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宋斌归长安

二十天的时间,关中也准备的差不多妥当了,就等待着封王大典的那一刻。

以工代赈的基建工程还在继续,百万灾民也没有出什么大乱子。家园重建了,虽然粮食不多,可只要肯做工,饿不死。

一天一食,哪年灾年不是如此,甚至可能比这还惨。

周王是仁君,不然关中早就饿殍遍地了。哪跟现在似的,寒风凛冽,一家老小还有口饭吃,粥里啊还有肉丝呢。

关中有饿死人吗?

当然有,近千人之多。

可生逢乱世,值此天灾,百万灾民饿死千余人,已经堪称奇迹了。

此外,官府大规模的动员组织,也是很关键的一点。救灾之中,所有官吏,谁失了职,就是一个杀字。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想当官的人。

而后矣副职、次职任之,还干不好?

高诚不介意自己的刀会沾血,乱世用重典,放到哪都不会错。

缺乏官吏?

那缺的是有才华,能将一地治理的繁荣昌盛的人才。现在没有没问题,咱也不追求你多厉害,按照上门的指示,救助灾民就行,别没事死个几十人就行。

这都做不到,那就滚蛋。

一个县,不说县令、长,县丞、县尉还有一些文吏,光是当地德高望重豪强、富户也不少。挨个试还能找不出几个,不把难民救死的人?

现在基本上就是不死人,你就是好官,继续干。发展,根本无从提起。能够不死人,稳住民心,对关中就是最好的治理。

这一日,高诚正在跟钟繇商谈一件要事,那就是以工代赈之后,该怎么办!

以工代赈,为的是救助灾民,同时重建关中,还能将青壮力集中起来,免得生乱。但,早晚有一日,以工代赈将会结束。

这个日子,也不会太远,最多到明岁四月份。到时候,大量失业青壮,在春种之后,闲暇下来,肯定想要继续这些工作。毕竟,官府给的工钱很高。

种地的收成,已经赶不上干上半年的工钱了。

要不是法令约束不得荒地,要不是为了积下口粮,相信很多人都愿意继续为官府做工。

有人做工是好事,可如此之高数目的青壮,官府承受不起啊,没钱!

可是不让他们做,必然会打击关中青壮的进取心,以及普通百姓获的额外收入的通道也将彻底关闭。

这对于刚刚发行通宝钱,继续市场活力来促进经济发展的关中,很是不利。百姓手里没多少钱,消费程度自然不高,市场的活力也会大大下降。

钱庄,也就没了发展下去的必要了。

这也是汉代自从有了兑换钱币这一官府渠道后,却没有更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因为,市场经济活力不足。

柜坊一同钱庄,最早出现在唐代。盛世之下,百姓手中有余钱了,自然就让市场活力充沛。简单的坊员等已经不足以调衡一城一邑的市场,只能建立更高一级的政府机构。

之后没了,到宋朝才又兴起。直到明朝,才改了个名,叫钱庄,一直存在到银行的出现。前面几辈子都没有明清这一辈子活的久,可见钱庄的生存空间是什么状况了。

不达到那足以刊载青史的盛世,百姓手里就没啥余钱,所谓的市场,全都是在商贾、世家的支持下,才存在下去。

所以,百姓手里得有钱。不然,自己这周国以后就没钱过日子。光靠那田税啊啥的,关中根本拼不过荆扬冀徐。

嗯,拿下西域或许才会能够与其比肩。但这些,还是不足以让自己迅速统一,而且加快乱世过后的全国恢复工程。

真要是一统天下了,等二十年恢复华夏元气,自己都老成啥样了。

那还怎么打出中国去,宣扬武威!

所以起码得让三分之的青壮,继续做工,加快他们的财富积累过程。然后虚荣、羡慕之下,以富带穷,将手工业铺满关中。

嗯~想法非常美好,可惜没钱。

这完全就是一个死循环啊!

