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抛出诱饵

一只从河口城飞来的苍鹰落进了大利城内,片刻,一名鹰奴手执一管红色的信筒疾速奔来,“总管,河口急报!”

这管信筒的刺眼红色让杨元庆感到了一种不祥的预兆,他接过信筒,从里面抖出一卷薄绢,来自河口城的消息使他的担忧变成了现实,永丰县被七万突厥大军攻破,一万守军先后战死近七千人,督军贺六甲在突围时阵亡,剩下的三千残军在副将崔破军的率领下撤到了河口城。

杨元庆深深叹息,他可以想象永丰城的战争之惨烈,一万隋军战死七千人,连主将也阵亡,贺六甲就是原来的杨七郎,他是铁影十八卫中第一个阵亡的弟兄。

但此时杨元庆已来不及哀伤,严峻的形势摆在他面前,河口城的裴仁基父子和一万八千守军能否守住最后一关,如果河口失守,那么通往灵武郡大门就会被打开,而灵武郡的六座城池都比较低矮,根本抵不住突厥军攻城利器的进攻。

杨元庆知道自己必须要做出决定了,他沉思了片刻,便果断下令道:“立刻送鹰信到九原城,命令苏烈放弃九原城,与李靖汇合,支援河口城。”

杨元庆又看了一眼正在修复城墙的千余隋军,他下达了第二个命令,“摧毁外城上的全部投石机,命令所有守军撤回中城,放弃外城!”

主帅的这个命令让将士们不解,外城的松垮的城墙可以修复,大部分投石器都完好无损,依然具有极大的杀伤力。为何要弃城?

一群将领纷纷奔上前。向杨元庆恳求,“总管,我们能守住外城,不能放弃啊!”

杨元庆望着一双双期盼而恳求的眼睛,他摇了摇头,“我知道大家能守住,但大家可能不知道,永丰城已经被攻破。为了把突厥军主力拖在大利城,我们必须要让出外城,用它做诱饵勾住突厥军主力,这是必要的战略退让,大家不要再请战了,听令撤退吧!”

众人默默退了下去,一队队隋军和民团搬运着各种物资,开始沿着吊桥向半圆形的中城撤退,床弩和石砲也同时撤离,数百名士兵在投石机上浇上火油。开始点火焚烧,外城头上燃起了熊熊烈火。

秦琼眉头紧锁着问杨元庆,“总管,这样撤退能勾住突厥人吗?”

杨元庆笑了笑道:“你不了解大利城在突厥人心中的地位。这座城池就是一座他们心中的耻辱之碑,我很清楚咄吉此人,他骨子里极为高傲,别的突厥将领或许想去烧杀抢掠,但对于他,夷平大利城并拿到我的人头。要比烧杀抢掠重要的多,他一定会留下来夺取大利城。”

秦琼沉思片刻又道:“他可以用兵法,离开大利城去佯攻河口城,逼总管放弃大利城,去援助河口,然后他再回攻大利城便轻而易举,卑职认为他很可能会采取这样的策略。”

“你说得没错。所以我才要放弃外城,将他的主力勾在大利城,我想,凭大利外城的诱惑力,他一旦吞下这个饵,就很难再吐出来。”

杨元庆笑着拍了拍秦琼的肩膀,快步向中城走去,秦琼还是觉得有些不妥,又追上杨元庆问道:“如果突厥军控制住外城,再分一部分军去助攻河口,这种危险,总管想到了吗?”

杨元庆停住脚步,回头望着他,眼中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这正是我希望发生的事情。”

.......

随着隋军放弃外城,突厥军在观察了一天后,在次日浓雾的掩护下占领了外城,始毕可汗并不急于进攻,而是令军队拆毁外城内的一切建筑,将外城夷为平地,又命令一半大军进驻外城,准备进攻中城,为了给杨元庆增加压力,尽快打通南下的道路,始毕可汗又令万夫长达曼率三万军前去支援进攻河口城的阿史那咄苾。

大利城的战役处于一种胶着状态,但整个丰州战局却在一个小小的村庄内被扭转了。

在大利城西南约一百五十里外,有一座叫做安原的城池,在五原郡的行政区划内,这里叫做安原县,下辖一万余户人家,城池不大,只能容纳两千余户居民,其余都是以村落形式分布在三条巨大的灌溉渠两边,这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有良田万顷,是五原县重要的产粮大县。

安原县四周除了广阔的良田外,便是一座座低缓起伏的丘陵,丘陵上分布着大片森林,小的有数百亩,大的数十顷,就像一颗颗美丽的绿松石镶嵌在河套平原这片辽阔而丰饶的土地上。

和其他县一样,安原县居民在一两个月前都陆续南撤去了灵武郡,安原县已是一座空城,一座座村庄也变得荒无人烟,到了夜里,这里变得死一般的沉寂。

但突厥大军的到来却打破了这种沉寂,始毕可汗命王叔阿史那昆吉率军三万摧毁丰州境内的城池、村庄以及农田,阿史那昆吉兵分十路,从东、中、西三路南下,横扫丰州各县,大军所过之处,城池坍塌、村庄焚毁、农田践踏,所有的农业文明都消失在草原军队的铁蹄之下。

但很快,异常情况发生了,在东路乌海县扫荡的两支突厥军先后被一支隋军骑兵歼灭,被斩杀六千余人,这个消息令阿史那昆吉恼怒万分,他发誓要将这支隋军全部杀死,以消他心头之恨。

