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痛揍荆州军

第二日,清晨的阳光照在宛城外广袤的大地上。现在这片大地显得有点炽热,因为今天陶应军队要和蔡瑁军队在这里来一场大碰撞。一边的指挥官是最近声名鹊起的陶应,还有人称毒士贾诩。另一边的指挥官是荆州的大都督蔡瑁。

虽然两支部队总数加起来就是十万左右,在这个时代比较算是少的了。不过相信一旦开战,还是会比较精彩的。两方都非常有默契的布好阵型,树立自己的旗帜。陶应自从被封为卫将军,还是第一次打起这个旗号——汉卫将军陶。整面旗帜在风中摇摆不定,给人一种非凡的气势。

三通鼓罢,蔡瑁来到阵前邀请陶应答话,陶应自然不会拒绝,也是打马来到了阵前,不过身边自然有太史慈随行。蔡瑁和陶应相隔约有一箭之地。陶应抬手打量蔡瑁,看了一会儿,感觉蔡瑁不知道是怕是还是为什么,身边居然站满了十几位副将。

而蔡瑁也是在打量着陶应,看了一会儿,心里暗道:“好年轻的小子,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卫将军。不过只是一个小白脸,也没有什么不凡之处。”

两人就这样对视了一会儿,不知道是因为惧怕蔡中还在陶应手里的原因,还是因为惧怕陶应卫将军的名号。蔡瑁非常客气的开口道:“卫将军安好,我是荆州都督蔡瑁,今番前来非是为了和卫将军为敌。只是为了保全荆州,夺回宛城。只要卫将军退回徐州,并且放回舍弟,我蔡瑁在这表示,绝不会与卫将军为难。”

陶应闻言毫无征兆的笑了起来,笑过之后道:“蔡大都督,要说安好,我既然来了宛城自然就没有**好。而且巧的是,我此次前来也不是要和刘荆州为敌,只是为了保全宛城而已。不过都督既然领兵来此,如果今日不做一场交战,是不是有点对不起手下的将士们呢?”

蔡瑁闻言有点语塞,半响方道:“卫将军是执意要和刘荆州为敌呢?要知道刘荆州可是汉室宗亲,卫将军考虑好了吗?”

陶应闻言又是笑道:“大都督这么说就没意思了,本来陶某还想和大都督拉拉关系,不过大都督既然把刘荆州拿出来。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还费什么话,直接开打就是了。”

此时蔡瑁的脸色有点发怒,闻言没有再多说什么,打马回阵去了。而这边的陶应也和太史慈回阵了。太史慈不解的1问道:“主公,末将也不明白,为什么要和蔡瑁废话啊?”

陶应呵呵笑了笑,道:“一是为了激怒蔡瑁,二是为了给吕绮玲他们争取一点时间。”

太史慈拱手道:“主公高明,末将不如。”

陶应摆了摆手,道:“现在不要说这些没用的了。字义,待会打起来,就看你的了。就算抓不住蔡瑁,也一定要把蔡瑁剩下的兄弟蔡和抓住。而且一定要狠狠的痛揍荆州狗,不然以后谁都敢骑在我们头上了。”

太史慈洪声道:“主公放心,末将一定痛揍荆州狗,让他们再也不敢轻视我军。”

陶应点了点头,两人来到了中军,陶应一脸郑重的看着贾诩,道:“文和,此战,就靠你了。”

贾诩倒是没有多说话,对着身边的传令官道:“擂鼓,进兵。”

而那边的荆州军也是缓缓地向着陶应他们过来。两军在宛城外狠狠地战在一起。因为昨日蔡中的损失,陶军在士气,兵力上都处于上风。而且还有贾诩坐镇指挥,排兵布阵都比蔡瑁高了不少。所以没有用多久,陶军就隐隐处在上风了。

不过荆州军虽然士气兵力都处在下风,但是荆州乃是富庶之地,士卒们装备精良,高出陶军不少。而且陶军进过两日行军,战力损失不少。虽然处在上风,但也胜不得荆州军。一时间,双方呈现胶着状态。

