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家中授徒

“民众的支持与有道无道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我耐着性子解释道:“要获得民众支持其实很简单,能让他们有粮吃,有衣穿,有少许的钱能买些奢侈之物,并能保护他们的财物、女人、孩子不被其他人掠夺,大多数的民众就会感到治理他们的君主是个好君主,而后再找一个既响亮又充满诱惑力的口号进行号召,民众自然就支持你了。”

我狠狠的敲打着他的脑袋说:“我再强调一次!道义是永远站在胜利者的一边!不要相信什么天命所归,什么大义为先的屁话!所谓的天命所归只不过是胜利者为自己披上的一件华丽而又虚伪的外衣!天命和道义这两个东西是最……最……最势利的小人!只要你能够取得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的成果,天命和道义就会在你的身边时刻伴随在左右,可你要是一但失败接着一个失败直到血本无归地步的话,你就会发现所谓的天命和道义早就偷偷的远你而去,转投到你的敌人的怀抱里去撒娇了!无道和违背天命是失败者必定要背负的枷锁!记住!只要能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安全感他们就会支持你的!”

曹昂道:“这样就能获得所有人的支持吗?”

我摇头道:“错……错……错!做为一个君主是千万不能有获得所有人支持的想法,也不要有获得一时的支持后就会永远得到支持的想法。今天的支持者可能就是明天的反对者,人的yu望是无止境的,一个人在饥饿的时候会以吃到稻谷为最高目标,但有了稻谷后他就会有要吃肉的想法。而且总会有一些人会抛弃所有的礼教、道德、法律的束缚,为自己谋取更多的东西,这些人只会为自己打算,全然不故他人的死活。这个时候就要懂得拉拢大多数人,孤立少部分人,必要时刻更是要知道如何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来满足大多数人的yu望。”

曹昂道:“这几日我在和商人的交谈中得知,很多地方的千万百姓缺粮食衣物,但却无钱购买。无钱购买粮食衣物千万百姓与有粮食的人比起来是不是就是大多数人,那么是不是要牺牲有粮食人的利益,将粮食分给无钱购买粮食的人呢?”

我大笑道:“问的好!但你并没有理解牺牲的本意,子修口中的无钱购买粮食的人恐怕并不是兖州的子民吧?”

曹昂道:“是的!”

我严肃的说道:“你要切记,千万不要牺牲下属民众的利益去满足外人的yu望,这样不但伤了自己还壮大了潜在的敌人。当初支援……”说着这里的时候我差点顺嘴把我们勒紧腰带支援越南抗美,后来却被人家用我们省吃俭用支援的大米当沙袋垒起来打我们的事情说出来,幸好刹车及时。“这时候不但不能去帮,还要趁火打劫。一个好的君主,要对内宽容,对外严厉!不……仅仅严厉是不够的!要残忍!让非你子民的人提起你的名字就恐惧,望到你的旗帜就会逃窜。”

曹昂点头道:“子修受教了,一定紧记先生教诲!但若那些无粮之人是兖州子民,是不是就要牺牲兖州有粮人的利益呢?”

我反问道:“北方的匈奴为何时常来犯?是因为北方天气恶劣,凡有大灾很多部落就会无衣防御严寒,无粮果腹过冬。但他们的单于为什么不将没有受灾部落的牛羊马匹分给那些受灾的部落呢?那样他们也能过冬的,但匈奴的大单于并没有那样做,而是纠集在一起南下劫掠我们汉人,将通过抢劫手段获取的粮食、财物、女子分给受灾难的部落做为他们灾难的补偿。这是为什么呢?”

在我期待的询问中曹昂憨厚的说道:“那是因为他们不识教化,不通礼仪,才行此野蛮之事!”

把我气的狠不得踹他两脚,我骂道:“笨蛋!那是因为如果匈奴大单于要是那么做了,就会动摇他的根本!他的位置就要换人来坐了!在不能满足大多数人yu望的时候,就要采取将自己的矛盾转嫁到其他地方的方法了。我可以明白的告诉你!如果兖州到了没粮食的那一天,我就不会建议你老爹将有粮食人的粮食分给灾民的,而是建议主公去抢!去夺!汝子不可教也!”

