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王朴的软肋

南京皇城,奉天殿。

太子朱慈烺正式登基称帝,并改元隆武,以明年为隆武元年,从现在开始他就不再是太子朱慈烺,而是大明隆武帝朱慈烺了。

隆武帝登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诏令群臣会推内阁辅臣。

所谓会推就是让大臣们互相推举贤能之士入阁辅政,这其实就是民主选举,而且是真正的民主选举,当然,并不是说民主选举就一定是公正、公平的,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公正、公平的民主选举,所谓的民主选举也是存在黑幕的。

比如崇祯初年的会推,原本东林党人钱谦益入主内阁的呼声很高,简直可以说是众望所归,但温体仁和周延儒却愣是以“君子不党”为由头把钱谦益拉下了马,结果钱谦益丢官弃职贬回常熟,温体仁和周延儒却先后登上了内阁首辅的位置。

张子安把手时的拂尘一挥,尖声唱道:“今日廷议,由诸位大臣会推内阁辅臣。”

话音方落,钱谦益就出班跪倒丹墀之下,朗声道:“臣以为孙大人德才兼备,且定策有功,可为内阁首辅。”

钱谦益话音方落,东林党人吕大器、张溥、吴应箕等人也纷纷出班附议。

上次史可法提议补充南京官员时,大量的东林党人被补进了南京六部、都察院和科道衙门,这些东林党人虽然大多官职卑微,官衔最高的是钱谦益,也不过是个礼部侍郎,可是人多啊,常言道人多势众,这一下子呼喇喇地跪倒了一大片,无疑是很有影响力的。

马士英、高弘图、姜曰广等大臣面露愕然之色,他们没想到东林复社的人居然会推举孙传庭入主内阁!因为史可法和东林复社的关系一向亲近,他们原以为东林复社的人一定会推举史可法入主内阁,以东林复社在南京官场的强大势力,他们甚至认定史可法将是当然的内阁首辅。

站在文官班首的史可法心里也难免有些失望,他感到自己被东林复社的人出卖了。

倒是孙传庭还在谦让,急忙出班跪倒丹墀,奏道:“老臣才疏学浅,不足以入阁主政。”

孙传庭是谦让了,却没人响应。

见半晌没人提出不同意见,隆武帝便以略显稚嫩的声音说道:“先帝曾对朕说,他给朕留下了一文一武两位能臣,可为倚仗,孙爱卿就是先帝口中的文臣!既然诸位大臣都认为孙爱卿可为内阁首辅,这也算是众望所归了,孙爱卿你就别再推辞了。”

孙传庭高举牙芴,朗声道:“老臣惶恐。”

孙传庭嘴里虽然说着惶恐,可谁都知道他话里的意思是答应了,隆武帝欣然道:“内阁首辅就是孙爱卿了,诸位大臣可以再推举几位贤臣,与孙爱卿共同主理内阁。”

隆武帝话音方落,孙传庭便高举牙芴禀道:“老臣以为,钱大人、吕大人誉满江南,德才兼备,可为内阁辅臣。”

孙传庭话音方落,马士英、史可法的脸色就变了。

对于内阁辅臣的人选,内阁首辅的话无疑是很有分量的,就算是先帝,对于内阁首辅提出的人选也得慎重考虑,今上年岁尚幼,那就更要重视孙传庭这个内阁首辅的意见了,这事基本上就是孙传庭说了算。

孙传庭说让钱谦益和吕大器进内阁,那差不多就是这两人了,基本上没史可法、马士英什么事了,两人虽然心下不满,可又不好公然提出反对意见,因为他们也是入阁呼声很高的官员,得避嫌。

高弘图更是气得脸色铁青,当初拥立新君时,他可是和孙传庭处在同一阵营的,原以为孙传庭当了内阁首辅,怎么着也会让他入阁才是,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孙传庭居然举荐了钱谦益和吕大器!

