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两日后曹操聚众议事,被降级的各位将军不但官复原职,还都有嘉奖。虽然没有俘虏和财物赏赐给众人,但有了南阳就又多了一个可以修建道路和开设店铺的地方了。所以大家都是喜笑颜开。

曹操说:"此次归来后,吾想休兵一年,不知诸公以为如何?"

荀彧道:"万万不可!我军随征战两月,然并无恶战,豫州牧刘备已在小沛整好兵士,吕布于徐州根基未稳,如今正是讨伐徐州的大好时机。若是等来年恐多有变故。"

贾诩张了张嘴想说话,但还是忍住了,他现在虽然已经投效了曹操,但官职只是个从事,这种重大决策还轮不到他说话。

夏侯惇也道:"取了南阳后将士士气正胜,且现是农闲之时,正是用兵的大好时节。"

见文武中的两位重要下属都建议出兵,其他人等也都纷纷出言附和。

曹操道:"徐州已由朝廷授予吕布,怎好无故兴兵?"

众人愕然,纷纷将目光投向在一旁逍遥自在的郭嘉身上。

我只好起身说道:"主公此次南阳之行是因刘表与张绣结盟欲兵犯许都劫持天子,且发兵后只十于日张绣将军就率军而投,所以各地诸侯不能借机来犯。然讨伐徐州非三、五月可就,若是有人趁机而动,我军不但得不了徐州还交恶了吕布。得不偿失也!"

曹操道:"奉孝深知吾心!"

我向曹操施礼后说:"嘉有两事相求,望主公应允。"

曹操道:"那两事?"

我道:"一事为:主公兴兵以来,嘉赖主公不弃,言听计从,又有大公子将拜吾为师。然嘉自幼多病,近来常感困倦,特向主公请辞回家乡休养一年半载,也借修养之机携大公子于家中悉心教导,方不辜负主公与大公子之美意。"

曹操大惊道:"奉孝要弃吾而去?"

我摇头道:"嘉之乡离许都不过几日之途,若有事急招便到。而且嘉有一策可使主公之命半日内便可到嘉处,大公子也可于每日将问安之语传于主公,故嘉在故乡与在许都一样都可为主公效命。"

曹操问:"何策如此神奇?"

我道:"兖州道路顺畅,可沿路每隔数里设一高台,令人白日以旗做语,夜晚以灯火为信,接力传递,如此百里之信一个时辰就可传到。而费用可让修建道路并收取养护费之人承担,如次以来许都之令半日之内就到到兖州达境内各处,而各地若有事也能早间上报傍晚就得答复。"

程昱道:"奉孝此策虽好,但文字博大精深,恐非旗与火光所详尽表达的吧?"

我笑道:"此事不难!汉字虽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况常用之字不过三、五千之多,吾以十个数字就可表述万千之字。"

曹操奇道:"如何表之?"

我说:"将常用之字编撰成册,每字定四个数字为记,我称之为密码。如将许都的许字密码定为3826,以旗语表达既为举旗红旗三为3,蓝旗侧举红旗三举为8、红旗二举为2、蓝旗侧举红旗一举为6。"

示范完毕后我又将阿拉伯数字的呈给了曹操,并将副本让人分与众人后道:"为便于记录,以这些符号代替汉字可作为传讯之用。如此一来沿途各站稍加训练,便可接力传递,个站传递人等虽知晓所传各数字,但并不知所传之数字代表何意。而且主公在编撰密码之时可印制多个版本,交付于各地官员,普通政令以通用密码传递,而军政要文则用特殊密码传递,如此一来只有主公和要告知之人知道其意。"

曹操听得是连连称好,说道:"此法甚妙,甚妙!比烽火台强上百倍。"

我继续说道:"嘉已在许都与阳翟之间命人按此法而行,若主公担心嘉之病况,或询问大公子课业,半个时辰之内就可得到阳翟的近况。故主公可放心让嘉携大公子而去。"

曹操道:"既然如此,那奉孝就暂回阳翟修养。"

我谢过之后又道:"嘉还有一事相请。"

心情不错的曹操道:"只管说来。"

"主公能占兖州驱吕布、定汝南,迎天子定都在许县功高至伟,有功劳之人却有甚多未奖,故嘉请主公赏之!"

曹操看了看我后奇怪的问道:"文臣武将均加官进爵,还有何人未赏?"

我道:"数十万兵士,主公未赏!"

此语一出,不但曹操就连在场的众位都莫名其妙了。乐进、李典忍不住一起出列道:"郭大人,我等每次受主公赏赐后不敢独享,都有金银财物分于兵士,你怎么能说主公未赏呢?"

我摆手道:"嘉所说的赏赐并非单指财物,请问主公,在宛城之外中军被袭之时,中军兵士有几人问讯起拼死抗敌?"

