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关中应对

两万精兵被杨元庆全歼、主帅李叔良战死的消息在五天后终于传到了长安,令朝野震动,河东危机使文武百官人心惶惶。

武德殿外,刘文静背着手来回踱步,心中的焦虑使他不时低声长叹,早在李渊派李叔良为主帅出战,刘文静便意识到会有今天的后果,可惜李渊不听他的劝告,不仅丧失了两万精锐,还导致河东局势恶化,现在李渊后悔又有何用?

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走出来,“丞相请先生进去!”

刘文静并不是主动来找李渊,而是李渊派人把他请来,刘文静整理一下衣帽,快步向内殿走去。

房间里,李渊裹着头巾,躺在病榻上,御医乔善堂正给他把脉辨色,旁边李建成忧心忡忡,眉头皱成一团,担忧地望着御医。

乔善堂放下李渊的手笑道:“李丞相身体很好,并无大碍,只是一时痛极攻心,才引起心中绞痛,只要放宽心思,好好休息两日,一切都会正常起来。”

“多谢乔御医。”

李渊随即吩咐建成,“送乔御医出去,再封一饼银子。”

“不敢当!”

乔御医连忙推迟,“这是在下分内之事,万万不敢受赏。”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御医就收下吧!”

乔御医千恩万谢退下去了,这时,一名侍卫上前禀报:“丞相,刘先生来了。”

“让他进来。”

李渊挣扎着要坐起身,旁边两名侍妾连忙将他扶起,又替他将头巾裹好,刘文静走了进来,躬身施礼道:“卑职参见丞相。”

“先生请坐!”

李渊又吩咐侍妾,“去倒两杯茶来。”

刘文静坐下,他见李渊面有病容,便小心翼翼问:“刚才遇到世子和乔御医,说丞相病倒了,可要紧吗?”

李渊脸上露出羞愧之色,叹息道:“这是心病,叔良战死,两万精锐被歼,我的心能不痛,愧不该当初拒绝先生的建议,千悔万悔已无可挽回,望先生再助我一臂。”

李渊虽然已不太信任刘文静,但现在生死存亡之际,他心急如焚,也顾不上其他了,只盼望刘文静给他出了一个良策,走出眼前的困局。

刘文静已看了河东之战的详细报告,他思考了一路,心中已经有了一点想法,略略整理一下思路道:“卑职认为,首先应该分析败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这次失败,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兵强将弱,主将轻敌而失误。”

李渊沉吟不语,李叔良已经阵亡,尽管他心里明白是李叔良的能力不足,但他不想把过错都推到李叔良身上,因为用人不当,那最后就是他李渊的责任,连刘弘基也说李叔良非常谨慎,几次看透了杨元庆的策略,防御稳固,最后是败在杨元庆的重甲步兵上。

“叔良能力稍弱不假,但先生应该看到杨元庆的重甲步兵和强大的骑兵,都是我们现在难以应对,这个问题不能回避。”

“杨元庆有奇兵卑职明白,但就算再有奇兵也不至于这样一败涂地,李叔良手中可是两万精兵,最后却像乌合之众一般溃败,丞相不觉得奇怪吗?”

李渊默然,刘文静又道:“李叔良之败,就败在他过于谨慎上,他把希望寄托在营盘防御,这样就很被动,一旦杨元庆突破他的营盘,他的两万军队被困在狭小的营地里,而无法列阵对战,而且又是在夜间,这样就形成了单兵作战的局面,骑兵的极大优势便可以充分发挥出来,步兵的优势阵型却无法施展,骑兵以一战二,又有重甲步兵配合,杨元庆必胜无疑,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溃逃,或许还能保留住一万多军队,但营盘四周的枪阵又将军队困死,无从逃生,主将阵亡,自然就全线崩溃了。”

李渊长叹一声,“我明白先生的意思了,如果叔良放开胆量,能在白天列阵和杨元庆对战,充分发挥步兵阵型优势,以二对一,即使最后败了,也不至于全军覆没,我只考虑叔良善于守城,不善于对战,这是我的责任,和叔良无关。”

刘文静咬了一下嘴唇,“其实裴寂也有重大责任,丞相没有发现吗?”