事实上,让钱谦益和吕大器入阁是王朴和孙传庭事先商定好了的,因为钱谦益和吕大器有把柄落在王朴手里,他们得听王朴的,在内阁就只能当孙传庭的传声筒,这一来就确保了内阁步调的统一,不会在大政方略上出现意见分歧。

内阁班子就这样定了下来。

马士英、史可法和高弘图虽然心下不满,甚至是愤怒,可他们毫无办法,因为孙传庭已经是内阁首辅,而朝中的官员绝大部分又都是东林党人,就靠他们几个人反对又能有什么用呢?就算把自己的意见提出来,也没人附和,不过是自讨没趣罢了。

新组建的内阁展现了少有的效率,当天下午就把六部堂官和都察院都御史的名单拟定出来了:

礼部尚书:孙传庭

礼部侍郎:钱谦益、吕大器(按惯例,内阁辅臣必须是礼部尚书或者礼部侍郎)

史部尚书:孙传庭

兵部尚书:史可法

户部尚书:高弘图

刑部尚书:高?倬

工部尚书:马士英

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宗周

都察院右都御史:王?铎

除了拟定六部堂官和都察院都御史的人选,内阁还起草了武将晋升名录。

左良玉?为宁南伯

高?杰?为兴平伯

刘良佐?为广昌伯

刘泽清?为东平伯

王?朴?为靖南侯,提督南直、浙江、福建、湖广、江西五省军务,左良玉、高杰、刘良佐、刘泽清皆受其节制。

左良玉?部将金声垣、卢光祖、李国勇、徐?勇、郝效忠为总兵

高?杰?部将李本深、高进库、李成栋、吴胜兆为总兵

刘良佐?部将马得功、田?雄为总兵

刘泽清?部将刘孔和、刘洪基、李化鲸为总兵

王?朴?部将刀疤脸、赵?信、唐?胜、张和尚、黄得功为总兵

天津卫,义军大营。

义军将士全部披麻戴孝,缟素一片,所有的旌旗全部换成了白色,长矛也系上了白布条,远远望去,校场上就像覆盖了一层冰雪。

红娘子身披孝衣,头裹白布,已成白娘子了。

红娘子身后,李虎、荆茂成高擎一幅白布横幅,横幅上是红娘子用李义三人的鲜血写成的血书:为夫报仇、诛除闯贼!

迎向阅兵台下鸦雀无声的数千义军将士,红娘子一扫面对李岩时的哀怨与凄婉,变得杀气腾腾,明亮妩媚的大眼睛里此时却充满了刻骨的仇恨,欺霜赛雪的娇靥上此时却流露出无比坚定的神情。

“闯贼无道,残害忠良!”红娘子的声音还是那样好听,可语气里却透出冷冽的杀气,“这样的无道昏君不值得我们为他效忠,我红娘子今天当着三军将士的面立誓,誓死诛杀闯贼,为亡夫报仇!”

“为大哥报仇!”

“为将军报仇!”

李虎、荆茂成同时振臂怒吼。

“为将军报仇!”

“为将军报仇!”

“为将军报仇!”

阅兵台下,数千义军将士三呼响应。

这几千人是李岩从河南杞县拉出来的子弟兵,他们忠于李岩甚于李自成,现在李自成杀了李岩,他们当然要跟着红娘子造李自成的反。

南京,燕子矶大营。

王朴带着军务秘书柳如是匆匆进入签押房时,情报秘书柳轻烟已经等了他好一会了,看到王朴和柳如是出双入对,柳轻烟美目里不由浮起一丝妒意。

不过这丝妒意一闪就消失不见了,柳轻烟这妖女很快就恢复了烟视媚行的神态,先向王朴抛了个媚眼,说道:“驸马爷,北边出大事了。”

王朴道:“出什么大事了?”

柳轻烟道:“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你想先听坏消息呢还是先听好消息?”

“好消息。”王朴道,“当然先听好消息。”

柳轻烟道:“好消息就是李岩死了,你朝思暮想的红姑娘现在成青春小寡妇了。”

“咳……”王朴面露尴尬之色,有些讪讪地说道,“这算什么好消息?”

“怎么不是好消息?”柳轻烟媚声道,“你知道李岩是怎么死的吗?”

王朴道:“怎么死的?”

柳轻烟道:“是被闯贼杀死的。”

“哦?”王朴愕然道,“闯贼还真的杀了李岩?”

“可不是么。”柳轻烟道,“现在红娘子都已经打出旗号要诛杀闯贼替李岩报仇了,这对驸马爷您来说算不算好消息呢?”

“算,当然算。”王朴点了点头,又问道,“那坏消息呢?”

柳轻烟正了正脸色,肃然道:“坏消息就是,吴三桂已经引建奴入关,并在一片石大败流贼,现在吴三桂正和建奴合兵一处向北京急进,北京的堂口也传来消息,昨天上午,李自成已经在皇极殿登基称帝,并在昨天下午率军逃离了北京!”

