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美阳之战(5)

两日后,北军三万将士士气堪堪恢复,高诚就迫不及待的准备出兵渡河,前往美阳。

边章、李文候等人确实停驻美阳县,以步卒守城,两万精骑游视河岸,两万骑四处出击,劫掠各地。

因杜河、渭河的遮挡,汉军斥候也只能得到这些消息。至于羌军的其余举动,尽皆无法探查。

不过,也足够了!

只要确定羌军驻扎美阳,没有转战四方,汉军就有机会与羌军展开会战。

午后,高诚聚众将于张温的中军大帐内。

“回禀安西将军,大司农言身体不便,行军作战一事,尽付将军!”

高诚听张温亲卫所言,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转身向众将说道:“诸位,既然大司农身体不适,吾等便于本将帐内议事,可否?”

说完,目光转向宗员、董卓、孙坚、张超四人。

四人迟疑了一下,便应声言诺。

张温不愿再处理军中事物,那么高子明就是军中地位最高的武将。再者,除四人外,其余人等莫不是高诚心腹,或是唯命是从之辈。

一行人转走高诚行帐。

待到帐外安宁,张温才沉声问向亲卫:“都离去了!”

“是!”

亲卫统领乃是张温家将,不禁疑惑问道:“主君,现军中足兵八万,缘何您要让权与那高子明?”

张温轻声嗯了一声,说道:“汝一家将,懂得什么!切记,日后待高子明如同待某,明白吗?”

“这……”亲卫统领迟疑一下,愤愤说道:“主君,乾受主君恩惠,引为心腹,焉能事他人如主君乎!”

“还请主君收回妄言!乾虽不才,亦愿以死明志!”

张乾跪地叩首,诚言诚语。

张温莫名一愣,赞叹说道:“五步之内,亦有忠士,温心足矣。快快起身,某休憩片刻,非汝不能眠~”

“诺!”

孙乾高喝一声,阔步昂首,走出帐外。手按佩剑,立于帐前,虎视左右。

张温并没有休息,紧紧是靠在榻上,望着帐布空想。

早在自己出师前,天子就曾与言,自己不过是为了撑起这短短时日。

何苗才能不足,更遑论领兵作战了。天子不相信何苗能够击败羌军,而且还要保证其不会被羌军趁机击败。

这人可是对抗大将军何进最佳人选,若是生了败绩,天子又如何继续扶持?

同时,高子明生死未知,皇甫嵩刚刚被贬,何苗才能不足,北军不可能不置主将。

于是,自己就乘机顶了这个位置。现在首战大败,天子不可能不愤怒。

好在高子明来了,陛下定然不会再让皇甫嵩出山。而且高子明待自己颇有礼遇,反倒不如让其将兵。

万一打胜了,自己也能混个不小的功劳,来弥补一下前面的失利。若是高子明都战败了,自己的失败好像就没那么大影响了。

最关键的是,高子明帝心未失。让其将兵,不仅胜率大大提升,还能讨好一下陛下,交好高子明。

无事一身轻。

卸下了肩上重任,张温不由轻松写意起来,又传人温了一壶美酒,自饮自乐。

相比起张温帐内的轻松气氛,高诚帐内则是充满了严肃凝重。

“斥候探得消息,边章以步卒守美阳,以精骑游走在外。昨日,本将苦思一宿。”

“决议!”

高诚突然一声亮音,帐内诸将无不是精神一抖,挺身望之。

“着夏育为左军统领,领北地边军、关中五千兵将、凉州壮勇。自西渭桥渡河北上,进驻杜邮。”

“末将得令!”

“着董卓为右军统领,领关中兵八千、巴蜀兵两万。自中渭桥渡河,过河之后,立即进驻兰台,等候下一步军令!”

“诺!”

“其余诸将,于本将驻中军,领北军三万将士。”

“三军将士,明日点卯之后,立即整兵出发,渡河北上!”

“吾等遵命!”

