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太子杀招

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战争,一万精锐骑兵对阵近五千步兵,狭窄的山道上摆不开阵型,步兵无法形成对付骑兵的枪阵。

加之唐军遭遇偷袭,军心已大乱,冲杀几次后,军队便迅速崩溃了,成了一边倒的屠杀,四周逃跑之路都被堵死,除了投降之外别无他途。

走投无路的唐军纷纷举手投降,地上跪满了求饶的唐军士兵,柴绍的包围战也迅速结束,亲卫或死或降,柴绍大腿中了一枪,翻身落马。

此时,柴绍坐在地上,脸色阴沉如水,一名隋军女护兵正迅速给他腿上伤口包扎止血,周围站着数十名手执横刀的隋军士兵。

一名郎将飞奔而至,拱手向裴行俨禀报:“启禀将军,唐军已悉数投降,共四千余人,我军死伤不足百人,其中战死者二十二人。”

裴行俨点点头,“收拾阵亡弟兄尸首,带上战俘,立刻返回凉川县。”

抓住了柴绍这条大鱼,隋军开始向西撤军了,他们押送着四千余战俘,浩浩荡荡向西行军,柴绍被关在一辆马车内,数百骑兵左右看押着马车,混杂在队伍之中。

柴绍无力地靠在车壁上,呆呆地望着两边丘陵,他心中充满了一种难言的苦涩,他被隋军抓住,这就意味着他争取关内道之事没有了希望。

。。。。。。。。。

一个时辰后,一队三千余人的骑兵从东面风驰电掣而至,赶到了隋军伏击之地,隋军撤军匆忙,很多战死者的尸体来不及掩埋,地上随处可见损坏的兵器和大片触目惊心的血迹。

李秀宁翻身下马,茫然无措地打量着四周的惨象,隋军早已撤离,她来晚了一步,李秀宁毕竟是女人。虽然她派人给丈夫送信不要来支援她,但她还是不放心,又派出几名骑兵报信,不料骑兵在半路上遇到了逃出战场的败兵,李秀宁这才知道丈夫遭遇了伏击。

这时,几名唐军从树林里找到一名败兵校尉,这名校尉侥幸逃上山,见隋军走远。他才悄悄下山。士兵们将此人带到李秀宁面前,“公主殿下,此人知道一点情况。”

李秀宁快步走到他面前。见他似乎有点眼熟,好像是当初跟随自己的一名老兵,女人的最大特点是她能记住很多过去的事情。尤其是人名和细节方面,一般女人的记忆力要远远超过男人。

“你是。。。。张顺儿?”李秀宁终于想起了他的名字。

校尉跪在她面前哭了起来,“小人正是,公主殿下。”

李秀宁急问他道:“唐军是怎么败的?你们没有收到我的信吗?”

“驸马正是收到了公主的求救之信,才赶来救援啊!还有公主的手镯为凭。”

李秀宁呆住了,她只觉得一阵阵天旋地转,不用说她也明白了,一定是她派出的信使被隋军抓住,她的手镯反而被利用。半晌,她才强迫自己回过神,又问道:“那驸马呢?他有没有逃脱?”

校尉悲伤地摇摇头,“驸马被隋军包围,他最后被俘虏了,公主,五千多弟兄。大部分都成了战俘,我们根本不是对手。”

校尉被带下去了,李秀宁走了几步,走到丈夫被俘的地方,黄昏的山风将树林吹拂得哗哗作响。望着空空荡荡的驰道,泪水从李秀宁的眼中涌出。她慢慢坐在在地上,头埋在膝盖里,无声地饮泣起来,三千士兵默默地望着公主,没有人敢上前劝她。

哭泣片刻,李秀宁站起身,她抹去眼泪,翻身上马,催马到尉迟恭面前道:“尉迟将军,你率军去陇西找秦王殿下,我要立即回长安向父皇禀报。”

尉迟恭沉声道:“公主殿下,隋军带着战俘行军不快,我们能追上,而且云天堡还有数千唐军,或许还能一战。”

李秀宁摇了摇头,“多谢尉迟将军仗义,但驸马在隋军手中,我们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还是想办法让父皇营救。”

尉迟恭见她不肯和隋军一战,只得放下这个念头,向李秀宁拱手道:“卑职这就去陇西郡,望公主殿下保重!”