“平!”

王朴拍案而起,怒道:“吴三桂,没想到这狗汉奸还是引建奴进关了!”

柳轻烟神情凝重地说道:“事情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还要糟糕。”

王朴凝声道:“怎么说?”

柳轻烟道:“吴三桂打的是恢复大明、替先帝报仇的旗号,而建奴名义上只是他借来的外兵,不明真相的故明势力很可能会被建奴利用!”

柳如是白皙的粉脸上同样流露出凝重的神色,低声说道:“这消息一旦传到江南,支持吴三桂、欢迎建奴进关的人只怕也不在少数,朝中的有些腐吏说不定还会提议和建奴共同讨伐流贼呢,说起来,唐朝的时候就有过借回鹘兵平定安史之乱的先例。”

“建奴可不是回鹘!”王朴沉声道,“回鹘对中原没有野心,可建奴却有亡我华夏之心!”

“那就只能先发制人。”柳如是美目凝注王朴,说道,“利用东林复社在江南的强大影响力从民间散布消息,就说吴三桂已经暗中降奴,建奴大军这次进关也是意在中原,绝不只是为我大明剿灭流贼。”

柳如是的先发制人不可谓不厉害,只要江南民众有了先入为主的认识,就不会再受建奴“仁义之师”的蒙蔽了。

“好。”王朴欣然道,“就这么办!”

柳如是又道:“流贼败走一片石,先诛李岩,接着又退出京师,吴三桂又引领建奴大军进了关,这北方局势就变得更加波谲云诡了。”

“波谲云诡?”王朴摇头道,“未必,正如你刚才所说的,吴三桂引建奴进关打的是恢复大明、替先帝报仇的旗号,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北五省的故明势力譬如大同总兵姜镶、密云总兵唐通之流,只怕会在一夜之间倒戈相向!”

柳如是点头道:“这倒是很有可能。”

王朴道:“可以预料得到,在吴三桂和建奴联军的追杀之下,流贼将会兵败如山倒,假如没有外力介入,流贼覆亡是早晚的事,这样一来北五省就会完全沦入建奴之手,而这样的局面对我们无疑是很不利的。”

柳如是冰雪聪明,很快就听出了王朴的言外之意,凝声道:“将军,你要暗助流贼?”

“流贼逼死了先帝,和大明有不共戴天之仇,岂能帮它。”王朴说此一顿,眸子里掠过一丝狡色,低声说道,“不过北京乃是大明故都,身为大明臣子,我岂能眼睁睁地看着她成为建奴的都城?”

柳如是闻言不由美目一亮,她已经明白王朴的意思了,王朴用的是围魏救赵之计,摆出大举进攻北京的架势,让建奴和吴三桂不敢全力追杀流贼,这样一来,既实现了暗助流贼的目的,又不会让朝中那些腐吏抓住把柄。

一片石战败之后,流贼已经元气大伤,大明的主要敌人已经从流贼变成了建奴,大敌当前,该拉流贼一把的时候还是得拉,流贼逼死了崇祯又算得了什么?政治家眼里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而王朴现在就是一个肮脏的政治家。

王朴走到案前,沙地摊开了地图,问道:“高杰、刘良佐他们到哪里了?”

南明也并不是铁板一块,王朴也有他的软肋,他的软肋就是刘泽清、刘良佐、高杰、左良玉这四镇总兵,这四镇总兵拥兵将近百万,尤其是盘踞武昌的左良玉,更是号称拥兵八十万,在没有解决这四镇总兵之前,王朴是绝对不敢带兵出征的。

万一四镇总兵趁着王朴出征的时候,以“清君侧”的名义带兵占了南京怎么办?

凡事要往好处想,却又要往坏处防备,王朴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刘泽清早已经到了南京,一直好吃好喝招待着,刘良佐和高杰也已经在赶来南京的路上,最让王朴头疼的还是左良玉,这家伙不知道是比刘泽清他们多个心眼呢,还是背后有高人指点,赖在武昌死活不肯来南京。

柳轻烟道:“刘良佐、高杰已经过了江都,大概还要三、四天才能到南京。”

天津卫。

红娘子正以河南军主将的身份召集李虎、荆茂成和十几名义军将领议事,这个局面颇有些出乎李虎的预料,他原以为红娘子不过是一介妇人,李岩死后,他李虎就是河南军当仁不让的主将了,红娘子如果想替李岩报仇,就势必得仰仗他李虎。

这样一来,李虎就能和红娘子朝夕相对,最后抱得美人归。

李虎的野心还不止于此,他还想借李岩之死上位,成为河南军的统帅!这也是李虎突下杀手干掉李义的原因,因为他不想再回到李自成手下效命,他要独领一军,趁这乱世成为和李自成平起平坐的义军统帅!

