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壮士秦琼

经杨元庆没想到会在这种情况下遇到秦琼,这也是他景仰已人物,和单雄信的简单交谈中,他便知道,现在的秦琼和他所知的秦琼相差并不大.

秦琼是瀛州刺史来护儿手下的一名低级军官,他虽然军职不高,但武艺高强,在山东一带极为有名,尤其他仗义疏财、事母极孝,赢得一个‘似孟尝、赛专诸,的绰号。

不过演义上说秦琼祖父是北齐领军大将秦旭,父是北齐武卫大将军秦彝,但实际上不是,他祖父叫秦方太,父亲叫做秦爱,只是北齐地位不高的文官,但他家资巨富,再加上秦琼天资禀异,才练得一身高强的武艺。

但他仗义豪爽,好交天下英雄,却和演义上完全一样。

很快,杨元庆便第一次见到了秦琼,他年纪约二十三四岁,身材高大强壮,脸色微黄,一双虎眼炯炯有神,但目光却十分沉静,下颌留一缕短须,给人一种少年老成之感。

秦琼话不多,单雄信已经给他说了杨元庆不惜得罪齐王杨,仗义救他之事,和单雄信一样,秦琼深知大恩不言谢的道理,他将感激放在心中,也坦然接受杨元庆叫他一声秦大哥。

在利人市的‘酩酊醉乡,酒肆中,单雄信置酒给秦琼压惊,对单雄信的豪爽仗义,秦琼同样也是感激肺腑,只是他和单雄信的交情深厚,彼此言语间还感觉不出这种感激。

但对杨元庆,他的感激之情还是按捺不住,流露于言表。

“元庆兄弟,这杯酒我敬你,感激的话我不想多说,你的救命之恩,我秦琼会铭记于心。”

秦琼站起身,双手将满满一碗酒高高举过头顶,咕嘟咕嘟一饮而尽·又将酒碗翻下,滴酒不剩,他笑了笑,一摆手道:“元庆请随意!”

杨元庆微微一笑·也将一碗酒一饮而尽,在草原,他喝酒比这个还要豪爽,引来单一信连声赞叹:“元庆,好酒量!”

“单二哥可是小瞧我了,这一碗酒就叫好酒量?”

杨元庆眯起眼睛笑道:“在边塞喝酒都是用皮囊,没有碗·有一次和突厥牧民赌酒,我曾一口气喝下三大袋马奶酒,二十几斤啊!那些突厥大汉当场举手认输,让他们认输,可不容易,可事后我却酩酊大醉,睡了两天两夜才醒,他奶奶的·鱼总管还打了我一顿板子,说我喝酒居然不叫他。”

说完,杨元庆仰头大笑·秦琼也被他豪气所感染,也跟着大笑起来,一竖大拇指,“不错,大丈夫心胸当如此!”

单雄信听得满脸羡慕,他重重一拍秦琼肩膀,“叔宝,什么时候咱们也去边塞喝酒去?”

“将来有机会一定去,不过不是为了喝酒,而是要建功立业·做一番大事。”

秦琼从军已经好几年,因为后台不硬,普升艰难,一直令他郁郁不快,这次京中公平选将,他十分心动·便千里迢迢赶来,不料却伤了人命,虽蒙杨元庆相救,但他参加武举的机会也没有了,他的报名的考牒被县衙拿走,不会再有机会,令他心中一阵黯然。

这时,单雄忠快步走上楼,单雄信大喜,连忙上前问:“都安排好了吗?”