高诚垂头丧气的跟钟繇谈论了一个上午,什么结果也没得到。

下午,倒是一条好消息,让高诚欣喜几分。

宋斌回来了。

为了赶上封王大典,宋斌安排人手,继续带领粮队在褒斜道行进。自己则是带着张鲁之弟张卫、蔡瑁之弟蔡和、蒯良之弟蒯越,以及荆州刘表的侄子刘磐,快马先行。

如今,已至镐邑,明日便可拜见王上。

张卫、蔡和、蒯越的带来,高诚还不意外。毕竟,几家的关系,跟盟友没有太大区别。只是,这刘磐,让高诚露出来一丝笑意。

刘表是什么意思?

如果说刘磐不知道自己封王的消息,那还好。可若是知道了,还来长安,意味非凡啊。

刘磐当然知道了。

先前行进途中,刘磐还没收到刘表派的信骑传信,可过了散关。

征西将军封周王一事,早就传遍了。

刘磐初听到这消息的时候,受了不小的刺激,怒火中烧。

董卓、丁原、高诚三大逆贼。

高祖曾言,非刘姓不得封王,今时破矣。

身为汉室宗亲,刘磐心中很生气,当初差点跟宋斌闹翻。两人亲卫更是剑拔弩张,幸亏蔡和、蒯越劝住了刘磐。

之后,到了武功,刘磐才收到叔父的消息。

代荆州牧、镇南将军、汉寿侯,往贺周王开国建制!

这就是刘表的态度,刘磐很不解,也很生气。

不过,后来不知道蒯彻与其说了什么,这才一路禀着脸,来到长安。

抵达长安之日,高诚便传人命几人休息一番,当晚聚宴于王府。

王府,改自候府。

扩大了一番,倒也不失周王颜面。

站在周王府前,看着门匾大书周王府三字,刘磐哀叹几声,终究压住情绪。

宋斌心中欢悦,阔步前行。

张卫也是心情甚好,紧随宋斌入府。

蔡和心大,没有多想,反正自家阿兄要自己一定注意维护蔡氏与周王的关系。一会,捡好听的说就成了。

蒯越凝眉思忖片刻,看着身旁的刘磐,劝慰其心,一同入府。

第17章 拜将授爵第558章 作逆第604章 郁郅第578章 益南第613章 大战前夕第342章 兄弟隔仇第931章 兵无常形第141章 高朋满座第770章 千里楚地第842章 鲜卑肆虐第881章 长安行第394章 仁义之师第476章 订盟第165章 美阳之战(5)第905章 破势(4)第773章 旗云滚动第699章 犍为之战(8)第161章 美阳会战(1)第564章 入夜第261章 天下共逐之第739章 路在何方第757章 时局难测第837章 惊鸿第498章 丰、授夜谈第931章 兵无常形第936章 乱战第628章 当在今夜第840章 牵招第364章 钱币第138章 阎象第747章 事势时转第19章 家第75章 荆州才俊第450章 尴尬处境第490章 狼骑南下第434章 围剿之势第887章 江左易帜第801章 冬季攻势(27)第479章 初平五年第932章 阴图荆军第854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第835章 临阵第914章 定略(中)第210章 回归冀城第317章 虢亭会战(3)第239章 声东击西第854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第327章 虢亭会战(13)第811章 焦灼之际第134章 信骑第275章 入洛第867章 神鬼莫测第107章 勾搭第678章 诸路伐蜀第284章 边军自述第664章 两军调动第150章 捐纳第651章 礼崩乐坏第420章 教学署第608章 庙算第84章 折返洛阳第891章 彭城第107章 勾搭第614章 下阳城第60章 长社大胜第363章 大练兵第799章 冬季攻势(25)第84章 折返洛阳第436章 战丹水第162章 美阳之战(2)第359章 军旗第366章 子龑二周第85章 夜入神都第216章 下乡第357章 军第726章 犍为之战(34)第385章 公孙兵界桥第507章 易水之战(3)第787章 冬季攻势(13)第251章 狡兔三窟第240章 出兵榆中第155章 阵战第359章 军旗第759章 凛冬第414章 蒯越、蔡和第724章 犍为之战(32)第31章 危局第84章 折返洛阳第848章 究竟谁在第五层?第331章 逐师孟津第216章 下乡第622章 墙式冲锋第54章 百里无人烟第298章 天将二日第691章 负隅第219章 凉州刺史第405章 不行刀兵第367章 公孙瓒第891章 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