曹昂调皮的笑道:“原来先生也会生气!还会骂人!”

我靠!被这黄毛小子耍了!不过……嘿嘿!我喜欢!

曹昂收起笑容一躬到地说:“先生之意,学生已经领会。对内宽容,对外残忍将是学生终生不忘的信条。将道义捆绑在身边是学生的目标!”

我的妈呀!教导曹昂至少会让我少活十年,很多在我看来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他就象听天书一样,除了一个劲的摇头、点头就是变着花样提问,时不时的还反驳我一下,或者干脆懂装不懂故意气我一下。不过在我赤裸裸的功利之言的教导下曹昂变了很多,一个善良淳朴的大好青年即将变成一个比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奸雄了,当然经验上要差了许多。不过我要当心,说不定以后我就会被这小子当少数人给牺牲掉的,我可不想当晁错。

因为通信的便利,曹昂会将每日我教他的那些东西告于曹操知晓。听说曹操在初次看了我教给他儿子的那些东西后张大了嘴、瞪大了眼,呆呆的坐那里一整天后仰天长笑,让众人侧目。而后用只有他与曹昂才有的密码传信过来叮嘱曹昂说,你师傅教给你的都是古今未闻,但又是真正的帝王之术,一定要好好学习,并要详细记录,作为以后曹氏子孙必读之书。

除了调教曹昂外,我并没多少空闲,我人虽然在家中修养,可是架不住总是有人上门拜访。特别是这几年根据我的建议赚了不少钱地出身寒门的官员们,除了送补养之物外就是让人来诉苦。

中国人的创造力和模仿能力是巨大的,若不是有法令和各级官员不打折扣的支持,很多的技术含量不高的东西估计会被大量的仿制出来。但在曹操的管辖区域内不能仿制并不代表其他地方就不仿制了。很多东西,比如水车、风车、水磨在开始的时候能有很大的利润,但随着其他地方的仿制使得销售量和利润大幅度降低,让本地拥有这些物品专有权的家族很是不满。他们派人来想从我这里再搞些新鲜玩意,来弥补日渐减少的利润。

这件事情让倒不是让我太为难,将水泥、冶炼用的水排、陶瓷、纺织机、煤球炉、土暖气,甚至是简易电池等许多乱七八糟的构思讲给来人听,反正是他们自己回去研究,至于能不能造出来,我就管不了喽!另外建议几家修路大户联合成立邮局,利用沿路的接力站开展传递信笺的业务。除了能赚取他人的钱外,还能快速的将各地的商业信息收集到一起编辑印刷,于第二日将连夜赶制的商报送于投资此项业务的人手中,使得他们便于调配商品从而取得更大的利润。

当然了,我自己也开展一项新的赚钱业务,那就是集中了典当与少部分钱庄——高利贷功能为一体的当铺。这绝对是个来钱的买卖,可惜名声不太好,估计会被清高之士说成吸血鬼的。但太好的名声现在对我无益还有害,所以我乐得被人骂。其实我这个人并不是太黑,高利贷的利率并不是很高,年息不过是百分之十,而且实在没钱还的话可以以工抵债。因为人手早就准备好了,在短短的三个月内,郭氏当铺就遍布了曹操掌握的所有城镇中。

而军部子弟公塾在我早就游说好的寒门官员的帮助下,很快的就投入运做了。大批没有官职的寒门士子进入到公塾内担任授课的先生,所讲授的内容不是孔孟之道,而是我早就编写好的教材。这些教材里除了有最基础的军伍常识外就是宣传打仗的好处,我的理由是这些有军籍的孩子不需要教他们治国之道,只要懂得如何冲锋陷阵就行了,而告诉他们打仗的好处是让他们自小就充满对战争的想望,使得加入军队后就能勇猛的作战。谎言说上一千遍,不但听的人认为是真的,就连讲的人也慢慢的认为是真的。在这些孩子们被教育成战争机器的同时,讲解这些教材的士子们也都受到了影响,爱好战争的气氛正在一个小的范围内逐渐的形成。

