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宛城战后

很快的,陶应和蔡瑁就见面了。这一次双方都没有像上次那样剑拔弩张的感觉了,反而像是朋友一样对坐在一起。这一次蔡瑁再也没了先前的趾高气扬,看到陶应前来,急忙道:“卫将军,在下冒犯卫将军虎威,真是罪该万死啊。”

陶应急忙笑道:“呵呵,大都督客气了,正所谓不打不相识。现在你我也算是认识了。不知大都督有没有看到我方的书信,大都督意下如何?”

蔡瑁急忙点头道:“看到了看到了,我蔡瑁在此立誓,以后一定和卫将军和平相处,永不相犯。”

陶应点点头,道:“这才对嘛,大家都是汉人,有什么问题是说不开的啊。”

蔡瑁也是笑道:“是啊是啊,卫将军少年英雄,日后必然前途无限啊。”

陶应笑了笑,重重的打了一个甩指,后方立马有人把蔡和带了上来。陶应道:“大都督,前番有些小误会,令弟到我寨里做了一会客,现在就请大都督把他接回去吧。”

说罢挥了一挥手,手下的人把蔡和送了过去。蔡瑁接到蔡和,蔡和又向蔡瑁述说陶应之德,把陶应那是一顿夸啊。陶应就在不远处,还是听到了一些,心里高兴的不得了。可是接下来的话,就有点让陶应飘飘然了。

蔡瑁道:“卫将军,多谢你照顾舍弟,蔡瑁在此多谢了。”

陶应有点愣了,这蔡瑁太可爱了吧,自己把他的弟弟抓了,还要多谢自己,这什么逻辑啊?不过陶应也没有多说什么,道:“大都督不必客气,这是应该的。现在事情也商量完了,要不我们就各自退军好了?”

蔡瑁急道:“应该的应该的,卫将军贵人事忙,我就不多打扰了。”

蔡瑁正要离开,陶应突然叫道:“大都督且慢,我想起来还有一件事要求你。”

蔡瑁虽然有点奇怪,还是道:“请卫将军明言。”

“前日本将和你军摩擦之时,你军中有一副将欺辱与我,现在既然两军交好,还请大都督将此人交与我,好好询问一番。”

蔡瑁心道:还以为陶应是什么大气的人,没想到还要和一个副将计较。不过面上还是说道:“我军中将佐偏多不知卫将军说的是那一位?”

陶应笑道:“好说,那晚此人猖狂,不是,自信至极。口称自己是益阳人魏延。”

蔡瑁心中明了,但随即又默然不语。陶应道:“大都督放心,你把此人交与我,我不会为难他的。”

蔡瑁急道:“这点我自然是相信的,不过现在魏延受伤,恐怕一时不能来见卫将军。”

陶应不在意的挥了挥手,道:“这好办,你只要等魏延好了,遣人送到宛城,我在叫张将军将人送到徐州就是了。大都督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副将,而破坏你我刚刚接好的协议吧。”

蔡瑁听了陶应的话,心中斟酌好久,最终还是决定放弃魏延。道:“卫将军放心,改日我一定将魏延送到徐州,现在我可以走了吗?”

陶应点点头,道:“走吧,走吧。大都督一路顺风。”

接着双方约定退军,蔡瑁领军自去荆州,而陶应一众则是来到了宛城。路上,太史慈问道:“主公,你为何要和一个魏延如此计较?”

陶应笑道:“字义你看魏延可是良将?”

太史慈点点头,道:“没错,兵法武勇,都不输于末将。”

陶应心里暗笑,这太史慈什么时候也会自夸了。这句话不是再说自己也是良将吗?不过陶应也没去管他,道:“那就是了,既然蔡瑁不能用他,为何不让他为我军所用了。”

太史慈又是抱拳道:“主公高明,恭喜主公获此良将。”

一众人笑着到了宛城太守府,坐定之后,张绣下拜请罪到:“主公,此次末将无能,致使主公兴师动众前来,末将恳请主公降罪。”

陶应笑着扶起张绣,道:“宛城之危已解,张将军不必过于自责了。再说蔡瑁会来攻打宛城,是我们谁也没有想到的。我就在这里休整一天,我就要回徐州,这宛城还是需要张将军继续镇守才是啊。”

张绣闻言道:“那末将的罪?”

陶应摆了摆手,道:“张将军不必多言了,此次多亏张将军擒获蔡和,蔡中,不然蔡瑁也不会这么快与我军达成协议。如此说来,张将军算是本次最大的功臣了。”

张绣闻言还想说什么,陶应抬手挡住了他的话头,道:“张将军再多说我可就生气了,难道张将军是不愿为我镇守宛城吗?”

张绣闻言道:“末将岂敢。”

陶应点点头,道:“那不就是了,不要多说了,现在守住宛城才是正事。”

张绣跪下道:“末将遵命,末将向主公保证,绣一定以生命来捍卫宛城的安全。”

陶应笑道:“张将军这话就不对了,我不爱听。”

张绣奇道:“主公何意啊?”

陶应不经意的拍了拍张绣的肩膀,道:“河北袁绍的理论是:宁折万军,不失寸土。而我陶应的原则是:失地万里,不损一将。希望你明白,在陶某心里,你和你的士兵,比这个宛城重要多了。”

此话一出,太史慈吕绮玲都是崇拜的看着陶应,就连贾诩也不由得佩服的看了眼陶应。张绣抬头看着陶应,眼里充满了对陶应的感激与炽热,道:“多谢主公,主公今日之言,末将一定谨记在心。”

陶应笑着道:“起来吧,接下来我还有点事说。”

然后陶应统计了伤亡,安排了一些事情。最后陶应着重向张绣说了魏延的事,要他到时候一定要排精兵猛将保护魏延前去徐州。张绣也是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安全的把魏延送到徐州。

接下来陶应又说了一些事,贾诩太史慈等人都去整顿大军去了,准备明日回军。而张绣也是下去安排宛城的一些事情,太守府大厅里只剩下了吕绮玲和陶应。陶应看着略显尴尬的吕绮玲,奇道:“你还不去准备骑兵,还在这里干嘛?”