可现在的结果却完全不是李虎期待的那样,红娘子一反平时柔弱温婉的性情,表现出了令人吃惊的魄力和号召力,校场上一番泣血盟誓让几千杞县将士归了心,现在她已经是河南军事实上的主帅了!

红娘子的美目缓缓掠过诸将脸上,凝声说道:“大家都说说,这仇该怎么个报法?”

“那还用说。”红娘子话音方落,一名磅大腰圆的义军将领大叫道,“当然是杀往北京,砍下闯贼的狗头祭拜将军的英灵。”

“不行。”荆茂成摇头反对道,“我军兵少,只有不到五千人众,而闯贼麾下却足有十几万大军,这还不算分布在各省的军队,实力相差太悬殊了,要是就这样杀往北京,报不了仇不说,只怕还得赔上性命。”

另一个义军将领道:“要我说,要想替将军报仇就只能投降吴三桂!”

“闭嘴!”红娘子美目一厉,娇声喝道,“贺老四你记住,吴三桂他是汉奸,我们要替相公报仇不假,可绝不能为了报仇就去当汉奸!今天这话就当你没说过,今后要是再提,就休怪我红英不客气!”

叫贺老四的义军将领顿时噤若寒蝉,红娘子发起雌威来还是挺吓人的。

第211章 立福王?立潞王?第335章 摧毁欧洲的金本位贸易体系第18章 大获全胜第176章 小宛被劫第149章 大胜第177章 新帐旧帐一块算第44章 女刺客跑了第80章 安抚第220章 中央军第286章 重创第338章 甲贺之战第323章 种族融合第134章 来多少杀多少第224章 红娘子失身第305章 结盟第155章 拖下去,当街砍了第267章 作战计划第149章 大胜第3章 奇袭盛京第205章 流贼进京第35章 丽影翩跹第154章 还有孙传庭第191章 螳螂捕蝉第269章 大汉民族第146章 这一仗必须打第107章 找个什么理由留下?第83章 练兵第212章 血战襄阳第137章 这只是交易第224章 红娘子失身第285章 正面交锋第151章 爷,不要第168章 天廷有路你不走第328章 进逼西安第241章 把持朝政第135章 要唱空城计了第254章 赵信的忠诚第212章 血战襄阳第83章 练兵第140章 天理难容第171章 姐姐依你就是了第275章 鞑子兵的坟场第221章 治军之道第290章 安排后事第128章 这一战是很难第177章 新帐旧帐一块算第209章 这下麻烦大了第102章 千锤百炼第216章 驭人之术第291章 把明军诱出来第5章 小人真有才第341章 大捷第70章 贿赂第166章 强赎妓女第174章 暖香阁王朴使黑手第340章 上野原之战第172章 就差情趣套装了第123章 建奴铁骑第334章 “应星”号铁甲舰第51章 劫法场第335章 摧毁欧洲的金本位贸易体系第268章 多尔衮,你死定了!第143章 建奴还差得远第52章 下入天牢第50章 是男人得有担当第42章 女刺客第16章 将计就计第109章 招兵买马第341章 大捷第320章 两面夹击第226章 小女子料定二人必来第116章 养贼自重第240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225章 两情缱绻第156章 快叫声爹第210章 吴三桂借清兵第317章 兵发辽东第118章 四门夺五营第336章 屠城第273章 烤人肉第177章 新帐旧帐一块算第213章 见死不救第2章 松山之战第216章 驭人之术第127章 共抗建奴第285章 正面交锋第135章 要唱空城计了第282章 填河第232章 陷阱(下)第236章 暗流第237章 打破僵局第287章 马瘟爆发第325章 剥皮抽筋第114章 兵临城下第63章 老太爷没了第222章 暗杀第220章 中央军第53章 当殿对质第223章 素女经第232章 陷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