而中军的太史慈本想直接袭击蔡瑁,施展擒贼先擒王的策略,不过今日太史慈注定没有那么幸运。就在太史慈一往无前的向着蔡瑁的中军冲击的时候,一直彪军也是来到了迎头和太史慈撞上。太史慈打量了对方几眼,开口道:“别挡道,快让开,本将找的是蔡瑁。”那人闻言笑道:“我家大都督何等身份,岂能是你说见就见的。”太史慈冷冷的道:“看来你今日是要和本将对抗到底了。本将乃是东莱太史慈。留下名来,本将戟下不杀无名之辈。”来将闻言笑道:“不过是江东孙策的手下败将罢了,本将乃是荆州上将文聘。”他这话算是激怒了太史慈,随即也不再废话,两人在场中央交锋了。太史慈武艺虽高,不过文聘也非凡人,两人一时间也是打得难解难分了。而右翼的张绣就要顺利的多了,一路前进,沿途倒是没有遇到三合之将,直接冲着敌军右翼而去。

太史慈和文聘大战三十回合之后,毕竟武艺高过文聘一头,开始渐渐的压制住文聘了。文聘此时心中也是有点焦急,暗叹敌将确实厉害。两人战到五十合,太史慈终于抓住机会,一戟刺伤文聘。文聘也不再和太史慈纠缠,随即后撤。这样一来,中军这一路也没了阻挡,太史慈也是往前冲突而去,誓要活捉蔡瑁。

不过就算这样,文聘被击溃,右翼与中路的防线被撕开。荆州军凭借装备的优势,还是堪堪挡住了陶军的攻势。就这样又是半个时辰过后,绕道荆州军后方的盾牌营骑兵终于来了。陶应看到当先赤兔马上那个熟悉的身影,终于放下了心。而吕绮玲的到来,也基本注定了此次战争的胜利。

荆州军本就处于下风,现在后方又被吕绮玲他们袭了。再也支持不住,纷纷向后溃逃。而吕绮玲带领的骑兵也在荆州军阵中引起了一场旋风,带来了一片片的血雾。而随着荆州军的后退,太史慈等人也是努力向前杀敌,一时间勇不可当。

而荆州军那边,中军还好,因为有许多副将保护蔡瑁,蔡瑁得以脱离战场。而右翼的将领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身边将领不足,被攻击右翼的张绣当即活捉。最后这一战在经过了约两个时辰之后,以荆州军的惨败而告终。蔡瑁聚集败兵,退军五十里下寨。陶应军队虽然伤亡也比较大,但毕竟是胜利方。从昨晚的劫营,到今天的对阵。陶应他们连胜两场,想来已经给蔡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的事,就是要想想如何和蔡瑁交好了。陶应他们也是收拾兵马回营,不一会儿,张绣押着被俘的敌将来到了陶应的中军大寨。陶应一看那人,立马就笑了。不为别的,这人和昨晚被抓的蔡中长得很是相似,但年纪颇轻,想来就是蔡家三兄弟中最小的蔡和了。陶应想到这里,对着门外喊道:“来人啊,去把昨日来我军中的蔡将军请到这里来。”亲兵闻言去了,不一会儿,蔡中带到。陶应笑着问道:“怎么样,蔡将军,昨晚住的还习惯吗?”蔡中急忙道:“还好,还好。多谢卫将军关心。”陶应笑道:“蔡将军住的不好可以直说嘛,毕竟这种情况下要说住的安心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今天我请了一个人陪蔡将军。”说完用手一指,蔡中顺着陶应手指的方向看去,不由失声道:“三弟,怎么你也?”接下来两兄弟又是抱头痛哭,痛诉离别之苦。陶应觉得时机成熟了,随即向两位表述了自己实不愿和刘荆州为敌之事。今日前来,只是为了要保的宛城。两兄弟又是一阵跪拜,表达己方也不愿和陶应对敌的意思。看那架势,差点就要认陶应做主公了。接下来陶应又遣贾诩写了一封书信给蔡瑁。书中恩威并施,既没有丢失陶应的脸面,也没有丢蔡瑁的面子。陶应想了想,决定让蔡中回去送信给蔡瑁,留下蔡和在这里。蔡中也没有犹豫,直接就去见蔡瑁了。并且保证打死也不会再和陶应为敌,弄得陶应又是一阵高兴。蔡中火急火燎的来到了蔡瑁的大营,蔡瑁现在因为二弟都陷进去了,还有兵马损失殆尽。正在营里大发雷霆,也准备要向刘表继续请兵前来。此时听说蔡中回来了,赶忙叫他进来。蔡中进帐来见到蔡瑁。把昨日与今日之事通通告诉了蔡瑁,其中包含了自己对陶应的一些夸赞。最后蔡中把陶应的书信给了蔡瑁,蔡瑁急忙看了书信中后,沉默不语。其实他心里也不想打了,只是如果就这样回去,那又太没面子了。就在蔡瑁犹豫不决时,手下士兵统计了伤亡进来告诉蔡瑁,蔡瑁听了伤亡之后,遂下定了决心。他也写了一封信,遣人给了陶应。信中蔡瑁和陶应约定,两军各自退军十里,在中间位置蔡瑁要和陶应会谈。陶应看了书信之后,没有犹豫,随即下令大军后退。他自己则带着贾诩还有吕绮玲及曹性等人前来中间与蔡瑁会谈。

