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谁主沉浮

从皇宫逃出来到被围杀,然后被救,最后来到新军。兰贵妃觉得自己已经在人世间走了一个轮回。作为叶赫那拉氏的后人,兰贵妃在皇宫里的初期是艰难的,三千佳丽的眼睛都盯着皇帝一个人,这样的竞争是残酷和激烈的。靠着偶然的机缘,还是普通秀女的兰儿有幸和皇帝认识,也博得了皇帝的喜爱,可叶赫那拉氏后人的这一个身份,和一个古老的诅咒有关。当年,叶赫那拉氏的祖先在和爱新觉罗的祖先在争夺满族领袖地位失败后,发下了一个诅咒,那就是哪怕叶赫那拉氏只剩下一个女儿,也要夺取爱新觉罗家的江山。由于这一个诅咒的存在,爱新觉罗家也有祖训,不得立叶赫那拉氏的女子为嫔妃,使得皇帝对兰儿采取了退避三舍的做法。对皇帝的刻意躲避,心性和心计都极高的兰儿怎么肯就这样放弃,凭着过人的美丽和心计,兰儿勾结太监,制造了一次又一次与皇帝相遇的机会。自命多情的咸丰皇帝,终于没有抵挡住兰儿的诱惑,兰儿靠着自己的精明,成为了三千宠爱集一身的那个幸运儿。人是要讲运气的,后宫的三千佳丽,只要和皇帝行房过的,哪一个不盼着肚子争气,能为皇帝生个带把的,可就是没有一个心愿达成的。也许是叶赫那拉家的祖先在冥冥中的帮助,兰儿为皇帝生下了唯一的一个儿子,母凭子贵,兰儿的身价顿时倍增,地位也日复一日的上涨。她从一个普通的秀女一直上升到贵妃的地位,凭借儿子的优势,当上太后也是迟早的事情。

就在兰儿看见自己即将走向女子能到达的最高位置时,鬼子六反了。北京城那个动荡的夜晚,皇帝选择了死,把生的权利让给了皇子和兰儿,这一刻兰儿感到了庆幸。承德城外被围,兰儿几乎以为自己和皇子都难逃一死,结果又是一场有惊无险,兰儿不由暗自庆幸,庆幸自己的运气实在是好,几乎伴随了自己的一生。可是,当兰儿看见新军那独特的服装,还有手上拿的那些个圆筒子,兰儿知道,自己的好运气似乎到头了。

新军是干什么的,兰贵妃清楚的很。如果是以前孩子皇宫里当她的贵妃的时候,兰贵妃对杨一和他的新军还是很感兴趣的。传闻中的风流美男子,白手起家,上海起兵,纵横江南,灭太平天国,围歼洋人,在中国战场上纵横捭阖,战功卓著,哪一样不是少女少妇们传说中的偶像必备的?可如今,聪明的兰贵妃知道,杨一就是自己沦落江湖的始作俑者,十有**就是杨一勾结鬼子六在造反。

来到新军后,新军将士们看起来对所谓的贵妃娘娘和皇子并不上心,随便找了个小屋子就把她们娘俩扔在这里,而且一扔就是一天,除了派人送来三顿还算过的去的饭菜,整整一天都没有人来看她们。

窗外天已经黑了,屋子里只有一张桌子,几张椅子,一张床,和一盏昏暗的油灯。秋风透过四处漏风的窗子,摇曳着那盏岌岌可危的油灯,灯光摇晃着,屋子里忽明忽暗。皇子载淳害怕的缩在兰贵妃的怀抱里。桌子上的饭菜几乎没有动过,惶恐不安的兰贵妃根本就没有胃口。载淳还只是个孩子,肚子饿了就要吃,兰贵妃在喂饱载淳后,便抱着皇子载淳坐在床上,苦苦思索着可能降临的命运是什么?兰贵妃把皇子载淳抱的很紧,在兰贵妃的下意识里,皇子是自己唯一可以倚仗的,也许就是自己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

“咿呀”一声,负责送饭的士兵进来,照例先给兰贵妃行了个礼,然后收拾桌子上的饭菜。兰贵妃终于张口说话:“你听着,我是当今皇帝的贵妃,这位是皇子,我要求见你们的大人。”兰贵妃尽量涌最客气的语气在说。那送饭的士兵扭头东张西望的看了一圈,最后用手指指着自己说:“、您这是在和我说话?”这话说的兰贵妃气都不打一处来,要是在皇宫里,哪个太监不听叫的,那还不是立刻仗责而死,可如今身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强压着怒火,拼命控制自立脸部的表情,兰贵妃继续说道:“不错,屋子里只有你一个人,难道我是在和空气说话吗?”那士兵做出一付恍然大悟的样子道:“刚才我们大人交代了,他一会就来探望你,我差点忘了说了。”

士兵说完话,收拾好桌子,这就要出去。兰贵妃开口把他叫住道:“能不能给弄点热水,我们娘俩一天都没洗脸了。

那士兵听了以后,停下来回答道:“我这就去禀报大人。”

由于占领承德是当务之急,杨一把兰贵妃和皇子临时丢在一个小山村里,自己带着部队杀向承德。打算等战斗结束再回头处理她们。

占领承德的战斗很轻松,承德的行宫里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部队在防御,只有少数的侍卫和太监。只是这承德一带的皇家避暑山庄地方大了点,接收起来实在是耽误时间,等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天已经快黑了。杨一心里惦记着兰贵妃和皇子这一档子事,摸黑从承德赶了回来,顺便还从行宫里带回两个宫女,说什么兰贵妃都是皇帝的女人,总得讲点待遇嘛。

