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九十三 蒙古寇边

十万蒙古骑兵南下寇边的事情让赵志皋惊悚万分。

他伸手接过了那封大同紧急军报,颤抖着的手撕开了外封,打开便看。

万历二十五年十一月十三日,土默特部首领顺义王扯力克背叛大明,引土默特部铁骑五万并其余各部骑兵五万,南下寇边,边境明军猝不及防,又因军粮不济,军装不济,又冻又饿,连武器都冷的拿不动,难以抵抗,兵败如山倒。

大同七十二城堡短短一天就陷落过半。

大同巡抚梅国桢紧急调麻贵所部苍头军支援仍然在抵抗的城堡,然大多数城堡兵员不过三百,战马不过十匹,士卒马匹皆冻饿无战力,一触即溃,残部纷纷弃城退入大同镇城。

麻贵苦战一天,因为蒙古骑兵人数太多,苍头军损失过半而不得不退入大同镇城,大同镇除镇城和少数兵马较多的城堡依然在抵抗之外,大部已经完全陷落。

截至梅国桢派人送信之时,蒙古骑兵兵分三路,一部继续围攻大同镇城,一部向雁门关突击,一部向平型岭关突击,情况万分危急。

幸好梅国桢提前听到风声,留了一手,派人往太原镇和宣府镇分别送信,让他们警惕蒙古人的突然袭击,目前雁门关和平型岭关应该还没有失陷。

但是大同镇剩余的还在抵抗的城堡却纷纷成为孤城,彼此不得相连,只有阳和城守将派人冒死突围来报求援,表示阳和城现在还在明军手中。

至于其余各城是否还在抵抗,已经不得而知,唯一知道的是,大同已经生灵涂炭。

大同防线已经全部告破,破的和筛子一样不能更破了,目前唯一可以去的是镇守人数少的城堡绝对已经陷落掉了,只有人数多的城堡还能坚守一时,但是也坚守不了多久。

原因很简单,缺粮,没粮食,士兵饿得没有力气打仗,冬衣也不够,冷的连武器都抓不住,要么就是饿死,要么就是冻死,要么就是被蒙古人打进来死掉。

蒙古人一旦攻陷其中一两个城堡,就能得到攻城器械甚至是火器,一路打下来,明军城堡脆弱的像纸片一样,一捅就穿,九边糜烂的现实情况一览无遗。

若不是土默特部落给大明戍边十数年,怕是俺答寇边的惨状还要发生很多次。

这一次没有土默特挡灾,土默特没有粮食吃,已然背叛南下,和其余各部合兵,这个时候的情况已经是自俺答以来最危险的一次了,甚至极有可能重新出现俺答寇边的旧况。

因为蒙古人还有一支朝平型关杀了过去。

平型关后面唯一有抵抗能力的就是紫荆关,紫荆关一旦失陷,整个河北京畿之地将再无多少防线可守,蒙古骑兵将直接在华北大平原上纵马奔驰,肆意劫掠,甚至兵锋直指京师!

到时候涂炭的就不只是大同了。

赵志皋手一抖,急报掉落在了地上,四十年前俺答寇边的记忆重现在了他的脑海之中。

张位连忙冲过去抢在所有人面前拿起了军报,细细看起来,一看之下也双目圆瞪,甚是震撼。

继而沈一贯沈鲤等人接连看过急报,内阁大佬们已经将发生在大同的紧急事件了然于胸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张位和赵志皋的身上。

之前,梅国桢上书请求朝廷调拨更多的粮食支援土默特部抗灾,安抚其心,使其继续为大明守边,并且提出土默特人一旦饿到极点,就不会继续忍饥挨饿坐以待毙,而是会南下寇边求取生存。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背叛,而是求活。

梅国桢再三强调,严寒时节北虏南下几乎是一定的,在三娘子的带领下,土默特人为大明戍边十数年,大小战役不下三十次,为大明减少了多少军费消耗。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万不可以一般的蒙古部落来看待,千万不要因为一点粮食就失去了这个战略战术上都极其重要的盟友。

赵志皋持支持意见,力主将漕运粮优先供给给大同和土默特,安抚土默特人之心,使之继续为大明戍边,减少大同和宣府二镇的压力,确保严寒时节北虏南下的时候,土默特站在大明这边,为大明而战。

而张位则拼死力争不许,一定要让漕运粮优先供给给京畿百姓,理由也很充分。

京畿百姓饥饿者甚众,现在去北京城外看一看,是饿殍遍野,若是再不派发粮食安抚,怕是蒙古人没有打进来,这里的百姓就要闹事了,这可是帝国首都,国家颜面。

一旦发生民变,大明颜面何存?

赵志皋当时就大怒——你把粮食不给土默特人就算了,连九边将士都不给,万一蒙古人南下,将士们吃不饱穿不暖,何以御敌?

