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勤王令

“河套现在最缺少的便是人才。小天崛起的太快了,手下虽然也有些人才,但是如果地盘一旦扩大,恐怕人手还是会紧缺。”楚相成叹了口气,刚才那个狠辣嗜杀的老人突然间又变的慈眉善目起来:“所以我希望看看我们能不能先收复西北二路或是在阴风山脉以南多占一点地盘,我的那几个学生虽然现在还不堪大用,但是只要磨砺一段时间,应该也是可造之才。”

“阴风山脉以南倒是有些难度,不过在西北二路,如果策划的好,也不是没有可能。”骆详点了点头说道:“相成,你可要多花些心思在粮食上面,这次又是一次大手笔,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啊。”

楚相成笑着点了点头:“你放心,河套的所有军用物资和粮食都是在我的掌控之中,小天那边也不知道详情,这些我心里有数。”

“那就好,我们等了二十年,好容易等到小天长大成人,也有出息了,可不能就此止步。”骆详一边说一边走出了大厅,而楚相成则是默默无语的坐在椅子上,端着手中的一杯清茶,一脸的惆怅。

在昊天等人获知消息的时候,天都圣京里的各方势力也得到了程显清举兵造反的消息,而且他们知道的比起河套的昊天来还要早了一些。

“东倭的水师在大将加藤鹰的率领下进入了扬州路段大河河面,与贺怀仁军团长的蛟龙军团遥遥相望之后便自行离开。”

“极乐逆贼程显清已经完全控制了扬州路,并在扬州路宁州和眉州驻军八万,由极乐逆贼平郎率领,与我东方军团对峙。”

“逆贼程显清集结了十五万大军移师临州,与江南路隔江相望,朱雀军团军团长韩复已经亲自率领朱雀军团抵达了江州。”

“大河防线北岸,东北三国蠢蠢欲动,拜京遥今夕部在大河中上游打造渡船,似乎有渡江南下之意。”

“金花王朝和三越联军的主力已经由大湖路转向了滇南路,景族族长舒风华,客水族族长水正联名上书求援。”

朝堂之上,一封封的加密情报有如流水一般的汇集到了英烈帝的手中,而每听取一份密报,英烈帝脸上的表情便凝重了几分,到了后来已经是阴云密布。而采风系统的负责人皇叔刘难术的头上则是冷汗淋漓。

“诸位爱卿,听了这么多份情报,不知道诸位有何感想?”坐在龙椅之上,英烈帝阴恻恻的说道。而下面的大臣们则是噤若寒蝉,三大世家的家主和安永昌是面无表情,而庞烨的整个人则是一脸的忧愁。

“怎么都不说话了?平时你们不都是侃侃而谈吗?怎么要用到你们的时候你们就全部成了哑巴?朕要你们这一群饭桶有什么作用!”英烈帝暴怒着吼道,双目喷火之间,恨不得将下面一干尸位素餐的大臣们全部拖下去全部斩首。而平时总喜欢空话连篇,以挑剔皇上和朝廷等毛病为乐子的诸多言官以及各部的侍郎翰林们则是齐刷刷的闭上了嘴,连对视英烈帝目光的勇气都没有了。一看见英烈帝看了过来,连忙将头低了下去。

而看见这样的情况,英烈帝更是愤怒,不过他多少还是克制住了自己的愤怒,毕竟到时候这些事情还是需要下面的这些官员去办理。尽量平静了一下,他这才说道:“看来今天全都是坏消息,皇叔,有好消息没有?先念来听听。”

刘难术暗自松了口气,脸上张口说道:“回皇上,占据了西北二路的三大游牧民族由于寒冬将至,所以各自消减了自己的驻军。现在西北三族在安西路和河西路的驻军总数为二十五万左右。”

“哦,这样的话,河套的压力倒是减轻了不少。”英烈帝暗自想到,不过游牧民族在冬季的时候减少常备兵力并不是什么出奇的事情,毕竟为了过冬,他们也要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寻找适合的草场上。而这次他们的举动,很显然也有坐山观虎斗的意味。昊天既然连幽云十六州的数百万没有劳动力的累赘都能够出兵晋州,如今清风东南局势恶化,昊天绝对不可能作壁上观。让极乐圣教和东倭王朝消耗一下河套的实力,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虽然是一个好消息,不过对帝国现在的状况却是没有太大的影响。心中叹了口气,英烈帝不得不把目光探向了下面的庞烨等人。