兰贵妃终于等来了热水,这次来的不在是啊个士兵,而是两个宫女。宫女们是认得兰贵妃的,对兰贵妃也做足了礼数,这使兰贵妃仿佛又回到了皇宫。在两个宫女的侍侯下,兰贵妃把已经睡着的皇子放在床上,就着宫女拿来的镜子,细心的整理着自己的模样。

当热水洗去脸上的灰尘,兰贵妃那张漂亮且狐媚的脸蛋显露出来,整理好凌乱的头发,换上宫女们带来的干净衣服,镜子里又出现了那个充满诱惑力的兰贵妃。看着镜子里这个女人,兰贵妃觉得自己的自信又回来了,天下间能抵挡自己诱惑的男人应该没有。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三天都没洗澡了,好在现在是秋天,天气凉,身上还有多少味道,影响不是很大。听说杨一是个风流种子,不知道会不会看上自己,如果杨一看上自己?兰贵妃想到这里,突然觉得浑身发热,脸也红了,尽管兰贵妃在皇帝跟前是三千宠爱集一身,但咸丰皇帝那糟糕的身体,带给蓝贵妃的往往是半吊子的愉快,这样的愉快往往使她更难过。

对于兰贵妃,历史书上的慈禧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杨一清楚的很。就是这个女人,把中华民族带入了最苦难的深渊,就是这个女人统治中国的时期,中国经历了中法战争胜利后还要赔款的耻辱。也是由于这个女人的荒淫无度,挪用大笔海军军费去修颐和园,使得昔日的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北洋水师败于倭寇之手。进而导致整个甲午战争的失利。还是这个女人,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在中国赔偿八国10亿两白银后说出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杨一十分清楚,慈禧在说出这等无耻的话语时是什么样的心态。在慈禧的心目中,只有她自己对权利无休止的**,为了达到自己长期控制国家的个人目的,慈禧又哪里会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心上。

想着慈禧的种种罪行,杨一恨不得现在就去一刀砍了这个女人,可是眼下国内外的形势还不允许自己这样做。还得等到自己打退西方国家的侵略,稳定好国内的形势后,载回头来收拾她。也许是想到这些堵心的事情,杨一觉得口中的饭菜如同嚼腊般无味,眉头也皱了起来。弄的一边服侍他吃饭的小月以为自己的饭菜做的不好,杨一吃的不香。

尽管杨一平时对小月也不摆什么架子,小月还是小心的问道:“爷,这饭菜不对您的胃口?我这就给你去重新做。”杨一对这个乖而美丽的女子还是很喜欢的,面对小月的疑问,杨一笑着拉过小月的手,轻轻的拍了拍道:“傻丫头,和这没关系。你别担心。”看着这个可怜的女子在尽心的讨自己的欢心,杨一心里的怜惜和爱意涌起。也感觉到这饭菜的可口,杨一端起饭碗,认真的吃起眼前的饭菜。

吃罢晚饭,杨一在小月的服侍下穿好衣服,带着两个警卫,来到关着兰贵妃的那间屋子前。每口的卫兵连忙给杨一开门。在昏暗的灯光下,杨一终于和兰贵妃见面了,眼前的兰贵妃还不是慈禧,还不是那个主宰华夏的女人。

杨一来的时候,门卫没有通报,正在仔细打扮自己的兰贵妃被吓了一跳,等她回头时杨一已经出现在这间屋子里。

看着眼前中国神色慌乱的女人,杨一没有办法把她和历史上的那个慈禧联系起来。眼前的女人无疑是漂亮的,是那种绝顶漂亮的女人,眉宇间受了惊吓的慌张,使兰贵妃平添了几分狐媚,显得愈加动人。尽管杨一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但看见兰贵妃的一刹那,杨一的心神还是迷失了一下。

杨一迷惑的瞬间,原本神色有些慌乱的兰贵妃眼睛里闪过一丝狡黠。但很快又继续是一付害怕而慌乱的神情,身体还微微的移动了一个角度,胸部也稍微挺了挺。

兰贵妃无疑是个漂亮的女人,而且也很有魅力,对男人的吸引力也很强。兰贵妃还很聪明,发现杨一被她那种因慌乱而自然流露出来的神情所迷惑,所以兰贵妃只是稍微移动一下身体,使杨一能更清楚的看见自己,凭着多年侍侯皇帝的经验,她知道男人目光最注目的地方是哪里。

尽管灯光昏暗,杨一还是捕捉到兰贵妃眼睛里流闪过的一丝狡黠和窃喜。另兰贵妃没有料到的是,杨一在瞬间的迷惑后很快就恢复过来,兰贵妃那些微小的动作在杨一的眼里是那么做作。同时杨一也不由暗自思忖,这个女人不简单啊。要是一般的男人,也许会被她的表演所迷惑,可惜兰贵妃遇见的是杨一,一个来自未来,受过这方面训练的特工。来自未来,对兰贵妃的底细很清楚,受过特殊训练,对女色的免疫力要比寻常人要强许多。

看着兰贵妃的表演,杨一眼神里露出戏讥的目光,嘴角也挂上了一丝浅笑。

“你说你是兰贵妃,有什么证据?”杨一突然冷冷的问道:

兰贵妃被杨一突然的提问吓到了,头猛的一抬,流转的目光水水的看着杨一,目光里有一丝恐惧,这一次兰贵妃没有伪装。

兰贵妃没有想到杨一会突然提问,而且问的是自己的身份,语气也十分冷淡。兰贵妃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杨一并没有被自己所迷惑,如果是这样,自己所做的一切是那么的可笑,兰贵妃从心里对杨一产生了一种恐惧。

