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向东(求支持)

相比于西式建设白日时的通亮,文华殿因为开窗不多,似乎显得有些阴暗,这或许也是帝都的建设规划中,大都借鉴唐式建筑的原因——相比于明清式样的建筑,唐式建筑的开窗大,采光效果更好,甚至远超过西式建筑。

不过现在,因为位于襄阳北的帝都建设尚未完成,所以南京仍旧是实际上的首都,皇宫自然也在南京。

置身于文华殿中,朱宜锋的腰身缓缓的靠向那个红木制成的“龙椅”,然后轻轻地从眼前推开装看奏折的卷宗,缓慢地从桌前站起身,在殿内踱着步。他站在窗前,注视着那些树从中的鸟儿,在树木的草地上可以看到几只鸽子于草地间一蹦一跳的不慌不忙地觅食。

然后,朱宜锋又将视线投向远处——却被墙壁所挡这正是南京皇宫最让人不满的地方,或许这里是富丽堂皇的,但是这里的一切却都是狭窄的,传统的,甚至灰暗的。

不过现在,朱宜锋并没有时间在这里考虑着这些,考虑着什么时候可以迁都,迁往那座他一手参与规划设计的皇宫。而是是考虑着另一件事情。

转过身后,朱宜锋看了看张森,这位帝国情报局的负责人,然后连续抽了几口烟,不过他并没有吸完这根雪茄烟,然后再一次来到桌前,头向那份奏折点了一下,看着张森说道。

“喏,这里的消息可以确定吗?”

“基本上是可以确定的,根据我们的情报显示,美国的内战将是不可避免的,林肯政府将会不惜一切手段维护美国的完整。”

对于美国的内战,朱宜锋从未曾怀疑过它会爆发,毕竟在另一个时空中,美国内战一打就是四年,先后数百万人加入南北军队,超过三分之一官兵死伤,那场残酷的内战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

从去年,林肯开始竞选的时候,朱宜锋就一直要求情报局关注美国的情报,而事实最终也证明了历史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当电波传出林肯当选的消息后,南卡罗来纳州议会就召开了会议,宣布退出联邦。在以后的6周内,其余6个下南部州的议会也召开了会议。经过短暂而紧张的选举,选民们选出了他们的代表。每个州议会脱离联邦的法令都以悬殊的(大都以压倒的多数)票数获得通过,随后南方六州宣布成立美利坚联盟国。

而对于中国而言,这意味着一个机会!

“嗯,确实,对于林肯来说,现在他需要的是一个理由……”

是的,林肯现在需要的仅仅只是一个借口,需要一个借口进行战争。

“是的,陛下,臣以为,根据我们的情报来看,林肯随时都有可能发动战争,但是他会等待南方打第一枪!”

政治从来都是如此,至于那份所谓的“和解”的就职演讲,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南方来说,几乎等于宣战书。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那句“上帝那里没有记载着你们推翻政府的誓言,而我却有最庄严的誓言,决心“维持、保护和捍卫”联邦政府”就是某种宣战。

但占据优势地位的林肯肯定是在等待着机会,不过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国的内战将会不可避免的爆发。

又一次他把这份记载着与美国当前局势有关的奏折拉到面前,然后再次浏览了一遍,看着其中那些与当前的局势有关的情报时,他的眉头紧锁着。

沉默不语的他在看完这份情报之后,他在办公室走了很久,然后站到张森的面前,审视地看了看他,又过了一会,朱宜锋才开口问道:

“现在您说说,”

说着,朱宜锋向桌上点了一下头,然后说道。

“根据你对美国的了解,如果南方与北方爆发战争的话,南方获得胜利的可能性是多少?”

“可能性几乎为零!甚至在表面上,南方占据优势的棉花经济,也离不开北方!”

张森如实的说道,因为三年前的假想敌调整之中,将美国列为第一号假想敌,所以情报局一直都在加强着对美国的渗透,从而对美国国内的形势有了充分的了解。

“哦?为什么?”

朱宜锋看着张森,有些好奇的问道,尽管知道答案,但是他仍然希望能够得知他为什么作出这一判断。

“从1610年代弗吉尼亚开始试种烟叶以后,为世界市场种植原料怍物就一直支配着南部的经济生活。从烟草到靛蓝,再到英国和新英格兰棉纺工业的兴起,则对棉花有了新的、巨大的需求。现在南方的棉花的出口量占美国出口总量的一半多。而现在为奴隶制和南部辩护的人颇有根据地争辩说,统治美国经济的是棉花。

但是南部作物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大部分资金和管理人员来自南部以外的地区,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代理人”或称为“代理商人”。这种代理业务始于殖民地时代,那时伦敦的烟叶公司派代理人到弗吉尼亚采购和运输烟草。这些代理人以未来的收成为担保,向种植园主提供信贷并作为种植园的采购员,到伦敦或其他地方去购买消费品。到了现在,这种做法自然而然地就转变为棉花销售,只是代理商越来越多的是北方人,而不是英国人。