单雄忠点点头,找个空位坐下,随即将单雄信面前的热茶一饮而尽,这才道:“放心吧!我已经把他们送出城,他们暂时去潞州二贤庄住一阵子,秦老爷子也不敢在京城呆了,托我把他的房子卖掉。”

单雄忠负责安置秦琼族弟一家,以齐王猎奇的本性,得不到的女人,他不会善罢甘休,最好把他们送出京城。

杨元庆心中刚刚有个念头,却被单雄忠的到来掐掉了,他想把这件事推给晋王杨昭,让他利用此人打击杨,不料单雄忠却把证人送走了。

但杨元庆心念又一转,这件事若推给了杨昭,势必会把事情闹大,从而牵连到秦琼,反而使他的人情落空,说不定还会把单雄信也得罪,此事不能两全,不了了之是最好的结果。

杨元庆目光一瞥,见秦琼神情黯然,他明白秦琼的心病,便给他倒一碗酒笑道:“秦大哥不用太介怀,你所伤的人并不是普通民众,而是齐王走狗,齐王不会准许官府立案,这件事最后只能是不了了之,并不影响你参加武举。”

杨元庆的话无疑给秦琼吃了一颗定心丸,毕竟打死人也是大案,如果能不了了之,那是最好不过,但秦琼为人谨慎,知道齐王不会轻易放

沉思片刻,秦琼便道:“现在参不参加武举倒并不重要,先看看再说,若形势不妙-,就立刻离开京城。”

如果说齐王杨的头号敌人是兄长晋王杨昭,那么此刻他最恨的人就是杨元庆,灞上争斗,把他的心腹乔令则打断一根肋骨,而今天又将他另一个得力手下库狄仲琦射碎了肩骨,等于整个人就废了。

杨呆呆地望着桌上一支铁箭,愤怒、恐惧、担忧、沮丧、懊悔,各种感受像打翻了五味瓶似的,在他心中翻腾。

他恨透了杨元庆,几次坏他的好事,扫他的面子,眼前的桌子就像是杨元庆,他恨不得一刀便将杨元庆剁为两段,此时杨手中就握着一把刀,可是这一刀他怎么也砍不下去。

愤怒在他心中只占三成,恐惧和担忧却占了七成,他的恐惧来源于大兴县令楼穆云告诉他的一个细节,杨元庆竟然拥有父皇的磐郢剑,那可是皇租父赐给父皇的剑,一直都佩戴在父皇身上,父皇几时把它给了杨元庆,这件事他竟丝毫不知。

杨元庆的身上还隐藏着多少秘密?紫金鱼袋、磐郢剑,还有什么?杨元庆究竟做了什么,让父皇如此恩宠于他,难道传言中那件事情是真的吗?仁寿宫救驾。

杨发现自己消息太闭塞了,很多重大的事情他都一无所知,比如这次杀贺若弼、元胄等人之事,他也是事后才知,可晋王杨昭居然是当事者之一。

杨顿时感到一阵焦躁不安·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迁都这么重大的一件事,他竟然被边缘化,而似乎他的大哥却参与了·这让杨烦闷不已,在重大军国决策上失分,很可能会影响他的东宫之位。

而现在让杨后悔的是,他今天不该去抓那个新妇,这件事杨元庆参与了,他会不会禀报父皇,或者把这件事捅给大哥·从而使大哥捏自己这个把柄,很多事情都在事后才会让杨感到后悔。

此时,杨唯一期望他的手下办事得力,把那新妇一家灭口,消灭证据,正想着,梁师都匆匆走进,行一礼道:“殿下弟兄们去长兴坊后才知道,那家人已经离开京城。”

“是被人藏起来,还是离开京城说清楚一点。”

“回禀殿下,是离开京城,有人看见他们一家出城,带着很多东西,卑职也认为,如果是被人藏起来,他们就不会带那么多东西,而他们家中值钱的东西基本都被搬空,说明他们是离开京城。”

梁师都的分析有理有据,让杨一颗悬起的心稍稍放下他见梁师都目光不停瞟向桌上的铁箭,便拾起箭递给他,“这就是杨元庆的箭,你看看吧!”

梁师都接过箭,只觉手中一沉,果然是一支铁箭他刚才就发现这支箭不像是竹箭,也不像是木矢,原来真的一支铁箭,让他心中暗暗吃惊,他还是第一次见人用铁箭,这需要多硬的弓才射得出?

