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玄鸟生商

滕昆吾并不谦虚,傲然道,“当年制作宣德炉的工匠,又不是神;他们能做,我也能做。如今市面上宣德炉仿品成灾,其实从工艺上来看,也有高手;只是这风磨铜太过特殊,很难参研出来。”

“从明代宣德以后,到清代,到民国,带着宣德款儿的铜香炉层出不穷,却难见‘真宣’。按说就算当时只造了三千多件,可毕竟是一等一的好东西,本来,是应该保存流传下来不少的。”

余耀说着,不由感慨,“可惜啊,宣德炉经历的浩劫太多了!”

宣德炉当年有一百多个款式,供太庙、内廷祭祀之用,宫廷之用,赏赐之用,还有一部分被贮存库藏。

但明代还没灭亡,宣德炉便遭遇了第一次浩劫。

崇祯皇帝,熔炼铜器铸造钱币。

崇祯当时的处境,确实是捉襟见肘,为了弥补国库空虚,应对窘局,曾经将全部的内府库藏铜器和宫廷闲置铜器,发往工部宝源局,熔化之后铸造钱币。这里面,不仅有宣德炉,还有上三代的珍贵青铜器。

乾隆糟蹋文物,也就是刻个字题个诗盖个章什么的,崇祯是直接“变现”了。这也没办法,皇帝都快没得做了,哪还管得了那么多?

到了清代咸丰年间,这个皇帝的日子也很难过,使用了同样的法子,把皇宫所藏历代铜器,也熔炼了拿去铸钱了。

这两次浩劫,是有史可查的,必定包含宣德炉在内。

到了倭寇入侵的战争年代,疯抢文物是一方面,使用铜材制作枪炮也是一方面,当年倭国人曾经在华夏各地疯狂搜集铜器。比较著名的事件是大慧寺十几米高的铜观音像,被倭国人毁掉之后,换成了一尊木质观音像。

近几十年来情况,估计光是一场破四旧,也能毁掉不少。总之,时至今日,宣德炉或许还有真品存世,但应该也是凤毛麟角。这也成了华夏文物史上的一个“悬案”。

不少博物馆都有所谓的“宣德炉”,却难有一件被所有专家公认为“真宣”的。

不要说宣德三年的“真宣”了,当年监工的那个工部侍郎吴邦佐,他后来就召集工匠仿制过一批宣德炉,算是仿品之中最为精良的;落吴邦佐款儿的精仿,如今都不太容易找到了,上拍动辄过千万。

“若是有朝一日,鬼眼门的秘藏能重见天日,或许能破解这个悬案。”滕昆吾缓缓说道。

余耀默默将“宣德炉”放好,转而又拿起了最大的那个锦盒。

这个锦盒里的大家伙,是一件三龙饕餮纹圆尊,高有半米多,但喇叭形的口沿直径比腹颈还大,足有一尺。

三龙饕餮纹圆尊的肩部,是圆雕和浮雕相结合的,当然,这是铸造而非雕刻。三条蟠龙的龙首探出肩部,龙身则在肩部的斜面上蜿蜒盘旋。

而腹部,顺势铸有三道扉棱,分隔出相同大小的区域,都是一样的饕餮纹饰。圈足上,铸有弦纹。

工艺极为精细。

“商代晚期的重器啊!”余耀感叹。

三龙饕餮纹圆尊,很容易让人想到四羊方尊,都是商代晚期的青铜器,三个龙首和四个羊首也有类似之处。

只不过,如果是圆尊,三龙首要比四龙首更为合适;而如果是方尊,四个面,四羊首就更合适。

商代晚期,青铜器发展出现一个高峰,器型众多,纹饰精美而繁复。太颠方鼎也是商代晚期的重器。

“还有一件,也是商代的,不过却是早期!”对于余耀的眼力,滕昆吾已经没什么可惊讶的了。虽然真品不在,这只是一件高仿,但从造型纹饰等等特点判断出是商代的,对他来说不是个事儿。

滕昆吾说的,自然是那个矮的宽大锦盒。

余耀打开之后,发现是一件青铜盘。

盘口直径有四十厘米左右,盘下有圆腹圈足;连带圈足,通高在八厘米上下。盘面有玄鸟纹饰在中心环绕,外围则是鱼纹和夔龙纹。

盘内锈色如翠,盘外则夹杂红斑。

整体十分完整,未有一处缺损。不过,工艺上可比太颠方鼎和三龙饕餮纹圆尊差了一截。

余耀观察之后,发现圈足不起眼的地方,还有两字铭文:母丙。

商代早期,青铜器上的铭文是很少见的,有也不多,也就是一两个字。比如这个“母丙”,应该是铸造这件玄鸟纹盘,是为了祭祀母亲,母亲的名字叫丙。

“还有铭文!这件玄鸟纹盘,且不说市场价值,文物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余耀啧啧赞叹,“玄鸟生商,借以祭母。”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是诗经里的句子。传说商族的始祖名叫契,是“感天而生”,“无父而生”。