兰贵妃并没有立刻回答杨一的问题,而是低下头,用眼角的余光偷偷的打量杨一。杨一和兰贵妃想像中的样子差距不大,高大而英俊,目光炯炯有神,一套笔挺的新军制服更衬托出杨一的英气。兰贵妃发现自己已经落了下风,她决心反击。

“我是谁图先他们没有说吗?”兰贵妃猛的抬起头,用眼睛盯着杨一看过来。杨一诧异于兰贵妃的反应,但并没有回避兰贵妃的目光,而是迎了上去。两个初次见面的人对视了一会,兰贵妃毕竟身在屋檐下,底气不足,先把目光躲闪开了,杨一这才继续说道:“图先是谁?那些保护你们的人吗?他们都死了。”

听到杨一的回答,兰贵妃第一反应是杨一和鬼子六是一伙的,图先他们是被杨一给杀的,想到这些,兰贵妃不由的想到自己的命运,如果杨一真的和鬼子六是一伙的,自己和皇子也难逃一死。兰贵妃彻底的绝望了,眼神中露出一种悲哀,但兰贵妃还有点不死心,反问杨一道:“他们怎么死的?你又是谁?你凭什么来问我的身份?”其实兰贵妃还真的冤枉杨一了,虽然杨一也很想图先他们死,可图先他们的确是伤的太重,救不过来而死的。

绝望的兰贵妃一付楚楚可怜的样子,声音也有些嘶哑。杨一看在眼里,心下不由叹了一口气,毕竟现在的兰贵妃不是以后的慈禧,只要不给她机会,她也翻不出什么大浪来。想到这些,杨一的眼神也缓和许多,心中的杀机也去了不少。杨一略带微笑的说道:“他们伤的太重,失血过多,都没救过来。至于我是谁,如果你是真的兰贵妃,你应该很清楚,这个就不要我多回答了。”

杨一的回答让兰贵妃清醒的认识到,如今自己中国皇帝贵妃的身份已经派不上什么大的用场了。兰贵妃心灰意冷的说道:“我自然有办法证明我是兰贵妃,倒是你说说看,你想怎么样?”说完之后,兰贵妃期望的看着杨一,等待着杨一对自己的判决。

杨一见兰贵妃彻底投降的样子,心里好笑,不由面露笑容道:“我想怎么样,你还是先证明你们的身份吧。”

兰贵妃指了指门外的士兵,对杨一说道:“能让他们离开吗?”杨一挥了挥手,门外的士兵便关门离开,屋子里只留下杨一和兰贵妃,还有在床上熟睡的皇子载淳。

兰贵妃待士兵离开,默默的走到门前,栓上门闩,然后转身来到床前,给儿子牵了牵被子,这才回头看着杨一,慢慢的解开外衣的扣子,身手从内衣里摸出一卷黄绫,无声的放在桌子上。杨一接过黄绫,展开观看。屋子里的灯光昏暗,圣旨又是用的繁体字,杨一看的费劲,便凑到灯前仔细观看,等杨一看完回头。这才发现兰贵妃已经脱的精光站在杨一的面前。杨一不由心里骂道:“我靠!,这娘们脱衣服的速度怎地恁快。”

眼前的兰贵妃紧闭着双眼,一脸的卑怯之情,两手掩在**上,一双笔直而修长的大腿紧闭着,一身白花花的好肉在昏暗的灯光下闪烁出怪异的光芒,窗外的秋风吹如,蓝贵妃的身子在无言的哆嗦。

杨一看的一愣,下意识的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兰贵妃没有睁开眼睛,但眼角已经有泪珠滑落。兰贵妃用颤抖的话语说道:“我不求别的,只要你放过皇子,我这身子就是你的。”这时候的兰贵妃已经再也不可能是历史上的那个慈禧,只是一个为孩子乞求的母亲。杨一没有想到兰贵妃居然也有如此母性的一面,从地上拣起衣服,轻轻的替她挡住那**的身体,然后转身收好圣旨,默默的走到门前,开门,走了出去,然后带上房门。

兰贵妃听到杨一开门和关门的声音,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委顿的坐到床上,泪水不断的滑落。兰贵妃用牙齿咬着杨一披来的衣服,撕声抽泣。过了一会,“咿呀”一声,房门又被打来,门口露出杨一带着微笑的脸。兰贵妃吓的睁开眼睛,这才想起自己还光着身子,连忙用衣服遮挡自己,慌张的看着门口。

“对了,还有件事情忘记说了,你准备一下,明天带着皇子一起去承德。”说完杨一消失在门口,门又被重新关上。

“啊乞”兰贵妃打了个喷嚏,惊醒了床上的皇子载淳,蒙胧中的皇子说道:“亲粑粑,您这是在做什么?”兰贵妃这才惊觉到凉意,连忙缩到被子里,抱着皇子,继续哄载淳睡觉。

鬼子六的心情不错,明天就要举行登基仪式了,等明天一结束,自己就是这天下的主人了,尽管这个天下可能只是原来的一半,但奕忻还是很满足了,唯一令他不安的是,皇子和玉玺的下落不明。由太监伺候着,吃着御膳房做的御膳,桌子上的一百多到菜肴,使奕忻又一次感觉到做皇帝的滋润。奕忻正吃的高兴,门外周师爷慌慌张张的进来,快步走到奕忻的面前跪呼:“皇上,有急报。”奕忻对周师爷打断自己良好的食欲感到明显的不满,端起酒杯,喝上一口皇宫历代好酒,这才冷冷的问道:“慌里慌张的做什么?有失体面。”

