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蓟县老县城的照明灯具
过去,因为人们在使用照明灯具时,需要用引火工具(主要是火柴)来点燃灯芯,所以,蓟县老城里的人们就把这个动作称为“点灯”。因为在停止使用灯具照明的时候,需要用嘴把灯火吹灭,或者用扇子类的工具发出一股强风把灯火熄灭,人们就把这个动作称为“吹灯”或者“灭灯”。后来使用电灯照明,早期多是拉线盒开关,所以人们把使用电灯称为“拉灯”、“灭灯”、“开灯”、“关灯”。
老县城的照明灯具主要是蜡烛灯、油灯、煤油灯和汽灯。煤油灯中又分为粗陶瓷制作的小煤油灯、玻璃制作的罩子灯和铁制的提灯(马灯)。
(一) 蜡烛灯:
蜡烛就是用“蜡”做成的细长圆柱体,中间有一根用棉线绳做的“蜡芯”,点燃“蜡芯”,就出现一股向上燃烧的火苗,火苗下的蜡在热辐射的作用下就慢慢融化,并吸附在“蜡芯”上燃烧发光。蜡芯的作用是控制蜡的燃烧进度,没有“芯”的蜡烛也能点燃,现在用来插在生日蛋糕上的小蜡烛,就没有“蜡芯”。
蜡烛是一种古老的照明用具,大概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就发明并使用了蜡烛照明,使用了几千年,现在仍然继续使用。不过现在多数家庭买蜡烛是“打短”用的,在突然停电时做应急照明用具。
古代的蜡烛多是用动物油脂做成的,后来也有用蜂蜜中的黄蜡和油沼中的石蜡制作的。不知是原材料的原因,还是制作工艺的原因,蜡烛的颜色上是不同的。过去的蜡烛多为白色的与红色的两种,现在的生日蜡烛则有多种色彩。
过去的蜡烛分为“流油蜡”与“干碗蜡”:“流油蜡”是指点燃蜡芯后,靠近火苗下的蜡融化较快,不能全部吸附到芯上燃烧,有一部分融化的蜡液,沿着蜡烛的“柱”流到蜡烛的根底下,与蜡烛的根部凝结成一体,而且在“柱”的外侧留下条条凝结的残蜡液;“干碗蜡”就是火苗下的蜡融化较慢,蜡液能够全部被吸附到“芯”上燃烧,不往“柱”的下面流淌蜡液。李商隐诗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里所说的蜡炬的“泪”,指的就是点燃蜡烛后流下的蜡液。红色的蜡烛一般都爱“流油”,白色的蜡烛有的也流油但流的量小,有的不流油,故称“干碗蜡”。
蜡烛的长短和粗细上有差别,大的如同小孩胳膊,小的如同小孩手指。长的使用时间较长,短的使用时间较短。蜡“柱”体细的蜡芯也细,发出的光亮小些,蜡“柱”体粗的蜡芯也粗,发出的光亮大些。当然,蜡的“柱”体长的、粗的价格也更高些。
因为圆柱体的蜡烛容易倾倒,所以,需要有专用的“蜡扦子”(也称烛台)来固定。蜡扦子是用金属制作的,多为黄铜的,也有金和银的,还有铜质包金(镀金)、铜质包银(镀银)和铁质包铜(镀铜,俗称封包铜)的。
古代的蜡扦也有台式与落地式两种,台式的高半尺至二尺不等,放在桌案上用来为看书写字照明的蜡扦子就比较低矮,放在供桌上的为菩萨画像照明的蜡扦子就最高。放在大厅里的落地式的蜡扦子更大更高,要有两米左右。蜡扦的形状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由底座、支柱、托盘和扦子构成的。
底座大多是个喇叭筒状的无底空心圆锥体,有的也可做成圆形、菱形或者方形的平面体,也有的可以做成三条斜腿形状。底座的大小要与蜡扦的高度相适应,以保持蜡扦稳定为准。