“你说说看,凭这支箭,杨元庆用的是几石弓?”杨问他道。

梁师都脸一红道:“这个卑职确实判断不出,殿下不妨问问其他三名供奉。”

“来人,去把几名供奉给我请来。”

所谓供奉也就是杨的四名贴身侍卫,杨外出他们一般形影不离,也不会轻易出手,这四人都是地方豪强出身,主动投靠杨,想谋一个出身,梁师都是他们中武艺最低之人,但人很能干,所以经常抛头露面,而另外三人只负责保护杨,别的事情不会过问。

片刻,两人走了进来,前面一人,膀大腰圆,长一张方脸,目光凌厉,尤其他的一对招风耳,让人过目不忘,此人是涿县豪强,名叫卢明月,号称幽州百胜刀,刀法上很有造诣。

后面一人身材高得吓人,身高至少是六尺六,肩膀宽阔,头大如斗,他的相貌极为丑陋,面色靛蓝,双目暴出,貌似鬼怪,但他双臂尤其长,仿佛有千斤之力,此人是河东汾阴人,姓薛名举,年少时随父迁到兰州,家资巨万,为兰州一方豪强。

相貌虽丑,但薛举武艺骁武绝伦,尤其精于箭法,薛举一眼便看见了梁师都手上之箭,眼睛一亮,一把夺了过来,放在手中细细摩挲,眯起了眼睛,仿佛在感受铁箭上的力量。

“你看出了什么?”杨问到。

薛举淡淡一笑道:“此人应该是鱼俱罗之徒,我见过鱼俱罗的铁箭,和它一模一样,天下用铁箭者,只有鱼俱罗。”

“还有呢?”

“此箭可穿甲裂盾,铁箭入肩一尺,说明他只用三成之力,一般用铁箭者,至少是要两石以上强弓。”

“阴山飞将之弓我知道,是三石强弓。”旁边一直不吭声的卢明月缓缓说道。

“你对他了解多少?”杨回头问卢明月。

卢明月话不多,却能说到点子上,他笑了笑道:“此人十岁从军,初为火长,在突厥战场上夺西突厥王旗而立大功,逐渐累功到偏将,他虽是杨素之孙,却没有受到杨素半点优待,比杨府那些平庸子第强上百倍。”

“我是问他的武功,你不要说这些,这些我都知道。”

杨听卢明月语气中有赞美杨元庆的意思,他着实有点不高兴。

卢明月又不慌不忙道:“此人是张须陀之徒,后又拜鱼俱罗为师,学习骑射,武艺超然绝伦,号称边塞第一飞将,又称为阴山飞将。”

薛举听杨元庆竟然是南北双刀之徒,他身子不由一震,眼中流露出惊讶的目光,随即他的眼睛射出一道极为期盼的目光,对杨道:“殿下,此人我想会他一会。”

杨点点头,咬牙切齿道:“可以,我也是这个意思,此人辱我太甚,我一定要出这口恶气。”

他向外看了一眼,有些不悦道:“那个大胡子呢?怎么还不来?”

提到大胡子,薛举脸上居然露出了一丝恭敬之色,“他下午就出去了,可能是有什么事吧!”

“那就算了!”

杨又想起一事,便对他们三人道:“后天是我皇姑寿辰,我自然要去拜寿,由你们三人陪同我前往,你们有什么事,自己先安排好,后天我不希望你们有事请假。”

“是!”三人答应一声,便退下去了。

这时,杨才问在门口等候了半天的陈智伟,“你有什么好消息告诉我?”

陈智伟施礼道:“回禀殿下,这两天卑职和几名了解杨家底细的人接触了,知道了一些事情。”

“什么事?”