周师爷可顾不上体面不体面了,着急的说道:“皇上,新军杀来了。”

咣当一声,奕忻手上的酒杯掉在地上,神色大惊,急忙问周师爷:“有没有弄错?杨一和他的新军不是已经退过黄河了吗?”周师爷惨笑道:“皇上,这些天您忙着对付北京城里的事情,还要忙着登基。但就这些日子,别说一条黄河,两条黄河都过来了。”

奕忻彻底明白了,这是个陷阱,从头到尾都是杨一算计好的,就等自己往里跳。什么黄河以北归自己,什么要安心对付洋人,都是TMD鬼话。只怪自己这些天光顾着高兴,没注意提防杨一。幸好北京城在自己的手里,新军再厉害,城里的十万大军也能抗上一阵,实在不行就撤,往关内撤,自己和俄国关系不错,可以让他们出兵帮着对付杨一,还可以找英国和法国,他们和杨一有仇,大不了到时候割几块地方,多赔点银子。奕忻的心思在这时不知道转了多少地方,想好退路,拿定注意后,奕忻对周师爷道:“新军都到哪了?”

“皇上,新军李秀成已经占领通州,这还是小事,那杨一不知道怎么的,领着人马出现在承德,把我们的后路给断了。”周师爷哭丧着脸回答道:

“你说什么?”奕忻听的猛的站了起来,双手紧紧的抓住桌子上的布,面部的神经抽搐着,“哗啦啦”一阵乱响,奕忻把台布掀了起来,桌子上的碗和碟掉的一地都是。

掀翻了一桌子的菜,六神无主的奕忻垂头丧气的坐回了椅子上,旁边伺候的太监宫女们早就吓的跪到了地上,一个个伏着头。

“怎么回这样?怎么会这样?”奕忻目光呆滞,神情茫然的念叨着,慢慢的奕忻才恢复过来,把目光定在了周师爷身上,这位跟随自己多年的,鞍前马后帮着自己出谋划策的智囊身上。此时的周师爷也在苦苦思索着对应的良策,脑袋低着,奕忻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周师爷,跟朕去上书房议事。”奕忻终于镇定下来,开口叫道:说完起身离开。

周师爷见奕忻离开,也赶紧跟了上去,两人一前一后进了上书房,奕忻突然客气说道:“来人,给周大人看坐。”其实鬼子六奕忻并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之所以占领北京后有这般表现,主要是压抑多年,一朝爆发的结果。如今形势急转直下,也使得鬼子六奕忻恢复了往日的风采。眼下奕忻手里唯一可以完全信任的也只有周师爷了,所以奕忻对周师爷开始了笼络,希望周师爷能对自己绝对忠心。奕忻这般作态,使周师爷仿佛又看当初在争夺皇帝位置失败后那个韬光养晦,等待时机,待人礼贤下士的六王爷,当初也正是因为奕忻对他如此,周师爷才认定奕忻应该还有出头的一天,所以一直死心塌地的跟着奕忻。

想起往事,周师爷不禁心中感慨,几天前的奕忻还是一付疯狂的状态,谁的话也听不进去,由着自己的性子快意恩仇,如今北京城内人心惶惶,要想在收拾人心,坚守北京可就难了,可是除了坚守,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

“谢皇上赐坐。”周师爷缓缓的坐在太监拌来的椅子上,整个人都觉得疲惫不堪(色色小说?都市小说。

“周师爷,你看为今计我们如何是好?”奕忻终于把自己想要问的话说了出来。虽然周师爷如今已经是内定的军机大臣,但奕忻觉得还是这样叫容易拉近两人的距离。

听着这个熟悉的称谓,周师爷心里一阵激荡,奕忻毕竟还是很看重自己的,自己从当初一个落地文人混到今天这个地位,都是和奕忻分不开的。看来自己也只有为奕忻尽忠了,只可惜,某事在人,成事在天了。周师爷在奕忻提问后想了好一会,这才回答道:

“皇上,当今之事,臣有两策。”周师爷说完看了看奕忻。

奕忻虽说问周师爷该怎么办,可他也知道如今的形势危机,周师爷也未必能想出什么好逐一,所以问完之后也没抱多少希望,可是听到周师爷说有两策,青神也不由的提了起来,原本萎靡的神情也为之一振,赶紧继续问道:“什么两策,说来看看。”

周师爷咳嗽一声,试了试嗓子,这才说道:“这第一策是走,趁着新军立足未稳,皇上带着大军杀出北京,往北奔蒙古而去。如今皇子和兰贵妃下落不明,皇上大可以对外宣称,杨一领兵造反,杀了皇上和皇子。等皇上到了蒙古安全之后,再昭告天下,号召各省军勤王。这一策的关键就是要看皇子是否真的死了,如果皇子真的死了,皇上所有的说法都名正言顺,这天下到底最终落如谁手,尚未可知。”

奕忻听的心里直嘀咕,这算什么一策,当北京城里的官员和百姓是瞎子吗?谁不知道是自己领着人马杀进紫禁城的?心里虽然不满,但奕忻还是耐着性子继续问道:“这第二策又是什么?”周师爷也知道第一策有点自欺欺人,奕忻应该不会采纳,之所以这样说,无非是提醒奕忻,今后要争天下,这人心不能散了。

“至于这第二策,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守”。”奕忻从内心里不愿意离开北京,周师爷这第二策倒也对了他的心思。

“守,怎么个守法,你倒是说说看。”周师爷见奕忻来了兴趣,精神头也上来了,端起太监端来的茶,喝上一口,润了润嗓子道:“这守可就大有学问了。先说杨一在天津打了洋人,洋人一定不肯罢休,定然会回来报仇,以臣看来,快则十个月,慢则一年,洋人一定杀回来。只要能守到那时候,皇上的机会就来了。”周师爷说到这,抬头看了看奕忻。

奕忻听的眉头皱了皱,继续问道:“这北京城能守到那时候吗?依着你看,能有几分把握?”

