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太原王氏

如果把河东争夺战比喻成一盘棋,那么,夺取太原城无疑是这盘棋最关键的一步,一盘棋固然不会在两三步内就走完,但夺取太原就如同擒下一条大龙,大势已成,整个棋局就顺畅了。

杨元庆定下的策略是围城打援,在发动太原攻势之前,需要将太原的援兵一一清除,趁唐军兵力没有汇合之前,将他们分割歼灭,其中最重要便是李叔良的两万精兵,这支军队由杨元庆亲自操刀。

而河东郡的一万郡兵由苏定方的五千骑兵牵制,长平郡和上党郡的援军由裴行俨的五千骑兵牵制,龙泉郡和文城郡则由罗士信负责牵制。

而河内郡则落下宋金刚这枚暗子,他在离开马邑郡南下后,同样整编军队,裁掉了两万老弱军,整编为三万精兵,从太原郡一路南下,占据了河内郡的王屋县,这一带位于太行山南麓,同时也良田肥沃,人口众多,是河内郡的富裕之地.

宋金刚这步暗棋在河内郡落子后,不仅成为李渊支援河东的后背之敌,同时也能挡住瓦岗军进军河东的北上之路,是杨元庆在整个河东棋盘布局中一颗举足轻重的棋子。

在正平县全歼李叔良的两万军队后,杨元庆急命罗士信率军从文城郡赶来协助徐世勣整顿降卒,又留了三千军徐世勣,杨元庆则率其余军队北上太原,发动太原攻势,此时是七月中,他必须赶在李渊的第二波援军到来之前,拿下太原城。

.......

七月中旬,河东已经过了最热之时,夏季眼看要被秋天排挤掉了,可夏季逗留着不肯走,空气依然在灼人的阳光下颤抖和闪光,天空蔚蓝耀眼,带着那种即将变成火红的橙黄。

黄昏时分,一辆马车缓缓驶进了太原城。周围跟着四五个骑马随从,车帘拉开一条缝,露出一张略显苍白的脸庞,此人正是从闻喜县赶来的裴世清。

城门前人来人往,格外热闹,太原城几个月来一直处于战争的威胁之中,难得有这么自由出城的时刻。

“老爷!”

一名随从在车窗前小声道:“我刚才去问了,守城兵说是因为杨元庆的军队前几天北撤楼烦郡。太原没有了威胁。所以才这样放人自由进出。”

裴世清点点头,他隐隐猜到这是杨元庆为给自己创造进太原城的条件,才特地北撤。裴世清心中有些不安,不知道这次太原之行能否成功。

“站住!”

一声严厉的喝令打断了裴世清的思路,马车停了下来。只见十几名士兵走上前,为首军官上下打量他们一眼,道:“齐公有令,三十岁以下男子,三人同行入城皆要严格盘查,以防奸细,你们从哪里来?”

一名随从上前施礼道:“我们是从绛郡闻喜县来。”

听说是从绛郡来人。校尉大吃一惊,连忙喊道:“把他们围住!”

杨元庆在绛郡大败李叔良军的消息不知通过什么渠道传来,早已传遍了太原城。满城军民人人皆知,连李叔良被杨元庆一箭射杀也成为太原城津津乐道的话题。

正是这个原因,士兵们听说是从绛县来,立刻扯上了杨元庆,变得草木皆兵,数十名士兵将马车团团围住,如临大敌。这时,一名都尉将军也闻讯出来,他上前道:“既然是从绛郡过来,那就更要严格盘查,马车里的人下车。不要自找麻烦。”

都尉将军的语气也十分严厉,他手握刀柄。目光斜视几名随从,若他们胆敢反抗,他就立刻动手杀人。

裴世清取出闻喜县令赵守安发给他文牒,命随从递上去,“这是官府文牒,应该可以吧!”

