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周瑜和庞统

就在陶应心里以为徐庶和他一样震惊于对方的美和丑的时候,徐庶拱手对那边的谋士行了一礼,道:“一别经年,士元兄气质比起当初更甚。故人徐庶,心里羡煞非常。”

听了徐庶这番话,最震惊的自然是陶应本人了。难怪此人有自信和周瑜战在一起,原来是能够和诸葛亮齐名的庞士元。长相倒是和传说中的下相差无几,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厉害。此时,对面的庞统也是冲着徐庶行了一礼,道:“元直兄这些年在大将军麾下大展抱负,而小弟不过是大都督麾下一幕僚而已。说起来,该是小弟羡煞兄才是。”

徐庶闻言不为所动,只是接着说道:“兄之才十倍于庶,为何甘心待在江南安稳之地。卧龙凤雏本是齐名,现在孔明已在荆州刘皇叔处如鱼得水,兄却只居于周瑜麾下当一幕僚。大丈夫怀有惊天之志,却老死于山林之中,传出去岂不是可惜?”

庞统闻言不住的点头,待徐庶说完,道:“那依照元直兄所见吗,某家又该何去何从呢?”

徐庶闻言正色言道:“我主大将军自徐州起兵至今,得汝南,进青幽,定鼎塞外,一统河北。灭袁术,降吕布,杀曹操,除韩遂,天下何人能当。要是士元兄有意,吾当竭力引荐。到时候你我兄弟同侍一主,岂不妙哉。”

庞统闻言没有理会徐庶,倒是用手一指陶应,道:“那么说来他真的就是陶应了?”

话音刚落,陶应身边众将顿时满脸怒色,马超怒喝道:“放肆,你区区一酸儒,岂敢直呼我家主公名号。”陶应太瘦拦住了马超的话头,平淡而又不失威严的道:“没错,在下正是陶应。今日有幸见周都督和凤雏先生,不知两位有何见教啊?”

那边的周瑜隔空一笑,道:“你说你是陶应,可有何凭证?”

陶应用手向后面一指,笑道:“他们就是证据。”说罢,身后的士卒发出整齐的呼喝声,气势强大非常。陶应又抽出随身携带的赤霄宝剑,笑道:“这是家师史阿传授给我的赤霄宝剑,天下只此一把。这下,周都督该信了吧?”

周瑜闻言点了点头,笑道:“那么说来阁下真的是大将军了,在下向阁下见礼了。”说罢周瑜冲着陶应行了一礼,陶应笑道:“不愧是天下闻名的周公瑾,确实雅量高致。”

说道这里陶应脸上的笑容一紧,道:“不知道周都督对于昨天我们在信里的意思明白了没有,我陶应今次南下,是为了和曹氏解决以往的纷争,如果大都督执意要插手的话。饶是大都督天下帅才,我陶应今天已亲自来了这里,恐怕也没那么容易就能够占到便宜。”

周瑜闻言没有说话,倒不是他怕了陶应,而是他明白现在还不是和陶应正面冲突的时候,万一真的把陶应惹毛了,不顾中原的曹氏要来和东吴为敌,那结果不是他周瑜一个人可以承担的。不过要是就这么退走,那就是向天下人摆明了他怕了陶应,这对于好面子的古人来说,那也是不可能的。

对面的的周瑜心里矛盾不易,这边的陶应也不是那么好过。虽说正面交战他不怕周瑜,但要是绝对的击败周瑜,陶应虽然自信,也还没有狂妄到这个地步。而且此次自己南下的目的是突袭淮南,和周瑜交战也不在他的计划当中。再说了,自己这边虽有马超张辽等人,对面周瑜身边的那些将领,陶应虽说不认识,但看面目也知道不是什么善茬。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周瑜身边的庞统轻轻的咳嗽了一声,道:“大将军,如果你真的有诚意,我军也不愿与你为难。但这就要看大将军诚意够不够了?”

陶应不解的看了庞统一眼,问道:“凤雏先生何意?”庞统咕噜一声吞了一口酒,笑道:“意思很简单,就是大将军先率领兵马后退,自去和曹氏交战。周都督自然也会率领兵马退回江东,两不相干。”

陶应闻言笑道:“笑话,我凭什么相信你们?”庞统张开大黄牙说道:“大将军刚刚才说了大都督雅量高致,如果这点信任都不给,那大将军说话未免太违心了吧。”

且不说庞统是不是如历史上那样真的能够和诸葛亮齐名,就通过这一番简单的话语交锋,字字珠玑,把陶应说来语塞,真的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陶应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来回打量,道:“好吧,周瑜,庞统我就给你们这个面子,但也希望你们不要食言……退军”

陶军缓缓地向后退去,陶应身边的徐庶在目光一直没有离开庞统,似是想说些什么,但终究还是什么都没说。看着陶军远去的身影,周瑜身边那个长得虎背熊腰,十分不符合江南人气质的一个熊虎大汉问道:“大都督,就这么简单就算了?”

周瑜闻言脸色一沉,随即又无奈一笑,道:“罢了罢了,随他去吧,现在确实还不是和陶应开战的时候。退军,继续回九江训练水军。现在我军还是应该把目标放在荆州,全据长江才是我军目前的重任。”

周瑜身边的庞统嘿嘿一笑,道:“现在确实不适合和陶应为敌,不过暗地里给他来一手,就算他知道了,也只有打碎牙往里吞的份。”

“先生有何妙计?”