支柱既有在底座与托盘之间的连接和支撑作用,也具有“柄”的作用,便于用手拿握。支柱的形状一般不是平直的圆柱体,而是有各种凹凸曲线的弧形柱体,以求美观。支柱的高低粗细各不相同,一般讲支柱高的直径就粗些。
支柱上面是圆形的托盘,托盘直径的大小在5——15厘米之间,是个中间凹四周翘边的盘子形状。
托盘的中间位置是一根“扦子”,也就是带尖的金属棍,高度在二三厘米至六七厘米之间,粗细在一至二毫米之间。
使用时把蜡烛坐插在托盘上面的“扦子”上(扦子插进蜡芯的孔内),点燃蜡烛后,“流油蜡”的蜡液就凝结在托盘上。
另外,穷人家也有自制的简易蜡扦,就是在一块小木板上面中间位置订进一根钉子(或铁丝),另一面露出2——3厘米高的钉子尖(或铁丝),把蜡烛坐插在钉子(或铁丝)上。(现在,已经没有专用的蜡扦了,人们应急点蜡烛时,往往是把蜡烛点燃后,在窗台或茶几上倾倒一些蜡液,把它粘在上面,也可以防止蜡烛倾倒。)
这种“蜡烛”与“蜡扦”的组合体,就是“蜡烛灯”了。
蜡烛灯还有的带有防风灯罩,便于在窗口下面的桌子或窗台上使用。中国古代没有玻璃,灯罩都是用纱、薄丝绸等绷在铁丝架上或者用纸糊在竹篾子编织的架上做成的。有灯罩的蜡扦托盘要大些,周边要有卡子,能够卡住灯罩,灯罩的上方要有通风孔,就是个圆窟窿。下面要有空隙能进气,保证蜡烛的燃烧。
灯笼是一种室外专用的带防风罩的蜡烛灯,它的蜡扦子更低矮,直接镶嵌在灯罩下面通风孔的中心部位。灯笼分为手提式与悬挂式,手提式的比较小些,用于夜间走路,与现在的手电筒作用一样。悬挂式的挂在屋檐下或者路旁及场地的灯杆上,类似现在的门灯和路灯。
由于室外用的灯笼罩的花样很多,已经成为一种手工艺术品,它就不仅单纯的具有防风功能,同时也具有了装饰作用。古代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搞灯笼大会展,各种各样的灯笼都有,供广大百姓欣赏,看起来非常漂亮。其中还有画着马匹的灯罩会转动,看着就和马来回走一样,古人称之为“走马灯”。其奥秘就是把灯罩做成可以在中心轴上转动的活动罩,上下通风孔处安装涡轮形状的纸条(叶片),利用灯罩内部的热气流上升的推力,使灯罩慢慢的转动。
过去的蜡烛灯一般是官府和富贵人家使用,普通老百姓家里只有到大年三十的晚上,才在供桌上摆放两个大蜡扦,点燃两只蜡烛,要亮堂一宿。同时在大门口和院里的天灯杆上悬挂灯笼。而平时老百姓家里是舍不得“点”蜡烛灯的,只是“点”油灯。
(二)油灯:
历史最悠久的油灯是燃烧植物油老式油灯,有的地区也称为“麻油灯”。老式油灯的结构简单,主要是灯碗和灯捻(是用棉花拧成的细绳,也称灯芯),灯碗是类似现在的烟灰缸形状的粗陶瓷黑釉碗(缸、坛子、罐子等炻器也被称为黑釉粗陶瓷,餐桌上的盘、碗、碟等瓷器也被称为白釉细陶瓷),碗沿处有个放置灯捻的凹槽。也有灯碗下面带底座和支柱的高脚灯(二三十厘米高),还有在支柱的一侧,底座与灯碗之间加一个手柄,或者加几根起装饰作用的侧柱。总的看它的底座、支柱、(侧柱、手柄)和灯碗是一体的,容易用手拿着各处移动。