哪有人是鸟生的?不过是早期商族崇拜鸟图腾的反映罢了。但商代早期出现这样一件玄鸟纹盘,恰好也是一个佐证,原先的商族,后来建立了商朝,却依然有祖先图腾崇拜的印记。

“这件东西,工艺价值很一般,以至于我做的时候反而有些吃力。”滕昆吾接着说道,“但这件东西,值得秘藏!商代早期的青铜器,市面上保存完整的太少了!更何况这件的玄鸟纹饰和祭母铭文,实在是相得益彰!”

余耀连连点头。

随后,两人共同面对这件玄鸟纹盘,你一句我一句,说得兴起,不由相视大笑。

这个世界上,找一个兴趣相投的人并不难,可你如果在某种兴趣上达到一种高度之后,再找就不容易了。越低越好找,越高越难找。

比如你爱打台球斯诺克,如果刚学会走位,一杆打不了几分,那你随便到一个球房去,很容易就能找到人切磋切磋,还能挺乐呵。但你若是单杆能过百了,业余选手中你就很难找到愿意交流的人了。

高手寂寞。

滕昆吾已经寂寞了很多年,特别是这十年,连贺文光都没法交流了。

余耀在交流中也很畅快,不过,他还是不由自主地看了好几眼那个最小的锦盒。

只有烟盒大小,里面到底会放着什么东西呢?

“不用想了,这东西的用途,还有点儿争议,但不管怎么说,也是青铜所制。”滕昆吾察觉到了余耀的目光,说着便主动打开了那个最小的锦盒。

第714章 不太对第785章 分析,试船第460章 完美除锈,唯此一人第10章 引鱼上钩第488章 印章犹在第748章 林中见阵第68章 仿古一条街第367章 隔壁老王的玉佩第154章 大涤子石涛(第二更)第636章 又一幅第118章 玄鸟生商第410章 新手手壮第167章 会面中谷神花第475章 三个议题第196章 无名玉石,扑朔迷离第43章 超级保镖闯瓷都第576章 战国红第235章 禅椅第712章 做好你该做的事情第764章 局中局第82章 你是不是姓许第665章 预展上的熟人第652章 起兴第272章 九鼎堂第231章 鬼眼穿木第770章 援手第439章 一箱过十亿第543章 一善堂第112章 混球贺文光第536章 奇怪的徒弟第60章 鬼眼穿火第443章 九宫机关第271章 古玩四公子第488章 印章犹在第254章 手卷共赏第567章 呼之欲出的大漏儿第341章 接二连三第632章 扬州八怪第217章 意外收获第153章 蚀花肉红石髓珠(求首订)第230章 鸣鹤二十八宿第150章 诸葛紫毫第139章 技惊余耀的老者第180章 这个传人不知情第357章 古玩大集第772章 祖传之物第348章 北方书圣第216章 白奇楠第769章 接盘第607章 左右羽林卫第498章 浆胎,鎏金第518章 偏重的木盒第553章 盯上了(为盟主庄John加更)第178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第699章 重启格古斋第709章 扶助第50章 蓝戳第443章 九宫机关第197章 一截手卷第608章 收破烂的和收古玩的第82章 你是不是姓许第676章 半路杀出第318章 峰回路转第583章 入谷,蹊跷第590章 黄猫脖挂白玉坠第72章 玉壶冰心,三友梅瓶第289章 何以濯的唯一仿作第723章 龙门第41章 影青第145章 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第182章 气死官窑第702章 狗血第368章 进展第533章 身份第199章 两两相对,云里雾里第779章 兵分两路第474章 聚齐第407章 买瓶带了一棵树第257章 你想要你就说嘛第106章 真佛难请第135章 无款辨铭第479章 知行合一第396章 是谁教你的?第216章 白奇楠第54章 帮你找补回来第587章 符与图第625章 自暖杯第789章 兰亭序,千古之谜第111章 后错金,洞察入微第160章 黑驴蹄子第211章 春水秋山,漏不好捡第353章 可怜之人和可恨之处第634章 七贤残卷第613章 核桃闲话第136章 宁做三把壶,不配一个盖第331章 新的开始第526章 我不是看出来的第738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98章 真有大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