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美阳之战(6)

长安城外,天气骤寒,雪花洒落。

二月中旬之际,大汉帝国八万兵马,再度北上,来到渭河前。

凛冽的寒风之下,高诚立于大纛之下,望着中右两军近六万人,心中毫无波澜。

第一次率领数万大军时,还是在葭萌关外与那板楯蛮大战。

想当初手下遥指数万精锐,何等的威风,那心中更是意气风发,颇有指点江山的意味。

结果,败了……

从那之后,高诚就明白了一句老话,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自己的成名之战分别是江夏一战与葭萌关外夜袭那一战,无不是行之险策。旦有所失,必然是死无葬身之地。

不冒险肯定难以建立以少胜多的战绩,但肯定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不至于一战之败全面皆崩。

凉州一战,自己虽然败了一阵,可转眼间又是数万兵马,还能再战。

шшш ▪ттκan ▪¢〇

后世的曾国藩为什么连战连败,还能继续围剿太平天国。不就是因为那厮把结硬寨打呆仗玩了个透彻,再大的败仗都不至于动了筋骨。

如今的局势,又与那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何等相似。自己背倚大汉帝国,物资兵员充足,羌军只能以战养战。

老老实实结硬寨,打呆仗,也不失为一良策!

“报~”

一骑快马,跑到大纛跟前,高声言道:“启禀将军,斥候来报,两万羌骑已经抵达渭河之北,欲阻拦吾军渡河!”

高诚点了下头,冲着身边阎行说道:“立即加派信骑,命夏育所部驻扎渭南,无令不得渡河!”

“中军、右军将士原地扎营,等候军令!”

“诺!”

阎行应了一声,转身走下望楼。

数万大军得到军令之后,立即开始扎营,一点都不着急渡河。

而夏育所部在信骑抵达之际,已经有一曲兵马过了西渭桥,还有数百人挤在桥上。

“嗯?羌骑来了?”夏育一惊,当即大声喊到:“立刻鸣金!”

金锣声一响,不论是已经过河还是尚在桥中央的汉军将士,无不是愣了片刻。

各曲军候官长迅速反应过来,心知事情不对,嚎嗓着让麾下退回渭南。

边章率领埋伏在渭北的五千羌骑,见汉军退去,也只能纵马杀出。

本想趁着汉军渡河,来个半渡而击之,先杀一杀高子明的锐气,却不想对面汉将如此谨慎。

数百人不多,可也总不能埋伏大半天就空手而归啊。

汉军将羌骑杀出,最前面的一曲将士当即原地结成一个小方阵,同时缓慢向桥上退去。

在桥上的兵马也架盾竖矛,掩护其余兵马退回。

不过二三百人的小方阵,在数千羌骑面前,无异于螳臂挡车。

“杀!”

只是一瞬间,百余羌骑撞进人数不多的汉军曲之中,左右格杀。后续骑兵环绕两旁,绞杀汉军。

桥上汉兵看着袍泽一个个倒下,不禁握紧了手中兵刃,准备迎击羌骑冲击。

片刻功夫不到,一队羌骑踏上西渭桥,继续冲杀。

不过狭窄的西渭桥并不能使羌骑施展开来,反倒是三百余汉军将士,将整个通道挤的满满的。

边章在后面看着那队羌骑再也冲锋不动,只能挥舞战刀格挡前面不断涌来的戈矛,不禁叹了一口气。

“传令退兵吧!”

“诺!”

号角声响起,羌骑迅速从桥上退回阵中。

就在这短短不过百息的时间内,汉军将士倒下了近百人,羌骑亦有几十人伤亡。

狭窄的桥头之上,堆满了尸体。便是那战马,都硬生生被捅成窟窿。

汉军据守桥上,地势狭隘,已是无机可趁。

边章见势,也号令全军退去。同时派出信骑,前往李文候所率领的两万精骑,知会其后撤。

羌军一退,高诚也未着急,继续让大军安营扎寨。今日不渡河了,明日再说。

一夜无恙。

第二天一大早,汉军斥候纷纷渡河,查探渭北地势、环境以及羌军动作。

这一探,便是一上午时间过去。

“君侯,斥候传回消息,方圆二十里未见羌军主力,只有少量游骑。”

阎行掀开帐帘,进来说道。

正在阅看春秋的高诚,微微抬头,轻生说道:“那就传令,着孙坚率领本部兵马先行渡河,布阵防守。董卓领右军兵马,随后渡河。中军暂居渭南,以为后盾。”

“诺!”