在为官员子弟设置公塾的基础上建立军中公塾,收容军中有功的兵士子女进行教育,只是我将文化教育逐步扩大的第一步。做事情要分轻重缓急,不可能一步而就。等新兴的工业豪门完成原始积累后,我就会游说他们与我一起出钱出力兴办普通教育了。在现在的条件下,全民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将受教育人群的基数扩大到一定的规模,再经过适当的引导,难保里面就不会出现几个发明家、科学家。

不提我在家乡调教小奸雄和谋划未来,单说淮南的袁术在寿春称帝了。国号为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但是袁术称帝的行为并没有获得各路诸侯的支持与响应,不但袁绍大骂他为蠢才、孙策还上表与他划清了界线,就连准备和他结亲的吕布,也在曹操的超级间谍徐州陈氏的破坏下告吹了。

得知袁术称帝的消息后,曹操在赞叹我眼光准确的同时立即发榜文令各地诸侯起兵讨伐。而此时麾下众人才明白曹操借休兵屯田的名义,将大军分布与靠近淮南的用意。尤其是宛城外二十几万大军播种下的粮食刚刚收获,使得从汝南方向进攻淮南的曹军粮草不必从兖州运来而是可以就近供应,也让包括曹操在内的所有人对我的深谋远虑佩服的五体投地。

响应讨伐袁术榜文的有江东孙策、徐州吕布以及名为豫州牧其实也是在徐州的刘备,袁绍是隔的远况且一是他自己不愿意出兵,二是若袁绍真的出兵帮忙怕是曹操就不敢出兵了。出人意料的是做为皇室宗亲的荆州刘表这次是只是不疼不痒的发了个文书就没有下文了。

四面受敌的袁术只坚持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蛋了,多年积存的库中金银被四方诸侯分了,大家是各自满载而归。只带了几百人渡河逃亡的袁术应该在两年之内呕血而死。

曹操回兵途中得刘表趁其讨伐袁术的时候起兵进犯南阳,进而想攻入许都迎天子去荆州的消息。曹操当即令大军从汝南斜插到刘表军侧翼,与驻守宛城的曹仁夹击荆州军,把没有防备的刘表杀的是大败而归。

得胜回许都后,曹操紧急传令召唤在家中逍遥的我来许都听用。

接到信后我想了想,反正在那里都不得闲,而且马上就要再次进攻徐州了,徐州之战过后就该决定曹操命运的官渡之战了,是到了回去的时候了。而且这几年,因为外地的仿制,使得兖州的工业已经出现了经济危机的苗头了,商品的积压是个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如果解决不好绝对为对新兴的工业造成巨大的打击。所以不但曹操需要通过打这一仗来增加自己的实力,各级官员也需要打这一仗来为自己的家族争取新的市场。

一想到这次徐州之战,我不由的冷笑连连。

无论是前生还是今世,我对刘备在白门楼下劝曹操杀吕布这件事情都是很不理解地,他对曹操说的那番话若是那是刘备的真实想法就奇怪了。以刘备的战略眼光恐怕不会看不出曹操取代汉室的野心吧?而作为皇室宗亲,一心维护皇室尊严的刘备既然知道吕布反复无常,也知道曹操的野心,那为何不劝曹操留下吕布,从而在曹操身边留下一个定时炸弹呢?

心理学上讲,一个正常人的行为都是有动机和目的的!虽然我还搞不清楚刘备的动机,但清楚他的目的,那就是杀掉吕布。虽然我也对这个被称为三姓家奴的人很不感冒,本着敌人反对的就是我们要支持的想法。这次徐州之战刘备你就不要想轻易的达到目的了!

河北的袁绍听说弟弟袁术这么短的时间就被击败了十分生气,虽然和袁术一直关系不怎么样,但毕竟还是亲兄弟。得到袁术被击败、是死是活都不清楚的消息他是又气又恨。气的是袁术不争气,竟然连二、三个月都支撑不下去。若是能在多支撑十天半个月的,他这里的军队就可以完成出征准备,趁许都空虚时进兵去迎取天子。恨的是曹操下手也快了吧!

