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袁术称王

“王上,那可是传国玺啊!”

郭嘉有气无力的歪倚在亭柱上,摇着头,口中喃喃道:“那可是传国玺啊,唉~”

高呡着茶水,问道:“拿传国玺,换大周国的命,不好吗?”

“肯定不好啊,那可是传国玺。嘉当年苦苦劝之,王上才收入囊中。现在,居然就卖了八十万石粮草!”

郭嘉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惋惜的不得了。

“行了行了,别给孤装模作样了!”

高诚摆了两下手,转而问道:“奉孝,汝现在是为人父了,何时改改汝那脾性!”

“……”

郭嘉撇了下嘴,摇头晃脑的言道:“嘉一生风流倜傥,岂能轻易更之。这日后可是要传给奕儿的,不然那小子日后勾不到细君,岂不是丢了嘉的颜面!”

“呦~”

“汝郭奉孝居然还会为儿子考虑了?”

郭嘉背后突然响起一声女音,直说的郭嘉身形一顿,四肢僵硬。慢慢扭过头来,果然。

“臣拜见王妃!”

“哼!”

姜纾冷哼一声,无视郭嘉飞速的整理衣衫躬身行礼,径直走到高诚身前。

“妾身拜见大王!”

“纾儿不必多礼,快快入座!”

“谢大王!”

姜纾这一入座,自然也就没有郭嘉的位置了。毕竟,在亦君臣亦兄弟的王上面前,自己放肆也就放肆了,王上不会在意。

可……王妃就很在意啊。

“大王,某听闻传国玺……”

姜纾为高诚斟满茶,拧着秀眉说道。

“不错,传国玺给袁术了!”

“大王英明!”

“嘿,方才郭奉孝这小子还说孤不该将传国玺卖给袁术呢!”

郭嘉瞬间遍体生寒……

姜纾眸目一转,盯着郭嘉,言道:“嗯~郭祭酒足智多谋,想必另有一番见解吧!”

“哈哈哈……”

……

传国玺的风波,一直在整个大汉的上层酝酿。底层百姓,根本就了解不到这个消息。甚至,哪怕是是地方豪强、小世家,都不知道这其实只是一场交易。

随着两个月的酝酿,传国玺终于得到了他应有的用处。

公元189年,初平三年七月。

袁术与陶谦,及公孙瓒使者会盟于彭城,互相王!

袁术号楚王、陶谦号齐王、公孙瓒号燕王。

其后,诏布天下,各司建国,立百官诸卿,享宗庙社稷。

楚王术暂都平舆,齐王谦都郯县,燕王瓒都蓟县!

……

“噗!”

高诚瞪大了眼睛,看着这调查司送回的情报。袁术、陶谦、公孙瓒三人相王于彭城,共立盟誓。

卧槽,袁术怎么没称帝啊!自己还指望着袁术称帝,来缓解一下关中的内外压力呢。

现在倒好,三人学着自己和老董、老丁,玩起来相王的把戏。

周、魏、晋、楚、齐、燕。

已经六国了,再加上刘虞、袁绍、曹操等人扶持的燕汉。

活生生的七国争霸啊!

这……怎么就给成了这样?

一转头,高诚就将这件事丢到一边,袁术等人称王,也不过是不想在气势上输一筹罢了,无关大局。

拿起一封竹简,打开一观,最后一支在外的兵马,已经撤回武关。同时,带回来的也有从袁术那边买回的最后十万石粮食。

再择另一卷,言诉的乃是各地粮食的输送情况。冯诩、扶风送去二十万石,弘农二十万石,余下的则留于京兆。

八十万石粮食,随便一分分,便显得那么匮乏。二十万石是不少,只是这途中输送,又是要消耗不少。最关键的便是,可能有人中饱私囊。

这是避免不了的问题,只能严格监察,最近调查司基本上都是忙这件事。还有御史部,由蔡邕亲自带队,巡查各郡县。

呼~想来,应该也不会出现太严重的问题。

再打开一卷,讲的是铸钱署已经恢复到大洪之前的产量,请求调拨匠户,加大铸钱数量。

高诚皱了下眉头,铸钱署现在铸的新钱也不少了,得停下来一阵时间,来给予百姓消费的时间。

洪灾、饥荒持续的这一年内,铸钱署除了洪水漫野那半个月,其余时间都在铸钱。如今百姓手中的闲钱估摸着少说也得百余钱,但这些钱就是花不出去。

饥荒导致了关中所有地区的经济发展停滞,物资匮乏。全关中的百姓,啥都缺,就是不缺钱了。

这可不行!