阎行拱手作揖,退出大帐去传达军令。

孙坚接过军令后,眉头微微皱了一下。高子明跟袁家的恩怨,自己也清楚不少。

目前的局势,更是心中了明。

羌军肯定没有退走,定然再等待着大军渡河,半渡击之。而这个时候,高子明派自己先行渡河,未免没有别的心思。

董卓那厮可是跟高子明同为凉州人,又是右军主将。真要是见死不救,高子明绝对不会介意。

“主公!”

程普上前一步,面色深沉的盯着孙坚,其意不言而出。

孙坚摆了下手,猛一叹气,说道:“德谋,下令吧。”

“主公,怕是有异啊!”程普再呼一声。

孙坚扭头看了一眼程普,无奈说道:“德谋,军令如山!”

“这~嗨!”程普眼睛一瞪,手臂一甩,愤慨叹气。

正如孙坚所言,军令如山。军令一下,己部拖延不出,必然会被高诚拿下枭首警示三军。到时候,只会死的更加冤枉!

“诺!”

程普岀了帐篷,就开始整顿兵马,随时发兵渡河。

而董卓也一样在揣摩着高子明的用意,有些拿捏不定。

那亲卫道完军令,又多了只言片语,尽述自己与高子明同为凉州人士之类的话语。

如此一来,其用意就有了些端倪。

莫非高子明想借机杀了孙坚,继续削弱袁家势力?

事到如今,洛阳城内的局势,早就有人传报给了自己。

算得上一个胜负未分吧。

高家招惹了整个关东士族,甚至冀州、幽州、吴会三地的士族,也未必对高家再保持友好。

袁家则是折了一老袁逢,威望大受打击。

高子明的确非常人,命自己统帅右军,自有交好之意。若是能得其助力,亦是善事。只是,害了孙坚,结怨袁家,也未必是好事情啊。

怀着难以抉择的心情,董卓先是调兵遣将,打算观战局待定。

第307章 困虎第146章 边章统兵第666章 事出意料第70章 帐内威逼第730章 长安夜第116章 夜袭第593章 白灾第188章 再归长安第879章 二事第198章 三驷而决第497章 刘和起兵第712章 犍为之战(21)第710章 犍为之战(19)第799章 冬季攻势(25)第741章 游行示威第392章 京兆韦杜第456章 蓟县内外第561章 设伏第256章 高氏嫡长子第301章 火力打击第508章 易水之战(4)第235章 整兵屯田事第110章 惺惺相惜第567章 礼、家、义、存第677章 蓄势第571章 动静第803章 冬季攻势(29)第551章 临第34章 神医华佗第475章 休屠各第72章 凌迟纪灵第246章 战况第764章 朝会 废佃除旧第453章 起居注第668章 失利第740章 聚私成军第645章 王氏第875章 湖中阁第883章 进军(中)第521章 明意第127章 无题第298章 天将二日第275章 入洛第469章 文坊四宝第264章 愁云密布第1章 良家子第414章 蒯越、蔡和第592章 应对第402章 至离石第565章 兵败城破第510章 易水之战(6)第596章 新城第602章 重订盟约第617章 无题第760章 赵宫第301章 火力打击第374章 雨势连连第354章 姜纾训弟第789章 冬季攻势(15)第60章 长社大胜第540章 弥留之际第353章 批评第267章 袭营(上)第661章 三爵制第591章 密谋第373章 合纵连横(6)第118章 青石岸之战(上)第405章 不行刀兵第540章 弥留之际第932章 阴图荆军第745章 军威赫赫第145章 盖勋盖元固第685章 五溪蛮叛第411章 焉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第482章 纷争再起第647章 制强第312章 失心第685章 五溪蛮叛第653章 夜战第241章 撤离第735章 漩涡第416章 大肆封赏第623章 奇兵第556章 残破旧都第276章 拜访周府第239章 声东击西第417章 春耕第152章 两军对垒第182章 美阳之战(22)第609章 甘泉宫第380章 危局第283章 绝食流第233章 调查司第262章 孟津会盟第883章 进军(中)第166章 美阳之战(6)第186章 美阳之战(26)第334章 流凌杀到第737章 废佃户除私兵第688章 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