李渊愕然,“为何?”

“杨元庆的军队是先去了闻喜县,然后才从闻喜着急杀回,他必然是从闻喜县得到了情报,而裴寂也在闻喜县,杨元庆的到来他焉能不知?如果他能及时派人通报李叔良,只要李叔良能提前半个时辰知道杨元庆杀来,那他就有时间躲进正平县,最后的惨败就不会发生,但裴寂没有及时通报,独孤怀恩的报告说,裴寂派来的人足足晚了近两个时辰,为什么杨元庆能及时捕捉战机,抓住机会一战成功,而裴寂身为行军司马,却后知后觉,他不该承担责任吗?”

李渊沉默了半响,缓缓道:“或许裴长史是因为被困在裴府,或许他还有别的苦衷,当时的详情我们也不知,但他能派人去通报,就说明他也已尽职了,我认为正平之败和他无关,先生,现在不是讨论责任的时候,应该考虑如何应对眼前的困局。”

李渊的语气中也隐隐透出一丝不满,刘文静执着于追究责任,令李渊心中不悦,事后诸葛亮谁不会?他召刘文静来,不是要他来追究责任。

其实这就是刘文静书生意气的一面,他极有谋略,是李渊的军师,但他在官场上却远不如裴寂精明油滑,他并不懂得,领导的所谓自责不过是摆摆姿态,而作为下属,任何时候都不能让领导来承担责任。

刘文静只想到就事论事,从分析失败入手,找出应对之策,他却不知道李渊在这件事上的尴尬,忘记了李叔良和李渊的关系,没有意识到李渊其实不想承担责任,李渊已经提醒他了,这件事和主将无关,是杨元庆的骑兵和重甲步兵厉害,刘文静却认为不是,这便使李渊的脸色越来越阴沉。

李建成已经回来了,他旁边看出了一丝不妙,重重咳嗽一声,提醒刘文静道:“我提议由世民担任主将,再率军三万去援助河东,先生以为如何?”

刘文静还是没有意识到他刚才犯下的错误,不过他的注意力已被李建成转移了,他想了想道:“秦公去河东当然最合适,但薛举那边怎么应对?还有世民只带三万军,兵力上可能不足。”

李渊见他不再追究兵败责任,脸色稍稍和缓了一点,便笑道:“薛举军队在十天前被世民击败,已败退到枹罕郡,一时缓不过气来,现在由窦抗和李轨的军队继续压制住薛举,世民可以从西线腾出身来,至于兵力不足问题,先生也不用担心,世民的三万军只是先锋,我又命屈突通率两万军为后军,一共有五万军马,应该可以应对河东之危。”

刘文静又沉思片刻道:“其实可以让屈突通北上取关内,现在杨元庆兵力集中在河东,关内必然空虚,可趁此机会夺取,同时也可以向杨元庆施压,丞相以为如何?”

李渊点了点头,刘文静这个建议很好,他又沉思了片刻,对李建成道:“我还是打算让屈突通为世民的副将,关内空虚,由你率三万军去夺取,我让你二叔协助你,至于兵力方面,我打算命柴绍整顿朱桀和薛举的降卒守关中,这样关中的精兵就可以用在刀刃上。”

李建成看见了一眼刘文静,笑道:“能不能让军师随我同去?”

李渊犹豫了一下,最终答应了,便笑呵呵对刘文静道:“那就辛苦先生了。”

刘文静躬身行一礼,“文静愿全力辅佐世子。”

.......

刘文静退了下去,李渊取出了刘文静写的那封信,递给李建成,“你先看看这封信吧!”