当种植园的棉花运到孟菲斯、新奥尔良、莫比尔、查尔斯顿、里士满或几个别的城市以后,就由代理商掌管了。代理商提供货栈,承担运输并推销给买主。他还为种植园主安排保险、信贷和物资供应。他从每一项服务中收取一笔手续费。各种手续费加起来,相当于全部作物收入的20%。这种代理业务意味着南部财富的外流;根据我们的分析,估计外流的数目每年在一亿至一亿五千万美元之间。”

张森的解释让朱宜锋不禁觉得有些诧异,这恰恰是他不曾了解的,在历史书上不是说北方需要南方的棉花吗?怎么变成了北方垄断了南方棉花的销售?

“所以,种植业尽管赚钱,但大部分销售利润流入外人手里。南部作为原材料的出口地和工业品的进口地,它与北部和英国实际上保持着一种类似殖民地的经济关系。在南方有很多人在抱怨:“我们的商业除一小部分外都掌握在北方人的手里。我们的银行股份,八分之七为北方人所有。……我们的批发业和零售业,及一切值得一提的买卖都掌握在新英格兰人手里。……在财政上,我们所受的奴役比我们的黑人更甚。”

注意到陛下对这些似乎很感兴趣,于是张森又继续说道。

“可以肯定的说,北方靠着南方完成了他们的工业化,用南方观点来说就是“我们从北方购买全部的奢侈品和必需品。……北方佬辱骂和谴责奴隶制和奴隶主,而我们的奴隶却穿北方生产的衣服,戴北方的帽子,穿北方的鞋,用北方的锄头、犁和其他工具。……奴隶主穿北方的衣服,用北方的马鞍,夸耀北方的四轮马车,读北方的书。……他的产品是用北方的船运至市场的,他的棉花是用北方的轧棉机脱籽的;他的甘蔗是用北方的机器榨糖和加工的;他的河流上行驶着北方的汽船。……他的儿子在北方的大学求学,他的女儿在北方的美容所接受精心美容;他的医生是北方一个医学院的毕业生,他的学校里聘请北方教员;他用北方的发明装备自己。陛下,这就是南方,除了棉花之外,几乎一无所有!”

在说完这些话后的,张森颇为无奈的说道。

“陛下,正像您曾经说过的,现代战争最终是工业力量的较量,相比于北方,南方只有稻米、甘蔗、烟草和棉花,当然,还有奴隶,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不考虑双方的人口差距,工业力量上的差距是致命的,南方的工业力量甚至不能够提供足够的武器,如此,他们怎么可能赢得战争呢?”

这确实是事实,实际上在南北战争期间,南方最致命的弱点就是落后的工业力量,使得他们无法向前线提供包括军装在内的物资,甚至都没有办法提供足够的盐,物资上的严重匮乏,是导致南方战败的原因之一。

“确实,没有工业力量作为后盾的南方,是无法获得胜利的!”

点点头,对于这一观点,朱宜锋自然不会反对,甚至对情报局能够得出这一结论感觉到欣慰,毕竟另一个时空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我们必须要考虑到的是——美国作为我们的敌人,而且是目前最重要的假想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做出什么?如果美国真的爆发内战的话,我们能够做什么?”

面对陛下的问题,张森立即想到了局里对于石达开的支持,于是他立即回答道。

“一个分裂的美国,才是符合帝国利益的,但是,陛下,我们没有时间,甚至没有力量去办这件事!”

“哦,为什么?”

张森的回答让朱宜锋一愣,既然知道分裂美国是符合中国利益的选择,那么为什么会没有时间和力量呢?

“距离,我们距离美国实在太过遥远了!”

张森直接给予了一个回答。

“分裂美国,就必须扶持弱小的一方,也只有弱小的一方,才会需要他国的帮助,这也意味着我们只能支持南方,但是陛下,我们与南方之间相隔太远了,如果从太平洋向南方提供援助,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一个现实,我们的商船必须要通过麦哲伦海峡,才能够进入大西洋,,然后前往南方,而沿途的补充是最大的问题。还有一条路,就是从经过印度洋、大西洋,经非洲殖民地为商船提供补给,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无论是做出那个选择,我们的商船都必须越过半个地球,才能抵达美国,而在抵达美国后,又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如果北方封锁南方的海岸,我们的船只怎么进入南方的港口?”

也许是因为这几年向石达开提供了大量军火,供其在中亚进行他的“圣战”同时阻挡俄国人在中亚的扩张,所以张森对此早就是轻车熟路,在获得美国陷入分裂的情报后,他就立即着手规划了路线,而这两条路线,却都不能够满足援助南方的需要。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认为,我们应该在靠近南方的地方,拥有一座岛屿或者港口作为中转港口,通过将数以万计的物资运抵港口,随时根据南方的需要向他们提供帮助!而这,显然是目前我们不具备的!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没有时间,甚至没有力量去办这件事!”