灯碗里面盛着灯油(蓖麻子油、青麻籽油、豆油、花生油、芝麻油都可以)和灯捻,灯油把灯捻浸透,把灯捻在碗外翘出的顶端用火点燃,即可发出蜡烛一样的火光。过去的食用植物油不像现在的精炼油(色拉油)这么“稀”,而是杂质较多比较粘稠的,它的燃烧速度缓慢,有碗沿的隔绝作用,灯火只在灯碗的外边燃烧,并不向碗里蔓延。可以用灯捻子在碗沿外翘出的多少的方法,来控制灯火的大小。虽然食用油都可以点灯用,可能因为蓖麻或青麻(麻皮可以做绳,籽可榨油)榨出的麻油价格低廉,才多用麻油点灯(过去也用来做铁辋车轴的润滑油)。也有家庭不用专门的灯碗,就用普通的饭碗(也是黑釉粗磁的),虽然碗沿上没有凹槽,使用起来也和专用的灯碗一样。大概这种麻油灯和蜡烛都是我国劳动者的发明创造,都是用食用的动物和植物油脂燃烧发光的,有着相同的历史渊源,不过因工艺差别较大,成本造价不同,麻油灯多为穷人家使用,蜡烛灯多被富人家使用。到了近代,煤油传入中国,这种老式的油灯基本上被煤油灯取代了,不过在有些家庭还可以看到保留下来的老式灯具,有时煤油用尽了,或是家中来客,煤油灯不够用时,还可以在老式油灯的灯碗内倒些食用油,临时使用。
(三) 小煤油灯:
广义的煤油灯,是指所有用煤油做燃料光源的灯具,有粗陶瓷制作的普通煤油灯与玻璃制作的罩子灯和汽灯。狭义的煤油灯指的是粗陶瓷煤油灯,俗称“小煤油灯”。
煤油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石油原油经提炼生成汽油、煤油、柴油和沥青等)工业产品,应该是近代工业化的产物。煤油的挥发性比麻油快得多,而且易燃性很强,燃烧速度快,所以用麻油灯的灯碗和灯捻就不行了,如果在灯碗里装满煤油,把灯碗外面翘出的灯捻点燃,很快就会蔓延到碗里面,把灯碗里面的油“腾腾的”全烧着了。所以,煤油灯不能用敞口的“灯碗”来贮存燃油了。
根据煤油的易燃特点,煤油灯的结构就比较复杂一点了。首先是把储油的“灯碗”改成直径二三寸大小的空心球形的“灯壶”来贮存煤油。灯壶的顶部是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孔,也就是“壶口”,在壶口上面安装个“灯头”。
“灯头”是一个三四厘米高的圆锥体,圆锥体底面是一厘米高,比圆锥底的直径要少一厘米的圆柱体的“脖子”。这个“脖子”和上面的“灯头”,也是用粗陶瓷做成一体的。“脖子”的作用是插在“灯壶”的“壶口”里,把“灯头”安装在“灯壶”上。在“灯头”及“脖子”的正中间有一条上下贯通的圆孔,直径大约二三毫米。用棉花拧成的“灯芯”就穿在这个圆孔中,灯芯大部浸泡在灯壶的煤油中,灯头外面露出一二毫米,壶中的煤油自己就会沿着灯芯吸附上来。点燃灯头上的灯芯,会形成一个花生米粒粗细,四五厘米高的火苗,俗称“灯火”,火苗上方还有一缕黑烟。灯芯在灯头外面露出的长一些,灯芯粗一些,灯火就大一些,灯光就明亮些,但是黑烟也大些。反之则灯火小光线暗,当然黑烟也小。灯头可以隔断灯芯外面的空气,能够阻止灯火沿着灯芯向灯壶内蔓延。灯头和灯体还能起到一定的散热作用,可以保证灯壶里面的煤油安全。
普通的粗陶瓷灯大多是六七寸高的高脚灯,它的下面是一个直径10厘米左右的倒置凹形圆盘底座,中间部位是直径四五厘米、高十多厘米的圆形支柱(手柄),上面是与底座直径相似的球形灯壶。底座、支柱与灯壶是三位一体的。高脚灯的底座和支柱的中间是相通的空心,形成一个“喇叭筒”,喇叭筒和灯壶的陶瓷厚度大约二三毫米。
另外也有一种三四寸高,平底灯壶的小煤油灯,还有的在平底灯壶一侧多出一块陶瓷板,上面有个小孔,既可以平放又可以挂在墙壁的钉子上的“壁灯”。
煤油的挥发性很强,老百姓说煤油“会飞”,也能慢慢的从粗陶瓷灯壶中渗透出来,加之粗陶瓷煤油灯的灯壶口与灯头“脖子”之间密封性差,屋子里会闻到煤油的气味。粗陶瓷煤油灯用过一段时间后,灯壶、灯头的外面会沾满一层油污,需要定期擦拭。