都尉接过牒文看了看,他也看不懂上面写的什么东西,但红艳艳的官印他却认得,心中的紧张便去了几分,把牒文还给裴世清,眯眼道:“可是可以,只是县衙太低了一点,若是郡衙那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如果说刚才确实是如临大敌,那现在就多少有点刁难的意思了,裴世清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脸上微微露出愠色,行贿收买岂是裴家之所为。

“开皇律中写得清清楚楚,通关外出牒文皆由县衙出具,几时才轮到郡衙?”

裴世清的义正言辞令都尉不敢小视他,可若让对方就这么进城,面子上又有点放不下,都尉眼珠一转,冷冷道:“以前是县衙牒文不假,但现在是战时,你们人数又超过了齐公规定的上限,严格搜查是我们的职责所在,除非你们在太原城有名望之士担保,否则请下车,若被我搜到一件兵器,我就拿你们进大牢。”

就在这时,旁边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我来担保如何?”

众人一回头,只见来了一行骑马之人,后面跟着都是衙役,为首官员年约四十七八岁,皮肤白皙,目光清亮,留有三缕长须,他身着儒袍,头戴乌笼纱帽,显得颇为文质儒雅。

裴世清见到此人,立刻笑了起来,“原来是文晋兄,真是巧啊!”

此人姓王名绪,官任太原郡长史,他同时也是太原名门王氏家主,他的妹妹也就是杨元庆的丈母娘。

都尉连忙上前施礼,“卑职参见王长史!”

他心中暗叫一声侥幸,原来马车中和王绪认识,他险些闯祸了。

王绪原本是太常寺少卿,因母亲过世,去职在家守孝,被李渊礼聘为太原郡长史,而太守便是齐国公李元吉,王绪实际上掌握政务大权,不过王绪的威望并不在于他的官职,而是他的另一个身份,太原王氏的家主,太原王氏是太原最显赫的家族,天下五姓七望之一,不是一个小小的都尉惹得起。

不过这个都尉若知道马车里坐的便是闻喜裴氏的副家主,他也同样会出一身冷汗。

王绪见裴世清向他使个眼色,心中会意,便笑道:“这是我的朋友,我来担保他,可以进城吧!”

都尉偷偷擦一把额头上的冷汗,连声道:“没问题!没问题!先请进城。”

裴世清的马车进了太原城,王绪索性也坐上马车,他意味深长地笑道:“你怎么会想到来太原?”

裴家和王家是世代联姻,比如王绪的妻子便是裴蕴的长女,而他的妹妹王氏嫁给裴文意,两个家族是几百年的世交,不过太原王氏在隋朝比较弱势,尤其杨广即位后,因为太原王氏曾支持汉王杨谅,由此被杨广冷遇,入仕族人不多,河东出现了裴强王弱的局面,尽管如此,两个家族依然是关系紧密,这次裴世清答应帮助杨元庆,其实就是指利用太原王氏的力量。

裴世清微微一笑,“你是明知故问吧!”

两人对视一眼,皆呵呵笑了起来,王绪又道:“这两天我很奇怪,明明丰州已经占领了晋阳宫,怎么又突然退兵北撤,我正百思不得其解,今天你的到来让我明白,原来丰州军是给你创造一个入城的机会,看来杨元庆对你的期望很高。”

裴世清不以为然地看了他一眼,“你在给我出难题吗?我来太原其实就是找你,你能给我什么希望?”

王绪沉默了片刻,问裴世清,“最近太原城传得沸沸扬扬,说丰州在正平县全歼李叔良的两万精锐,连李叔良也阵亡了,但我们官方却没有得到正式消息,这究竟是真是假?”

裴世清点点头,“千真万确,杨元庆亲率一万骑兵全歼了李叔良的军队,李叔良也被杨元庆射杀,我很清楚。”

王绪动容,连忙确认道:“那他们的下一步就是攻打太原了吧!”