看见英烈帝的目光一直停留在自己的身上,庞烨心中虽然也是惴惴不安,但是却不得不出列说道:“皇上,东北三国虽然是在大河以北厉兵秣马,但是他们的目的不外乎是拖住我朝的兵力,让我们无法全力平叛。大河防线有我蛟龙军团的水师和青龙北方军团驻守,绝对不会有问题。南方的金花和三越联军现在虽然势大,但是滇南路地表崎岖山林密布,滇南五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上百年,还是有一定的底子的。况且靖南公老而弥坚,谅来不会有大事。最为关键的就是江南路,如果江南失守,那必定会使我朝失去最为重要的赋税重地,而且粮食生产也会更加的紧缺,临近的大湖路也必定会人心惶惶。因此,我们必须调动一切的力量保证江南路的安全。”

“皇上,国师说的不错,扬州路已经了沦陷,我们必须迅速行动。为今之计,就是要堵住极乐逆贼南下的道路,将他们的危害局限在扬州路七州之内。”安永昌也是出列说道。

英烈帝好生奇怪,庞烨出来乃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没想到安永昌也会如此的热情。当下问道:“爱卿说的不错。但是我朝兵力已经是入不敷用,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确保江南势在必行。但是不知道爱卿认为应该从何出抽调兵力?”

“颁布勤王令。”安永昌面不改色的说道。此话一出,朝廷之上顿时是一片沸腾,所有的人的脸色都是一阵风云变幻,即使是庞烨三人也不例外。

勤王令具体地说就是在国家危难关头,由天子颁布命令,让各家诸侯调集兵力集中到天子手中,然后在朝廷的统一安排下抵御外敌。一般来说,勤王令都是在一个帝国的末年发生,而勤王令一旦颁布,也就意味着这一个帝国已经寿终正寝了。八百年前,君临天下王朝第一次颁布勤王令,然后为大汉帝国所取代。六百多年前,曾经纵横天下叱咤风云的大汉帝国也颁布了勤王令,然后国运为大唐所继承。三百年前,大唐末代哀帝发布勤王令,清风帝国便在大唐的废墟之上崛起。不过凡事也有例外,一百年前,武烈帝发布勤王令,三大世家和血色高原奉命进京勤王,不仅荡平了帝国的内患,而且实现了帝国的中兴。三大世家和血色高原已经名剑山庄等正是因为这一战功,所以地位更加稳固。是以安永昌提出颁布勤王令的时候,所有的人才会如此的吃惊。

“帝国,还没有到颁布勤王令的时候。”老成持重的司马当归犹豫了一下说道。

“那太师认为什么时候才应该勤王令?是等着江南沦陷还是帝都被攻克吗?帝国现在已经是无兵可调,可是三位王爷和靖北侯手中各自还掌控着数十万大军,与其让这些军队老死领地,还不如让他们为国出力。不知道诸位王爷意下如何?”安永昌大声说道。

“臣等自然是唯皇上之命是从。身为天朝子民,臣等岂能坐视国家危亡,置百姓生死于不顾?只要皇上一声令下,臣等必然愿意为皇上征战沙场。”张苍雄三人都是出列说道。三人的脸上都是一片赤诚,只是谁也不知道他们的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

“那既然如此,就请皇上下令,让淮水路的黄巾军团以及水师立刻南下江南路,协助裂云侯韩复防守江南。益州路白耳军团立刻南下滇南路,协助靖南公欧阳靖中协防西江防线。秦川路赤眉军团东进豫州路,协助皇叔刘难渡防守大河。”安永昌面不改色的说道。

安永昌今天似乎是早有准备,两次发言都是很具争议。张苍雄对于江南,李铁鸣对于豫州,宋正风对于滇南,都是早有不轨之心,然而在这个时候,任谁都不愿意将自己的军队调出领地。对于三大世家来说,能够等到朝廷的军队和叛军拼一个鱼死网破,自己再坐收渔人之利那自然是最痛快不过的事情。如今皇室虽然衰微,但是手上毕竟还有着五个正规军团两个新组建军团一个水师军团和数十万地方驻军,军方之中,不说老而弥坚的铁真,便是下面的欧阳靖中、韩复、向行等人,都不是省油的灯。百足之虫死而未僵。三大世家自然不愿意这么早出兵。

英烈帝好生为难,如今帝国内忧外患,兵力捉襟见肘,三大世家若是出兵,那自然能够遏止住各条战线。但是战事平稳之后,三大世家必然会行鸠占鹊巢之举。如此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的事情,英烈帝也是特别的头疼。但是藩镇若不出兵,以朝廷的兵力,根本无法抵抗各线的压力。特别是盘踞在扬州路的极乐圣教,这群愚民既然已经成了气候,那一不小心就会形成燎原之势。而且他们对于当地的环境也是特别的熟悉,又有东倭王朝的相助,若是执意出兵江南,就算是韩复的朱雀军团如何的骁勇,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