庞统摇了摇头,道:“某家到大都督门下做客也有半年了,多有叨扰,却寸功未立。此次恳请大都督点一支偏师于我,由某家率领他们前去袭扰合肥之地,要是能够打下合肥固然甚好,要是打不下,至少也能够恶心陶应一把。”

周瑜闻言眼里闪过一丝异样的颜色,但他终究不是常人。想了想道:“先生需要那支部队,瑜无有不予。”庞统摇了摇头,道“这事得做的隐秘,而且孤军深入有一点的风险……听说大都督前些日子收复了五溪蛮王沙摩柯一众,俗话说的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让这支军队去试探合肥,最好不过。”

听了庞统的话,周瑜心里基本上明确了庞统的想法。叹了一口气,道:“凤雏先生果要离开,我也不便阻拦。不过瑜深感这些日子和凤雏先生交心甚多,只希望日后你我不要兵戎相见才是。”

庞统闻言还是有点感触的,不过他也明白现在该是自己离开的时候。现在他也不好和周瑜说更多的什么,只是向周瑜行礼告辞。一番说辞之后,周瑜领着大兵退回了江东。而庞统则是率领着五溪蛮王沙摩柯一众,总计五千人马。留在了广陵城外的树林里,准备前去袭击合肥。

看着周瑜远去的背影,庞统眼眶还是有点湿润的。智者归智者,但庞统毕竟还年轻,和周瑜相处这半年还是有感情的。不过可惜庞统真的长得太丑了,丑到周瑜都不敢把他举荐给孙权。庞统何其具有傲性,知道江东不是久留之地,所以只有选择离开了。

庞统下令全军在树林里隐蔽,看着荆州的方向,自言自语的说道:“陶应虽然势力强大,不过观其适才神色,就算有元直为我保荐,想来我前去也得不到重用。看来天下虽大,某家能够去的地方,也就只有荆州了。”

说罢又喝了一口酒,状似无意的说道:“也罢也罢,这些天周公瑾对我还不错,且帮他做完这件事再说。至于刘备,但愿他不是以貌取人了。要是他也不能容我,那这天下就真的没有某家容身之地了。”

***庞统这边一边思考着回报周瑜的恩典,一边思考着自己的后路。而陶应这边急速的向着淮南而去,现在陶应的身份已经摆明了,想来很快就有消息传到寿春。所以现在陶应也不能再等了,要把握好这最后的时机,拿下汝南寿春之地。

路上,徐庶不解的问道:“主公,庞统有经天纬地之才,主公适才为何不试图拉拢与他?”

陶应无所谓的摆了摆手,道:“说来你可能都觉得好笑,我为什么不招降庞统。真的是他长得太那个了,我看着他都没了说话的兴趣。而且,他现在明面上还属于周瑜麾下,这样直接的拉拢也不是个事啊?”

徐庶听了痛心疾首的道:“主公,古之成大事者,岂有以貌取人之理。若以长相而论,主公自觉比周瑜如何?他都能习惯庞统,主公为何单单见不惯他?”

陶应听到徐庶的话里对他略有微词,笑道:“元直何必着急呢?现在我军人才济济,凭实力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区区一个庞统,他又能泛起什么波浪。在我陶应心里,有你几个辅佐于我,不管输赢成败,我都觉得够了。”

徐庶闻言心头一震,陶应哈哈一笑往前而去。徐庶看着陶应略微有点骄傲的身躯,无奈的摇了摇头,驾马跟了上去……

第234章 挽回损失第85章 寿春李通第110章 率军南回第83章 陶应南下第71章 文斗武斗第158章 颍川夏侯娟第209章 陶应南下第172章 酒肆奇遇第90章 天伦之乐第210章 周瑜和庞统第130章 辽东事定第232章 李儒终结第254章 大战在即第118章 人质制敌第223章 河东大战第153章 塞外趣事第162章 议计出兵第6章 第一次胜利第111章 从此是路人第127章 攻克襄平第236章 潼关渭水第75章 定计乌巢第113章 徐庶的计谋第246章 月下清波 故人相见第278章 诸将混战第121章 塌顿身死第292章 相聚汉中第250章 潼关事了(2)第216章 郭嘉身亡第278章 诸将混战第17章 吕布来投第196章 陶氏迁邺第66章 初遇华佗第79章 回师徐州第151章 再去朔方第223章 河东大战第244章 倚天不出第2章 兵临城下第85章 寿春李通第208章 韩遂结局第211章 故人相见第244章 倚天不出第156章 联姻第175章 幽州风云第136章 干儿子邓艾第61章 对峙琅玡第52章 宛城战后第152章 猎场遇险第235章 碌碌无为第230章 急袭报罕第3章 会见曹操第133章 合家团圆第80章 徐州琐事第179章 大战幽州第65章 陶应入中原第258章 再度相持第260章 各有所算第211章 故人相见第254章 大战在即第20章 王朗太史慈第237章 相持不下第22章 活捉高顺第90章 天伦之乐第269章 定军山下第20章 王朗太史慈第152章 猎场遇险第146章 放还人质第85章 寿春李通第273章 最后的了断第234章 挽回损失第169章 虚与委蛇第187章 战前琐事第69章 乱世隐雄第196章 陶氏迁邺第6章 第一次胜利第163章 大军北上第85章 寿春李通第10章 刘备离去第55章 泰山平叛第143章 故主相见第98章 会盟九原第12章 封为主簿第95章 幽州之事第171章 退军第190章 从生变数第263章 亦敌亦友第30章 前去宛城第38章 兵进汝南第64章 说服荀谌第98章 会盟九原第110章 率军南回第25章 合兵刘备第134章 蔡琰的婚事第246章 月下清波 故人相见第259章 与君相见第212章 曹氏分裂第185章 南边风云第283章 东吴事了第26章 曹昂离 张绣来第156章 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