众人一片哗然,曹操沉着脸道:"兵士惊慌四散。"

我摇了摇羽扇道:"兵士四散而不聚集抗敌,是因为缺乏调度指挥。各伍之长空有其名而不知行其事。故嘉请主公仿效兖州公塾于军中设立军部子弟公塾,收有功兵士子女入内就读,如此可使有功兵士征战无后顾之忧,无功之兵为子女也定拼死效命;二来按主公军制,这些兵士子女五年后、十年后就是主公得力兵士。主公常问;为何嘉之部曲能以一当十,不但作战勇猛且对嘉忠心无二!那就是因为这些部曲都经过了数年的训练和教导,若主公准了此策,不出十年,主公麾下就会有数万比嘉之部曲还要忠心勇猛之兵士,如此何愁天下不平!"

曹操听后怅然若思良久后道:"奉孝所请二事都准了!"

第二天曹操亲携曹昂到我家中行拜师之礼,几日后我打点行装回归故里。曹操亲送与数十里之外,临别时言道:"孟德知奉孝为何要暂离许都,还望奉孝于一年半载之后早些归来。"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之间已经过去了半年了。在这期间我在老家新盖的豪宅大院之中过的逍遥自在,也不为曹昂专门讲习课业。只是让他每日出入城野之间,与各行各业之人交谈,回来后将所见所闻讲于我听。一天两天曹昂还挺新鲜的,但时间久了就挺不住了,就求我传授他军阵谋略。

我用扇子敲打了一下曹昂的脑袋说:"让你去和农民、商人聊天就是学习。行军布阵、攻城掠地和普通百姓耕种经商本质上是一样的。农民商人的兵士就是种子就是货物,如何才能以些许种子和货物商品取得收益要比行军打仗取得胜利难的多。"

曹昂说:"先生欺子修少经风雨,农商之事怎会比行军打仗更难?"

我说:"我来问你,什么是制胜之本?"

曹昂道:"兴有道,伐无道是制胜之本!"

"屁话!"听了曹昂的回答,我是出口成脏。又敲打了一下他的脑袋后我说道:"所谓有道无道,不过是胜利者为了标榜自己所做的欺人之语。何为有道?何为无道?自古以来胜者有道、败者无道!有道者是踏着无道者的头颅,沾满了无道者的鲜血登上神坛的。商周交替历来被书为有道伐无道之典范,然纣王种种荒唐作为有谁所见?或许有那么几件是真的,但以我所见更多的事情不过是姬氏子孙为其先祖以臣伐君找的借口罢了!本朝曾有王莽篡位,若是其王朝得以延续,估计数百年后又是一个被史书大书特书的以有道伐无道的经典故事了。"

曹昂被我的话给说蒙了,这与他所读之书所写的完全不一致。

我又道:"子修,你要记住真理永远站在胜利者的一边。"

曹昂木然的点了点头。

我又问道:"你再想想,何为制胜之本?"

曹昂回道:"那将士勇猛,策略得当是制胜之本!"

我摇头道:"虽然不是屁话,但比屁话强不到那里去!要打胜仗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打仗打的是钱粮、是军械、是人口的消耗!无钱无粮如何让将士效命?无有军械,如何与敌做战?没有众多的人口为后盾,兵士死伤后如何补充?单靠谋略只能争一时之长短,日久必败!在这几点中尤以人口为最重,万事以人为本,若无民众支持是有败无胜。"

曹昂听后虽然觉的很有道理,但到底年轻气胜,他反驳道:"先生无视有道与无道,又强调以人为本,无道之人怎会有民众支持?先生之言不是自相矛盾吗?"

我晕!把我饶进去了!

第七章 山中隐居第91章 上第三十一章 大风将起第四十七章 调虎离山第十七章 枭雄之泪第四十五章第六章 两座大山第三章 阶级问题第十四章 能臣奸雄第八十七章第五十章 陈宫的打算第九十章第九十章第八十三章第五十七章第一章 人死如灯灭第六十四章第二十章 历史真相第七十三章第五十章 陈宫的打算第七十九章第十一章 抢先注册第七十六章第五十九章第九章 得陇望蜀第三十章 血战濮阳续第91章 上第八十七章第五十四章第二十七章 斗智陈宫2第二十三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三十九章第五十八章第二十三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四十七章 调虎离山第二十章 历史真相第七十章第二十七章 斗智陈宫2第二十九章 血战濮阳第五十四章第六十一章第一章 人死如灯灭第三十二章 京师风雨第二十二章 风雨欲来第五十七章第七十二章第八十四章第十六章 入主东郡第一章 人死如灯灭第三十一章 大风将起第三十四章 刘备来投第三十八章 君臣夜话第91章 上第四十九章 离间之计第八十五章第四十章 家中授徒第四十七章 调虎离山第八十九章第十六章 入主东郡第八十三章第91章 上第七十八章第六十一章第四十九章 离间之计第六十四章第五十六章第三十二章 京师风雨第八十一章第六十九章第四十六章第七十四章第五十一章 百密一疏第八十二章第五十三章第四十三章 千钧一发第五十三章第八十一章第十二章 为公谋划第一章 人死如灯灭第七十三章第五章 得名鬼才第十一章 抢先注册第三十六章 决胜千里第五十五章第六十五章第二十章 历史真相第二章 新生命第四章 心理安慰第六章 两座大山第八十七章第八章 少年魏延第八十五章第八十二章第三十三章 许都故事第四十四章 帝心臣心第七十三章第八十五章第一章 人死如灯灭第八十三章第五章 得名鬼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