提起笔墨,高诚在竹简下方写了几个字,铸钱数减半。

一半的数量,差不多也能够维持偿河东。欠钱的是大爷,得慢慢还,不能急。

拿起最后一卷,说的便是各地学校的情况。以工代赈依旧在进行,不过饥荒严重期间,所有工程都停顿下来。直至今日,才开始正式再度施工。

学校的建立,无疑是以工代赈攻城最重要的一部分。京兆这边各县的县学已经筹建完毕,学员却是全部超员。乡镇之间的庠序,还没有动静。上林文苑,刚刚完成不过一半,但已经开始招募师资力量已经学员了。

其余各郡差了三分,大多数县学,还都没有建立完毕。日后,想来也很快就能宛城。

毕竟,有世家全力支持,建立学校简直不要太简单。

“今日,只有这些?”

看完所有奏批,高诚疑惑的看一眼身侧宦官问道。

老宦官急忙躬身言道:“回大王,仅有这些!”

“嗯~走吧,回宫!”

“诺!”

……

周国大军全部撤回关中,而魏国和晋国精骑,还是在肆虐颍川。烧杀劫掠,无所不为。

刚刚称王的袁术意气风发,分封诸官后,立即命大将军张勋,率穰县两万兵马,汇合孙策、汝南大军,合计五万余人北上进入颍川。

宗正袁胤则是赶往穰县,统帅余下的两万兵马,收复所失各县,严防荆州刘表北上。

卫将军刘勋,率领近四万大军,东进徐州境内,驰援齐王陶谦。

话说陶谦与曹操的战争,并不是那么顺利。曹操麾下的两万兖州兵战力实在剽悍,而且良将无数,硬生生打的陶谦近六万兵马节节后退。

郯县,就是最后的防线了。五万余徐州兵,在改军旗成为齐军后,士气倒是恢复一些。不过,依然只能于郯县城外深沟高垒,与曹军对峙。

把徐州兵逼退至此后,曹操便命麾下诸将,分带步骑,劫掠徐州其余各地。没有兵马防备的县邑,面对凶悍的曹军几乎望风而降。

老曹心满意足的收获着大量的人口、财富、粮食,全无攻打郯县的心思。

第19章 家第210章 回归冀城第349章 宣帝五铢钱第397章 韩遂所择第283章 绝食流第319章 虢亭会战(5)第626章 再战第310章 唐姬第602章 回援第546章 阵仗第902章 破势第491章 安邑之变第443章 逃荒第546章 阵仗第489章 王子师第480章 纳采礼第183章 美阳之战(23)第486章 杀于扶罗第187章 局势突变第203章 丰镐大捷第79章 攻灭赵宏,韩忠上位第113章 帝心第536章 两败俱伤第349章 宣帝五铢钱第896章 渡江第577章 调查司署第245章 破众第559章 予军第631章 劫营第267章 袭营(上)第882章 进军(上)第692章 犍为之战(1)第234章 回归冀城第57章 退保长社第581章 御驾亲征第780章 冬季攻势(6)第849章 相约合谋第131章 清剿第443章 逃荒第19章 家第55章 波才将兵第245章 破众第260章 以直报怨第192章 对峙第645章 王氏第184章 美阳之战 (24)第859章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第832章 晋阳城下第528章 献计第350章 三官通宝第582章 营城第119章 青石岸之战(下)第578章 益南第113章 帝心第338章 首阳山惨败第287章 失败的指挥体系构想第569章 士族第318章 虢亭会战(4)第174章 美阳之战(14)第700章 犍为之战(9)第42章 服丧第609章 甘泉宫第746章 扑朔迷离第278章 定关中第542章 魏王卓,薨!第106章 追寻第213章 民情第720章 犍为之战(29)第292章 天子!崩!第263章 南渡大河第258章 东进第370章 合纵连横(3)臆想第189章 韩遂出逃第285章 过武关第682章 垫江城外第269章 袭营(下)第22章 名扬第764章 朝会 废佃除旧第47章 婚后四礼第334章 流凌杀到第232章 煮酒论天下第390章 界桥之战(终)第75章 荆州才俊第372章 合纵连横(5)第472章 子衿第85章 夜入神都第275章 入洛第750章 南国第346章 布置第205章 这天子第202章 溃兵百里第901章 司马懿第791章 冬季攻势(17)第268章 袭营(中)第412章 通宝之便第18章 归去第752章 护氐中郎将第484章 逼迫第628章 当在今夜第176章 美阳之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