到底能守多久,其实周师爷心里也没底,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周师爷也只好硬着头皮回答道:“这守有几个好处,一是北京城城墙坚固,易受难攻。二是如今麦秋刚过,北京城内的粮店里粮食充裕,民间也多有存粮,可趁新军未能合围之前,派热出城,尽量多弄些粮食,只要粮食问题解决了,城里有十万大军,杨一的人马也不过十万,守起来应该没多大问题。”

奕忻还是不放心,又问周师爷:“你不是说杨一的人马杀到通州了吗?这派人出去弄粮食,还来得及吗?”

周师爷想了一想道:“应该还来得及,根据探子回报,通州的新军不多,也就几千人,杨一还远在承德,我们连夜派人出城,应该能来得及。”奕忻听周师爷怎么一说,心里虽然也犯嘀咕,但多少看到了点希望,立刻说道:“事不宜迟,你这就让谭青出城,粮食能弄多少算多少,朕就在这北京城里和杨一拼了。”

周师爷的情报并不准确,通州城里的新军不是几千,而是三万,就连李秀成也在通州。谭青带人出城抢粮食,李秀成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通州城里的军营还在,依旧是老样子,只是换了主人。李秀成怕误事,带这三万人马,星夜兼程,轻装奔袭,提前来到了通州。

李秀成也没想到,自己的屁股还没坐热,奕忻就派人出城抢粮食,接到情报后,李秀成半天没说话,一直在思考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看李秀成半天没反应,一边的李时贤先着急了,对着李秀成喊道:“大、大、大人,你还犹豫什么,再犹豫,粮食都叫他们抢去了,我们吃什么?”李时贤本想叫大哥的,突然想起李秀成在黄河边上说的话,硬把说到嘴边的“哥”字换成了“人”字。

李秀成没有回答李时贤,反而瞪了他一眼,继续思考自己的问题。其实李秀成也很矛盾,派兵出击,应该能破坏奕忻抢粮食的计划,可是这样一来,粮食不足的奕忻可能回选择逃跑,自己的主力还在天津,单靠这三万部队,而且是疲惫之师,根本不可能阻止奕忻逃跑,奕忻这要是一跑,今后再想拿住他,可就要多费不知道多少时间了。可不打吧,这粮食被抢,对今后的作战比利。新军远道而来,由于赶路,粮食补给带的不多,本打算到了北京就地筹措粮食,现在不动手组织,看来这计划要泡汤。目前还没有和杨一联系上,也不知道杨一打的什么算盘,不阻止奕忻抢粮食,杨一知道后会不会怪自己。种种念头如走马灯般在李秀成的脑海里转悠。权衡再三,李秀成终于下定决心。既然奕忻出城抢粮食,那就是要守,只要奕忻跑不掉,就算拼着被杨一责骂,自己也认了。

李秀成这边在思考。李时贤已经等不及了,对李秀成说了有句:“大人,您先想着,我先把弟兄们召集起来,等您想好了,也好马上出击。”李时贤说这话的时候,李秀成已经拿顶主意。刚想说些什么,就被李时贤的话连珠炮炮似的堵着,李秀成听的又气又好笑。自己这个亲弟弟就是不成熟,可自己还最偏爱他,这才造成他有时候不识大体,不过李时贤勇于求战的精神还是可嘉的。

李秀成把要出门的李时贤叫住,虎着脸道:“你瞎胡闹什么?命令兄弟们,加强警戒,城里的清军不跑,就由他们去。让兄弟抓紧休息,仗可有的打。“李时贤被李秀成说的没脾气,虽然不太服气,但还是老实的准备出去布置。刚走到门口,又被李秀成叫住,原来李秀成还是有点不放心,心里又有了打算。

“时贤,你立刻召集一万人马。”李秀成这话还没说完,李时贤就以为他改主意了,立刻回答道:“大哥,就让我带着兄弟们上去吧,保证不让一颗粮食落到鬼子六手里。”李时贤着急的忘了李秀成不让在部队里喊大哥了,生怕李秀成派别人去。

李秀成气的笑了起来,骂道:“你这愣头青,谁让你去打了,我是让你带上一万人马,连夜奔张家口去,堵住奕忻北逃的去路。”李时贤听的整个人向泄气的皮球,不满的说道:“怎么让我去?我还想打北京城呢?”