这种低档煤油灯,一般都是普通老百姓家里使用。在1955年公私合营之前,蓟县城里大街上的私人商家店铺门外路灯杆上的路灯匣子(四周是玻璃防风罩,一侧能打开,上面是伞形灯罩盖子)里,用的也是这类普通煤油灯。
(四)罩子灯:
罩子灯也是以煤油为燃料光源的,只是在灯火燃烧的部位加上了助燃的玻璃罩,故称为罩子灯。罩子灯灯壶是用玻璃制作的,可分为台式灯与悬挂灯两类。
台式灯较高些,平时就放在桌子或窗台上。台式罩子灯的大小形状与带底座和支柱(手柄)的粗陶瓷煤油灯差不多,只不过底座手柄和灯壶都是玻璃制作的,在灯壶的圆孔(直径三四厘米)上面伸出六七毫米高的“灯脖腔”,上面是螺丝口。
罩子灯的灯头构造比较复杂,是用黄铜片制作的。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的形状也是圆锥型的,又不是标准的圆锥形,而是像见顶草帽一样周边有一圈帽檐的形状。帽顶部位也不像粗陶瓷灯的实心圆锥体,它是空心的,如同一个“蛤蟆嘴”似的,张开一条二毫米左右的缝隙。圆锥体的帽檐下部是一个一厘米高下部粗、上部细的“脖套”,下半部粗的部位带“螺丝扣”, “脖套”的螺丝扣正好拧在灯壶的玻璃“脖腔”上,可以把“灯头”牢牢地固定在灯壶上边。“脖套”的上半部细一些,与上边“蛤蟆嘴”圆锥体的底部铜片的中间部位紧紧的卡在一起。灯头圆锥体的底面的是个直径五至七厘米的圆片,中间部位与下面的脖套重叠相连,在脖套外面的部位,也就是蛤蟆嘴底面大于脖套的地方,上面布满了比针眼大些的小孔,这些是向蛤蟆嘴里进风的孔。进风孔区域的外圈(帽檐部位),是放置蛤蟆嘴的底沿和玻璃灯罩的凹槽,凹槽外面是四个分布均匀的、垂直向上的“卡子腿”。每条“卡子腿”大约二三毫米宽,五六毫米高,可以把玻璃灯罩紧紧地卡在灯头上面。
在蛤蟆嘴底面和脖套重叠连接的中间部位,垂直镶嵌一个铜片制作的一厘米宽、一毫米厚、五六厘米长的空心扁方筒(灯芯筒),上端如同短舌含在灯头张开的“嘴”里。条带状的棉线灯芯就穿在筒内。灯芯筒的一侧中间开一条一毫米宽、五六毫米长的口子,口子外面安装一个直径一厘米的齿轮,轮上的牙齿正好刺进带状灯芯里。齿轮轴是用一根如同火柴棍粗细的铁丝做的,横穿在灯头圆锥底面下的“脖套”的螺丝扣上方。铁丝的末端位于灯头之外,做成个一厘米的圆环形的手柄,捻动小圆环,齿轮就随着旋转,用以控制带状灯芯的升降,使带状灯芯可以像舌头一样在灯头的“蛤蟆嘴”内伸缩。
罩子灯的玻璃灯罩是下部三分之一处鼓凸状(插入灯头卡子内部分内径与蛤蟆嘴圆锥底相同,上面最凸处内径10厘米左右),上部三分之二部分成内径三四厘米的细筒状,灯罩高约二十厘米,可促进热气流上升,起到拔火的作用。它可以使灯芯上的煤油充分燃烧,点燃罩子灯的灯芯后,形成一个二三厘米宽、四五厘米高的火舌,既亮度大又不产生黑烟(时间长了玻璃罩也被熏黄,需要定期用白酒擦拭),还节省灯芯(棉线制作的带子,燃烧不充分时容易被残油汁子糊住,须剪掉)。因为带状灯芯的宽度要相当线绳灯芯的好几倍,灯芯上的火舌体积也相当普通煤油灯灯芯上火苗体积的好几倍,所以罩子灯比普通煤油灯要亮的多,自然耗油量也大的多。在桌案上的罩子灯下看书,要比在悬挂个15w白炽电灯的室内看书还清楚,当然不如15w的台灯下亮度大,而且整个室内也不如15w电灯照的明亮。