“尉迟将军一路当心!”

李秀宁也像男人似的拱手施礼,她调转马头,对自己亲兵大喊:“跟我回长安!”

她猛抽一鞭战马,战马疾奔,李秀宁带着五百家兵向长安疾奔而去。

。。。。。。。

柴绍军遭遇伏击而被隋军俘虏的消息很快便传到朝廷,尽管朝廷上下已对唐军之败习以为常,但柴绍被俘依然震惊朝野。

这是隋唐交战以来被隋军俘获的最高级别官员,柴绍被俘所带来的恶劣影响远远超过独孤怀恩和屈突通。

柴绍的被俘使李渊特遭受沉重打击,柴绍和李建成一样,很早以前便是李渊的左膀右臂,在太原起兵时,李渊甚至把柴绍定位为仅次于建成和世民的第三统兵大将。

现在柴绍的被俘使李渊对未来几乎有点失去了信心,一个下午,李渊便将自己关在御书房里,谁也不见,御书房门口站满了焦急的大臣,他们议论纷纷,不知道该怎么劝说圣上。

这时,有侍卫大声喊道:“太子殿下驾到!”

大臣们纷纷向两边闪开,李建成步履匆匆地走了过来,他也知道了柴绍被俘之事。

虽然这件事影响很大,但对唐朝的利益伤害,还比不上屈突通之死,更比不上李叔良阵亡,所以只要把这件事看淡一点,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李建成走到书房门前,众人纷纷围住他,七嘴八舌道:“殿下,要劝陛下想开了一点,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要伤了龙体。”

李建成拱拱手对众人道:“多谢大家关心,我会劝好父皇,请大家各回朝房,稳定住朝廷情绪,明天早朝正常举行。”

众人又说了几句,便各自散去了,李建成快步走到御书房门前,高声道:“父皇,建成求见!”

过了片刻,房间里传来李渊疲惫的声音,“进来吧!”

李建成推门进了御书房,房间里没有宦官,只见父皇李渊负手站在窗前,仰头望着天空的白云蓝天发呆,李建成连忙上前施礼,“儿臣参见父皇!”

李渊半晌问道:“他们走了吗?”

“回禀父皇,他们都被儿臣劝回朝房了。”

李渊长长叹了口气,“屡战屡败,奈之如何?”

“父皇,昔日刘邦十败于项羽,终于在垓下一战成功,建立四百年汉朝,这次柴绍被俘,其实不过是小败,未伤及唐军主力,父皇何必这么悲观?”

李建成柔声劝说着父亲,他明白父亲的心情,屡战屡败,他已经失去信心了,现在必须要让父亲重新建立信心。

李建成说的这些李渊都知道,可问题是他不是刘邦,杨元庆也不是有勇无谋项羽,唐军的战斗力要弱于隋军,这是不争的事情。

更重要是,杨元庆手下能征善战的大将极多,李靖、徐世绩、罗士信、秦琼、裴行俨、苏定方等等,可是他手下却没有这样的大将,全靠次子世民东征西战。

再加上隋朝文臣也很有能力,治国有方,现在隋朝只是因为河北和中原的拖累而暂时国力不济。

可一旦河北和中原开始走向复苏,隋朝就会变得强大,那时唐朝还能抵挡得住隋朝统一天下的脚步吗?

“建成,朕的危机感很强,也很愿意励精图治,可是朕真的不知道怎样才能保住大唐社稷,朕连做梦也梦到了隋军杀入长安。”李渊捂住脸,他心中沮丧之极,几乎要老泪纵横。

李建成紧咬嘴唇道:“父皇,我们不是没有机会,只是因为杨元庆不给我们励精图治的时间,时不时来骚扰我们,儿臣有一个方案,或许能为我们挽回颓势。”

李渊心中升起一线希望,连忙道:“皇儿尽管说,是什么方案?”