杨坐下,端起桌上茶碗喝了一口,笑道:“说说看,我很有兴趣。”

“殿下,杨素确实很重视这个杨元庆,当年为他不惜休了贺若弼之妹。”

“不是那样。”

杨摆了摆手,“杨素休贺若弼之妹不是因为杨元庆,那些都是借口,他真正的目的是和贺若弼划清界线,贺若弼是我大伯之人,这一点我很清楚,还有什么?”

“卑职发现了一件有趣地事,那就是杨家的矛盾。”

“什么矛盾,你直接说下去,不要停。”杨有些不高兴道。

“是!卑职听知情人说,杨素虽然独宠杨元庆,但在族中,杨素的兄弟和子侄对他独宠杨元庆却很不满,因为杨元庆是庶子,杨素独宠杨元庆破坏了嫡庶长幼的族规,侵犯了嫡子们的利益,让庶子们嫉妒,我听说,杨元庆在杨府中很孤立,至今没有人理睬他。”

杨点点头,不错,这个消息很好,让他找到了争取杨素支持的突破口,他满意地笑道:“你屡立功绩,我要好好赏赐你。”

陈智伟大喜,慌忙施礼道:“这是卑职应做之事,不敢居功。”

停一下,他又道:“卑职还有一件重要之事,新任齐王府仓曹参军事已经到了,在等待殿下接见。”

杨眉头一皱,“让柳长史见一见就行了,还要我见做什么?”

陈智伟上前拢嘴低声说了几句,杨眼睛蓦地一亮,不由大赞道:“你小子行啊!这次真给我立大功了,他在哪里?我现在就去见他。”

.........纟

第39章 李靖奇谋第140章 萧梁烈女第27章 奇货可居第83章 事态严重第42章 长安科举第38章 触犯利益第2章 老奸巨猾第3章 神秘使臣第17章 争夺铁矿第30章 蛇打三寸第11章 仇恨深化第38章 亲情如水第2章 圣旨东至第34章 发现敌踪第10章 迁都角力第23章 智取霍邑第44章 被迫抉择第23章 断绝利益第18章 紧急情报第91章 突厥庆功第10章 粮船不到第12章 收官之棋第5章 公主请客第13章 世充评榜第48章 集中民力第14章 貌忠实奸第15章 有失有得第19章 离别之酒第23章 隐形力量第4章 威逼利诱第20章 高颎事件第45章 血战平壤(下)第27章 李渊抉择第47章 独孤家将第31章 矛盾激化第4章 天下大变第40章 意外之礼第44章 尔虞我诈第19章 东巡长城第7章 义成公主第14章 武周示弱第19章 虎牢之危第3章 劝降建德第26章 奸商本色第40章 罗高离心第49章 平阳郡主第39章 发现机会第27章 垄断漕运第13章 世充评榜第87章 建成态度第26章 说服李靖第29章 出尔反尔第45章 布局西域第39章 水师新帅第9章 舌灿莲花第23章 杀机暗伏第70章 突破缺口第5章 突厥野心第67章 兵压汉中第13章 战争来临第33章 威震突厥(中)第16章 伴君如虎第102章 血战沙场第15章 化繁为简第21章 试探底线第33章 官场暗斗第9章 敌后战线第9章 生死之斗第14章 府门遭遇第30章 兄弟和解第10章 迁都角力第63章 摆酒请客第20章 月夜之战第28章 人心难测第53章 唇枪舌剑第15章 更深之秘第36章 千里改错第23章 隐形力量第14章 三个女人第3章 苏威密谋第54章 雨夜献城第50章 潼关内讧第29章 出尔反尔第45章 送君高招第52章 轩然大波第17章 被迫决战第82章 收到假钱第34章 突破之口第120章 绝妙好计第16章 欲盖弥彰第149章 争夺棋子第14章 太守师道第16章 夜探胡营第30章 尉迟抉择第19章 赎买条件第144章 一记警告第8章 怒极生誓第1章 江南隐忧第79章 退让一步第5章 略助风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