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第 123 章

地里的情况不用他担心, 门前的访客有文十一扛着,张静总算摸到了一点休息,可以陪陪老娘陪陪先生了。

张静在庄子后头折腾种地的事儿钱夫子和张妈妈都有所耳闻, 不过态度还不太一样。

张妈妈一个妇道人家, 又已经很多年没下过地了, 对于儿子在折腾的事情半懂不懂, 干脆就随他去。钱夫子也没弄明白张静到底在搞什么, 还以为他到了农庄,有了锻炼自己的自觉,十分高兴的嘱咐他: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做人就当如此!汝既有心,便认真去做, 凡事身先士卒, 万不可拈轻怕重。”

张静也没办法跟他先生解释, 只能恭恭敬敬答应。结果钱夫子体恤他以前没做过田间劳动,估计身体一上来会比较吃力, 干脆让他专心田里农活:

“有老夫在,文祈他二人学习之事不用担心。汝专心农事,必有所得。只你母亲处务必说明,免她担忧。”

钱夫子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张静自然没别的可说, 全部应承下来, 就差当夜就卷铺盖搬去和那五个农夫一起住。

隔天大刘再次联系他跟他确定种子的投放地点的时候他把这事儿跟他刘大哥一说, 把大刘乐得不行:“哎呦喂弟你这就算是被你家老师给发配来劳动改造了么!”

“劳动改造”的概念大刘以前跟张静解释过, 于是他顿时炸了:“非也!此乃‘体验生活’!读书是为天下人, 天下人里当官的有几何?大多数不过都为农为商,不知他们如何生活又怎知世道艰难!”

大刘看他说的认真, 撇撇嘴:“弟啊,咱们兄弟可不是今天刚认识了,你这拽给谁听呢。”

被大刘这一堵,张静也泄了气:“这是夫子说的,我又待如何?总算务农不算落了为人根本,夫子这才反而命我专心致志。”

这话说的大刘有些感叹,钱夫子的气节平时未必会感觉得到,甚至有时候还只会觉得那是个有点固执的老头。但在这种地方,那种如同固执一样的坚持却完全体现出了一个读书人最朴实最无私的价值观。可惜但是,这样的价值观,在未来世界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还是会逐渐被改变。

不过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大刘也明白自己感叹也是白感叹,直接丢开这些有的没的,把话题扭转回来:“弟你再去弄匹小马驹儿,咱们去给你看一下投放的地点。”

大刘他们这次决定的地方确实稍微有点远,而且投放过来的种子数量不会太少,张静这一路过去除了认地方,还努力的辨认有没有前人走过的路。如果有路,到时候就能弄个车来运,这就要比单纯靠人力往外背好许多。

不过大刘那头的考虑却是不同的:

“弟啊,抱歉了哈。咱们这次选的地点比较偏,可能你回头得带人进来手动搬。因为我这儿的那些科学家们之前做了个短距离的传递实验,结果发现开辟时空通道消耗的能量实在挺惊人的。如果不是比较靠近深山的地方,估计会给你带来麻烦。”

大刘虽然看起来整天嘻嘻哈哈没个正形儿,但他毕竟是个军人,在进入郝教授的实验室之前也是经历过一些任务,身上有些军功的。所以张静知道,他这么说了,那就是说那传送估计动静实在是挺大,遮掩不了。

果然大刘马上又跟着问了一句:“你们这山里会下雷阵雨吧?山里打雷下雨外头的人不会专门进去看吧?”

这问题让张静一愣:“会,但如今才四月初,断下不来的。即便有,山外镇上如今正是春耕,应该……不会有太多人入山查探……”

“偶尔也会天气反常一下嘛,如果回头你听到山里有什么动静了,别人问,你就这么告诉大家呗。”

张静一下子明白过来,囧囧有神:“我知道了……”

其实大刘这也是考虑的比较周到而已,他所选的地方,距离山口足有五六里的路,有点什么动静的话,除非是惊天动地的大响动,否则山外也听不到。

所以事实是三天后张静进山查看才发现,地上出现了一大堆的粮食袋,而在此之前,望镇上似乎也没人听到山里有什么奇怪的动静。

但是东西是顺利到了,却马上又有了新的问题。

张静有些感叹,看来麻袋什么的还是得去买。因为送来的这些种子,外头套的袋子所用的材质他连看都没看到过!

而且这些袋子十分的结实,他随手在地上捡的尖利的石子儿根本划拉不开,要不是每个口袋上都有专门用来启封的口子,这些袋子他就无能为力了。

好在种子每亩地的用量有限,这一堆大概也就二十多斤,加上一旁专用的农药,也不过三十来斤的东西。每个口袋体积都还不大,张静一个人完全倒腾的过来。

他出山转了一圈,弄了好多小布口袋,又捎上几个大麻袋,回来按照原先袋子上的标注给重新装过,标注好,再用大麻袋装成五大口袋,这才敢把几个农夫都带进来,一起把这些东西弄出去。

地里是早就翻好了,甚至因为等的时间比较长,几个工人一起,还给沃了一层肥。而现在这些种子搬出来之后还要按照一起给过来的指导说明先浸种发芽,这就又要等上十多天。

所以那地的状态是好的不能再好了,就是唯一的一点让工人们都很担心的是,等正式下种这时间都过了正经春耕很久了,还能正常成长吗?

