,难道徐庶对方的丑吓到了?

第147章 两败俱伤第228章 曹植入河东第72章 司马定计第159章 夫妻夜话第254章 大战在即第225章 扭转乾坤第108章 草原再乱第56章 风云将起第79章 回师徐州第225章 扭转乾坤第39章 袁术之终第82章 闫行归心第197章 四女同堂第242章 马超战曹彰第54章 魏延来了第258章 再度相持第156章 联姻第171章 退军第265章 如火如荼第140章 出兵幽州第147章 夜袭敌营第31章 徐庶归心第19章 拜师史阿第204章 一箭破敌第40章 战后事宜第54章 魏延来了第51章 痛揍荆州军第98章 会盟九原第186章 曹操行动第247章 国贼何物第162章 议计出兵第125章 北上辽东第271章 退军南郑第114章 三方俱动第108章 草原再乱第7章 援兵来到第155章 神一样的对手第69章 乱世隐雄第267章 崭新的时代第71章 文斗武斗第267章 崭新的时代第41章 刘备归许都第188章 决战之始第178章 破釜沉舟第51章 痛揍荆州军第22章 活捉高顺第66章 初遇华佗第200章 分封诸侯第46章 贤妻悍妇第99章 司马出招第36章 路遇纪灵第175章 幽州风云第274章 许昌琐事第63章 烧营破敌第92章 北上青州第39章 袁术之终第230章 急袭报罕第285章 邀战新城第126章 首战不利第266章 末日降临第292章 相聚汉中第139章 春日郊游第251章 快刀斩乱麻第227章 兄弟决裂第90章 天伦之乐第257章 马超斗张飞第196章 陶氏迁邺第133章 合家团圆第66章 初遇华佗第247章 国贼何物第104章 横扫草原第242章 马超战曹彰第62章 交战琅玡第285章 邀战新城第127章 攻克襄平第153章 塞外趣事第264章 许昌鏖兵第37章 决战纪灵第99章 司马出招第247章 趋于明朗第160章 三年之后第207章 并州事定第54章 魏延来了第201章 西北来风第102章 漠北佳人第3章 会见曹操第117章 逆向思维第246章 月下清波 故人相见第164章 回合三将第251章 快刀斩乱麻第6章 第一次胜利第171章 退军第66章 初遇华佗第151章 再去朔方第288章 苦战上庸第41章 刘备归许都第76章 官渡之战的转折第19章 拜师史阿第140章 出兵幽州第114章 三方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