李建成看了看这封信,他忽然明白父亲为什么有点不信任刘文静了,刘文静在信中表达了对丰州的好感。

他沉思一下说:“父亲,刘文静此人有点书生意气,心中坦直,并不一定是他背叛了父亲,从他建议取关内,便可看出他并没有站在杨元庆一边,孩儿觉得是父亲多虑了。”

李渊阴沉着脸道:“就算是我多虑,我也不喜欢此人,你可以用他,但我是不会再用他,而且我还要再提醒你,他的话只可听三分,不可全信。”

“孩儿明白了,请父亲放心。”

李渊看了一眼李建成,又缓缓道:“相对于关内,其实我更想夺取的是河西养马之地,我听说河西大旱,便派兵部侍郎安兴贵出使河西,提出用五万石米换五万匹战马,没想到李轨竟然答应了,从这件事便可看出李轨缺乏战略眼光,为了能尽快拿下河西,这次你出兵关内,有些事我必须要交代你。”

“请父亲交代,孩儿会用心记住。”

李渊点点头,又继续道:“在关陇我们已经有薛举这个大敌,随后又将是李轨,所以我们不能再和杨元庆树敌,这次取关内,关北六郡中可以取延安郡,其他五郡都暂时不能碰。”

李建成不解问:“父亲,为什么惟独可以碰延安郡?”

“因为关北六郡中只有延安郡不和丰州接壤,没有威胁到杨元庆的根本利益,而且我也想试探一下杨元庆的底线在哪里?”

.......

第84章 隋唐大战(十四)第7章 金刚引狼第20章 货币之源第6章 北地天鹅第17章 大举东进第52章 北平船所第1章 重返京城第90章 大战悄至第37章 致命一箭第41章 不惹小人第11章 瀚海奇兵第39章 父子摊牌第27章 李思杨虑第19章 严厉警告第31章 船中飞箭第29章 引蛇出洞第19章 夜攻河内第41章 屈突中计第38章 两个时辰第39章 泄露天机第24章 添把小乱第32章 启民提议第22章 一生一死第30章 蛇蝎毒心第1章 灞桥秋色第9章 玄感之忧第57章 杨家有女第12章 大事化小?第95章 隐患爆发第10章 米酒事件第10章 君廓献计第26章 商业繁荣第94章 新朝开启第24章 会宁战起第17章 两强对阵第28章 驰援代州第39章 齐府隐忧第3章 水势渐深(上)第41章 兄弟争功第9章 临危下船第17章 京城游侠第19章 虎牢之危第3章 盗马风波第41章 高丽水师第92章 李靖初战第34章 寻找突破第5章 两个使者第42章 是功是过第78章 战略撤退第15章 杨家喜忧第39章 意外来客第19章 势力扩张第53章 四子巧郎第54章 把水搅浑第19章 夜审出尘第34章 两面三刀第28章 时机成熟第48章 攻破大营第29章 太原王氏第39章 西路使者第44章 西秦使者第51章 致命一击第56章 渔翁李密第5章 重返大利第44章 江陵萧氏第41章 想走不易第149章 争夺棋子第33章 智取宜昌第60章 赵郡太守第79章 南郡两事第45章 烈火焚城第24章 安抚江南第42章 长安科举第44章 中秋异月第38章 抛出诱饵第78章 隋唐大战(八)第130章 三思后行第54章 西域战略第21章 生俘雄信第61章 动之以情第26章 一条记录第44章 被迫抉择第41章 卢氏桥梁第87章 隋唐大战(十七)第144章 一记警告第27章 接风酒宴第16章 夜探胡营第79章 南郡两事第35章 佳人同舟第2章 先攻内部第15章 化繁为简第25章 意外收获第7章 杨府贵客第12章 大事化小?第45章 唐相之危第1章 中元新夜第39章 泄露天机第37章 南市酒楼第29章 引蛇出洞第24章 临战增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