李秀成突然严肃的对李时贤道:“别说我没提醒你,到了张家口,你给我精神点。别到时候跑了奕忻,督帅怪罪下来,我也保不了你。”说完李秀成替李时贤整了整衣服,笑着说道:“这仗打完,我这做大哥的也该帮你找一房媳妇了。”

送走李时贤,李秀成这才提笔,给远在承德的杨一写信,信中李秀成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还谦虚的说,由于不知道督帅的具体想法,事情来的也突然,只好自作主张,杨一要是有什么责怪,他自己一个人承担。

就在李秀成艰难的做出决定时,杨一和兰贵妃又一次见面,只是这一次见面的地方是在承德的避暑山庄内。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康熙42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承德乃满清发祥地的门户,还还可俯视关内,外控蒙古各部,当初康熙皇帝把行宫建造在这里,正是看重它重要的地理位置。避暑山庄除了皇帝的行宫园林外,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外围建有大量的寺庙,半环于山庄雄伟的寺庙群,如众星捧月,环绕山庄,它象徵民族团结和中央集权。当年康熙和乾隆盛世之时,这里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完整和统一也做过的贡献。历史一页一页的翻了过去。闭关自守,妄自尊大的清朝已经无情的被历史所抛弃,只留下这些美伦美焕的建筑。

杨一和兰贵妃的第二次见面,还是没有其他人在场,这一次兰贵妃也老实了许多。在自己的命运和前途没有明确的方向时,自己又没有力量来主宰,兰贵妃也只能选择认命。也是在这一时刻,兰贵妃深深的体会到“人为刀徂,我为鱼肉”的心情/。经历了上一次的尴尬,杨一在一次出现在兰贵妃面前的时候,兰贵妃端庄的象一为淑女,就连那一向灵动狡猾的眼睛也变的目不斜视。

“皇帝死了,被尸首鬼子六一把火烧成了灰。”杨一对兰贵妃说这话的时候,兰贵妃的眼睛迷蒙了。尽管兰贵妃知道咸丰皇帝难逃一死,但死后没能进入皇家陵墓,对一位皇帝来说,这也是一种羞辱。这有刻兰贵妃终于确定,曾经是自己最大的靠山的咸丰皇帝,已经彻底的不在了。兰贵妃自己也和难说清楚自己对下风是什么样的一种感情。作为皇宫里的女人,要想过的比别人好,过的别别人滋润,那就得拼命的削尖脑袋往上爬,而往上爬唯一的办法,那就是让皇帝喜欢自己,给皇帝生儿子。,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兰贵妃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悲哀。对兰贵妃来说,从进入皇宫的那一天起,她的人生就是拼命的往上爬,一直爬到尽头。这一切兰贵妃做起来比别人要艰难许多,因为她是叶赫那拉家的女儿。但兰贵妃做的很好,就在目标快达到的时候,世界崩溃了,皇帝没了,就连自己和皇帝的儿子能否继承皇帝的位置都是个未知数。

兰贵妃哭了,泪水无声的布满脸庞。也许是杨一在的缘故,兰贵妃没有哭出声音,只是在不停的抽泣。杨一见兰贵妃哭起来就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虽然眼前的兰贵妃并没有历史上的慈禧那么可恶,甚至兰贵妃哭泣的样子还很动人,但杨一还是怕她哭起来没完。杨一把声音稍微提高几度,语气也是冷冰冰的说:“你别哭了,哭不解决问题,我这还有正事要和你说。”也许是被杨一冰冷的语气所吓倒,兰贵妃立刻停止了哭泣,抬起头,怯生生的看着杨一。杨一没有想到,兰贵妃这时候的样子居然如此动人,姣好的脸庞上泪水还没有擦去,眼睛水汪汪的,胸部也由于害怕心跳加速而微微的起伏。

“靠,难怪能把咸丰那个死东西迷的半死。”杨一不由在心里骂了一句,这个女人对男人的吸引力是强大的,这是杨一给兰贵妃做出的结论。

总算等兰贵妃平静下来,杨一这才继续说道:“我的人已经把北京城围上了,鬼子六跑不了的。”杨一说着看了看兰贵妃。兰贵妃听杨一这么一说,整个人都晕了,她以为自己听错了,杨一和鬼子六不是一伙的,那么说自己可能不用死了。兰贵妃突然看见生的希望,眼睛也亮了起来,盯着杨一不住的点头,生怕听漏了一句。

杨一思考了一番,组织一下语言,继续对兰贵妃说:“你知道玉玺在哪吧?”兰贵妃下意识的点了点头,接着就是一愣,很快她就反应过来,立刻摇了摇头。杨一看到兰贵妃这个样子,不由的笑了起来,笑的很暧昧,神情里尽是讥讽的意味。兰贵妃也发现自己摇头已经晚了,心里又急又气,把个脸蛋涨的通红。未干的泪水,汪汪的眼睛,红通通的脸蛋,把个兰贵妃衬托的格外迷人。

“真要命!这女人真是个狐狸精。”杨一又在心里骂了一句。看着如此动人的兰贵妃,杨一也觉得自己已经有点心旌摇动的意思,再这样下去,没准自己在这就把这女人给做了。杨一赶紧稳定一下心神,决定速战速决,不和这女人过多的纠缠。

“好了,我就只说了,你拿出玉玺,我保这你儿子当皇帝。”杨一扔出了重磅炸弹,炸的兰贵妃愣在了当场。兰贵妃万万没有想到,杨一打的是这样的主意,整个人半天也说不上话。

杨一趁兰贵妃发愣的当口,继续说道:“你考虑清楚,我还有事情,明天等你答复。”杨一说完就转身离开。杨一走后,兰贵妃终于回过神来,思考着杨一这话的意思,很快她就弄目标,杨一这是要挟天子以令诸侯,杨一比鬼子六玩的要漂亮。尽管知道杨一的算盘,但兰贵妃知道,自己没有选择,只能合作。至少能暂时保这性命,杨一也不是不能杀了自己和皇子,然后推到鬼子六的头上,至少鬼子六有杀自己和皇子的意思,而且这样做了。