悬挂式的罩子灯没有底座和支柱(手柄),它的灯壶不是球体的了,而是平底矮粗的圆瓶子形状,圆瓶子的高度大约十多厘米,不是直筒形,而是上部三分之一粗些,下部三分之二细一些。粗的部位直径大约十五六厘米,细的部位十三四厘米,结合部是直角,相差一厘米左右。灯壶口(瓶子口)与台式罩子灯一样,也是六七毫米高带螺丝扣的“灯脖腔”,上面的灯头和玻璃灯罩与台式罩子灯一样,也可以平放在桌子和窗台上。
悬挂式罩子灯要放置在灯架里,灯架是用二三毫米粗的铁丝做的,铁架的形状与灯相似,底下是上下两个圆环,铁环左右两侧垂直向上伸出两条连接在一起的长方形框架。也不是标准的长方形,而是类似啤酒瓶子形状,中间的转角是椭圆形的,下部宽上部窄,正好把灯头和灯罩子拢在里面。框架的顶部中间是个能活动的铁丝钩,可以挂在屋顶垂下的铁丝上。
灯架下部的两个圆环大小是不同的,下面的圆环的内径与“灯壶”(瓶子)下方细的部位相同,上面的圆环的内径与灯壶(瓶子)上部粗的部位相同,可以把整个灯(包括玻璃灯罩)稳稳地坐进灯架子里。
在长方形架子上下由宽变窄的凹进部位,外面套着一个下面反光的搪瓷制作的伞形盘子,卡在铁架上。这个灯伞盘可以使光线反射到下面。玻璃灯罩的顶端伸出灯伞盘中间的圆孔之外,灯伞盘是可以在灯架较窄的部位活动的。为灯加油时,要先往上托起灯架上的伞盘,才能取出带玻璃罩的灯来,拧开灯头,往灯壶(瓶子肚)里添油。点灯时,则不必把灯拿出架外,也不把灯伞盘托起多高,只在架内掀开玻璃罩,点燃蛤蟆嘴里的灯芯就可以了。
这两种罩子灯,机关单位、商家店铺和富裕人家常用,普通老百姓多数人家也有。可老百姓家平时舍不得用,因为它比较费煤油,只是在过年或者家里遇到红白喜事的时候才舍得用。
(五)提灯(马灯):
除了上述两种罩子灯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移动式罩子灯,蓟县人称为“提灯”,手提灯之意也,外地人称为“马灯”,马帮或马车上常用之意也。它除了玻璃灯罩外,其他部位都是用铁制作的。
提灯(马灯)的灯壶是一个直径20厘米左右的半球体的铁盒子,它的底面是平的,便于平放。在铁盒的左右两侧垂直焊接出两根2厘米粗的类似臂膀的空心铁皮支柱,高度约25厘米,略向内倾斜,顶端向内并弯曲抱住“灯帽子”。
灯壶的顶部安装灯头,这是与玻璃罩子灯的灯头是一样的,不同的是灯头的蛤蟆嘴底下的帽檐外没有“卡子腿”。灯头与灯壶也是用螺丝扣拧在一起的,而且密封性更好,怎么摇晃也不会漏油。在灯壶的侧面上方有一个“加油孔”,孔上有个小圆盖子,也是用“螺丝扣”拧进拧出的,密封性很好。
在灯壶与灯帽子之间是玻璃灯罩,这个灯罩与罩子灯的灯罩不同,一是用的玻璃比较厚,另外它是下口较大上口较小,略带凸面的圆筒形状,高大约十二三至二十厘米、粗大约十三四厘米,放置在下面的托盘里。
托盘是固定在两条臂膀中间的圆环形铁片,中间是空心,正好扣在灯头蛤蟆嘴外面的帽檐上,外面周围是翘起的檐,可以卡住玻璃灯罩,环形面上有许多小孔,用来通风进气。托盘上面有两个交叉环抱的钢丝环,可以把玻璃灯罩紧紧的“抱在”托盘上。托盘的轴是粗铁丝做的,在臂膀外有手柄。搬动手柄,托盘就向侧面旋转掀开(因有钢丝环抱,灯罩虽倾倒也不脱落),露出灯头的蛤蟆嘴。松开手柄,托盘回转扣在灯头蛤蟆嘴底盘上。