安原县属于中路突厥军扫荡的范围,三支突厥军需要从北向南,再从南向北,连续进行五次扫荡,将六十里范围内全部村庄和城池都摧毁。

清晨,大雾笼罩着原野,乳白色雾气仿佛从天下飘落的幔纱,使天地间变得茫茫一片,远处的森林、村庄和河渠都幔纱遮盖了,只有走到百步内,才会发现一条灌溉渠,再走近,又会在灌溉渠边发现一片突厥人的大营,穹帐不多,只有百余顶,一群群战马被拴在营帐边,从战马的数量便可以推断出这支突厥军的数量,只有一千人,比正常的十支突厥军都要少得多。

几名隋军骑兵斥候出现在营地不远处,他们观察了片刻后,便向南方疾奔而去。

他们向南方约奔出二十里,直接奔进一片占地数顷森林内,森林内隐藏着一支隋军,约五千人,正是李靖率领的五千骑兵。

李靖接到杨元庆的任务是消灭丰州境内的小股突厥军,阿史那昆吉的十支扫荡军便是他们猎杀的对象,李靖已经连续猎杀了两支突厥军,共六千人,都是以偷袭方式完成,但他下手却极其狠辣,将所有突厥全部斩尽杀绝,绝不留下一人,连战俘也不要。

一名斥候骑马至一顶小帐前,翻身下马,一名士兵立刻进帐禀报,片刻出来对斥候道:“司马命你进去!”

大营内,李靖正站在一座沙盘前查看四周地形,这种沙盘是完全参造丰州的真实地形做成,河渠、城池、村庄、桥梁、丘陵、森林,一应俱全,可以很直观了解周围的情况,李靖打仗尤其注重天时和地利,擅于出奇兵取胜。

他将一面小红旗插上一片森林,这里就是他驻兵处,这时斥候队正走进了营帐,单膝跪下行礼,“卑职参见司马!”

李靖点点头笑问:“可有收获?”

“回禀司马,沿汉三渠一直向北二十里,我们发现了一座突厥军营,约百顶大帐,而战马只有千匹。”

李靖眉头一皱,只有千匹战马,突厥人会有一人双马,但绝不会有两人一马,而百顶大帐,也不可能只有五百人,从这一点便可推断出,突厥军有千人左右。

但为什么只有千人,而不是正常的三千人?他的目光又关注在沙盘上,汉三渠离这里约四里,他顺着渠一直向北走,走到二十里处,问斥候道:“是这里吗?”

斥候看了看,点头道:“是这里!”

李靖将一面小白旗插上,又向突厥驻军地四周看了看,这里离渠桥颇远,最近的桥也在二十里外,他的目光又落在驻地西面,这时他意外地发现,突厥驻地面五里外竟然分布着两片森林,一南一北,和突厥军驻地呈三角鼎立,两片森林中间是一条丘陵间的沟渠,叫徐家沟,宽两里,长七八里,分布一座村庄,一条小河从村庄中流过。

李靖看了看这两片森林,又看了看突厥军驻地,他不由倒吸口冷气,这里就是一处典型的三角杀,如果两片森林内有伏兵,他向东无法逃走,无论南北都会被突厥军截杀。

李靖立刻明白了,这一千突厥军其实是一个诱饵,两片森林内应该伏下重兵,自己一连歼灭两支突厥军已经对他们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他们不惜代价要除掉自己。

李靖沉思片刻,便指着两片森林对斥候道:“你速带弟兄去探查这两片森林,看看是否有伏兵,如果有,有多少?”

其实李靖已经可以猜得出,如果真有伏兵,那应该不会低于两万人,可问题是,他只有五千人,他如何才能全歼对方?

..........

第39章 妥协援兵第47章 独孤家将第31章 渊突之盟第40章 孤胆英雄第16章 内部决裂第30章 宫中毒蛇第43章 河口反击第31章 夜授密旨第29章 再提条件第33章 携子视察第32章 致命疏忽第59章 独孤之忧第12章 平乱夺权第11章 铁腕夺位第49章 敦煌风动第16章 红影惊现第151章 笼络军心第42章 暗流汹涌第25章 分忧之臣第54章 齐王之危第45章 援军到来第4章 启用暗线第31章 清河崔氏第27章 京城家信第3章 劝降建德第27章 金口已开第51章 范阳卢氏第27章 逼出水面第16章 月夜双杀第8章 被迫换帅第94章 紫河鬼谷第32章 被迫西撤第19章 虎牢之危第31章 矛盾激化第20章 夜入武房第55章 两万诱饵第13章 御房嘉奖第55章 借风夜袭第33章 大军压境第5章 上兵伐谋第18章 谏臣之死第41章 争锋相对第26章 另有深意第44章 拖延三天第24章 李渊之忧第39章 意外来客第141章 联姻条件第11章 宇文新计第15章 少女遇窘第31章 果断杀伐第16章 馆驿见贤第127章 手足难续第70章 北方消息第37章 疑兵之计第28章 驰援代州第8章 斩断后路第22章 收获不菲第34章 杨谅投降第12章 诰命风波第44章 当局者迷第1章 上洛隐枭第43章 郢州祭母第139章 战利之品第36章 连夜撤军第67章 当即立断第85章 最大让步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91章 突厥庆功第63章 北地迎归第53章 暗通消息第52章 最后一名隋军第8章 趁乱突围第44章 尔虞我诈第27章 义成公主第42章 暗流汹涌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11章 瀚海奇兵第30章 尉迟抉择第49章 干戈玉帛第13章 事态蔓延第52章 北平船所第104章 暴雪来临第34章 夜攻太原第40章 朝堂之议第20章 边疆奏折第14章 得罪小人第40章 孤胆英雄第16章 仁寿宫变(八)第29章 再提条件第46章 拖住主力第38章 八方酒肆第27章 回府风波第17章 君心难测第11章 秘密协议第4章 利益之诱第82章 隋唐大战(十二)第36章 漏网之鱼第51章 草原异变第19章 夜审出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