而且那些种子他们也看过,除了常见的小麦高粱大豆什么的,还有一些听都没听过的,然后问题是,张静的要求是这些种子一起浸泡发芽然后一起种!他竟然完全不在乎正确的播种季节什么的,直接要求一次性全部种下去!

赵二蛋纠结了几天,在钱师母落葬前一天还是找到了张静,把他们的纠结跟张静提了下。

那会儿张静正被两个仇天师的要求烦得脑袋都大了,又要说服钱夫子有些步骤不能省,又要照顾着钱夫子的意愿,有些不是必须的内容得砍。文十一和文十六也是忙得团团转,也不可能把事情都丢给他们不管。

赵二蛋一看张静这忙乱的架势就有些心虚,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给这位少东家添乱了。毕竟就他跟张静说这两三句话的功夫,接连着来给张静看各种用具样子的、批开销条子的、征求摆放意见的,一波一波就不少。

其实张静这头情况真的是还算好的,文十一文十六他们只把家里当天要做的一些安排交给了他,重头戏的坟头那里要怎么张罗,两人已经全包了。要是换了张静去坟地上,只怕能直接把他折腾晕了。

只不过就算这样张静这会儿也不好过,千头万绪,身边又只有个小四跟着帮忙记录。这孩子这大半年也没什么长进,记点东西有时候还不会写字,这半天下来没给张静添乱已经算是他超常发挥了。

看看赵二蛋再看看小四,其实俩人年纪相差也不过三四岁的样子,但一个已经能负责指挥一个小组的人了,另一个……张静叹气。

这一叹气赵二蛋心里就更加没底,连带着神态上都有些唯唯诺诺。张静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地方吓到人了,连忙安抚:

“赵二哥不用担心,按我所说去做便是。那些儿种子同吾每以往所用不同,就是如此种的。”

赵二蛋本来还想再多问问,但是看张静这忙的不行,也不敢多说话了。反正东家已经明确告诉他就是要这么做,那就照办吧!

傍晚的时候张静这头事情算是七七八八都落实,他才有空再往地头去看一次。前几天是用专门配给他们的农药兑水浸种,现在已经换过另一批催生剂,是应该逐渐发芽了。虽然庄子里事情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也还是惦记着地里这点事儿的。

因为是傍晚时分,张静干脆带了个菜篮子过去,里头装了一些家常小菜,算是给地里几位稍微改善下伙食。

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但今天这一路过去就看到太阳红通通的挂在西边,说明明天天气应该还不错。张静的心情略微从白天的疲倦里解放了一些,精神头也好了不少。

因为那五十亩地是用土墙围起来了,所以这一片远远看去倒挺像个小农庄。四面进出都有栅栏门,旁边还有临时的屋子,用来存放东西跟晚上守夜用。

张静到的时候大伙儿都没在地里头,全在东面角上的木屋外头蹲着。张静凑过去一看,发现他们在盯着泡在催生剂营养液里的种子猛瞧,不由乐出声来:

“这是怎地?莫非要看它如何长成?莫若先来食些新鲜肉菜,吃饱了方有力气。”

这五个人加上赵二蛋家媳妇,以赵二蛋为首,全都蹲着看的聚精会神,竟然连张静走近都没发现。这会儿他一出声大家才回神,立刻纷纷站起来跟张静打招呼。

赵二蛋笑的腼腆:“那啥,少东家,俺们还真是在看它发芽。俺们长恁大,第一次看种出芽如此快。”

被他这一说,张静好奇心也上来了,把手里菜篮子递给赵二蛋媳妇让她去安排,自己不由也低头去瞧:“是有多快?”

这不看不知道,看了真把他吓了一跳。

刚刚过来的时候他喊大家,那会儿也低头看了一眼,所以有个大概印象那一盆种子都还是种子的状态。现在不过说两句话的功夫,再看过去的时候,那一盆种子就全都吐了小尖尖儿!

看他表情也很吃惊,一伙儿庄户人都乐了,纷纷陪着他蹲下:

“少东家,你看可是快?这催生水可了不得!白日里发芽,已经发了一多半。便是这一盆,吾们方才不过才将它们放到这个催生水里头,少东家便到了,你看,如今就能看得它长成。若果将这水当肥料使,可不知能否让庄稼快长?”

张静脸上看去还算平静,心里实际上已经翻江倒海,心说刘大哥你太不地道了!我早问过你会不会有什么特殊的,你跟我说没什么特殊的!那这简直就是肉眼可见的成长速度可怎么解释?!

也就是这些庄户人心地单纯,这会儿还沉浸在巨大的惊诧之中没反应过来。但他们迟早是会反应过来的啊!到时候可要他怎么跟这些人说?!难道就一句“给过你们钱所以请你们闭嘴”能打发走?这感觉绝对不可能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