死要面子又否定过沮授正确建议的袁绍,本来是拉不下脸也没有打算直接出兵去抢皇帝的,可失去了这个好机会后,让他这几年受的约束就大了。虽然得了个大将军的虚衔让袁绍很有面子,但看到自从曹操迎了天子后,曹操想打那个就打那个,想训斥那个就训斥那个,袁绍再看不出挟天子令诸侯的好处那他就该找个柱子撞死算了。要不是近几年和公孙瓒打的不亦乐乎,早就出兵攻打曹操抢夺天子了。一想到公孙赞,袁绍就更恼怒曹操了,每到自己占了上峰的时候,携带朝廷劝解双方休兵诏书的太监就跑来了,而自己战事吃紧的时候却怎么盼,也不见朝廷有人来劝架。

其实袁绍和曹操是一种麻竿打狼,两边都害怕的关系。曹操怕的是袁绍兵多将广,地盘大;袁绍怕的是曹操以朝廷的名义让各方诸侯群起来攻。所以袁绍与曹操的关系这几年一直是不冷不热的,私下谁都不信任谁的。

本来这次袁绍的那个笨蛋弟弟称帝是个绝好的机会,作为朝廷代表的曹操无论如何是一定要出兵的。不然以后大家都关起门来称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就彻底完蛋了。可气的是那个蠢材竟然没有提前通知一声,要是早点知道的话,已经取得了对公孙瓒绝对优势的袁绍就可以抽调大军进逼许都,不但有机会能抢到天子,就连袁术在淮南的势力也不会轻易的被曹操给灭了。

袁绍帐下能人是很多的,尤其是善于察言观色的人更是多的数都数不过来。

自有辛评等人献策与袁绍:“主公兵强马壮,且大将军之名分,位于曹操官爵之上,何不致信于曹操,让他将天子送来,若他无理拒绝,主公就有借口兴兵讨伐于他了。”

袁绍大喜当即做书于许都向曹操讨要天子。

起点中文网 www.cmfu.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八十章第九十二章第二十八章 斗智陈宫3第二章 新生命第二十五章 技惊群英第二十一章 历史真相续第六十一章第二十章 历史真相第十五章 没有上策第六十一章第五十六章第七十六章第八十一章第七章 山中隐居第七十六章第十七章 枭雄之泪第91章 上第八十九章第五十八章第六十三章第二十三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八十八章第十三章 火焚洛阳第七十八章第七章 山中隐居第七十九章第四十一章 十胜十败第七十九章第七十四章第八十九章第二十章 历史真相第七十八章第十三章 火焚洛阳第五十八章第七十五章第十三章 火焚洛阳第三十七章 运筹帷幄下第五十章 陈宫的打算第八十八章第七十三章第七十二章第四十九章 离间之计第九十二章第八十四章第三章 阶级问题第八十八章第十九章 风雨欲来第四十章 家中授徒第三十一章 大风将起第七十二章第七十四章第三十四章 刘备来投第二十四章 曹吕之战第八十八章第四十一章 十胜十败第七十二章第七十一章第三十六章 决胜千里第二十五章 技惊群英第二十五章 技惊群英第十五章 没有上策第十二章 为公谋划第六十九章第三十章 血战濮阳续第十六章 入主东郡第七十九章第十二章 为公谋划第四十一章 十胜十败第十三章 火焚洛阳第二十九章 血战濮阳第四十九章 离间之计第三章 阶级问题第十七章 枭雄之泪第八十六章第十九章 风雨欲来第二十三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一章 人死如灯灭第四十一章 十胜十败第八十八章第三十章 血战濮阳续第九章 得陇望蜀第五十六章第91章 上第七十一章第十五章 没有上策第四十四章 帝心臣心第十章 自作自受第二章 新生命第四章 心理安慰第十六章 入主东郡第四十章 家中授徒第二章 新生命第四十章 家中授徒第六十五章第六十四章第九章 得陇望蜀第九十二章第二十一章 历史真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