第127章 攻克襄平第13章 父子交心第166章 拉锯战第169章 虚与委蛇第80章 徐州琐事第286章 邓艾的潜力第163章 大军北上第13章 父子交心第32章 袁术称帝第281章 同归于尽第66章 初遇华佗第7章 援兵来到第107章 蔡琰的去留第229章 验明正身第222章 约战河东第99章 司马出招第251章 潼关事了(3)第284章 陶应在婚第217章 短暂的休整第182章 联合还是归顺第51章 痛揍荆州军第189章 结局明了第199章 俘虏去塞外第270章 夏侯受伤第232章 李儒终结第288章 苦战上庸第28章 吕布结局第35章 妙法破敌第58章 再上战场第186章 曹操行动第252章 新皇登基第31章 徐庶归心第83章 陶应南下第285章 邀战新城第147章 夜袭敌营第156章 联姻第140章 出兵幽州第2章 兵临城下第171章 退军第90章 天伦之乐第248章 捷报连连第282章 黯然逝去第25章 合兵刘备第15章 悲喜交集第181章 猛将云集第103章 决战开始第245章 水落石出第70章 陶应比剑第279章 水淹七军第106章 战后事宜第291章 诸葛毒计第209章 陶应南下第253章 各怀鬼胎第145章 名义上的胜利第80章 徐州琐事第246章 潼关事定(4)第16章 陶谦殒命第281章 同归于尽第258章 再度相持第35章 妙法破敌第244章 倚天不出第178章 破釜沉舟第236章 潼关渭水第61章 对峙琅玡第284章 陶应在婚第206章 诸侯动向第287章 马超赵云第239章 天子来到第219章 水军初定第185章 南边风云第100章 狼骑再现第247章 趋于明朗第229章 验明正身第245章 水落石出第174章 甘当人质第275章 不打不相识第138章 曹军的策略第247章 国贼何物第97章 塞外名士第264章 许昌鏖兵第13章 父子交心第200章 分封诸侯第222章 约战河东第151章 再去朔方第110章 率军南回第203章 首战开启第92章 暗手现身第117章 逆向思维第83章 陶应南下第116章 化险为夷第191章 英雄落幕第235章 碌碌无为第9章 离别第96章 定计朔方第69章 乱世隐雄第197章 四女同堂第134章 蔡琰的婚事第146章 放还人质第256章 小战两场第101章 离间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