裴世清脸上露出一丝不满的神情,他对王绪接受李渊的任命不满,去年裴、崔、王、卢四家开会时,大家都达成了共识,支持杨元庆,结果王绪意志不坚,竟然接受了李渊的官职。

他冷冷道:“攻打太原是明摆着的事,不用我再解释。”

王绪感觉到了裴世清语气中的一丝不满,他脸一红,叹息了一声,“此事说来话长,回府再说吧!”

........

王氏府宅是太原城最大的一座府邸,占地九十亩,其中三十亩辟为为王学,由王绪族弟、著名教育大家王通主持,拥有上千生徒,而王氏府邸则占地六十亩,几百名王家子弟生活府中。

马车在王府前缓缓停下,王绪将裴世清请进书房,两人坐了下来,有侍女给他上了茶,王绪端起茶杯,这才叹了口气道:“李渊授我官职时,当时我并没有接受,直到后来李元吉派兵包围了王家,我才被迫答应,实在是迫不得已。”

裴世清心中很清楚,其实根本原因是王家不看好杨元庆,认为李渊能成大事,所以才背弃当初四家的约定,不过他也无话可说,裴家不也一样接受裴寂的拜访吗?

裴世清也不提这件事,便直接问他,“那你就明白告诉我,这次杨元庆攻打太原,王家是否出力?”

杨元庆剿灭刘武周,全歼李叔良,即将攻打太原,这让王绪又看到了一线希望,他苦笑一声道:“我是敏秋的舅父,你说我能不出力吗?只是我手中无兵无卒,不可能直接帮他夺城,只能在形势发展到一定时候,我会寻找时机助他一臂之力。”

.........

第13章 万春茶庄第35章 铁血柔情(上)第14章 仁寿宫变(六)第75章 谋主之策第11章 仁寿宫变(三)第24章 闻喜裴氏第8章 元庆抉择第13章 李密特使第40章 意外之礼第25章 一剑穿心第18章 情报之思第2章 水火杨家第11章 花开花落第15章 杨府争权(上)第88章 隋唐大战(十八)第5章 动之以情第76章 魏郑和谈第1章 初入杨府第43章 孰敌孰友第13章 逃兵危机第29章 侧翼布局第50章 心结难解第9章 攻心为上第13章 收复齐郡第34章 发现敌踪第2章 圣旨东至第14章 三面受敌第30章 兄弟和解第6章 养虎生患第12章 兵部调令第17章 君心难测第24章 血战大利(中)第35章 争夺人口第31章 果断杀伐第19章 严厉警告第28章 连环布套第35章 狡雄世充第24章 汾阳宫监第47章 线娘进京第24章 真假使者第29章 丰都事件第26章 严厉警告第5章 动之以情第23章 火油风波第40章 南方来人第10章 一路追杀第14章 府门遭遇第19章 离别之酒第66章 寻找时机第24章 临战增帅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17章 西征情报第16章 仁寿宫变(八)第13章 胜利逃亡第57章 共饮合卺第9章 夜袭敌哨(下)第46章 激战码头第7章 不徇私情第94章 紫河鬼谷第9章 敌后战线第27章 各有心思第13章 城中暗流第51章 草原异变第40章 祸水东引第44章 拖延三天第22章 战略撤退第43章 西秦内讧第11章 月圆之夜第100章 血战前夜第33章 智取宜昌第9章 恒山之乱第10章 捉凶逼宫第25章 初查齐郡第33章 大军压境第20章 月夜之战第92章 隋唐大战(二十二)第35章 越境事件第23章 世充求救第10章 米酒事件第38章 关键小贼第55章 谈婚论嫁第22章 心理毒箭第30章 关中应对第45章 四面皆敌第31章 蝇头小利第22章 帝王心术(下)第21章 居安思危第63章 摆酒请客第66章 碎叶求救第2章 先攻内部第7章 战略对抗第17章 发现契苾第8章 夜袭敌哨第14章 战争索赔第38章 东路使者第13章 扬帆出海第4章 水势渐深(下)第5章 动之以情第15章 校场竞箭第27章 晋阳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