面对张森的这个回答,朱宜锋沉默片刻,而后说道。

“是不是说,除此之外,我们没有其它的选择了?我们能不能在北非殖民地设立中转港,通过那里向南方提供援助!”

“陛下,臣以为,北非距离美国实在太过遥远了!这将不利于我们的援助。”

从陛下的话语中,已经揣摩到圣意的张森,又说道。

“如果我们能够投入舰队的,以南方的港口为基地,保护他们的海上运输线,那么,陛下,可以肯定的是,南方可以在我们的帮助下,保持他们的独立!”

“不!”

摇摇头,朱宜锋断然否决了这个建议。

“我们不能够直接介入到美国的战争之中,我们甚至不应该向他们提供武器,他们想要从我们这里得到武器,就必须要购买,否则,美国的内战,就会变成我们的包袱,就像法国人一样,他们帮助美国人获得了独立,但是他们又得到了什么?什么都没有得到,最后甚至导致了法国的崩溃,我们没有那么无私!”

“正因为如此。”

朱宜锋皱了皱眉,又一次看了一下桌上的奏折。

“我们应该介入这场战争,但不是用自己亲自下场的方式……想一想!怎么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也许可以有其它的解决办法?不过,这些东西并不不用我教你,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办法。”

————————————————————————————————————————

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第245章 惧何(第二更,求月票)第481章 仓皇(求支持)第343章 征服(第三更,求支持)第602章 北平(求月票)第27章 试人心(第二更,求推荐)第623章 绞肉机(第一更)第117章 骑兵(求推荐)第357章 产业(第二更)第640章 胜利者第47章 开玩笑吗(求推荐、求收藏)第407章 帮助第176章 定策(再次爆发!求月票!)第224章 后宫(第二更,求月票,求订阅)第453章 劝进(新春快乐)第333章 初遇(第一更,求支持)第174章 ”铁甲舰“(第二更)第672章 终局(第二更)第399章 宪兵(第一更)第218章 硕鼠(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第202章 故友相逢(第二更)第417章 演员(第二更)第320章 雷锋(第一更,求推荐)第477章 天津(求支持)第41章 图穷匕见(第二更,求推荐)第403章 突如其来(第二更)第102章 奠基(第二更,求推荐)第291章 义熟(第一更,求支持!)第297章 新兴产业(第三更,求支持!)第221章 天将变(第一更,求月票)第436章 不甘(第二更)第20章 遇匪(第二更,求推荐、收藏)第94章 权衡利弊(求推荐)第434章 东与幕(第二更)第434章 东与幕(第二更)第463章 合作第591章 迷雾(求支持)第359章 利益交换(第二更)第555章 南澳(求支持)第623章 绞肉机(第一更)第152章 进退两难(第二更)第504章 天变(求支持)第53章 去远方(第二更,求推荐)第667章 奇与正第67章 钦差大臣(第一更,求推荐)第162章 投资(第二更)第251章 宴请(第二更,求支持)第542章 不列颠迎接挑战第679章 师徒两人第531章 (第二更)第205章 天变(第一更,求月票)第596章 父子(求支持)第465章 有何妨(求支持)第399章 宪兵(第一更)第634章 时代之门第693章 总统(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第572章 伦敦忧第3章 终极梦想(新书不易,求推荐!)第179章 岳阳楼上(第一更,再次爆发!)第345章 百姓(第二更,求支持)第286章 海军的未来(第一更,明天加更)第381章 剑锋所指(第一更)第569章 变化第41章 图穷匕见(第二更,求推荐)第472章 洋员(求支持)第521章 巴拿马(求支持)第657章 保证未来(第一更)第109章惊怒第233章 问仙(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327章 国运(第二更,求支持)第450章 离经叛道(三)第352章 驱使(第一更,求支持)第197章 江水滔滔(第一更)第76章 黑店(第一更)第326章 租借(第一更,求支持)第434章 东与幕(第二更)第634章 时代之门第46章 新机遇(求推荐、求收藏)第630章 商人的眼光第20章 遇匪(第二更,求推荐、收藏)第684章 我跟你说……第713章 太子之择(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第1章 魂越百年(新书发布,求收藏)第315章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第二更,求支持)第413章 风云起(第二更)第468章 北上(求支持)第379章 天京乱(第一更)第674章 美利坚的阴谋第684章 我跟你说……第230章 决定(求月票,求订阅)第566章 (求支持)第308章 喜事(第二更,求支持)第362章 在这里(第一更)第626章 绝望与希望第418章 戏台(第一更)第572章 伦敦忧第36章 忧虑重重(第一更,求推荐)第211章 命运变幻(第三更,四更求票)第50章 虎山行(第一更,求推荐)第457章 天命所归(祝大家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