“皇上,如今国势危急,还是让三位王爷尽快出兵,如果我们再耽误时间,那神州社稷也将不保啊。”庞烨出列说道。

英烈帝悚然一惊,因为他突然明白了庞烨的意思,三大世家若不出兵,那朝廷现有的兵力必然无法抵抗周边群狼的窥视,以异族的天性,等他们占据了神州,为了杜绝神州子民可能的报复,他们必然会拼命的屠杀百姓,就像是当初东北三国在幽云十六州的所作所为一样。如果真的是那样,不仅清风是国运衰竭,而且神州都有可能面临灭族之灾。而三大世家若是立刻出兵,那即使清风被灭国,但是接任他们的,依然是神州子民,面对着这些同宗同族的百姓,他们必然不会坐视。

英烈帝的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手指无节奏的敲击着龙椅的护手,脸上也是阴晴不定,良久之后,他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了一抹决绝:“如今事关我族危急存亡,朕又岂能因为一己之私而罔顾天下苍生?三位王叔立刻出兵,另,谕告河套太守靖北侯昊天,让他若有余力,也立刻出兵南下。”

当楚相成收到英烈帝的旨意的时候,已经是极乐之乱的第四天了。不过以昊天巡视风陵渡口未归为由的楚相成在接到了圣旨之后,并没有立刻禀报昊天,而是通知了骆详玄机楚相成以及血杀等军方将领,在好生计较了一番之后,这才上报昊天。

“陛下既然已经下达了旨意,那我们必须尽快出兵才是。不知道诸位有何异议?”风尘仆仆的从石州赶回延州,昊天立刻升帐召开了会议。

“属下等人也认为出兵是势在必行。若是让逆贼攻占了江南路,那不仅会壮大他们的实力,而且会使我神州数百年积淀毁于一旦,因此我们必须将极乐圣教的势力局限在扬州路,然后汇集各方面力量将他们一举歼灭。”楚相成率先说道。

昊天的眉毛一皱:“楚大人似乎还有话要说,这里的都是我河套的忠贞之士,大人有话但说无妨。”

玄机等人心中都是一笑,他们几个是早已经商量妥当,唯一的障碍就是上座的昊天。见到他如此的发话,玄机连忙假装恭敬的说道:“南下平乱乃是主公的分内之事,但是极乐之乱,非同小可,绝非三五个月能够平定。况且我军是孤军远征,如果不能在南下之前整理好我河套的内务,那属下担心塞外异族会趁虚而入。”

第771章 首战飒珊第26章 风陵渡口之战(下)第607章 决战菜子坝(上)第340章 北方军团残部第114章 嘉峪关第725章 大儒风范第358章 望江桥(中)第281章 辛皎的过去第457章 李箫漠的智慧第204章 会面第266章 探底(二)第681章 金花三越的恐慌第506章 彪悍灵仙第351章 屠杀第150章 打赌第359章 望江桥(下)第478章 信刻之败第377章 欧阳靖忠第772章 单骑斩将第326章 祸不单行第230章 火烧平山第281章 辛皎的过去第13章 荐才第173章 嘉峪关上第698章 主动出击第206章 蓄势待发第68章 英烈帝的赐婚第347章 昊天之怒第813章 卫圣令第245章 滇南有急第369章 极乐建国第198章 拦截(一)第554章 将帅论事第257章 钦察汗第232章 狭路相逢第72章 纳兰冰婵第321章 帅星陨落(中)第547章 幻海情天(下)第811章 刮地皮(上)第745章 最后的捍卫者第673章 灭东倭(上)第190章 覆灭第465章 钦察汗的头疼第488章 知州野战第265章 探底(一)第353章 风起河套第543章 酸儒第109章 兵发何处第173章 嘉峪关上第213章 抽调第249章 城破第716章 名帅之威第159章 独孤领兵(下)第136章 议事第672章 父仇第746章 人竟相食第427章 攻破天都圣京第664章 村正石修第83章 出兵否第306章 太行风云再起(八)第305章 太行风云再起(七)第283章 漏掉的一环第149章 谁做先锋第491章 再设军团第232章 狭路相逢第461章 又是密云城第320章 帅星陨落(上)第782章 无奈出击第3章 寻觅良才第732章 全民突击第151章 边重行的义子第238章 武林旧事第168章 周季龙第658章 难波第448章 军事改革(下)第142章 突袭之战(下)第190章 覆灭第537章 居庸关上第111章 战桑州第415章 洪州会晤第704章 征东都护府第97章 援兵何在(三)第284章 花园渡口(上)第228章 极乐内争(六)第174章 楞叶第537章 居庸关上第735章 逆转第246章 沉溺沼泽第170章 白耳遇袭第229章 张贺对话第747章 流氓成群第501章 南方危急第25章 风陵渡口之战(中)第547章 幻海情天(下)第472章 巡视领地第65章 青年书生第515章 天意遇刺第333章 清风帝国挽歌(四)第225章 极乐内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