“父皇,第一步我们需要认输,答应杨元庆的一切条件,把战俘和大臣要回来,尽管结束谈判,结束中原之战的噩梦。”

“可是,杨元庆是要五十万石粮食,几乎是我们府库的一半。”李渊还是有些不甘心。

“父皇,就给他,若不答应他,他还会生出事端,我们要学习勾践,卑躬屈膝,卧薪尝胆,然后励精图治,强军富国。”

尽管李渊心中不甘,但他也明白建成说得有道理,现在就是唐朝夹起尾巴做人之时,他不得不接受现实。

李渊只得一咬牙答应了,“好吧!朕给他,他要什么朕都给他,甚至要朕的公主,也给他!”

李建成又道:“父皇,卑躬屈膝只是态度,但杨元庆并不是夫差,他也一样会励精图治,所以我们必须要寻找强大的盟友,帮助我们对付隋军,抑制隋朝的发展。”

李渊迟疑一下,“你是说....李密?”

“不!”

李建成摇了摇头,“儿臣说得是突厥。”

“突厥!”

李渊一下子愣住了,突厥对他来说,仿佛已是很遥远之事,令他一时有些迷惘了。

但李建成却异常清醒,他早有北联突厥想法,只是他也知道道义上有点不妥,父皇未必会答应,他一直在等待机会,今天便是劝说父皇最好的机会。

。。。。。。。

【二月第一天,】

第31章 以刀代令第23章 杀机暗伏第19章 势力扩张第11章 风险悄至第32章 谁有骨气第36章 霹雳行动第10章 师傅是谁?第56章 渔翁李密第8章 分配不公第18章 血腥镇压第28章 人心难测第25章 不速之客第23章 男扮女装第37章 凌晨偷袭第25章 海底之针第47章 关陇暗箭第9章 一名小兵第57章 共饮合卺第34章 微服私访第4章 苛刻条件第1章 齐郡大战第29章 危机渐至第53章 穷途末路第50章 潼关内讧第36章 朝会危机第3章 两猛相斗第46章 棋输一着第66章 寻找时机第48章 围城打援第8章 元庆抉择第31章 新的靠山第35章 弓如霹雳第13章 仁寿宫变(五)第5章 敦煌布棋第34章 发现敌踪第43章 河口反击第36章 各有选择第17章 参军之谜第44章 西秦使者第25章 十猛之计第36章 太原之变第10章 将帅交心第2章 谁是凶手第42章 不臣之心第32章 文道武途第10章 除夕意外第10章 李密抉择第87章 建成态度第40章 南方来人第56章 士信之择第46章 渐束袋口第27章 夺取河阳第53章 七星宝刀第35章 弓如霹雳第43章 战船立威第31章 被迫受命第16章 资源危机第26章 迎头痛击(上)第43章 催风助火第55章 两座崔府第3章 意外相遇第37章 致命一箭第58章 新婚回门第8章 突发事件第30章 蛇打三寸第30章 关中应对第21章 背后较量(中)第55章 江陵变天第2章 先攻内部第79章 退让一步第38章 杨广之怒第15章 校场竞箭第32章 雪夜离京第9章 一名小兵第44章 被迫抉择第138章 井陉歼敌第67章 慷人之慨第11章 仇恨深化第4章 入伍斥候第37章 秦王求援第42章 捉虎不易第83章 事态严重第38章 八方酒肆第50章 潼关内讧第18章 人赃俱获第30章 蛇蝎毒心第11章 夜袭仓城第28章 俏语解忧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18章 血腥镇压第116章 洛阳沦陷第10章 反间之计第52章 轩然大波第51章 玄霸之锤第18章 反间之计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17章 勇闯县狱第56章 迟到梁使第14章 新的兵器第35章 狡雄世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