张位也据理力争——没粮食吃,大家都没有!一旦京畿百姓闹事民变,将直接危胁帝都,直接威胁皇帝陛下,直接威胁你我二人的身家性命,到底是京畿重要还是九边重要?

两人争执不下,去了皇帝面前争,朱翊钧给他们吵得头晕脑胀,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出一个主意,然后这个事情又闹到了兵部和户部,造成了兵部和户部的对立,双方分成两个派系吵的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石星气的几乎要带人打到户部去抢粮了。

大明政府发挥了大事大吵小事小吵没事找事继续吵的优良传统,总而言之,就是要吵,吵架的目的是什么不重要,只要吵起来就好,吵起来之后,就有人可以浑水摸鱼,抓住某些人的语病大做文章,掀起下一轮的朝廷争斗。

没办法,明年就是京察之年,眼瞅着赵志皋也要退下去了,首辅之位和京察的结果关系到某些派系的生死存亡。

和严嵩时代一样,京察已经是政治斗争的重要手段了,吏部尚书和吏部的一些实权职位已经成了人人争抢的重要堡垒阵地。

所以大家表面上是在为大同吵,实际上是在为首辅和京察吵,谁都知道,谁代表的势力在京察中大获全胜,此人就能成为下一任首辅。

事关身家性命和将来的权力地位,谁敢怠慢?

至于大同和土默特……一边凉快去!

于是他们凉快着凉快着,就造反了,就出大事情了。

二百九十四 踏青野炊八百四十六 由衷的笑容五百九十七 甜枣一千零一十五 嫡长子七百八十八 良知(下)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一百三十 吴惟忠出动九百六十四 为你们准备的赏赐二百八十一 双生子一千三百四十四 倒霉的西班牙人一千二百九十四 朕与你们的遮羞布一千二百八十三 陆海之争(下)八百八十七 恨二百一十一 叫家康来见我!四百五十九 菲律宾海战(三)四百八十四 梅国桢借粮(下)一千一百一十八 全军覆没四百五十四 要让军队习惯直接被最高统治者指挥七百八十九 运气二十九 破城计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还是比吃自己人要好九百四十九 休止符一千三百五十三 皇庄系统一千零二十 大变革与肃清朝堂一百七十六 崩溃的宗氏一千二百七十九 冠军侯七百六十 有弟兄们在,此事就有希望六百六十八 沈一贯的野心不断的膨胀着(下)一千一百四十三 开发大西南七百二十七 勋贵的担忧(上)一千二百零一 井伊直政的心理阴影一千一百五十二 钓鱼一百九十 德川家康讨厌惊喜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还远远没有过上好日子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为什么要流泪?三百 翁婿夜话(上)一千零五十一 撤!五百五十 太原急报三百五十七 夜袭(二)九百四十一 大明还有如此多的忠臣良将七百一十八 辉煌的胜利三百七十三 心情复杂的纳瑞宣八百七十八 先兵后礼?九百三十三 这座城池似乎已经不太适合作为京师了一百二十五 冷却五百三十三 障眼法六百零九 省钱政府四百八十六 莫大的讽刺三百八十七 简单的军人二百一十一 叫家康来见我!一千一百零四 孙时泰的觉悟(下)一千零六十七 只有一个柳成龙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谁了?一千零五十 努尔哈赤的决定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机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抚七百九十一 再遇陈龙正一千二百一十三 喊杀声骤起一千零八十三 啼笑皆非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强大的骑兵八百四十九 再会叶梦熊六百八十六 废人(下)五百四十六 消失的北虏(下)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八百八十三 再无声息的徐有庆六百五十二 刘邦会不会在看着我们一百六十二 郁闷的陈璘七百零九 你们不给,我来抢六百三十一 煽动七百四十一 沈师傅,你太叫朕失望了二百四十五 他们都在厉兵秣马的准备着五十五 初见朱翊钧八十 君王帐中犹歌舞四百三十七 搞个大新闻九百六十三 慢慢来七百零九 你们不给,我来抢一千一百一十七 我可没得罪您吧?六百八十三 好男儿(上)五百四十一 为皇帝亲信者勿忘晁错五百七十三 杨俊民的处境非常艰难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霉了一千零三十 生存战争四百三十三 丧心病狂(上)一千零七十 朝鲜又要做一次猪队友了一千零五十九 毛文龙的决定一千零七十九 无路可走六百五十二 刘邦会不会在看着我们九百七十二 隆武三百五十七 以倭治倭四百四十 准备战争吧八百六十三 马千乘做出了决定二百一十三 丰臣秀吉追上了织田信长的步伐六百六十五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一千三百一十六 郭家的一天(下)四百二十二 心底最深的野望九 训练鸟铳队一千二百四十一 为人臣的忌讳三百二十二 未战先乱五百零三 我虽文弱,却不怕死一千零三十九 褚英觉得有些委屈