玻璃灯罩的上面就是灯帽子,灯帽子是十多厘米高,七八厘米粗的空心铁皮筒,分内外两层,外层是固定在两条臂膀(支柱)上的,中间用弹簧和内层连接。内层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以上下伸缩四五厘米。内层的下部是向外扩展的喇叭嘴状,用来扣住下面的玻璃灯罩。内层铁筒上面有一个伞形的铁片盖子(灯帽盖),盖子顶部有个可活动的铁环,用来挂在手指或钩子上。在灯帽盖的下部,也就是内外铁筒的之间有缝隙通风,可以使灯罩内的热气向灯盖的周围散开,不至于炙烤到提灯人的手上。
在使用提灯(马灯)时,先拧开加油孔上的盖子,向灯壶里加油,拧紧油盖。之后,一只手拉动灯帽子上面的铁环,把紧扣在玻璃罩上面的灯帽子内筒向上提,使其脱离“紧扣”的状态。同时另一只手搬动灯罩托盘的手柄,使灯罩向外侧倾倒,然后点燃灯芯,松回托盘柄使灯罩回归正位,再把灯帽子的内筒松开,靠弹簧的作用力,又使灯帽子紧扣在灯罩上。
这种提灯(马灯)很适合行进中使用,即使掉在地上滚出老远,也能保持既不漏油,也不熄灭。
需要说明的是,不论是蜡烛、老式油灯还是煤油灯(包括罩子灯),因为灯捻或灯芯都是用棉花或者棉线拧成的,经过一定时间的燃烧后,都会和油中的杂质结合而焦炭化。焦炭化的灯芯失去了对油脂的吸附作用,影响灯火的亮度,需要用剪刀剪掉(蜡烛),或者用镊子拨掉(普通煤油灯和罩子灯),并且把灯芯从灯头的圆孔中提上一些来。已恢复正常的光亮。古诗中“何时共剪西窗蜡,话却巴山夜雨时”,所说的“剪蜡”就是剪掉“蜡芯”上的焦炭部分。
另外,蜡烛灯、老式油灯、煤油灯和罩子灯还有个共同的缺点就是“灯下黑”,因为在自然燃烧的状态下,火焰总是在燃料的上方,以上几种燃料及储存燃油的碗或者壶,都在灯火的下面,所以必然会产生阴影,因此就出现了“灯下黑”的现象。而后来发明的悬挂式汽灯,就解决了这个弊病。
(六)汽灯:
汽灯的燃烧原理不同于煤油灯了,它既可以烧煤油,也可以烧汽油。
汽灯的出现大概比罩子灯还要晚些,蓟县城里何时开始使用的汽灯,老百姓也不清楚,大家见到的汽灯是解放初期,戏剧舞台上使用的悬挂式汽灯。
汽灯的工作原理有些类似现在的喷灯,就是利用高压气体把燃油(煤油、汽油)雾状化,使其燃烧更充分更剧烈。
使用汽灯时,在装上煤油或汽油以后,首先要向油罐或油壶里(油壶上安装有特制的气筒子,推拉手柄充气)打气,以便产生一定的压力,使煤油能从油壶上的灯嘴处喷出,汽灯的灯嘴是一个缝衣针那样细的小孔,可以向外喷雾。汽灯没有灯芯,它的灯头就是套在灯嘴外面的一个蓖麻纤维或石棉做的如同鸡蛋大小的纱罩,从灯嘴出喷出的雾状煤油充满灯头(石棉纱罩)内,点燃灯头(石面纱罩)后,形成一个鸡蛋大小的火球。这个火球的体积要相当于普通煤油灯的花生米大小的火苗几十倍,相当于罩子灯灯嘴内吐出的火舌的十几倍(现在,经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石棉纱罩使用硝酸钍溶液浸泡工艺制成,所以当纱罩遇到高温后会发出耀眼的白光),一盏汽灯可以把周围十几米的范围都照得通明。另外,在灯头(石棉罩)的外边也要有一个圆形的玻璃灯罩,距离灯头大约四五厘米的距离。这个玻璃灯罩是为保持灯头(石棉罩)附近的高温,以免被风吹灭,这和罩子灯、提灯(马灯)的作用是一样的。
汽灯也是有弊端的,一是有时汽灯点的时间太长了,还需要再打气。二是灯嘴经过一段时间,可能被煤油中地杂质焦炭堵死,需要用灯上附带的专用工具(长十多厘米、一头七八毫米宽、另一头二三毫米宽的薄铁片,在铁片窄端顶部横向焊接一根一厘米长、比缝衣针还要细的钢丝,俗称汽灯扎针)进行清理。三是灯头上的石棉罩也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往往是在使用过程中“瘪”了,需要更换新的。