吕绮玲显然因为刚才那番话对陶应有点感激,不过她是一个火爆脾气,闻言道:“怎么了,我已经遣副将去了,我就在这里不行吗?”

陶应笑道:“呵呵,没有人得罪你啊,动不动就发火啊。怎么,有事啊?”

吕绮玲有点语塞,道:“没啥事,就是想陪陪你。”

这话说的陶应立马从榻上坐了起来,看着一脸通红的吕绮玲,道:“怎么个情况啊,太阳从西边出来吗?夫人,有事就说,我实在是难得猜你的心思。”

吕绮玲闻言又是火气,道:“好了好了,没事我下去了。”

陶应一把抓住她,不过这一次吕绮玲没有挣扎,这越发的让陶应有点奇怪。该不是自己简单的一番话就把她打动了,随即开口问道:“夫人,难道你是因为夫君刚才的话有所感触?”

吕绮玲点点头,道:“夫君,以前我脾气太暴躁了,今日才知道你是如此仁慈的一个人,对不起你了。以前按父亲的说法,土地是人的立身之本,现在才知道夫君你居然把人看的比土地还重要。”

“呵呵,都是夫妻了,还有必要说对不起嘛。对我来说,人才是最重要的。岳父和我观念不同罢了。现在你可以理解我就很好了。先不说这些了,我还有点话想给你说。”

吕绮玲道:“什么话?”

“还是回徐州再说吧,现在去准备回军的事吧。”说罢陶应拉着吕绮玲的手向外走去。

第二日,陶应大军在宛城外聚集,准备回军徐州。张绣在门口送别陶应他们,陶应道:“张将军,我们就此告辞了。现在,这宛城我再一次交给你了。”

张绣道:“主公放心,绣必不负主公所托。主公一路保重,张绣拜别主公。”

说完又走到那边,道:“文和,此次绣多谢你来相救,愿你一路顺风。”

贾诩笑了笑,道:“张将军不必客气,这趟分别之后,愿你好好守在宛城,诩在徐州会时时刻刻关注你的。”

张绣道:“多谢文和。”

贾诩点了点头,陶应看他们说的差不多了,随即说道:“出发吧。”

接着身边的传令官下去传令,大军开始向着徐州而去。快要到了徐州城外,吕绮玲上前问道:“你不是有话要和我说吗?现在到了徐州了,你快说啊。”

陶应笑道:“真的想知道?”

吕绮玲重重的点点头,陶应笑了,道:“以前我都不知道你会有焦急地时候,今日总算看到了。”

说罢一甩马鞭进城了,吕绮玲在后面咬牙切齿的紧追不舍。

第162章 议计出兵第150章 幽州事定第160章 三年之后第167章 首战告捷第143章 故主相见第248章 捷报连连第24章 生擒张辽第130章 辽东事定第197章 四女同堂第112章 吕绮玲的心结第76章 官渡之战的转折第60章 失败之后第220章 关中前夕第283章 吴郡攻防第224章 不眠之夜第33章 袁术入寇第110章 率军南回第11章 赴宴陈家第147章 两败俱伤第83章 陶应南下第114章 三方俱动第134章 蔡琰的婚事第19章 拜师史阿第271章 退军南郑第217章 短暂的休整第264章 许昌鏖兵第251章 快刀斩乱麻第71章 文斗武斗第60章 失败之后第254章 大战在即第45章 陶应买马第55章 泰山平叛第243章 视野南移第261 南郑议事第47章 陶氏兄弟第178章 破釜沉舟第67章 金城闫行第35章 妙法破敌第163章 大军北上第118章 将计就计第155章 神一样的对手第55章 昌豨叛乱第139章 春日郊游第251章 快刀斩乱麻第176章 狼子野心第99章 司马出招第30章 前去宛城第32章 袁术称帝第121章 塌顿身死第40章 战后事宜第202章 大军征西第170章 会见曹操第187章 战前琐事第194章 诸侯动向第196章 陶氏迁邺第226章 名士北顾第152章 猎场遇险第174章 甘当人质第283章 东吴事了第90章 天伦之乐第103章 决战开始第293章 张飞身陨第55章 泰山平叛第246章 月下清波 故人相见第161章 诸葛出山第162章 议计出兵第159章 夫妻夜话第111章 从此是路人第192章 再生强敌第114章 三方俱动第72章 司马定计第147章 夜袭敌营第39章 袁术之终第95章 幽州之事第279章 水淹七军第176章 狼子野心第92章 北上青州第165章 袭营前奏第10章 刘备离去第112章 前至中山第131章 朔方离别第221章 再战疆场第118章 将计就计第156章 联姻第131章 朔方离别第243章 视野南移第183章 蠢蠢欲动的刘备第23章 徐州保卫战第139章 春日郊游第26章 曹昂离 张绣来第120章 张燕杀到第139章 春日郊游第284章 陶应在婚第191章 英雄落幕第231章 商贾身份第230章 急袭报罕第190章 从生变数第117章 逆向思维第37章 决战纪灵第31章 徐庶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