“先生,兰贵妃那搞定了。”杨一每逢大事,都习惯性的在第一时间找到张键,和他商量。

“呵呵,我料兰贵妃也只能答应,可以让聂士成回头了。”张键一脸喜悦的说道:

“对,集中力量,收拾鬼子六。”两人相视而笑。

杨一和张键原本以为,鬼子六奕忻在北京造反,咸丰和其所属应该无一幸免。不曾想还是跑出来个兰贵妃和皇子载淳,这一下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这一变化,让聂士成出关整顿东北已变的不是那么急迫了,只要拿下北京,把载淳捧为皇帝并控制起来,到时候圣旨一下,东北三省唾手可得。根本不需要打的头破血流,浪费弹药。东北在杨一的心目中地位是很高的,东北第一可以作为粮食基地,第而还可以作为工业基地,东北的煤矿资源众多,铁矿资源也和丰富,还有大面积的森林,最重要的是,大庆的石油,这一切都是将来搞建设的必备因素。有了皇帝在手上,原来存在的很多困难如今解决起来就方便许多,眼下的关键问题是,集中所有力量,以最快的时间,歼灭鬼子六。

大方针既然已经确定,剩下的细节也要商量好,北京毕竟是历史名城,有和多古建筑和文物,具体该怎么打可是个棘手的问题,按照常规的打法,一通炮火过去,这北京城也成废墟了。杨一正拉着张键商议着怎么打北京,余薪进来,走到杨一身边道:“大人,李秀成有信到。”

“辛苦了。余先生。”杨一接过信,打开一看。看完信后,杨一猛的一拍桌子,高兴的说道:“好个李秀成,我果然没看错他。”张键一听,赶紧把信那过去看。张键看完也高兴起来,兴奋的说道:“这个李秀成,果然是个帅才,这事办的漂亮,省下我们多少事。你还别说,他心里这时候还没底呢,生怕挨大人的骂。”

杨一笑着说道:“给李秀成回信,信里就写一句话,事情办的漂亮。”

张键突然想起一件事情,神情严肃的对杨一说:“陈玉成对放弃广州有抵触情绪,昨天收到他的信,他主张拒敌于国门之外。对退守韶关有意见。”

杨一听了心里也往下一沉,刚才还是满脸笑容,现在已经看不见了。杨一在屋子里转了一圈,转身对张键道:“这个陈玉成,打了几个胜仗就不知深浅了。他信上具体是怎么说的?”

张键答道:“他信上说,缴获洋人的物资都已经装传北运了,香港他可以放弃,可广州有虎门之险,完全可以守一守。你让他在韶关一带修筑工事,他却在虎门修起了炮台。”

“胡闹!”杨一猛的一拍桌子,生气的说道:“这个陈玉成,你告诉他,洋人的主力战列舰虽然不多,但每一艘主力战列舰光火炮就200多门,只要有五艘这样的战列舰,就可以对虎门进行不间断的炮火覆盖,你让他想明白,他那什么来守虎门,虎门失守,广州就处于英国人舰艇炮火的打击范围内,他又拿什么来守广州。”杨一越说越激动,手也挥舞起来。

“大人,你看是不是派别人去广州?”张键小心的问道:杨一气虎虎的说道:“派谁去?派刘铭传?那江西和湖北怎么办?总之一句话,想的通要照办,想不通也要照办。”张键思索了一会,表情忧虑的说道:“大人,自古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看还是派个人去监督一下的好。”杨一想了想道:“我一向用人不疑,派人去反而会引起误会,先生就照我说的给陈玉成写信,我看他应该能明白我的苦心。再说了,眼下到处缺人手,我也没人派。”张键想了一想道:“也只能这样了,我这就给陈玉成歇心。”

张键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陈玉成并没有完全按照杨一的意见去办,这为日后杨一抵抗联军的入侵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是后话,以后在交代。

先说鬼子六的抢粮行动进行的很顺利,从北京周围的县镇村里,连收带抢,几天的工夫就弄到了几十万斤粮食,奕忻不单在城外抢,北京城内所有的粮店,也被奕忻派人控制起来。按照周师爷的计划,北京城从现在开始,就实行粮食配给制度。除了弄粮食,周师爷还整天带着手下,四处监察北京城的城防准备,征集了大批民夫,准备守城的器械。

李秀成收到杨一的回信后,心里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为了稳住北京城里的奕忻,李秀成不但对出来青粮食的清军不加阻拦,还装出兵力不足,带着人马撤出了通州,给鬼子六留出更大的活动空间。

六天以后,北出关外的聂士成奉命,回到了承德,天津城里的主力部队也陆续到位,杨一和李秀成联系过后,命令全军,开始收缩对北京城的包围。时间已经进入冬天,北京地区降下了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随着新军加紧对北京城的压迫,城里的清军也完全缩回城里。新军也完成了对北京城的初步包围。就在第一场雪降临的这个夜晚,杨一和李秀成在通州会师。

南北新军成功会师后,杨一和兰贵妃又一次见面,这一次见面,是为了确定小皇帝的年号和兰贵妃的封号,为小皇帝登基做准备。

前两次杨一和兰贵妃见面是在晚上,这一次也没例外。,只不过这一次见面的时间是由于兰贵妃的坚持才选在了晚上。房间被蜡烛照的透亮,兰贵妃看起来为这次的见面做了精心的准备,很是打扮了一番。天气虽然已经冷了许多,但由于房间内点了几个火盆,倒也没觉得冷,反而有些热。兰贵妃穿了件白色的袍子,头上还带着白花,这是在为咸丰皇帝带孝。兰贵妃脸上淡淡的着了些脂粉,如果不注意看,还以为是由于火盆太热烧的,红润而粉嫩的脸蛋在一身孝服的衬托下,愈加动人。