据我所知,汽灯有手提式与悬挂式两种:
手提式汽灯在外形上和提灯(马灯)有些相似,但二者的工作原理不尽相同,所以在具体构造上也有一些差别。一是油壶的构造不同,汽灯的底座兼油壶上有打气筒,提灯(马灯)没有。二是灯头不同,汽灯是喷油嘴和石棉纱罩,提灯是布带状灯芯和青蛙嘴形的灯头。三是汽灯的上部(手提环的下面)还有一个像草帽檐一样的遮光罩,是为了避免强光炙烤手臂,而提灯(马灯)则不需要。手提式汽灯和提灯(马灯)一样,用起来很方便,既可以作台式灯具使用,也可以当手电筒在行进中使用。
悬挂式汽灯的形状就很特殊了,它和现在的电灯中的吊灯类似,最上边是挂钩,钩下面是带气筒子的扁圆筒状油壶,油壶下面是草帽檐式的遮光罩(灯伞),在灯伞的中间是一个类似草帽顶的半球体玻璃灯罩。这个玻璃灯罩是倒扣在灯伞上面的,一侧有轴,另一侧是个卡扣,可以随时打开。半球形玻璃灯罩的里面是灯头,也就是那个鸡蛋大小的石棉纱罩。平时这个玻璃灯罩是扣在灯伞上的,点燃汽灯时,先打气。之后打开玻璃灯罩,开油门点燃石棉纱罩,再把玻璃罩扣好。在更换石棉纱罩和清理喷油嘴时,也要打开这个玻璃灯罩。
由于悬挂式汽灯是灯火朝下的(内部高压气流向下吹),就避免了“灯下黑”的现象。一盏悬挂式汽灯的亮度,大概与一百瓦或二百瓦的白炽电灯差不多,可以说照的灯下如同白昼。悬挂式汽灯平时似乎用的不是太多,主要是遇到一些大场面或隆重的场合的会场、大厅里才会使用。解放初期,城里各村在过年的时候,都要搭台子唱评剧,舞台上的灯光就是用的悬挂式的汽灯。因为,在唱戏的中间,需要给汽灯打气或者清理喷油嘴及更换石棉罩等,一个舞台上要悬挂四五盏汽灯。表演过程中,有的汽灯光线逐渐暗淡下来,剧务组的管理灯光的人就搬着的凳子走过来,站在凳子上给汽灯打气,这个汽灯又逐渐明亮起来。有的汽灯突然熄灭了,需要用汽灯扎针清理,或者石棉罩突然瘪了,需要更换新的,管灯的人也在众目睽睽之下清理和更换。在灯管人员做这些工作时,舞台上的演员,照常表演,而台下的观众,则是把目光集中到灯管人员身上,看清了汽灯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所以,尽管个人家庭并没有汽灯,可是通过看戏也了解的汽灯的奥秘。
1958年10月1日,蓟县城里南大街路旁的路灯杆上,普通的白炽灯泡,发出淡红色的电灯光亮,这是蓟县城里首次有了电灯,电源是蓟县城南关水电站发出来的水电。可惜好景不长,后来水源不足,水电站停止了运转。1959年7月,蓟县城里经三河镇接通了国家电网的10千伏火电(火力发电厂的电),首先在蓟县城里实现了照明设施的电气化,从此结束了自古代以来使用蜡烛和老式油灯,自近代以来使用煤油灯、罩子灯和汽灯作为照明用具的旧时代,开创了室内灯火明,街道路灯亮的新时期。
1962年蓟县修建了豆腐营变电站,从唐山电网引来电源,逐步在全县范围内实现了电气化,使全县大部分,老百姓家里都有了电灯。尤其是1980年改革开放后,不仅大街上的路灯更加明亮,而且许多新建的高楼大厦上面还安装了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使蓟县县城也变成了不夜城,进入了灯火辉煌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