一应将校,齐齐呼号。

“下面,诸位还有何需要补充,尽可叙来~”

……

前方战线消息传到洛阳的速度很快,八百里快骑,通过驿站换骑换人,不过三五日便能送到洛阳。

北军大败的消息,瞬间遮蔽了近日来洛阳城内的权利争斗,震动朝堂。

荡寇将军周慎阵亡,损失精兵两万,折损校官十余人,完全又是一场广宗之败。

不过还好,高子明及时自凉州出兵,挽救了即将崩溃的关中大地。

有人欢喜有人忧~

天子刘宏无疑是最欣喜的人,本以为培养起来的重将就这样没了,谁成想又在悬崖边上拉了大汉一把。

至于张温,刘宏也没有着重追究。毕竟这可是见势不妙投靠自己的第一位世家重臣,让其前往长安,本就抱着稳定局势的心思。

现在高子明一到,自己又能安心整顿朝廷,关中稳固,就先让张温继续呆在长安。

其人领兵打仗不精通,可若是说道主持大军后勤、关中政局,也是一把好手。再不济,也总比何苗强吧~

唯独这军费,消耗太大了啊!

相反,袁家二子对于高子明只有忧虑。父亲的死,让二人受了很大的打击。

本以为自己家族四世三公,天下名望,却不想朝夕之间,左右难为。

天子刘宏短短几天之内,彰显了其非凡的权谋之术。

十二常侍仗着主子,再度崛起于庙堂之上,为难各个世家。帝师杨赐,虽卧病在榻,可依旧在为天子筹谋划策。

洛阳周边驻军,也是多有调动。大将军何进的权利不断被天子消减,尤其是何苗回洛之后,任河南尹后,分走了司隶兵权。

现如今大将军帐下仅有幕府帐下诸幕僚、将校,以及执金吾麾下的缇骑等众。

至于光禄勋掌握的羽林、虎贲二郎卫,还有卫尉掌握的洛阳各城守军,皆是世家中人,会不会帮袁氏与大将军何进还要两说。

也幸亏得现在边章、韩遂闹得厉害,天子未对朝廷高层做出改动。不然,袁家可就真的难办了。

高子明没死在陇县,让袁术、袁绍大为失望。其委实受皇恩过重,陛下以其为爪牙,长时间下来,可不能小觑啊。

两个小辈的心思,袁隗心中在清楚不过,一个个深恨天子、高诚。

袁家未来的走向,还不是时候与二人说道。太年轻了,至少与那高子明比起来,两人差的太远。

当然,对于高子明,袁隗并没有什么想法。两家真正的交锋,起码要在十年后了。到时候,自己说不定早就入土了。

以后的事情,还是交给小辈来了结吧。

第327章 虢亭会战(13)第80章 欲纳降第572章 倾国前夕第84章 折返洛阳第908章 破势(7)第797章 冬季攻势(23)第640章 胡兵走河西第220章 生恨第118章 青石岸之战(上)第741章 游行示威第674章 刘焉病故第17章 拜将授爵第372章 合纵连横(5)第662章 诸事第706章 犍为之战(15)第820章 前奏第267章 袭营(上)第296章 传国玉玺第349章 宣帝五铢钱第291章 父女第554章 诸事第621章 诸蔡第823章 善后之事第714章 犍为之战(23)第909章 破势(8)第267章 袭营(上)第423章 韩怋、赵承第259章 入河东第139章 朱儁请辞第869章 军议(上)第625章 甘泉宫破第281章 请才第856章 三士第580章 谋划第742章 事态兹大第190章 精兵悍将第118章 青石岸之战(上)第320章 虢亭会战(6)第818章 宗员第434章 围剿之势第240章 出兵榆中第614章 下阳城第407章 使蜀第409章 张鲁从之第710章 犍为之战(19)第578章 益南第686章 汉夷自治第603章 两军交错第480章 纳采礼第227章 人不为己?第620章 刘表第632章 战事酣酣第219章 凉州刺史第342章 兄弟隔仇第614章 下阳城第50章 求解党锢第228章 君入瓮矣第871章 军议(下)第552章 进第854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第34章 神医华佗第513章 撤还长安第79章 攻灭赵宏,韩忠上位第214章 军政民务第702章 犍为之战(11)第702章 犍为之战(11)第647章 制强第262章 孟津会盟第176章 美阳之战(16)第302章 攻关第213章 民情第396章 子弟军第537章 对峙第45章 天下纷扰第339章 损失惨重第900章 赵国内权第287章 失败的指挥体系构想第20章 汉中战事第53章 兵发关东第749章 震中第57章 退保长社第236章 蓄势待发第829章 争城(上)第438章 烽烟四起第479章 初平五年第82章 摔樽为号第595章 狼烟起第530章 人心向变第58章 围城第125章 边章解疑第786章 冬季攻势(12)第677章 蓄势第177章 美阳之战(17)第144章 归营第83章 北上第645章 王氏第786章 冬季攻势(12)第880章 驻军弘农第219章 凉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