“我打算让皇子先在承德登基,国不可以一日无君嘛。”房间里的气氛很暧昧,分红色的蜡烛光芒把气氛营造的更加怪异。杨一明显对兰贵妃那双眼睛里迸发出来的热情准备不足。进来以后,立刻就直奔主题。自打杨一进来后,兰贵妃就显得有点心不在焉,只顾着用眼睛看着杨一,那双眼睛里都快喷出火来了。

“这些事我一个妇道人家不懂,你拿主意吧。”兰贵妃一付无所谓的样子。好像说的事情和她没关系。杨一向来吃软不吃硬,兰贵妃的这一套还真让杨一有点吃不住。杨一一刻也不想在这多呆,立刻继续说道:“关于想皇帝的年号,我和下面的人商量了一下,就叫“同治”吧,意思是君臣一心,共同把这天下治理好。”也许是由于紧张,杨一话说的很快。

“行,你看着办吧。”兰贵妃突然低了低头,就在兰贵妃低头的一瞬间,杨一在她的眼睛里看见了一丝幽怨的目光。杨一猛的惊醒,心中想到,这个女人是慈禧啊,难道我还能对她有什么想法吗?不能,以这个女人的本性,今后一定要弄出事情来。想明白了一切后,杨一的语气变的冰冷起来,眼睛也死死的看着兰贵妃道:“至于你,兰贵妃阁下,你的封号就叫慈禧吧。”也不等慈禧有反应,杨一就转身离开这个房间,离开这个可怕的女人,也就是这一次的见面,坚定了杨一日后找机会除掉慈禧的决心。杨一走后,慈禧顿时瘫软在椅子上,原本脉脉含春的眼神也变的呆滞,慢慢的,慈禧目光中充满了仇恨的怨毒,嘴巴里无声的诅咒着什么。这一次的见面,慈禧原打算只要杨一点头,自己今后就是他的女人了。讥刺和杨一接触下来,慈禧已经深深的迷恋上英俊豪气的杨一。在慈禧看来,以自己的魅力,应该能让杨一动心,没想到自己精心准备了一切,还是没有能诱惑了杨一。失败的慈禧由羞愤而怨毒,又由怨毒而对杨一诅咒。

就在这一个冬天,在杨一的把持下,皇子载淳在承德宣布继承皇位,兰贵妃也晋级为皇太后。成为皇太后的兰贵妃拿出玉玺,颁布诏书,封杨一为议政王,军机首辅,领大将军衔,而且今后杨一上朝,可以免行一切礼节。杨一全权负责剿灭叛贼鬼子六奕忻,等北京战事一结束,小皇帝就回驾北京。北京城内外,一场大战,即将开始。

北京城外紧锣密鼓的进行战斗准备,上海方面也为北京方面的战斗在积极做物资上的准备。一船一船的物资纷纷装船北上。

男人在外面拼命,女人在家里看不见自己的丈夫,一个个日子过的都不舒坦,现在有船北上,几个女人都惦记着跟船到北京。

上海,杨一的家里,也许是杨一不在家的缘故,几个女人百无聊赖的坐在一起,有一搭没一搭的在闲聊。

第19章 选择第21章 故人第32章 南下第1章 底线第17章 复国者第16章 亚洲战略第16章 赚钱第21章 故人第17章 复国者第10章 苦战(7)第2章 归来第9章 起步第12章 女儿情怀(3)第9章 起步第18章 庐州(3)第10章 苦战(3)第22章 海疆万里第29章 外患第10章 苦战(8)第16章 论势第5章 离别第3章 婚姻大事第17章 名士第38章 战争阴云第4章 序幕第10章 苦战(7)第18章 新中国第22章 各怀鬼胎第10章 苦战(6)第10章 苦战(5)第18章 庐州(2)第11章 封疆大吏(2)第17章 小刀会第11章 春风沉醉的夜晚(1)第16章 赚钱第38章 战争阴云第25章 征服第20章 李家第1章 底线第6章 发展(2)第18章 两江总督第11章 春风沉醉的夜晚(1)第10章 血腥的夜第1章 我叫沈阳第19章 选择第7章 大战第5章 中外合资第10章 苦战(7)第19章 选择第13章 安内第二部第二十四章第7章 镇压第10章 苦战(6)第8章 协议抢劫(2)第18章 庐州(2)第6章 发展(1)第22章 出征第10章 苦战(2)第30章 围点第9章 上任(3)第7章 镇压第5章 保卫台湾第13章 安内第9章 宣战第12章 女儿情怀(3)第21章 三战庐州(2)第16章 赚钱第19章 选择第30章 围点第21章 三战庐州(2)第10章 血腥的夜第1章 风雨飘摇第1章 底线第35章 鬼子六第17章 名士第12章 国事家事第14章 定计第10章 苦战(5)第14章 爱情是一种奢侈第15章 又见向荣第4章 寒冬第20章 三战庐州(4)第38章 战争阴云第14章 爱情是一种奢侈第17章 名士第19章 选择第7章 演习?第10章 沪上名妓(1)第15章 买办第20章 大义第24章 向俄国的最后一战第3章 婚姻大事第20章 李家第10章 沪上名妓(1)第8章 协议抢劫(2)第7章 镇压第3章 前奏第21章 经济危机第17章 征服第7章 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